抑郁症中医治疗实证有效的中药方
抑郁症中医治疗实证有效的中药方
一: 柴胡疏肝汤
1:处方为柴胡、当归、大腹皮各10克,杭白芍、枳壳、香附、茯苓各15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焦三仙12克、大枣10枚、小麦50克、琥珀3克(冲服)。肝阳上亢者加草决明、黄芩、钩藤;胃气上逆者加旋覆花、竹茹;气血虚者加党参;胸阳不振者加瓜蒌、佛手;腹气不通加大黄、龙胆草;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改杭白芍为赤芍;咽有异物感者加半夏、厚朴、代赭石。
二: 四逆散加味治郁症
予四逆散每日一剂,肝气郁结、胸肋胀满疼痛者加郁金、青皮、佛手;痰气郁结、胸闷不舒者加旋覆花、苏梗;热势绞甚、口苦、便秘、气郁化火者加龙胆草、大黄;咽中有异物感加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加酸枣仁、茯神、生地;多思善疑、眩晕神疲,心悸胆怯、心脾两虚者加党参、白术、黄耆、龙眼肉;本方疏肝理气,和中缓急、气机调畅,郁病缓解。
三: 血府逐瘀丸治郁症
采用血府逐瘀丸每次二丸,轻者每日两次,重者每日三次,血府逐瘀丸中桃人、红花、赤芍、牛膝可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生地可以养血活血,柴胡、桔梗、枳壳可以理气行血,甘草和中解毒,本方可以可活血理气、袪瘀补血,气血方通能解除郁症。
四: 宁神解郁汤治郁症
1:药方组成为百合30克、五味子10克、枣仁30克、合欢花15克、夜交藤30克、郁金15克、香附20克、当归12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槴子12克、苍术15克、神曲12克。百合为主药,其甘寒直入心肺二经,益气清心、宁神定魄;五味子、枣仁养心安神;夜交藤安神益肾;合欢花、郁金、香附解郁安神,当归、丹参、川芎养血活血,加强药方宁神、解郁、活血之效。
五: 补源解郁汤治妇女忧郁症
1:妇女忧郁多见郁症后期虚证的证型,由於心、脾、肝、肾虚损,气血失和,女性以血为主,善感多虑,多从伤血致伤气、忧思伤肝脾引发,以补源解郁汤治之,药方组成为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薄荷5克、党参20克、黄耆15克、枣仁15克、远志10克、木香10克、甘草15克、地黄30克、桂枝15克、合欢花20克、枸杞子20克,全方有解郁、养血、益脾、宁心、补肾的功能,调整脏腑机能,使之相互协调为用,机体气血充足,自可回复正常功能,病则癒之。
六: 六味地黄丸治更年期忧郁
更年期为老年人的一段过渡时期,因机体衰退、内分泌失衡,并以情绪忧虑或焦虑紧张为主的一种症候群,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健脑益智之效,本方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重在补肾阳,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为主药,山萸肉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茯苓、牡丹皮泻三阴虚火,以治之。
得了抑郁症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好么
中医治疗抑郁症(肝气郁结证)
除精神抑郁外,患者还有情绪低迷,胸部胀闷,嗳气纳呆,胃胀失眠,大便溏泻等症状。得了抑郁症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好么?中医认为此类抑郁症治疗时应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为原则,代表方为四逆散、茯苓甘草汤合剂。
中医治疗抑郁症(肝郁化火证)
除精神抑郁外,患者还有易燥易怒,胸胀头疼,失眠耳鸣,口干口苦,眼睛泛红,呕吐酸水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类抑郁症治疗时应以疏肝解郁、泻火安神为原则,代表方为四逆散、栀子豉汤合剂。
中医治疗抑郁症(气滞血瘀证)
除精神抑郁外,患者还有心烦气躁,失眠健忘,胸胁头疼,某处发热发麻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类抑郁症治疗时应以理气活血、解郁安神为原则,代表方为四逆散、三物白散、桂枝茯苓丸合剂。
中医治疗抑郁症(肝郁脾虚证)
除精神抑郁外,患者还有沉默寡言,烦躁易怒,睡眠障碍,神疲乏力,大便溏泻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类抑郁症治疗时应以疏肝健脾、行气安神为原则,代表方为四逆散、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甘草干姜汤合剂。
中医治疗抑郁症(痰气郁结证)
除精神抑郁外,患者还有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胸部胀满,多愁善感,喉中有异物感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类抑郁症治疗时应以理气化痰、解郁安神为原则,代表方为桂枝半夏汤、涤痰汤加合剂。
中医治疗抑郁症功效
病由肝脾心失司 气血郁结
中医学认为,抑郁症主要是肝、心、脾三脏受累及气血失调而成,属“郁证”范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或因忧愁思虑,精神紧张或长期伏案思索,使脾气郁结,或肝气郁结之后横逆乘脾,均可导致脾失健运,使脾的消磨水谷及运化水湿的作用受到影响;或所愿不遂,精神紧张,忧愁悲哀等精神刺激损伤心神,心失所养。抑郁症初期病体多实,病变以气滞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结、食滞等。经久不愈,则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肾亏虚的不同病变,最终致脑腑功能受损。
就临床表现而言,肝气郁结,出现胁肋胀痛,善太息,多思善疑或情绪低落;肝气犯脾则不思饮食,生化乏源;心藏神,营血渐耗则心失所养,脑神失聪,神失所藏,表现为心神不宁,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气郁化火,导致烦躁不安;久郁及肾则各种亏虚之象,如疲乏、消瘦、精神委顿、腰膝酸软。如《类证治裁·郁证》云: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终乃成劳。总之,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脑之功能失衡,脏腑气血郁结不畅,阴阳失调是抑郁症总的发病机制。
治以调畅情志 疏肝调脾
