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轮状病毒抗阳性是什么意思 轮状病毒抗体阳性

轮状病毒抗阳性是什么意思 轮状病毒抗体阳性

大部分秋冬季节容易腹泻的婴幼儿是因为感染轮状病毒所致,如果抗体呈阳性,并且伴有临床症状,则提示正处于感染阶段;而90%的成人也有轮状病毒抗体呈阳性,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则说明既往感染过轮状病毒。

因此,抗体阳性和抗原阳性的最大区别在于曾经感染和正处于感染时期。

如何诊断患者是否患上轮状病毒性肠炎

根据典型的病史。辅助检查末梢血白细胞总数不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便常规外观水样便,镜检正常或偶见少量的白细胞和及大量的脂肪球。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宝宝轮状病毒怎么回事

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绒毛上皮细胞。RV感染属非侵入性的,病毒在小肠表层繁殖,并产生大量子代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病毒也可以在胞浆内增殖形成大包涵体,使受损的细胞脱落至肠腔而释放大量病毒,并随粪便排出。腹泻的原因可能是病毒侵犯绒毛上皮细胞,在胞浆增殖形成包涵体,使上皮细胞脱落,由鳞状或方形细胞代替,结果导致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而回吸收减少。特别是妨碍钠和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同时.正常肠黏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至病后8周才能完全恢复正常。腹泻发生的原因还由于乳糖及其他双糖不能被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黏膜渗透压的改变,使体液进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乳糖下降到结肠被细蔺分解后,进一步增高了渗透压,使症状加重。大量的吐泻,丢失水和电解质,导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临床卜症状的轻重与小肠病变程度一致。感染后血液中很快出现特异性IgM、IgC抗体.肠道局部出现分泌型IgA,可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感染有作用。一般病例病程3—5日,可完全恢复。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感染轮状病毒后,能否致病不但取决于感染的病毒数量,同时还取决于患儿机体免疫状态。当机体发生免疫功能低下时,将造成病毒侵人而发病。其中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是指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因为轮状病毒只侵袭绒毛下端1/2—1/3处成熟的带有刷状缘柱状上皮细胞,而处于绒毛隐窝处的未分化完善的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却具有抵抗轮状病毒的能力。在急性感染后,大多数受病毒侵袭的成熟柱状上皮细胞发生破坏脱落,绒毛变短。隐窝处未成熟的立方细胞逐渐覆盖至绒毛顶端,这些未成熟细胞仍具有抗轮状病毒感染能力。因此,当小肠绒毛上端成熟的柱状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后发生损伤、坏死,直到完全脱落。绒毛顶端完全被绒毛隐窝处的未分化完善的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所覆盖后,感染也就自限性地得到了控制。目前认为,与绒毛隐窝处的末分化完善的无刷状缘的立方上皮细胞所不同的是成熟的肠上皮细胞上的刷状缘带有乳糖酶,而此种酶可成为轮状病毒受体,并能使病毒脱去外在壳便于进入细胞。由于新生儿、婴儿和新生动物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含有极其丰富的乳糖酶,轮状病毒很容易附着肠黏膜的上皮细胞,所以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而随年龄增长.刷状缘的乳糖酶量减少,发病率也随之下降,而有学者发现某些人种乳糖酶不随年龄下降,这些人群中青年人与成人也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

近年来,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出现的特异性免疫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细胞免疫在轮状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预防轮状病毒再感染和交叉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CTL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是一种特异性作用。这些CTL在抗轮状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轮状病毒特异的CTL及CTL前体能对不同血清型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起杀伤作用。这样的作用说明CTL具有交叉保护作用。轮状病毒特异性CTL可保护乳鼠不受同型或异型轮状病毒的攻击。在鼠及人感染轮状病毒后T辅助细胞也参与机体免疫,T辅助细胞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使体内轮状病毒特异性CTL增加,加强机体抗病毒作用。肠道CTL的存在可能与局部肠道特异性抗体一样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轮状病毒特异性CTL在开发轮状病毒载体疫苗方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尽管血清中抗轮状病毒的IgA浓度与抗轮状病毒感染保护相关,但血清中的IgA可能不是参与机体保护的必需抗体,只有当它被分泌到肠道,才发挥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双聚体的IgA可由肝脏经胆汁排到肠道,这种存在于肠道内的分泌型IgA很可能就是参与机体保护的免疫性抗体。关于血清中的IgA在预防轮状病毒腹泻病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尚不清楚。因此,很可能抗轮状病毒的IgA直接参与预防轮状病毒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如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而不是病毒被中和。

