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外阴癌的临床分期 Ⅲ期

外阴癌的临床分期 Ⅲ期

Ⅲ期的外阴癌已经接近了晚期,随着肿瘤的不断扩大,病变部位不仅仅限制于外阴部,还可能出现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

阴道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及分类

未完全明确,常并发于VIN。与发病相关的因素有:性百播疾病,如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一Ⅱ)感染、淋病、梅毒等;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尤其是其高危型,如HPV-16型,巨细胞病毒感染;外阴慢性皮肤疾病,如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上述因素均与该病发生有关。

2分类外阴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标准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FIGO)分期法,另一种是国际抗癌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分期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目前国内多采用FIGO分期法(表29-1)。

表29-1 外阴癌分期(FIGO,2000年)

FIGO肿瘤范围

O期原位癌

I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肿瘤最大直径≤2cm

IA期肿瘤直径≤2cm伴间质浸润≤1cm

IB期肿瘤直径≤2cm伴间质浸润>1cm

Ⅱ期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肿瘤最大直径>2cm

Ⅲ期肿瘤浸润尿道下端,或阴道,或肛门

ⅣA期肿瘤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或尿道上段黏膜;或固定于盆骨

ⅣB期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转移

注:浸润深度措肿瘤临近最表浅真皮乳头的表皮一间质连接处至浸润最深点

乳腺癌分期 实用的临床分期

根据不同的TNM可以组成临床不同分期,也是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最常用的分期。

外阴癌分期 Ⅳ期

Ⅳ期外阴癌患者已经属于晚期,注意有下列情况者都属于Ⅳ期外阴癌。

1、腹股沟淋巴结固定或破溃,临床肯定为转移者;

2、病变侵犯直肠,膀胱或尿道的粘膜,或癌瘤已与骨骼固定。

3、远处转移或触及深盆腔淋巴结。

子宫间质肉瘤怎么分期

(1)临床分期(FIGO 1971,表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规定,于1989年10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年之规定进行临床分期,对无法手术而行单纯放疗者,或先放疗后手术者仍用1971年临床分期。(2)手术病理分期:FIGO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法(表2)。有关分期的规定:①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来区分Ⅰ期或Ⅱ期方法不再应用。②少数病人开始选用放疗,仍使用1971年FIGO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③肌层厚度应和癌侵犯的深度一起测量。

心肌梗塞临床分期

一,疼痛

这种疾病最突出的症状。有没有明显的诱因,往往发生在安静、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相同的疼痛,但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很长,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硝酸甘油无效。病人经常烦躁、出汗、恐惧或即将死亡的感觉。少数患者无疼痛,起病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二、休克

20%例患者可伴有休克,超过几个小时后发病,发病数小时内至1周。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微弱,血压下降低于10.7kPa(80mmHg),甚至晕厥。

三、心律失常

约75-95%在1-2周内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对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4小时,大部分患者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并不少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频率较低。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在心房梗塞患者中更为常见。

四、心力衰竭

对心肌梗塞和不协调的收缩力明显减弱,因此急性左心衰发作,最初的几天,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安等症状的发生,不能躺下。急性肺水肿的发生严重,发绀和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后以右心衰竭,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发生。

五、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增加白细胞和红细胞沉降率等。这主要是由于组织坏死引起的吸收,通常在梗死发生后1-2天,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左右,很少超过39摄氏度左右,约一个星期左右。

外阴癌分期 Ⅱ期

Ⅱ期的外阴癌患者病变部位仍然在外阴,不过肿瘤的直径有所扩大,甚至超过2cm,但是腹股沟淋巴结仍然没有转移。

发烧临床分期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常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1)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2)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brtlcell()sis)等所致的发热。

2.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由于病因的消除,致热源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体温下降有两种方式:

(1)骤降(crisis):指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可略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及输液反应等。

(2)渐降(1ysis):指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等。

相关推荐

淋巴瘤有哪些

目前采用Ann Arbor系统 。Ann Arbor系统虽然最初为霍奇金淋巴瘤设计,但也常规应用于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但应了解对NHL来说,临床不象霍奇金淋巴瘤那样重要。特别是进展型或高度进展型NHL,即使临床比较局限,仍应视为全身性疾患,着重给予系统治疗。 Ann Arbor系统 1、I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I)或单个结外部位(IE) 2、II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隔肌的同侧(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IIE) 3、III 隔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外阴白斑初临床表现

