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吗及要吃什么
肾阳虚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吗及要吃什么
肾阳虚不能吃六味地黄丸,要吃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主治肾阴虚的,不适合。
吃什么:
常用的中成药有: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金鹿丸、龟龄集散、苁蓉补肾丸。
常用的单药:人参、枸杞、肉苁蓉、肉桂、熟地黄、巴戟、枸杞、淫羊藿、山茱萸
常用的中药方剂:真武汤、右归丸
海参、枸杞、山药、大枣、核桃仁、羊肉、狗肉、韭菜,这些食物多吃。
鳖甲汤、鲫鱼海参汤、肉苁蓉泡酒
阿胶配山药、人参
两个食疗补肾壮阳粥:
1、锁阳粥:锁阳15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大米淘净,锁阳水煎取汁,纳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食盐、味精、葱花、姜末适量,稍煮即可,每日一剂。 可补益肝肾,强壮腰膝。
2、阳起石粥:阳起石30克,苁蓉10克,大米50克,调料少许。将阳起石布包,苁蓉切细,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细盐适量服食,每日一剂。可温阳益肾。
六味地黄丸可以壮阳吗
专家介绍到,这是对补肾的误解。中医认为,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肾与人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许多与生殖相关的疾病使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都可以取得良效,所以人们会产生六味地黄丸是壮阳药的认识。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用于肾阴亏虚的患者,适应范围比较广。而所谓“壮阳”,补的是肾阳虚,六味地黄丸对此无能为力。肾阴虚的主要症状还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睡觉时盗汗、耳鸣耳聋、遗精、潮热、舌红少苔等。比如有的人脉细数心跳每分钟超过90次,口干舌燥老想喝水,或者总觉得手脚心、心口燥热,以上这些症状服用六味地黄丸正好对症。但是,对于肾阳亏虚的人,就不宜服用了。比如,有人大便溏泻、舌苔白、四肢发冷,这都是肾阳亏虚的表现,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不起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症状。
作为滋阴补肾的名方,六味地黄丸可谓源远流长,师出名门。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从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前三味分别补肾、脾、肝,后三味作为配合,降低前三味药的药力,使它温和不伤身,称为“三补三泄”。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发展及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六味地黄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可以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降血糖、降血压等。因此,把六味地黄丸当成是壮阳药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六味地黄丸可以和消炎药一起吃吗 六味地黄丸的服用禁忌
没有出现肾阴虚症状的健康人群并不需要吃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的滋阴补肾作用是针对肾阴亏虚的患者,如果正常人经常吃会导致阴阳失衡,反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如果出现脸色偏白、怕冷、畏寒、四肢冷、夜尿多、小便清短等症状则可能是肾阳虚证,而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肾阳虚患者不宜服用,否则可能会使症状越来越重。
症状为腰酸、怕冷、腹部寒凉、大便溏等时则可能为脾胃虚寒,六味地黄丸中滋阴药物偏多,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可能会加剧大便糖稀的症状,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最好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当有口苦、泛酸、小便黄赤等症状时有可能是属于脾胃湿热症状,此时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也可能导致相关症状的加重。
肾虚分阴阳别一味吃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
请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补益剂中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适应证主要是肾阴虚,那么对于肾阳虚的情况,就不适合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吸烟、饮酒、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极易导致内生湿热,“湿则困脾”,这种情况下,六味地黄丸不但不会起作用,而且会对身体有害。因为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吃后会妨碍消化功能。
临床还常见腰痛患者询问能不能吃六味地黄丸。从西医角度来看,出现腰痛等症状,不一定就意味着肾虚,很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泌尿系结石等有关,如果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盲目治疗,很可能贻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肾阳虚
可服用八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这一称谓来自钱仲阳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其实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两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更不宜自医自治,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决定用药和用量。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能同服吗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不能同服。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虽然都是补肾之物,但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六味地黄丸补肾阴,金匮肾气丸补肾阳,若是肾阴虚则不能吃金匮肾气丸,若是肾阳虚则不能吃六味地黄丸,若都没有,也不能两者同吃来用于补益身体。
六味地黄丸补肾吗
六味地黄丸补肾,但不是所有的肾虚都能服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药物,但是肾虚也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亏虚、肾不纳气、肾虚水泛几种类型,所以而不同的类型使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所以虽然六味地黄丸补肾,但是也要对证才能起到补肾的作用。
