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捉摸不定的月经先后无定期

捉摸不定的月经先后无定期

一、肝郁愆期:

平素性情抑郁,或忿怒过度,使肝气逆乱。可见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行经不畅,胸闷胁胀,乳房胀痛,郁郁不乐,暖气等症状。这种患者最要注意精神调节,必须舒畅情志,乐观豁达,免除不必要的烦恼或忧思。治疗验方:橘叶1.5克、川芎9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香附300克,酒炒,研成细末,加少量面糊为丸,如弹予大,每服10克,1月2次。成药可服逍遥丸。

二、肾虚愆期:

月经或前或后,数量少,颜色淡,质地稀,头晕耳鸣,腰酸,小腹空坠,夜间尿多,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这些患者往往素来体质虚弱,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等损伤肾气,造成月经先后不定。宜多吃有补肾作用的食物,如羊肾、黑芝麻、黑枣、银耳、胡桃仁、桂圆肉等。中药可用固阴煎加味,处方如:党参10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0克、远志6克、五味子6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成药可用参茸卫生丸。

中医如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

肾虚证: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多,色淡红、质偏稀,伴头昏,腰酸,小便频数,夜寐欠佳,舌质淡红或干裂,舌苔少,脉细数或沉弱无力。治宜养血补肾,兼以调经。药用:炒当归、赤芍、淮山药、山萸肉、熟地、炒丹皮、茯苓各 15 克,川断、菟丝子各 12 克,炒荆芥、五味子各 5 克。水煎服,日服 1 剂,经后期开始服, 5 日为 1 疗程。

肝郁证: 经周期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正常或暗红,质稀或粘,有小血块,行而不畅,小腹胀 痛,胸闷不舒,两乳作胀,或时作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苔黄白而腻,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养血调经。药用:炒当归、赤芍、白芍、炒白术、茯苓各 15 克,炒柴胡 6 克,陈皮、制香附各 5 克,焦山楂、炒丹皮、炒川断各 10 克。水煎分服,日服 1 剂,经前、经期服, 5 日为 1 疗程。

脾虚证: 经周期先后不一,量或多或少,色淡红,无血块,腹不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腹胀矢气,大便易溏,经行大便秘 溏,夜寐较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腻,脉象细弱。治宜补益心脾,调养冲任。药用:党参、黄芪各 15 30 克,炒白术、茯苓、茯神各 12 克,木香、炒枣仁、广陈皮、炙甘草、炙远志各 6 克,合欢皮 10 克。水煎分服,日服 1 剂,经后期服, 5 日为 1 疗程。

血瘀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乍多乍少不定,经色紫暗,质粘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胸闷烦躁,口渴不喜欢,舌质淡紫,有瘀斑,脉象弦细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调经。药用:炒当归、桃仁、红花、山楂、泽泻各 12 克,乌药、青皮、木香各 6 克,益母草 30 克,川断 10 克。水煎分服,日服 1 剂,经前、经期服, 5 日为 1 疗程。

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不调的症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等。

月经不调的症状1、经期提前 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这是典型的月经不调的症状,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O.5℃。

月经不调的症状2、经期延迟 月经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月经不调的症状3、经期延长 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月经不调的症状4、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月经无定期的原因 肿瘤

子宫肌瘤、子宫颈癌等均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特别是粘膜下子宫肌瘤,可因肌瘤使宫腔增大、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


月经先后不定期的原因 卵巢功能失调

如人流术后处理不当,或强烈的精神刺激等原因,可导致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失去了正常的周期,卵巢排卵无规则,而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原因 生理现象

多发生在青春期、更年期妇女,因生殖系统发育未臻成熟,或生殖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出现月经先后无定期。若不伴有其他症状或不适,一般不需要治疗。


产后月经不调的症状

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3、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4、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

5、月经过少:经期虽准,但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减少,或经期不足2天,经量少。

月经病的中医辩证

月经病以期、量、色、质来辨寒、热、虚、实。

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属血热证。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血块者,多属血寒。

月经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淡红,质稀者,多属气虚。

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挟小血块,伴小腹胀痛者,多属气滞。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者,多属血虚。