一、症状 女阴白斑表现为白色增厚的浸润性斑块,边界清,个别可有皲裂,小片糜烂,溃疡,皮损好发于阴道黏膜,尿道口黏膜,阴蒂,小阴唇内外侧及大阴唇内侧,为单片或数片不规则形白色和有乳白色光泽的斑片或斑块,略隆起黏膜面,境界清楚,少数可不隆起,境界不清,表面角化,粗糙,触之有硬韧感,如刮除表面白色角化黏膜,基底易出血,通常具有瘙痒感,有时瘙痒剧烈,因搔抓摩擦可潮红,水肿,糜烂或苔藓样变。 二外阴黏膜白斑西医治疗 黏膜白斑采取适当的治疗,可防止97%病例进一步恶化。 1.积极治疗伴发疾病 控制血糖,纠正内分泌紊乱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

急性发作: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可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1)风寒犯肺: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头痛,周身痠痛,咳嗽气喘痰鸣,痰白清稀或多泡沫,苔薄白,脉浮或弦滑。 (2)痰热壅肺:咳嗽(或伴气喘),咯痰色黄,痰粘稠,咯不爽,或恶寒发热,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3)痰浊阻肺: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咳声重浊或伴喘息,胸脘做闷,纳呆,苔白腻,脉滑。 慢性迁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 临床缓解:经治疗后自然

肺癌和肺腺癌有什么区别

肺癌是统称,肺腺癌只是肺癌临床分类:主要分为鳞形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肺泡细胞癌。肺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发病率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

翼状胬肉的临床

临床上将其大致分为初发胬肉(又分为结膜和角膜前)、进展胬肉(角膜后)和术后胬肉(又分为治愈胬肉和复发胬肉)3类。 1.初发胬肉 (1)结膜胬肉:裂隙灯下睑裂部结膜肥厚,充血水肿,血管扩张,其尾部与半月皱襞粘连,移动球结膜则造成一横向条索。二碘曙红或荧光素染色冲洗后用钴蓝光观察,可见结膜上皮点状脱落,而其临近受上、下眼睑覆盖的结膜则不着色(图1)。 (2) 角膜前胬肉:肥厚的结膜形成的三角形充血皱襞,头部跨越角膜缘,底部扇状,越过半月皱襞向泪阜两侧伸展,在角膜缘前区,为胬肉的颈部。胬肉的头部在角膜

外阴癌会传染吗

外阴癌会传染吗?相信曾经遭受过外阴癌困扰的女性朋友都比较清楚,外阴癌的巨大危害。外阴癌对于女性朋友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身体上,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女性朋友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得了外阴癌的女性朋友来说,尽快治愈外阴癌是最为紧迫的,但是也有不少女性比较担心外阴癌会传染这一问题,那么,外阴癌会传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专家指出,外阴癌是指出现在妇女阴部皮肤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白色斑块,现在又叫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妇女的各个时:幼年、青春、更年和老年都有报道。 那

霍奇金淋巴瘤诊断鉴别

诊断 霍奇金淋巴瘤的确诊主要依赖病变组织的病理检查,因此病变淋巴结手术活检或深部组织的粗针穿刺活检尤为重要。在病理诊断后要根据全身症状、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定病变范围,明确临床。准确的是制定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鉴别诊断 本病鉴别诊断常需与淋巴结核、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节病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并应注意与转移癌鉴别。颈部淋巴结肿大应排除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纵隔肿物需除外肺癌、胸腺瘤,腋下淋巴结肿大应与乳腺癌鉴别。以上疾病的鉴别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医生则应综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

(1)隐性缺铁:缺铁性贫血时,体内缺铁变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缺铁初,仅有贮存铁减少,即在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贮存备用的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减少,血清铁不降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也维持在正常范围,细胞内含铁酶类亦减少。当贮存铁耗尽,血清铁降你时,可仍无贫血表现,本阶段亦称缺铁潜伏。 (2)缺铁性贫血早:当贮存铁耗尽,血清铁开始下降,铁饱和度降至15%以下,骨髓幼红细胞可利用铁减少,红细胞生成受到限制,则呈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临床上开始表现轻度贫血症状。 (3)重度缺铁性贫血:当骨髓幼红

​外阴白斑初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瘙痒时间从发病到治疗有2~3月之内,也有达20年之久。瘙痒剧烈程度不分季节与昼夜。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感觉瘙痒更严重。如伴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会更多,局部烧灼感、刺痛与瘙痒所致的皮肤黏膜破损或感染有关。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减退,常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 检查 活检应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多点活检送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排除早癌变。怀疑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时为做到取材适当,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病变区,待干燥后,再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策略 乳腺癌自发病起即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因而其治疗策略亦发生了改变。开展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临床疗效的主要方向。根据乳腺癌的临床,组织学分类,证候类型及个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获得好的疗效。 1.局部与整体兼顾并有所侧重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根据病程不同,其治疗重点亦异。早乳腺癌的局部瘤块切除和控制相对地具有重要地位,这时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性治疗为辅;晚乳腺癌常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此时应以全身性治疗为主,兼顾局部姑息治疗。 2.正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