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浙贝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利痰

浙贝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利痰

清肺利痰是浙贝母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果患者出现咳嗽痰不出,或者呼吸时肺部会发出异常的“呼呼声”,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多半会先诊断是否患上了寒咳。如果确诊,就会建议患者每天用3-10克的浙贝母熬水喝,每日喝一次,一周之内便会收到效果。

贝母注意事项

1、贝母有川贝母和浙贝母之分。川贝母也称川贝,是一种比较贵的中药材。浙贝母即是浙贝,价格比川贝便宜许多。川贝和浙贝都可以用于止咳,川贝止咳化痰效果较好,且有润肺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或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而浙贝又称大贝,能清热化痰、开瘀化结,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疗效。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苔红的患者,可选择川母,又可选泽浙贝母。川贝母药性和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小儿及年轻人来说则可以根据体质特征选泽浙贝。

2.再次,感冒初期出现的咳嗽也不适合食用贝母蒸梨。风寒咳嗽贝母存在收敛的性质。对于感冒咳嗽来说,调理上应讲究的是驱散外协而非收敛,如果在感冒初期就靠贝母来调理,很可能适得其反。只有在感冒中后期出现了慢性咳嗽迁延不愈时,食用贝母蒸梨才有效。

3.最后,在加工上,贝母质地比较坚硬,有些人将其长时间蒸,这是不正确的,极易造成药性挥发。正确的方法是在徵梨的时侯,先将贝母浸泡至手捏上去有些软,梨不削皮,将梨从中间切成两半,剜去核,将贝母放在梨中,再将梨合上用绳子捆绑固定一般蒸半小时即可。

肺炎的饮食调理

绿豆薏米粥

主料:薏米30克,绿豆30克

辅料:薄荷6克

调料:冰糖15克

制作方法:

1.将薄荷用水煎约30分钟,取汁去渣备用;

2.将绿豆用开水浸泡后,用水煮至半熟;

3.加入薏米同煮至豆熟米烂;

4.然后调入薄荷水及少许冰糖即成。

功效: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适用于肺炎高热或热退后咳嗽胸痛。

2浙贝杏仁露

主料:浙贝母10克,甜杏仁8克

调料:冰糖15克

制作方法:

1.先将浙贝洗净;

2.杏仁用水浸泡片刻,去皮、尖洗净;

3.将浙贝、杏仁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沸;

4.加入冰糖煮30分钟,去渣留汁待凉后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镇咳之功效,适于患肺炎的中老年人饮用。

贝母可以止咳

川贝母,微寒、味甘,止咳化痰之效较强,且有润肺的功效,痰多痰少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患者表现为咳嗽,伴有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此时可选用川贝母炖梨吃:取川贝母9—10克,用水浸泡,中等大小的鸭梨1只,挖去梨核,将浸泡后的川贝母连同水一起放入挖空的梨中,用锅蒸1个小时,加适量冰糖调味后食用。此外,也可以取川贝母3—10克,用水煎服,每日1次。此外,将川贝母研成粉末服用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日1次,每次1—2克。目前已有服用川贝母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浙贝母,如果患者表现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时,则应选择浙贝母,因为浙贝母泻火的功效要强于川贝母。而且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浙贝母最常用的方法为3—10克,每日1次,用水煎服。

所以,对于以咳嗽、咳痰不利、痰黄黏稠、口干口渴、舌苔红为主要表现的风热咳嗽患者,既可选择川贝母,又可选择浙贝母。因川贝母药性和缓,气味不浓,更适合于年老体弱者服用。而对于素体热盛的小儿及青年人来说,最好选择浙贝母。

目前川贝母货源紧缺,价格较贵,如果处方上只是注明“贝母”的话,买到的多是浙贝母,购买时要看清楚。

川贝母、浙贝母虽然都是咳嗽的良药,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咳嗽患者。例如,风寒咳嗽的患者,是由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时伴有白色稀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应该服用一些温性的药物以温肺化痰。而川贝母、浙贝母都是寒性的药物,此时服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

土贝母,性寒、味苦,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常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疾患、结核、皮肤肿烂等疾病。此外,还有一定的杀精子作用。因此,近期想做准爸爸的男性,更应该慎重选用。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江苏 、安徽等地。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相关药品

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萎散。

注意禁忌

脾胃虚寒及寒痰、湿痰者慎服。反乌头。1.《本草经集注》`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2.《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痰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什么中成药止咳 治风热咳嗽的中成药