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舒畅气机,解郁结,达气血,可采用中药内服和针灸的方法,此外,中医尤强调调畅情志的重要作用。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创造和谐的周围环境,也是防治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中药内服要根据具体的表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往往会收到满意的效果。其中多以疏肝调脾为法,常以柴胡疏肝散或逍遥丸加减,效果较为满意。心脾两虚也很常见,常采用养心安神、健脾养血理气之法,方如归脾汤、柏子养心丸等。此外,生脉散、甘麦大枣汤、百合莲子大枣汤等,也是常用方剂。
针灸治疗多采用头皮针、耳针、针刺及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良好。如众多学者辨证选取百会、神庭、印堂、上星、水沟、膻中、期门、鸠尾等穴,以疏肝解郁,宽中行气,通利气血,再配和丰隆、中脘、太溪、阳陵泉、三阴交等化痰祛浊,补肾宁心,往往快速取效。近年来研究证明: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且对改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效果明显,并能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的显效率,减轻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等,有较明显的优势。
此外,中医尤重视情志为病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运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创造和谐的周围环境,这既可预防抑郁症发病,也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如《黄帝内经·素问》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意思是说,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季季节气候和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和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好的心态,去除非分之想,劳逸结合,健康饮食。如果能够做到上述所说,自然可以避免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反之不良生活饮食起居和周围环境使人心情不畅,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可以导致抑郁症等的发生。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验方
抑郁症这种心理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抑郁症患者每年都在增加,轻者情绪低落,重者会导致自杀,那么,中医对抑郁症有什么研究,中医有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吗。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悲观无望,缺乏主动,自责自罪,饮食不香,睡眠障碍,多疑多虑,常伴有全身多系统的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多种多样的躯体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属于中医学“郁证”的范畴。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或易怒易哭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郁”的提出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典医学著作——《皇帝内经》,其中对由于情志失调所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的阻塞结滞等一系列变化都归于“郁”,情志因素被看作是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的重要原因,所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抑郁症发病病机是气机郁滞,而气机郁滞中又以肝气郁结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气,调气要先治肝”之说。中医学五行中,肝属木,因此《皇帝内经》中有“木郁达之”的著名治法,对临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后世医家论治郁证多遵用此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是什么?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中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经方有:
1、百合地黄汤:百合、地黄
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3、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4、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5、逍遥散: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
6、柴胡疏肝散:香附、川芎、柴胡、枳壳、陈皮、芍药、甘草
7、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9、丹栀逍遥散:芍药、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山栀、牡丹皮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大枣
其他常用的抗抑郁方还有:温胆汤、解郁汤、金铃子散、六郁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平肝饮子、推气散、降气汤、乌沉汤、七气丸、血府逐瘀汤、一贯煎、归脾汤、平心忘忧汤等。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治疗失眠抑郁的秘方
1、宁神解郁汤
药方:百合30克、五味子10克、枣仁30克、合欢花15克、夜交藤30克、郁金15克、香附20克、当归12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槴子12克、苍朮15克、神曲12克。煎饮。
此汤益气清心、安神益肾、养血活血、解郁安神,对缓解失眠抑郁症具有显著效果。
2、柴胡疏肝汤
药方:柴胡、当归、大腹皮各10克,杭白芍、枳壳、香附、茯苓各15克,木香、炙甘草各6克,焦三仙12克、大枣10枚、小麦50克、琥珀3克。冲服。