月经或多或少,色紫黯,挟多量血块,伴痛经者,多属血瘀。

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者,多属脾虚。

月经先后无定,量或多或少,色黯,质稠,挟血块者,多属肝郁。

月经后期,或先后无定,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稀薄者,多属肾虚。

同时,应结合全身症状和舌脉象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

​月经发黑是咋回事

一:气血两虚导致经血发黑

女性的月经周期提前或推后,经量有可能增多或减少,经期比较长,呈色淡,质稀。或者小腹疼痛,或出现头晕眼花以及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此状况治疗应宜气血双补。

二:肾虚导致经血发黑

女性月经周期先后无定并且量少,呈色淡红或黯红,质薄。出现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者小腹冷,或有夜尿多。舌淡,可出现脉沉弱或沉迟。肾虚是引发女性月经发黑的原因之一,治疗应宜补肾调经。

三:气滞血瘀导致经血发黑

女性月经先后无定,月经量有时多有时比较少,呈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者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小腹、乳房胀痛,胸闷不舒服,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疗应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月经提前吃什么好 韭菜炒羊肝

韭菜100克,羊肝150克,葱,生姜,精盐各适量,将韭菜洗净切成段,羊肝切片,加生姜,葱,精盐,共放在铁锅内用明火炒熟,每日一次,佐餐食用,月经前连服5-7天,本品补肝肾,调经血,适用于经前提前及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


月经病的种类及月经病的鉴别

1.月经病的种类

常见的月经病,有以下八种:①月经先期(提前);②月经后期(推迟);③月经无定期(前后无定期);④月经过多(量多);⑤月经过少(量少);⑥闭经;⑦崩漏(崩是突然大量涌出,漏是淋漓不尽);⑧痛经。

2.月经病的鉴别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鉴别寒热虚实:

(1)以时间来辨别,如:

先期属血热、气虚(气不摄血);后期属血虚、气滞(多半有腹痛);不定期有的属虚、有的属实(肝实肾虚)。

(2)以质量来辨别,如:

量多属血热、气虚;量少属血虚、气滞(血瘀),闭经同;血块多属气滞(血凝);清稀多属虚寒;粘稠多属血虚、血热;崩漏属血热、气虚。

(3)以颜色来辨别,如:鲜红多属血热;淡红多属虚寒;暗紫有的属寒,有的属热。

(4)以腹痛来辨别,如:

经前腹痛为为气滞多实;经中腹痛为血瘀、气滞多实;经后腹痛多为气血两虚。但腹痛情况,又有区别,如:喜按为虚,拒按为实;喜热为寒,喜凉为热;隐隐为虚,绞痛为寒;刺痛为血瘀,胀痛为气滞。

以上是从四个方面分别辨认,但在临证时,应综合四个方面情况来鉴别,才算全面。如:

月经先期有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为血热(还要结合舌脉、整体情况,下同)。

月经先期有量多,色淡,质清稀者,多为气虚。

月经后期有量少,色淡者,多为血虚。

月经后期有量少,色暗、腹痛者,多为气滞。

月经先后无定期、有量少、色淡、伴有腰痛者,多属肾虚。

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多,或量少、小腹胀痛、伴有胁痛者,多属肝郁。

月经过多、色淡、质稀者。为气虚。

月经过多、色鲜红、质稠者,为血热。

月经过少、色淡、质稀者,为血虚。

月经过少、又色暗、夹血块者,为血瘀气滞。

闭经是从量少而逐渐闭的,多为血虚或气滞。

闭经是突然经闭,多为大病后或过手、受寒凉所致(妊娠除外)。

崩漏是由量多逐渐形成的,多为血热或气虚。

痛经多为气滞(不通则痛)。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与作用 月经少可以吃乌鸡白凤丸吗

可以

根据上段内容我们对乌鸡白凤丸的具体功效有所了解,乌鸡白凤丸可以用于治疗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以及月经过多或过少