桑菊感冒片是由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杏仁,桔梗,芦根所组成。

方中桑叶,菊花能疏风解表,而且桑叶可清肺止咳,为该方中的主药;薄荷助桑叶,菊花散上焦风热,透邪外出;桔梗,杏仁能宣肺止咳;连翘能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并与桔梗配合可以清利咽喉;因此桑菊感冒片具有发散风热,宣肺止咳的功效。

羚羊清肺丸是由薄荷,桔梗,前胡,陈皮,浙贝母,桑白皮,枇杷叶,元参,麦门冬,天门冬,天花粉,生地,石斛,金银花,板蓝根,丹皮,大青叶,金果榄,黄芩,熟大黄,生栀子,羚羊角,甘草所组成。

方中薄荷,桔梗,前胡,陈皮和杏仁能疏风宣肺化痰;贝母,桑白皮,枇杷叶可清肺化痰止咳;元参,麦门冬,天花粉,生地,石斛,天冬能养阴清热润燥;金银花,板蓝根,丹皮,大青叶,金果榄可清热凉血解毒;黄芩,熟大黄,生栀子能清热泄火;羚羊角清肺肝之热,因此该药具有清肺利咽,除瘟止咳的功效。

止咳橘红丸是由橘红,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杏仁,苏子,浙贝母,生石膏,生地,款冬花,紫菀,桔梗,麦门冬,栝楼皮所组成。

方中橘红,陈皮,茯苓,法半夏能燥湿化痰;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栝楼皮,苏子能宽胸降气消痰;浙贝母,桔梗能散结开胸膈,清化热痰;紫菀,款冬花润肺止咳;苦杏仁降逆镇咳;生地,麦门冬润肺养阴;甘草祛痰利咽喉,所以止咳橘红丸具有清热化湿,止咳祛痰的功效。

浙贝母有什么作用 清肺化痰

浙贝母能开宣降泄肺气,清化热痰,用于风热咳嗽,咳嗽有痰者、痰热郁肺之咳嗽痰黄、肺痈吐脓血。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痰热壅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声高气粗,痰黄量多,胸闷胸痛,兼身热口感,喘逆痰鸣。苔黄,脉滑数,此为痰热壅肺,肺失清肃所致,治当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方用黄芩清肺汤加减。

常用药:黄芩,浙贝母,鱼腥草,瓜蒌,桔梗,枳壳,前胡,知母,冬瓜子。

方中以黄芪,鱼腥草清泄肺;浙贝母,前胡,瓜蒌清热化痰止咳;冬瓜子利痰;桔梗,枳壳理气宽胸;知母清热养阴止咳。

肺炎的饮食调理

绿豆薏米粥

主料:薏米30克,绿豆30克

辅料:薄荷6克

调料:冰糖15克

制作方法:

1.将薄荷用水煎约30分钟,取汁去渣备用;

2.将绿豆用开水浸泡后,用水煮至半熟;

3.加入薏米同煮至豆熟米烂;

4.然后调入薄荷水及少许冰糖即成。

功效: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适用于肺炎高热或热退后咳嗽胸痛。

浙贝杏仁露

主料:浙贝母10克,甜杏仁8克

调料:冰糖15克

制作方法:

1.先将浙贝洗净;

2.杏仁用水浸泡片刻,去皮、尖洗净;

3.将浙贝、杏仁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沸;

4.加入冰糖煮30分钟,去渣留汁待凉后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镇咳之功效,适于患肺炎的中老年人饮用。

宣肺止咳茶

材料编辑

浙贝母5克,前胡5克,杏仁5克,薄荷3克。

做法编辑

按原方组成用量,研成粗末,放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不拘时频频代茶温饮。咳痰色黄,发热有汗者忌用。

介绍编辑

功效:解表宣肺,化痰止咳。本方用薄荷、杏仁解表宣肺,浙贝母、前胡消痰下气,为外感咳嗽要药。生甘草和中润肺。浙贝母、杏仁是常用的化痰药对,二药有协同作用。诸药合用可主治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色白质稀,伴有恶寒、头微痛、舌苔薄白、脉浮滑等症。

相关推荐

宝宝咳嗽食疗方法有哪些

鲜梨贝母茶 功效:帮助消化、缓解咳嗽。 材料:梨办个,浙贝母22.5克,绿茶5克,姜2片。 做法:将绿茶用热开水冲泡5分钟后,取茶汤。梨洗净、切片,与浙贝母一起放入锅中煮烂,并且加入姜片。然后将煮好的梨和贝母倒入茶汤中即可饮用。 食用法:每日服用2次,等黄一有改善就不应再服用。 浙贝白果茶 功效:止咳化、润肺平喘。 材料:浙贝母19克,枇杷叶7.5克,白果15克,菊花7.5克,薄荷7.5克,半夏11克,蜂蜜少许或罗汉果半个。 做法:将所有食材用水过滤,白果煮熟。然后用450毫升的热开水冲泡所有食材10