此汤益气养血,调理阴阳,对失眠、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症具有很好的效果。
失眠抑郁症是当前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产生的一种较常见的心理问题。相比于西医药物治疗,失眠抑郁症中医治疗以安全、绿色、标本兼治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欢迎。
中医中药治疗抑郁症的原理
抑郁症是很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有多种原因导致的,常见的有精神障碍,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动作缓慢等,中医可以治疗抑郁症是种较有效的方法。
抑郁症在我国古代被统称为郁证,历代中医名家对郁证治疗皆有独到的方法。现代医学界将古代中医药书中所记载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加以整理和归纳,总结出了中医可以治疗抑郁症的原理,现与广大网友分享如下。
中医可以治疗抑郁症原理
抑郁症在祖国医学属“郁证”范畴,中医认为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
中医认为郁证的发生因郁怒、思虑、悲哀、忧愁七情之所伤,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心神失常、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因此总的治疗原则为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一般多会采取中药疗法,心理疗法或者饮食疗法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合理的调整,每天的营养成分要充足,按时睡觉,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抑郁症中医偏方治疗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特色是什么?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具有独到的优势,把症与因统一起来,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病变的相互关系和症状的特点,从整体上认识疾病的本质,循症求因,而且讲求治病必求于本。如,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主疏泄,且“女子以肝为天”,女性多忧愁善感、情志不遂,加上女性独有的生产、流产、月经失调等,容易引起气血、精神的匮乏,而导致脑府失养,出现情志低落、思维迟缓等抑郁症的症状。中医药依据肝脏的生理功能,结合女性的特点,总结出疏肝养血调经的治法,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青春期与老年期是抑郁症的高发年龄,其中青年期是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机体发生整体调整,心理素质不稳定,加上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易忧思过度而气机阻滞、郁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肝肾渐亏,出现多方面生理机理衰退,“精气夺则虚”,精血不足、脑神失养,加上心理上的失落感,易形成抑郁症。而中医药依据老年人肝肾精亏的特点,总结出滋阴补肾养精的治法,对治疗老年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体质的先天因素,中医称之为“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赢弱多病,病者多烦忧,而且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精神和身体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易形成抑郁症。中医药依据先天禀赋不足者体质虚弱的特点,总结出健脾益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治法。这些对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总之,中医治疗抑郁症是从不同个体四诊收集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综合分析,辨证论治,不但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而且兼顾调理患者的体质。这种治疗方法较之西医学具有突出的特色和明显的长处。
中医学中最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经方有:
1、百合地黄汤:百合、地黄
2、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
3、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
4、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栀子、神曲
5、逍遥散: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
6、柴胡疏肝散:香附、川芎、柴胡、枳壳、陈皮、芍药、甘草
7、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
8、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9、丹栀逍遥散:芍药、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山栀、牡丹皮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大枣
其他常用的抗抑郁方还有:温胆汤、解郁汤、金铃子散、六郁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平肝饮子、推气散、降气汤、乌沉汤、七气丸、血府逐瘀汤、一贯煎、归脾汤、平心忘忧汤等。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提醒: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跳绳、散步、跑步等。其中,跳绳可以增加人体的协调性,也可以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这些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散步的话,可以尽量选择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散步,因为这样的环境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摄氧,同时可使人感到愉快;跑步,因为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产生欢乐、愉快、满足的感觉,可以帮助人们排遣压力和忧郁。