,所以月经少的女性是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的。


月经量少痛经怎么调理 鳌炖山杞汤

食材:鳌1只,怀山药、枸杞子各30免。

做法:将鳖用开水烫死后,去内脏及头,收拾干净后,切块,与山药、枸杞放沙锅内炖汤。饮汤食肉,分次食完。

功效:鳌炖山杞汤适用于肾虚型的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少,景色暗淡,痛经及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者。


相关推荐

刮痧月经会提前来吗 月经先后无定期刮痧方法

月经先后无定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日以上,并连续3个月周期以上者。本病发病之因,多为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其中以肝气郁滞为主,以致气血失于调节,血海蓄溢失常,发为本病。常见证型:肝郁型: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块,胸胁胀闷,乳房胀满,喜叹息,脉弦。肾虚型: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质稀,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沉细弱。刮痧部位:腹部刮气海,关元,归来区域,背腰部刮肝俞至气海俞区域,足部

月经失调的人吃什么

【辨证分型】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推荐食谱:四物乌鸡汤、淫羊藿炖羊肉【饮食宜忌】宜:①宜吃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②月经紊乱者、不定期者宜多吃疏肝养肝之物,如山楂、佛手、小麦、豆芽、猪肝等。③月经早来者,宜多吃青菜,少吃辛辣食物,少吃肉,少吃葱、洋葱、青椒等。④月经早来兼气虚患者,宜多吃清补之物,如大米、小麦、绿豆、豆腐、银耳、莲子、桑椹、蜂蜜、鳖、蚌、鸭、鹅等。⑤若月经总是迟来者

女性长期月经不调如何调理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几乎所有女性都会或早或晚地遇到此类问题。月经不调有很多分型,从异常状态来分,包括周期异常(即月经来潮比平时的周期提前或延后一周以上,及或前或后,没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并连续两次以上者)、经量异常(即周期性的排出量过多或持续时间超过七天以上;经血排出很少或不足两日即干净)、经色异常(经血或色淡或深红或紫黑等)和经质异常(经来稠浓,如有血块或清淡稀薄如水),还包括倒经或逆经(在经期

月经提前且量少发黑怎么回事

月经提前量少发黑怎么回事1、气滞血瘀型: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黑或有瘀点,舌薄白或薄黄,脉弦涩。2、血寒型:证见经期延后,月经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胶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紧。月经量少的类型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3、血瘀型:证见经行量少,月经提前量少色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

月经黑红色怎么回事

月经血发黑原因一:气滞血瘀出现月经黑色: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月经血发黑原因二:肾虚出现月经黑色: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

月经不调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1、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2、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3、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超过8天以上。如果持续一般霎时间出现以上情况 ,则有可能是月经不调,应当引起重视,因为月经不调通常也是引起不孕症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因此, 如果在准备怀孕的时候,最好能把月经不调情况予以改善,从而得以保证怀孕的顺利进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1、月经先期(1)

痛经量少吃什么调理 甲鱼炖鸽肉

食材:甲鱼1只,鹤子1只,大枣15克,山药20做法:将甲鱼去头、爪和内脏,鸽子去毛及内脏,二者都洗净切块,山药洗净切块,与大枣一起共放于沙锅中,加人清水,用小火慢炖至鸽肉熟烂,加人凋料调味后,即可食用。功效:甲鱼炖鸽肉适用于肾虚型月经紊乱,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质清,痛经及头晕耳鸣者。

月经不调针灸哪里最好 月经先后无定期针灸调理

证候:月经周期错乱,经穴来潮时或先或后,量或多或少,眩晕耳鸣,腰酸胀,小腹空坠或胀痛,或抑郁不乐,乳房胁肋作胀,脉弦或弱,或轻按脉弦,重按无力。治法:调补肝肾。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关元八阵,三阴交,足窍阴。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针灸方义:命门八阵,河车路,至阳八阵补益肝肾,调理气血;关元(八阵)为任脉与三阴经之会穴,冲脉又起于关元,故关元可补益肾气,调理冲任

来月经是黑色的是什么原因 中医辨证

气滞血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肾虚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

月经经血发黑是怎么回事

原因一:气血两虚出现月经黑色: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原因二:气滞血瘀出现月经黑色: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原因三:肾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