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杼的准确位置视频 大杼穴名解析
大杼的准确位置视频 大杼穴名解析
大,多的意思,杼,在古代指织布的梭子。“大杼”的意思就是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处穴位吸热后迅速上行,此处穴位的物质是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分多的凉湿水汽,但在本穴位进一步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上行之气中水湿犹如支部的梭子一样向上穿梭,故而得名。
会阳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会阳穴穴名解析
会,会合,交会的意思;阳,阳气的意思。“会阳”的意思是指膀胱经的经气在这处穴位与督脉阳气会合。这个穴位的物质是下髎穴传来的地部剩余经水,量很小,到达这个穴位后,吸热气化为天部之气,然后又与督脉外传的阳气会合,再循膀胱经散热下行,穴内气血的变化特点是天部的阳气会合,故而得名。
大赫的准确位置图 大赫穴穴名解析
大,盛大的意思;赫,指红如火烧,显得十分耀眼。“大赫”的意思是指体内冲脉的高温高湿之气从本穴而出肾经,本穴物质是体内冲脉扑出的高温高压水湿之气,因其高温而如火烧一般显耀,因其高压而气强劲盛大,故而得名。
大杼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位置: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一般取穴的时候取正坐低头或是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作用:大杼有强筋骨、清邪热,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感冒、支气管炎等。
头维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头维穴名解析
头,是指穴所在的位置,也指穴内物质调节的人体部位是头;维是维持,维系的意思。“头维”的意思就是说此处穴位的气血物质具有维持头部正常持续的作用。头部乃诸阳之会,要依靠各条经脉不断输送阳气及营养物质才能维持正常运行,因此而得名。
俞府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俞府穴穴名解析
俞,通“输”,府,体内的脏腑。“俞府”的意思是指肾经气血由此处穴位回归体内,这个穴位是肾经体内经脉和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者是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汽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而得名。
大杼的准确位置视频 大杼的按摩手法
1.正坐,头微微向前俯,双手举起,掌心向后,食指和中指并拢,其他手指弯曲,并越过肩伸向背部。
2.将中指的指腹放在颈椎末端最高的骨头尖(第七颈椎)下的棘突下方,食指指尖所在位置。
3.举手抬肘,用中指的指腹按压,每次左右两侧穴位各按揉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压。
大杼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杼的作用
大杼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是又为八会穴中“骨”的会穴,是人体背部非常重要的穴位,该穴有疏通太阳经气,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颈肩背肌肉的痉挛及疼痛,还能有效治疗颈肩胸腰骨关节疾病,经常对该穴进行按摩可以强筋骨,清邪热,帮助缓解肩周炎,肩部酸痛,颈椎痛等病症。
大杼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杼准确位置图
大杼穴在人体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简便取穴:
1.正坐低头或俯卧,于第1胸椎棘突下,先取陶道穴,旁开1.5寸处即是大杼穴。
2.正坐低头,或是俯卧,双手垫于胸前,屈颈,从颈背部交界处椎骨的高突,即第7颈椎向下推1个椎体,即第一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该穴。
列缺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列缺穴穴名解析
列,是指“分解”,缺,就是“器破”的意思。列缺,指的是“天闪”,古代称闪电,就是天上裂缝(天门)为列缺。肺脏位于胸中,居五脏六腑之上,象征“天”。手太阴肺经从这处穴位分支,而别通手阳明大肠经脉,脉气由此别裂而去,就像是天庭的裂缝,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