轮状病毒的局部免疫机制主要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者来构成。在对病毒感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肠道分泌液中,可以检测出对轮状病毒特异的分泌型IgA抗体,同时也发现了对轮状病毒的肠道局部的细胞免疫。而州弱毒病毒感染无免疫力的动物,未发现抗轮状病毒的特异性悻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经口接种时则可获得抗轮状病毒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轮状病毒的主动免疫是由病毒抗原刺激肠道相关的淋巴样组织(GALT)而诱导产生的.即由体液免疫和局部细胞免疫共同起作用或两者相互作用产生:当抗原刺激GALT后,诱导产生双聚体IgA的细胞分化、形成,然后这种细胞返回和固定于肠道黏膜固有层,产生肠道分泌型IgA。因此,测出血清巾的轮状病毒特异性IgA抗体,可推测出肠道的免疫状态。

在母乳喂养时,婴幼儿可不断地从母乳中获得抗体,中和侵入肠腔内的病毒。使他们免受感染。这种依赖于乳汁中不断分泌抗体完成机体防御作用的免疫过程称为乳汁免疫(lactogentic immumity)。这种母子免疫可能是婴幼儿在轮状病毒感染时参与机体肪御的主要的被动免疫机制。经口接种轮状病毒强毒免痘的母体乳汁中Iga。组分的分泌期较长,故可构成稳定的乳汁免疫。非经口接种弱毒或灭活病毒的免疫母体的乳汁中的免疫宅体是IgA成分,且很快消失,无法形成长时间稳定的乳汁免疫。乳汁免疫成立的基础是乳腺能产生IgA抗体。当抗原刺激GALT后,使IgA产生细胞分化、形成,并向乳腺移动并固定于乳腺,分泌出大量IgA抗体不断地向乳汁中释放,构成了乳汁免疫。由此可见.抗原刺激GALT,可导致母体的主动免疫,而这种母体内形成的主动免疫构成了婴幼儿机体防御的被动免疫,即乳汁免疫。

感染轮状病毒后,血清lgM抗体大约在5日后出现,持续至少3周,然后逐渐消失。IgG血清应答出现于感染后的2~4周.同时也可出现IgA应答。感染后2—4周粪便抗轮状病毒的IgG、IgA和IgM抗体滴度均达到高峰浓度,然后在2个月后下降到不能测出的浓度。有临床研究通过对轮状病毒抗体的常规血清筛选,证明在出生3个月内。60%一75%婴儿有对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并可能是来自母体。在3~6个月时抗体的阳性率下降到大约10%一20%,并随后再次上升。1岁时。50%-70%儿童可检测出对轮状病毒的抗体,在2岁时则有80%一95%儿童可检测出对轮状病毒的抗体。获得的对I型或Ⅱ型轮状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率相同。在感染后期发生血清型特异性抗体应答。目前,关于血清型特异性IgG抗体是否对相同血清型的轮状病毒再感染有保护作用尚不肯定。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50%~70%的1岁儿童血中具有I型和Ⅱ型抗体,但该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仍常见,因此,血清IgG抗体可能没有保护作用。

近来,一些学者对局部肠道IgA抗体浓度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少数成人志愿者接受了口服I型轮状病毒的接种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疾病的耐受性与空肠液存在的I型特异性IgA抗体浓度的相关性较血清IgG更为密切。而血清I型特异性IgA抗体的存在与对I型轮状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无相关性。在喂养新生儿对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及局部免疫力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在出生后IgA浓度很快就下降,88%的初乳和乳汁标本中可检测出高抗体滴度的对I型和Ⅱ型轮状病毒的IgA。在另一项研究中,42例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19例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但是.母乳中抗轮状病毒分泌型IgA浓度为280μg/ml的母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则没有l例受感染.提示在新生儿对轮状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中,母乳特异性IgA起一定作用。

总之,抗轮状病毒免疫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黏膜非特异性免疫、中和抗体产生和(或)细胞介导的免疫有着密切关系。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细胞免疫在抗轮状病毒感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抗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离不开肠分泌型IgA和T辅助细胞共同起作用。

病变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病毒在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中增殖,细胞变性、坏死并脱落,绒毛萎缩、变短、脱落。黏膜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柱状细胞呈方形。黏膜的固有层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恢复期肠道病变痊愈,不留痕迹。

轮状病毒性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2.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 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本法快速准确,但设备昂贵,操作要求高,故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其中eia法特异性、敏感性最高,且操作简便。