川贝和浙贝的区别 浙贝母能治肺结节吗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肺部结节一般可分为湿型肺结节和血淤型肺结节两种,大多是因为体质下降导致外邪入侵,肺腑功能失调,水和津液凝聚成形成结所造成的。 而浙贝母味苦、性寒,归心、肺经,食用后能够有效地降低肺部的火气,并能促进肺部经络的运行,所以平时适当地服用一些浙贝母的话对于肺结节的治疗来说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祛除感冒后咳嗽

感冒多半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引起的症状在医学上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既然是上呼吸道,那就不只是鼻咽部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咽喉痛,还常有刺激性的干咳嗽。如果继发细菌感染,侵犯气管粘膜,那就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这时咳嗽就会加剧,还有粘或黄稠的脓性,气管有炎症存在时,不断产生,咳嗽也不爽,常要咳好一阵子才会把咳出。 西医对这种咳嗽的治疗方案是,有细菌感染的时候,用抗菌药物以消除炎症,使咳嗽与液自然消失。液的产生本来就是人体排除异物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咳嗽则是为了排除。所以,除

浙贝功效作用 治溃疡慢性胃炎

治疗溃疡、慢性胃炎这一浙贝母的功效作用,需要与海螵蛸、珍珠粉搭配使用才能显现出更好的效果。浙贝母中含有的贝母总碱具有清热化、消肿的功效。它能够帮助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将胃中的红肿消除,缓解患者的病情。

乌鸡蛋的功效作用 清肺

中医认为,乌鸡蛋的蛋清有清肺咽和清热解毒的功效。患有热病肿痛和咽痛喑哑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喉咙有异物中带血丝怎么办 中药调理

配方:桑叶、栀子、淡豆豉、南沙参、梨皮、浙贝母、苦杏仁、白茅根、茜草、藕节、侧伯叶等。 功效:此方可以清热润肺、宁洛止血,主要针对于喉咙痒咳嗽、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的患者。 配方:青黛、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甘草、墨旱莲、白茅根、大小蓟等。 功效:此方可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适用于咳嗽阵作、中带血或纯血鲜红,伴有胸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的患者。 配方:百合、麦冬、玄参、生地黄、熟地黄、当归、白芍、浙贝母、甘草、白芨、藕节、白茅根、茜草等。 功效:此方具有滋阴润肺、宁洛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咳

感冒后咳嗽不断如何是好

感冒后咳嗽不断,确实令人烦恼,为了早日止住咳嗽,有的人使用咳必清等镇咳药,也有不少人自已采用传统的办法,用冰糖炖川贝母,或川贝母与生梨起炖服,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病因说起。 感冒多半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引起的症状在现代医学上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既然是上呼吸道,那就不只是鼻咽部症状,如打喷嚏、流清涕、咽喉痛,还常有刺激性的干咳嗽。如果继发细菌感染,侵犯气管粘膜,那就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这时咳嗽就会加剧,还有粘或黄稠的脓性,气管有炎症存在时,不断产生

止咳的中药有哪些 马兜铃

性味归经:苦,微辛,微寒,归肺,大肠经。 《开宝本草》记载马兜铃:主治肺热咳嗽,结喘促,血痔瘘疮。 功效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壅,咳嗽气喘,肺热阴虚,久咳,咯血等。 止咳应用:马兜铃,浙贝母,桔梗,玉竹,天花粉,麦冬,玄参各6克,牛蒡子4.5克,甘草3克,荆芥1.5克,水煎,分三次温服,治疗肺热咳嗽。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燥邪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干咳或呛咳,甚至胸痛,无少不,甚至中带血丝,头痛鼻塞,喉痒咽痛,身热微寒,舌干少苔,脉浮或浮数,治当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或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桔梗,茯苓,甘草,大枣配杏苏散;桑叶,杏仁,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梨皮配桑杏汤。 方中以紫苏叶,桑叶,生姜疏风解表;前胡,浙贝母,橘皮,半夏化;杏仁,南沙参,梨皮润肺止咳。

小孩子嗓子痛怎么办 川贝母蒸梨

原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做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未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自古中医就认为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心经。主治热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少咽燥、咯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川贝母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止咳,润肺养阴功效。治疗久咳不愈,多,咽干,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