补肾中药有哪些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服后无腹胀便溏为合适。临床尚有六味地黄软胶囊,1次2粒,1日2次。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用于真阴不足,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同上是治疗肾阴虚的常用方。因是纯补之剂,久服常用易滞脾碍胃,影响食欲。
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同上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兼有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症状。
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同上用于肾阴虚兼肺阴虚者,但补力较麦味地黄丸强。
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同上用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高血压有阴虚阳亢时较常用。相同功效的还有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同上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者。
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口服,1次9克,1日2次。 肾阴虚引起的气喘、咳嗽、呃逆等。外感咳嗽引起的气喘忌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口服,1次6克,1日2~3次。 针对阴虚火旺者而设,滋阴降火并用,而以滋阴为主。
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临床常用于肝肾阴虚之月经不调等病。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口服,1次9克,1日2次。 临床常用于妇科血虚证病人。便溏者忌用。
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诸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繁多,以及脚气、痰饮、消渴等。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本方为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系列“地黄丸”都是在此方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后无口干、大便干结者为合适。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用于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本方温补肾阳之力较金匮肾气丸更强。高血压患者慎用。
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适用于肾之阳气不足而兼有水肿症状者。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口服,1次9克,1日1~2次。 五更泄泻名方。以肾阳虚衰(命门火衰),凌晨即泻为特点。
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口服,水蜜丸1次6~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针对肾亏而偏阳虚的腰痛病人。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用于肾中精气阴阳不足之证,兼有收涩之功。
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用于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头晕目眩,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夜多小便,健忘失眠。口服,小蜜丸1次4.5~9克,大蜜丸1次6~12克,1日2次。 具有补益气血阴阳之功,而以补肾阳为主。
地黄丸有很多种,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等,哪一种才是真正适合你? 平价滋阴补肾药内幕解密
用于养阴补肾的中成药,最常见莫过于六味地黄丸,但“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其实,很多同名为“地黄丸”的药物,药物成分并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不要错用。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而不滞,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该药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疼痛等。
归芍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当归和白芍,对血虚所致的头晕等症状,疗效显著。
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其独特之处是对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等病症有治疗作用。但是知母、黄柏性寒,脾胃虚弱者慎用,以免伤害脾胃。
桂附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适用于肾阴虚所致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或阳痿、滑精等。
麦味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和麦冬,以增强六味地黄丸养阴生津的功效,此方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咳喘、遗精等。
肾阴虚服用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者既有发热盗汗、口燥咽干等热证,又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遗精等虚症。六味地黄丸六药合用、三补三泄,适于出现上述症状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化疗期的肿瘤等患者,但脾肾阳虚者不可服用。
阴虚火旺服用知柏地黄丸
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征候。知柏地黄丸适于出现此症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症、实热症者忌服。
肺肾阴虚服用麦味地黄丸
肺阴虚者出现干咳带血、午后潮热等症状。麦味地黄丸用于治疗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
阴虚血虚服用归芍地黄丸
阴虚火旺者除肾阴虚症外还出现出血色红、月经不调等血热症。归芍地黄丸适于阴虚血热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患者,同样阳虚血寒症忌用。
肝肾阴虚服用杞菊地黄丸
肝肾阴虚除肾阴虚症外还出现头晕目眩、耳聋眼花等症。杞菊地黄丸除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外,还用于有肝肾阴虚症状的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干眼症患者;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慎用。
阴亏目疾服用明目地黄丸
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眼病,如视神经炎、视网膜黄斑退行性病变、角膜结膜干燥症等,但肝火上扰导致的眼病不宜服用。
肾阳不足服用桂附地黄丸
中医认为阳气亏损时必有的虚寒症候,出现腰膝冷痛、咳喘浮肿、尿频腹泻等寒症。桂附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中唯一适于阴阳两虚者服用的中成药,例如肾阴虚合并肾阳虚症的腰肌劳损、慢性气管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等,但阴虚生内热者忌用。