强迫症使用中医中药治疗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一
阴虚火旺型强迫症主证:强迫意向比较明显,同时有烦躁少寐、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耳鸣或腰酸背痛情况。治疗时以滋阴降火为原则,选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二
气血两虚强迫症主证:强迫观念为主,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体倦法力、气短声低症状。中医治疗时以益气补血为原则,选择太子参、山药、白术、生黄芪、麦冬、黄芪、黄精、鸡血藤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三
心虚胆怯强迫症患者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紧张不安,同时伴心悸、惊惕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等症状。治疗时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选择茯苓、茯神、远志、人参、龙齿、石菖蒲可有治疗效果。中医方中,人参益气,龙齿镇惊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共奏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四
水气凌心型强迫症患者身上反映的多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偶有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面滑。治疗要以“温阳、化饮、利水”为原则,选择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法半夏、泽泻、沉香、大腹皮、白芍、沉香、补骨脂、干姜等。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五
心阳不振强迫症以强迫性动作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情况,中医治疗时宜补阳之不足。可用党参、黄芪、茯苓、炙甘草、大枣、桂枝、桂心、细辛、半夏、白芍、当归、麦冬进行治疗。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桂枝、桂心、茯苓、半夏健脾化痰;当归、麦冬、白芍补血养心;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凑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之功。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六
如果强迫性症状多为强迫性行为,并伴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情况,可诊断为痰火扰心型强迫症。治疗应以“清心豁痰、镇心涤痰、清肝泻火”为原则。生铁落、天门冬、麦门冬、胆星、连翘心、钩藤、远志、石菖蒲、玄参、朱茯神、丹参、大黄、黄芩、黄连、知母等中药可对症选择施治。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肝气郁结证
证候:经前抑郁不乐,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甚至怒而发狂;经后逐渐减轻复如常热,月经量多,色红,经期提前。胸闷胁胀,不思饮食,彻夜不眠,苔薄腻,脉沉细。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煨姜。
2、痰火上扰证
证候: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面红目赤,心胸烦闷,舌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生铁落饮加郁金、川黄连。
常用药:生铁落、胆星、贝母、橘红、菖蒲、远志、辰砂、二冬、玄参、连翘、钩藤、川黄、郁金。
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有三大特色
无论是精神压力大,抑郁成疾而出现失眠症状,还是不堪忍受失眠痛苦而变得抑郁、焦虑,抑郁症和失眠症都给人正常有序的社会生活带来不小的阻碍。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因为存在三大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和消除失眠抑郁症状。
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讲求治“本”
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原则,讲求从根相上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的原则,辅以豁痰醒脑,疏通经络,养心安神,清热祛火,健脾益肾,舒肝理气的方法,来增强大脑细胞微循环,改善大脑的血氧代谢,从而达到失眠抑郁症真正治愈的目的。
中医治疗最大的优势是疗效稳定,愈后不易复发。目前以“辨证诊断”+“综合治疗”为原则疗法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双向免疫调节失眠抑郁症结
双向免疫调节,是指体内各种因素对免疫应答(肌体对外侵物质产生杀伤效应的过程)进行正负双向调节的作用,籍此使免疫应答适度,维持肌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免疫双向调节大脑兴奋、抑郁,对于抑制白细胞介素干扰神经介质的合成及代谢,保护神经冲动正常的传导和传递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这也是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方向的一大突破。
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疗效安全稳固
国内失眠、抑郁症专家经过潜心研究、精心筛选,从50多种名贵中草药中成功地研制出纯中药制剂、系列药剂等,对各种顽固性失眠抑郁症效果不错。
不仅疗效显著,并且无副作用,不易复发,远期疗效稳定可靠。这是失眠抑郁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第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