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引起贫血的原因

引起贫血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提高,可是贫血病仍然存在,通俗的说法就是营养不良就贫血,贫血也分很多种,不同种类的贫血的发病原因不一样,具体的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一起了解一下,具体有下面几种情况: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贫血的原因主要是造血的原料缺乏,造血原料主要包括铁、维生素 B12、叶酸、维生素 B6及蛋白质;或是造血工厂本身瘫痪、停产了,如骨髓因感染、中毒、放射线破坏,或被其他细胞如肿瘤细胞占据等;还可能是使工厂机器运转的“润滑剂”不足,也就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因素缺乏,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等。

这类贫血中常见的类型有: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贫血、铅中 毒性贫血以及肿瘤引起的贫血等。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较少见。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每天约有 1%衰老红细胞从血中清除,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新生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到血液中,以维持红细胞数目的恒定。

当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此时虽然骨髓造血增强,但尚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损耗,这也是引发贫血的原因之一。

失血性贫血: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血液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儿童中急性失血少见,多为慢性隐匿性长时间失血。如胃肠道对牛奶过敏、肠道畸形、肠道钩虫病、产伤如头颅血肿、月经过多等可发生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是快速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慢性失血后贫血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中度出血所致的小细胞性贫血。

以上是专家介绍的引起贫血的发病原因,了解了发病原因,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加强自身的营养,加强锻炼身体,多食蔬菜和水果,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一旦发现及时治疗,愿你身体健康每一天。

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

虫病是由钩虫(包括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的疾病,钩虫的幼虫可以在人体内移行,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

钩虫病是农村中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之一。从事田间劳动的人,因赤足下地生产劳动,脚或手部皮肤与钩虫幼虫接触,或因生食含有钩虫幼虫的不洁蔬菜、瓜果而受到感染。

钩虫幼虫侵入皮肤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或奇痒等感觉。继之出现红色点状丘疹或小泡疹,造成钩蚴性皮炎,多见于手指、足趾间。幼虫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现咽痒、咳嗽、痰中带有血丝,严重感染者可出现剧烈干咳、肺大咯血及类哮喘样发作症状。

成虫寄生于小肠,在小肠壁上不断更换部位吸血,伤口不断流血造成贫血。病人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及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由于胃口不佳、消化功能不良,影响铁的吸收,使贫血不断加重,甚至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少数钩虫病人有喜食生米、泥土、木炭等“异嗜症”现象。

长期腹泻可导致维生素缺乏

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

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出现皮肤头发干燥,头发失去正常光泽和滋润,间有散在性脱落,产生早秃现象,此为缺乏维生素A所致;又如,有些人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这是缺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B的结果。

腹泻可引起贫血: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指甲、手掌、皮肤以及口唇、和睑结膜等处颜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甚至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引起宝宝贫血的原因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贫血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

运动完头晕是什么原因

是运动性贫血症状。运动性贫血是指剧烈运动后,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急、四肢无力等症状。经检查后除发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偏低外,其他一切正常。也就是说出现贫血症状。那么,运动为什么会引起贫血呢?剧烈运动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的破裂,使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并丧失输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功能。运动性贫血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剧烈运动时,肌体内还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大量乳酸在体内积蓄,当其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使血液PH (酸碱度)值下降,其结果是加速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而引起贫血。还有运动中大量排汗使体内的铁元素随汗液排出,若不及时补充,也会因失铁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运动时的机械作用,使身体某些部位受到压迫,造成局部血管中的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引起溶血,产生血红蛋白尿而导致贫血。此外,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对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而内脏缺氧导致红细胞的滤出,也是运动性贫血的诱发因素。预防运动性贫血首先要加强营养,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和铁质的供应。其次,参加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尽量不超越自身的生理负荷。第三,在运动前后适当补充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能够增强红细胞抗氧能力。最后,一旦出现了运动性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减少运动量,并补充蛋白质和适量的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症状就会很快减轻甚至消失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运动过程当中,也存在这种问题, 一运动完就会头晕的话,那么就需要注意一下,是不是存在贫血或者是其他血红蛋白偏低的现象,只要我们了解真正的原因,那么才可以有效的调理,真正解决这种现象。

缺铁性贫血为什么会死灰复燃

1慢性失血未解决:比如缺铁性贫血,诊断后给铁剂治疗贫血明显好转,但是引起贫血的原因如钩虫病、痔疮、月经过多等未加以适当的治疗,失血仍然存在,若失血量超过了补铁量或补铁停止而失血继续存在时,则贫血会再发生。