桂附地黄丸是阴阳平补的药,肾阳虚者可,阴盛者不宜。阴盛当泻阴,宜用纯阳的四逆辈,丸药宜附子理中丸燥土制水。
怕冷者慎吃六味地黄丸
多人喜欢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当作补肾壮阳的保健品长年服用;此外,许多女性听说六味地黄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会经常服用以延缓衰老。
“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一味好药,但也不宜这样不加区分地长年服用。”中国中医药大学肾病专家、彭建中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那么,目前中年人是肾阳虚多还是肾阴虚多呢?对正常人群,做这样的区分没有意义。阴虚、阳虚是指肾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症状。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处于肾气轻微不足的状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
1、健康人群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我认为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彭教授特别提醒到,他们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
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这样吃六味地黄丸才有效
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有人提出要大大方方补肾,六味地黄丸因此成为许多人推崇的补肾良方。有的中老年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希望可以“延年益寿, 强身健体”;有的中青年男性把六味地黄丸视为壮阳保肾的佳品;甚至一些家长用它来为孩子治疗“个子矮”、“发育慢”;还有人把它当作降糖药、降压药。他们 不知道,这个中医补肾名方并不能包治百病,更不是保健品。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出自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它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 成来看,它还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其中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 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患者,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
因此,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例如,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者,就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可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金匮肾气丸。另外,中医认为,肥人多湿,湿则困脾,因此,形体偏胖的人也不可以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补”。
因为六味地黄丸组成药物以滋润为主,久服会导致脾胃失和影响食欲;脾受湿困易致脾虚腹泻。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该用六味地黄丸以及用药剂量,健康人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就更不需要长期服用了。
肝肾阳虚忌服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不适用于肾阳虚者
据记者了解,在门诊来“投诉”六味地黄丸的人,大多数都是自己在药店购买作为家庭补品的,专家认为,六味地黄丸不能“瞎吃”,因为它有着非常明确的适应症,需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进行调整和搭配,才能获得最好效果。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中医认为肝肾同源,症状也一起出现。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热、五行烦热,有的病人两颧午后出现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肾虚也有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手脚发凉,汗冷,脸色发白。病人的脸色偏嫩,手脚偏沉、没有力气,也感觉腰膝酸软,但是更多的是偏冷、怕凉,男性会出现阳痿。
六味地黄丸并不适用于肾阳虚的病人,由于阴虚和阳虚并不容易区别,有时候甚至合并出现,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六味地黄丸可用于多种疾病
那么,哪些明确病症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呢?中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主任王天芳认为,一是慢性疲劳患者,比较符合肝肾阴虚的病症,推荐服用六味地黄丸两周到一个月;另一种是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几个月到半年时间,有时候还需要配合其他的药品进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是比较有帮助的;对于有一些肝肾阴虚早期表现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比如失眠人群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
六味地黄丸四种男人碰都别碰
肾阳虚的男人
肾阳虚的男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临床上曾有这样一个病例:吃了半年的六味地黄丸,本来食欲就不太好,近来更是不想吃饭,胃口总是胀胀闷闷的,这才在别人的推荐下,找到中医进行调理。在医生询问病史症状之后,发现满舌头有很厚的舌苔,又腻又滑,脉象也是细滑有力。为何会出现这种症状呢?这位病患是脾虚湿盛,需要健脾化湿,而六味地黄丸不治反而“雪上加霜”。这是因为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中药,但它只适合肾阴亏虚的人。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
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也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人,平时食欲欠佳,经常胸闷、胃胀,大便溏泄,舌苔偏厚,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山萸肉等过于滋腻,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有肾阴虚但又有感冒腹泻的男人
有肾阴虚但又有感冒腹泻的男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感冒发烧期间、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时候,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暂时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须待邪祛病愈后再服。
有糖尿病史的男人
有糖尿病史的男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糖尿病病人不要服六味地黄蜜丸,因含糖量较高,易引起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