3.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r法敏感性较高,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4.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病毒感染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

芬兰学者报告,一些普通病毒感染可显著增加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痴呆发病危险。

芬兰科学家对383例心血管病病人,进行了1型、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HSV2)和巨细胞病毒(CMV)抗体检测。因有研究提示这3种病毒与痴呆发病有关。

研究表明,痴呆发病机制中有炎症的作用,而病毒感染可能是激发因素。如果这些病毒与痴呆发病机制有关,则可采用疫苗和抗病毒药来预防和治疗痴呆。

研究开始时,所有观察对象均有动脉粥样硬化,都住在家里,平均年龄为80岁,女性占65%,82%有冠心病,37%的人至少患过1次卒中。每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分(CDR)评估1次认知功能;Strandberg等比较基线时和1年后参试者(348例仍活着)的MMSE和CDR得分。

MMSE最高分为30,《24分通常表明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认知功能缺损。Strandberg说,他们发现,认知功能和基线病毒负荷显著相关。

基线时有48例≤1种病毒抗体阳性;229例2种病毒抗体阳性;106例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基线时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者,发生认知功能缺损的危险是《3种病毒抗体阳性者的2.5倍。MMSE得分随病毒负荷增加而降低:≤1种病毒抗体阳性者的平均MMSE得分为26.9,2种病毒抗体阳性者为 26.5,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者为25.8。

此外,≤1种病毒抗体阳性者,4.9%CDR得分不正常;2种病毒抗体阳性者,16.2%CDR得分不正常;3种病毒抗体均阳性者,26.9%CDR得分不正常。1年后,3种和2种病毒抗体阳性者,发生认知功能缺损的危险分别为≤1种病毒抗体阳性者的2.3倍和1.8倍。

轮状病毒抗阳性是什么意思 轮状病毒检查误区

轮状病毒患者检查血常规时,之所以出现白细胞升高是因为部分患者呕吐频繁并同时伴有腹泻、低热,因为呕吐的应激反应脱水引起了血液凝缩从而导致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显著升高,所以临床上不能够单独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升高作为细菌感染的标准。

在轮状病毒感染后的1-3天会有大量的病毒排出(最长有6天)所以临床上可以采取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应该在早期进行,而血清抗体滴度一般在感染瘊3周开始上升,所以早期检测血清抗体的意义不大。

秋季腹泻的检查有哪些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1)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 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2)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

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R法敏感性较高,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病毒性肠炎流行病学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

(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Immnnoenzymedottest)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

(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一)传染源患者与无症状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后可持续排毒4~8天,极少数可长达18~42天。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常呈水型暴发流行,也可通过生活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6月龄以下少见,但近来人工喂养新生儿发病也较多,成人感染后多无症状或呈轻症表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则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壮年中造成流行。

(四)流行特征人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病率甚高,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轮状病毒。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节(12月~2月),但热带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轮状病毒成人腹泻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但流行和暴发在我国多发生于4~7月。

风疹病毒抗体阳性不吃药会好吗

风疹病毒抗体阳性、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 认为你对麻疹有终身的免疫力、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 也是说明你对这种病毒有免疫力这是优生四项检查中的两种、你的结果证明你对这两种病毒有免疫能力、怀孕后不会再感染风疹病毒抗体阳性、风疹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直相搏、发于皮肤所致风疹病毒抗体阳性、这个IgG抗体阳性、而IgM抗体阴性的情况下、说明曾经有过风疹病毒感染、现在病毒已经清除或处于静止期、已经有保护性抗体产生这种情况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因为不在感染期

秋季腹泻怎么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2.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

(1)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 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

(2)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

3.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R法敏感性较高,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4.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轮状病毒抗阳性是什么意思 轮状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

用轮状病毒抗体致敏血球的检测方法,主要从唾液、粪便等分泌物中检测轮状病毒。该方法的结果不易重复,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

RV基因组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可以通过提取粪便中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形成独特11条区带,来判断是否感染轮状病毒。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但是rNa提取较难成功且操作繁琐耗时。

在大便中用电镜直接检出特殊形态的轮状病毒颗粒,敏感性较高,是鉴定轮状病毒的经典方法。但由于病毒颗粒易于降解常常影响正确诊断,并且电镜设备昂贵,难以普及,故电镜技术的应用大大受到限制,一般只能用于研究。