2不良生活习惯未纠正:如有的患者偏食、节食、减肥、过度饮茶等,贫血纠正后,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却未纠正,患者的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摄取持续减少及铁吸收不良,久而贫血复发。

3患有一些难以解除的原发病:比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缺乏胃酸、缺乏内因子,再加上食物在十二指肠停留的时间过短,使得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长期不能足量吸收,导致贫血复发。对这一类病人,由于原发病因难以完全解除,故应定期肌肉注射补充造血原料。

4停药过早:如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这时,体内的储备铁仍然是缺乏的,很多患者都不能理解这一点,查血正常后即停止用药,由于储铁仓库匮乏,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后,血红蛋白合成会再度减少,贫血复发。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它的复发率与血红蛋白正常后维持治疗的时间长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据文献报道,如果血红蛋白正常后立即停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复发率为20百分号,但血红蛋白正常后再坚持治疗2年者,复发率为3.8百分号,显著降低。

妇女为何在孕期间易贫血

一种是妊娠期生理性贫血,也称之为“假性贫血”,主要是血液相对稀释所致。

自妊娠第6周起,孕妇体内血容量就逐渐增加,到32 -34 周时达到最高峰,血容量可增加近40% -50% ,约1200 - 1800ml,而红细胞容量仅增加18%-30%,两者不相平衡,形成血液相对稀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临床化验检查即会提示贫血。

第二种原因是妊娠期间造血原料缺乏导致贫血。

众所周知,铁剂、叶酸、维生素Bl2是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原料,妊娠期间对造血原料需要量增加,而补充不足就会引起贫血。据统计,妊娠期消耗铁量在1000mg左右,每日必需额外补充4mg铁,才能维持平衡,这是一般饮食难以提供的。妊娠期叶酸需要量也有所增加,而孕妇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影响叶酸吸收。

同时自尿液中排出的叶酸量增多,以上因素均会导致血清叶酸水平下降。妊娠期间,维生素B12吸收受到影响,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另外,即使母体缺铁,缺乏叶酸,胎儿却照常吸收以供造血之用,加重了母体造血原料的缺乏。所以,血液的相对稀释及造血原料的缺乏是造成妊娠期贫血的两大原因。

如果孕妇不知道自己是否贫血,应去医院做检查。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摄入充足的营养,多吃补血的食物。

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其实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种,造血原料缺乏,维生素、体内的铁缺乏,骨髓有疾病,不能造血,身体有恶性疾病,将红细胞消耗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贫血。大多数小孩子就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偏食厌食而引起的。

2、贫血的人,进行体力活动后感到心悸、气促,食欲不振,有些老年患者容易有头晕、头痛、耳鸣、反应迟钝、手脚发麻等症状。贫血严重者可发生昏厥。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现象。

3、贫血人可以通过食疗进行补充,大红枣是最佳补血食品。用红枣红糖做一些粥类,比如红糖桂圆紫米粥、红枣汤红糖煮蛋、菠菜面蒸蛋。玉米粉加豆粉加红枣粉,红糖和成面团,然后做成小窝头蒸熟食用等。

注意事项:

贫血的人不能饮浓茶、咖啡、大蒜、少食碱性食物和牛奶,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葱,以及没有煮烂的各种肉类等。

孕期贫血多因营养跟不上

许多妇女妊娠期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轻度贫血对妊娠影响不大,但重度贫血,若红细胞小于1.5 x 1012/L, 血红红蛋白小于50g/L,红细胞压积小于13%,则对产妇及婴儿都有不利的影响,可能引起早产和死胎,孕妇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并且产后感染机会也会增加。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妊娠期贫血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种是妊娠期生理性贫血,也称之为“假性贫血”,主要是血液相对稀释所致。自妊娠第6周起,孕妇体内血容量就逐渐增加,到32 -34 周时达到最高峰,血容量可增加近40% -50% ,约1200 - 1800ml,而红细胞容量仅增加18%-30%,两者不相平衡,形成血液相对稀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临床化验检查即会提示贫血。

