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 危害
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 危害
针刺命门过深时,针尖阻力突然消失,下肢有强烈触电感,即刺入蛛网膜下腔,再进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蛛网膜,而进入蛛网膜下腔,若刺及蛛网膜下腔的马尾后,可出现下肢的强烈触电感,针刺过深的话,容易损伤脊髓,发生蜷曲不能伸的佝偻之证。
耳门针刺深度 针刺耳门功能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耳前支,面神经颞支等结构。
功能:聪耳通络,清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热毒邪之耳鸣,耳聋,耳中肿痛,颊肿,颈颌痛,聤耳,唇吻强诸病证。
神门的针刺方法 针刺神门注意事项
1.针刺神门出现电击样针感时,忌强刺激捻转;又是会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应立即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若继续捻针,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轻者数小时自行消失,重者可持续数天。
2.针刺时应避开尺动,静脉,以免损伤血管,造成皮下瘀血,血中。
3.忌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或封闭,以防止损伤尺侧动脉而致坏死。
4.禁用直接灸,瘢痕灸。本穴内部有尺动,静脉,故不宜用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
命门怎么针刺方法正确
命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间,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如捣针时则放射至左右侧。
针刺命门的作用主治
命门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系五脏六腑之本,穴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陷处,正当两肾俞之中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该穴有培元补肾,止带止泻,舒筋活血,强健腰膝,疏调经气作用,多用太于治疗脊强,腰痛,带下,遗精,泄泻,子宫内膜炎等症。
针刺命门 危害
针刺命门过深时,针尖阻力突然消失,下肢有强烈触电感,即刺入蛛网膜下腔,再进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蛛网膜,而进入蛛网膜下腔,若刺及蛛网膜下腔的马尾后,可出现下肢的强烈触电感,针刺过深的话,容易损伤脊髓,发生蜷曲不能伸的佝偻之证。
风门的针刺方法 针刺风门注意事项
1.针刺风门时,沿肋骨长轴向前内斜刺,不可与肋骨长轴垂直刺入,因其内侧的肌肉较丰厚,较为安全。
2.穴区生面及外侧部肌肉较薄,不可深刺,避免刺伤壁胸膜及肺,造成气胸。
3.忌进针过快,过猛,穴深部为肺脏,直刺过深,可损伤肺脏,造成气胸。
4.肺气肿,肺结核等肺病或风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忌重刺本穴,这是由于长期肺病或心脏病患者抵抗力减弱,局部组织脆弱,重刺会损伤正气,且使组织损伤,不易修复,造成意外事故。
5.年老体弱患者,肌肉瘦薄,进针时,防治押手按压过重,使组织深陷,导致针刺过深,从而超过欲刺的深度,伤及肺脏。
命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间,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如捣针时则放射至左右侧。
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的作用主治
命门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系五脏六腑之本,穴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陷处,正当两肾俞之中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该穴有培元补肾,止带止泻,舒筋活血,强健腰膝,疏调经气作用,多用太于治疗脊强,腰痛,带下,遗精,泄泻,子宫内膜炎等症。
风门的针刺方法 针刺风门功能主治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督脉,足太阳之会,督脉为阳脉之海,足太阳可交通一身之阳,故其祛风通络,解表清热之力强,针之可疏散风寒,宣泄邪热,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灸之振奋经气,紧密腠理,固表强卫,以预防伤风感冒。多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气喘,项强背痛,胸中烦热,风眩头痛,中风,水肿,荨麻疹,百日咳。
哑门针刺方向 针刺哑门的功能主治
哑门为督脉经穴,直通于脑,并联系于舌根,有通经络,开神窍,清神志,利发音之功,以清上为主,用于治疗暴喑,中风,舌强不语,声音嘶哑,头痛,颈项强急,癫狂,痫证,鼻衄主证。
哑门针刺方向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哑门穴的深面有蛛网膜,脊髓等重要结构,故针刺时要注意安全。
一般让患者取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针尖向口唇方向直刺最安全,针尖偏向两侧或斜向下刺入亦可,针尖对口或对耳垂比对指向鼻尖安全,切勿朝鼻的方向,否则针可通过寰椎后结节上方的寰枕后膜,延髓的被膜而损伤延髓。
临床上哑门穴的进针深度以0.5-1寸为宜,最深不能超过1.5寸(瘦的人在此尺寸时已刺到硬脊膜)。针向口直刺时男性均值为44.92±4.42,女性为43.32±5.49;针向鼻尖斜刺时男性均值为42.42±4.06,女性为40.99±5.32。由此可见,针向口直刺1.5寸之内(相当于2个中指同身寸)是较安全的,常规下不会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针刺哑门可遇到两种阻力:一是坚韧而有弹性的阻力,为项韧带,黄韧带或寰枕后膜阻挡之故,尔后针下再出现空松感时,即说明针尖已经进入椎管内硬膜外腔处,此时不可轻易深刺,应缓慢送针;二是紧接空松感之后(深约1.5寸时),如针下再遇到柔软的阻力时,即说明针尖已刺到硬脊膜处,病人可能出现向上下放散的酸,胀感,此时不宜再深刺,应立即停针或退针。
命门的针刺方法 命门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2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分支通过。
3.胸腰筋膜:该筋膜包裹竖脊肌,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着于棘突,其腰部明显增厚与背阔肌的腱膜筋膜结合;深层位于竖脊肌深面。
4.棘上韧带或竖脊肌:该处棘上韧带由第2腰神经后支分布,竖脊肌由脊神经后支支配。
5.第2,3腰椎棘突间的棘间韧带:由第2腰神经后支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