PCR技术是核酸分子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最常用方法,为轮状病毒等难培养的病毒的诊断及病毒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荧光定量PCR虽然操作复杂、需要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特殊的仪器设备,但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检测105~106个病毒颗粒/g的粪便样本。1985年被WHO推荐作为轮状病毒的标准检测手段。一般使用的是ELISA双抗体夹心法,该方法可根据不同检测目的设计特异的包被抗体和标记抗体;不仅用于诊断,还可进行血清分型、毒株鉴别等,适用于大规模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但由于粪便标本成分复杂,如果腹泻标本含较多的油脂和悬浮物,无法离心干净,易形成非特异性凝集物,可能干扰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导致结果判断错误。

该技术是纳米胶体金与免疫学技术结合所产生的快速诊断产品。该方法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通过渗滤或层析提高抗原抗体反应的效率,形成的红色胶体金条带肉眼即可辨别,也可用灰度仪测量。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相当成熟,在HIV、HCV、HBV、流感病毒等传染病诊断,HCG、LH等生殖激素检测,毒品和药物依赖鉴定,以及农业、环保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使用方便快速,操作简单, 不需经过特殊培训,便于基层使用和现场使用,所有反应能在15分钟内完成;

(2)成本低,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3)可以同时进行多项检测;

(4)标记物稳定,在4℃贮存两年以上无信号衰减现象;

(5)胶体金本身为红色,不需要加入发色试剂,省却了加底物、终止液、激发液的步骤,对人体无毒害;

(6)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好,不需冷藏;

(7)检测标本种类多:可用于查血、尿液或粪便等。

病毒性肠炎的检查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2)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Immnnoenzymedottest)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4)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轮状病毒抗阳性是什么意思 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轮状病毒检查时显示抗原呈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了轮状病毒,会使患者出现腹泻、托说、恶心、呕吐、发烧等临床症状。

这种病毒好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干燥、寒冷的气候容易爆发,再加上婴幼儿的局部免疫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常熟,因此婴儿儿是感染轮状病毒的主要人群。

相关推荐

小儿腹泻需要做的检查项目

1.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 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轮状病毒疫苗有必要打吗 人体自身会产生体吗

轮状病毒感染后,人体的血液中就会很快出现特异性的IgM、IgG体,肠道局部也会出现分泌型IgA。人体自身产生的体主要中和轮状病毒,对轮状病毒产生抵力。

轮状病毒阳性怎么回事

轮状病毒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病毒性腹泻小儿常见疾病,尤其秋冬季节,基本上占总体腹泻患者的七成以上。 指导意见: 由于目前没有特效的病毒药物,所以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还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胃肠道黏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健脾胃等措施.病毒性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

轮状病毒疫苗什么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 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令人欣慰的我国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几乎和美国科学家同时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轮状病毒疫苗实际上一种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在我国现在接种的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液,具有甜味,不用注射,尤其

小儿腹泻检查

小儿腹泻需做的检查一般有便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

患上秋季腹泻怎么办

秋天患的腹泻就“秋季腹泻”吗? 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40%~70%都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腹泻应多考虑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 宝宝因何感染轮状病毒? 小儿秋季腹泻的传染源主要病人、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因为急性期患者头2~4天内的大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如果婴幼儿不慎接触并进入消化道内,就会引起急性肠炎,也就我们平时常说的“病从口入”。由于6

轮状病毒疫苗什么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感染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令人欣慰的我国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几乎和美国科学家同时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轮状病毒疫苗实际上一种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在我国现在接种的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液,具有甜味,不用注射,尤其适合

小儿腹泻病因

腹泻的病原主要细菌或病毒。 病毒性腹泻可由病毒引起,尤其以轮状病毒感染多见,好发生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小儿因有母亲的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临床可以表现发热、腹泻水样便,5~10次/日或更多,发病初期可有轻度呕吐。因本病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称“呼肠病毒”),有40%~50%病人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腹泻轻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脱水、酸中毒因而危及生命。 小儿出现腹泻时须查大便常规,以确定病原菌和选用药物。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大便中常可见到脂肪球,很少见到红白细胞,查末梢血象

核酸检测假阳性怎么处理 新冠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假阳性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像标本的污染、试剂的污染、扩增产物的污染、气溶胶污染以及实验室中克隆质粒污染等都可能会导致核酸检测出现假阳性。 其次如果试剂本身阳性判断值,或者体内存在干扰物质,如类风湿因子、嗜异性体补体、溶菌酶等也可能会导致核酸检测出现假阳性。 因此生活中新型冠状病毒阳性通常不会只以血清学检测作为诊断的依据,还会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小儿腹泻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