第二种原因是妊娠期间造血原料缺乏导致贫血。众所周知,铁剂、叶酸、维生素Bl2是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原料,妊娠期间对造血原料需要量增加,而补充不足就会引起贫血。据统计,妊娠期消耗铁量在1000mg左右,每日必需额外补充4mg铁,才能维持平衡,这是一般饮食难以提供的。妊娠期叶酸需要量也有所增加,而孕妇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影响叶酸吸收。同时自尿液中排出的叶酸量增多,以上因素均会导致血清叶酸水平下降。妊娠期间,维生素B12吸收受到影响,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另外,即使母体缺铁,缺乏叶酸,胎儿却照常吸收以供造血之用,加重了母体造血原料的缺乏。所以,血液的相对稀释及造血原料的缺乏是造成妊娠期贫血的两大原因。

老年人贫血的原因

1、老年人贫血的原因

1.1、营养不良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尤其是合并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食欲不佳,容易营养不良,特别是叶酸、维生素B12、铁等摄入不足,导致生血原料减少,进而引起贫血。

1.2、造血功能衰退

骨髓是成年人的主要造血器官,随着人体衰老,骨髓中的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和结缔组织代替,老年人的造血功能随之衰退。

1.3、生血因子不足

老年人的激素分泌降低,刺激造血的作用也随之下降。

1.4、多种慢性疾病

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也会影响造血功能。如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红细胞激素分泌下降,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的紊乱,引起贫血。另外,恶性肿瘤中晚期几乎全部合并有贫血。

1.5、不适当的用药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会使用多种药物,如治疗甲亢、糖尿病和肿瘤的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会抑制血细胞的生成。

子宫肌瘤主要有哪些危害

1、急性并发症:子宫肌瘤一旦出现急性下腹疼痛,多由肌瘤并发症引起。这是子宫肌瘤的危害之一。

2、并发炎症:因出血原因导致病菌侵害引发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症。子宫肌瘤的危害很容易引发各种妇科炎症。

3、不孕与流产:因子宫角部肌瘤压迫输卵管入口,使子宫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容易发生流产。

4、继发贫血:由于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致继发性贫血,甚至引起贫血性心脏病。

5、恶性病变:多见于年龄大,或者肌瘤大且生长快者,特别是绝经后肿瘤增长速度快或绝经后再出现肌瘤患者更应该提高警惕。

什么原因会引起贫血

AA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损害有关。部分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制与B细胞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骨髓造血细胞有关。

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PRCA即Diamond-Blackfan综合征,系遗传所致;后天性PRCA包括原发、继发两类。有学者发现部分原发性PRCA患者血清中有自身EPO或幼红细胞抗体。继发性PRCA主要有药物相关型、感染相关型(细菌和病毒,如微小病毒B19、肝炎病毒等)、自身免疫病相关型、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相关型(如胸腺瘤、淋巴瘤、浆细胞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以及急性再生障碍危象等。

CDA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陛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这些疾病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凋亡和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

相关推荐

贫血怎么治疗

贫血是多数疾病的共同症状,所以原因之去除是及重要的。在病因诊断未确之前切忌物乱投药物,例如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2、叶酸、铁剂,这样之处理是不会见效的,反而因疏忽病因延误病情,这样有害病人造成严重后果。例如胃炎引起贫血,只顾一味地治疗贫血而疏忽治疗引起贫血的癌症,那真是舍本逐末的。 治疗贫血效果,取决于病因的性质及其是否可以根除,如果病因是可以彻底清除,贫血也是可得到治疗,若难治疗的病因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治疗原则如下: 1.出血:出血是贫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又因不同之原因引起的,给予

倒经也会引起贫血

中医中药治疗倒经症有明显的疗效,可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施方。当鼻出血或吐血较多时,当务之急是止血,可采用下列措施: 1、冷敷止血。 即让病人取坐位,头后仰,将冷水毛巾敷于前额。并用干净棉花浸透冷水,敷于鼻梁骨上,上齐双目,下齐鼻尖。 2、压迫止血。 即甩手指分别压迫两侧迎香穴(鼻翅旁开二-分凹陷处),同时将大蒜捣成泥,敷于两足心。 3、药物止血。 可用白茅根60克,小蓟50克,灶心土(打碎)20克,煎汤服。也可用鲜生地50克,鲜藕两节(洗净)一齐捣烂,挤汁服。 倒经症止血后,平素常以调经来达到治

慢性肾炎引起贫血原因

肾性贫血不仅会引起乏力、体力下降、心慌等症状,而且加速肾脏病进展,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发展,众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并非死于肾脏本身功能衰竭,而是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据了解,发生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为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相对或者绝对不足、铁缺乏或利用障碍和炎症等多种因素导致。在慢性肾脏病早期有效控制贫血,对于延缓慢性肾病进展至关重要。早确诊、早干预可有效推迟肾性贫血发展的进程,专家建议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血常规,确定贫血后可通过服用叶酸、补充铁剂等方式

引起地中海贫血原因

引起地中海贫血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制造血液的原料——铁缺乏,导致血细胞生成降低。 2 是造血器官的功能发生了故障,不能产生足够的血细胞。 3 是机体持续少量的失血,如胃肠道肿瘤、痔、溃疡病等,久之则引起贫血。 4 是血细胞破坏加速,如溶血性贫血。除上述原因外,有一类特殊原因贫血,即由肾脏疾病引起贫血,其中以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为常见。 本病大多婴儿时即发病,表现为贫血、虚弱、腹内结块、发育迟滞等,重型多生长发育不良,常在成年前死亡,轻型及中间型患者,一般可活至成年并能参加劳动

孕妇为什么会头晕耳鸣

怀孕超过了12周时,孕妇在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逐渐消失,食欲大增,自己也能明显感到腹部隆起,胎儿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有些孕妇在这时却出现了另外的不适症状,如经常会有头晕眼花,有时还会有耳鸣;还有些人出现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也有些人特别怕冷,面色发黄,指甲有些苍白。 如果这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告诉你,你患了贫血。也许有的孕妇会不理解,我以前没有贫血,现在食欲比过去好,吃的食物鳖过去多,为什么还会在这个时候患贫血呢? 其实,贫血时孕中、晚期孕妇经常出现的营养性疾病,与普通人患贫血原因不太一样,主

腹泻的危害有哪些

1、腹泻可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 2、腹泻可使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抢救,还可能危及生命。 3、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 (1)能量供给不足:长期腹泻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头昏眼花,神疲乏力或不自主颤抖,甚至心慌气短,冷汗淋漓,这些都是因为能量供给障碍而引起的。 (2)贫血: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铁质等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口唇、指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脱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动辄气促等症

幼儿贫血原因

贫血是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缺铁性贫血是幼儿贫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那么,引起幼儿贫血原因有哪些呢?引起幼儿发生贫血原因有很多,具体来说,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膳食中缺乏足够的铁。有些幼儿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不喜欢吃鱼、蛋以及绿叶蔬菜使铁质不足而引起贫血。2、铅中毒。有时幼儿会在无意之中接触到用作涂料的铅,因铅中毒而引起贫血。另外,玩具、铁栏杆上面涂料中的铅,也会使幼儿中毒而引起贫血,一旦孩子身边有这些致毒物质,家长应及时送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免情况愈加严重。3、钩虫病。患有钩虫病的幼儿

子宫肌瘤引起贫血

子宫肌瘤造成女性月经过多,有的患者变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长此以往,很容易引发继发性贫血。面对这种状况,患者该如何是好呢?凤凰中医子宫肌瘤频道的专家指出:造成贫血的原意有很多,其中子宫肌瘤引起患者月经量过多,这样也容易造成患者贫血,此外,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有可能会造成贫血。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们,当发现自己贫血时,切不可盲目的服用补品,以免造成适得其反的,甚至人为的拖延病情。应及时到正规大医院做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而言之,首先,女性朋友要足够重视子宫肌瘤,其次,如果出现贫血现象,就说明病情已经相当

一吃辣椒就拉肚子会带来什么危害

经常拉肚子危害: 一: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1)能量供给不足:长期腹泻的患者,通常会感到头昏眼花,神疲乏力或不自主颤抖,甚至心慌气短,冷汗淋漓,这些都是因为能量供给障碍而引起的。 (2)贫血: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铁质等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口唇、指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脱屑、神疲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动辄气促等症状。 (3)维生素缺乏: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可能会导致皮肤头发干燥,缺乏光泽,甚至脱落等现象;还可能会出现

妇幼专家谈育儿防治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的主要成份是血红蛋白、铁和球蛋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份,缺铁时造血原料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了贫血,孩子易患缺铁性贫血原因是: 储铁不足――孕期母亲体内的铁除供胎儿生长需要外,还有富余的铁储存在胎儿体内,储铁的时间是出生前3个月,早产儿储铁少,双胎、多胎储铁更少,母亲贫血,胎儿储铁也少,生后极易贫血。 膳食中供铁不足:母乳中铁含量有0.5-1mg/升,1岁内孩子需铁10mg/日,4个月内有储备铁的补充,不影响铁供给,4个月后,储铁耗尽,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供铁及蛋白量不足,就出现贫血。其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