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的常见类型
输液反应的常见类型
热原反应
主要是细菌内毒素经过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便发生热原反应。临床症状是高热、寒颤、皮肤苍白、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至休克、死亡。
热原样反应
由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的反应,主要受生产、贮存、输液器具、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液环境等污染。
过敏反应
除表现有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外,临床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严重过敏反应,难与热原反应区别。
细胞污染引起
被细胞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比热原反应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点滴过敏怎么办
1 .发热反应 :常因输入了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引起,其机制是输液过程中某种因素直接或反射性的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2.急性肺水肿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其机制是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
输液反应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的处理,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或者是药物过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及液体(保留备查),做好抢救治疗准备。但不能拔针,因为再次静脉穿刺可能有困难,导致抢救治疗延误。
对发热及血清样反应立即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0.3~0.5mg/kg、异丙嗪0.5~1mg/kg肌注,同时给予保暖、吸氧、物理降温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治疗。如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唇紫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时,立即肌注肾上腺素0.01~0.03mg/kg,并每隔15~30分钟反复用药。同时静滴氢化可的松5mg/kg,24小时内可达3~4次等等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喝水,戒烟酒,注意休息。建议停用阿莫西林克拉维甲酸,用其它抗生素药物。可以用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维生素C片、钙片。
因为在平时想要更快的脱离疾病的困扰,再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外,大多数病人还需要通过输液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但是有的人在输液过程中会有过敏的反应,起过敏的反应表现和处理方法,上面已经给大家做出了介绍,希望能给一些过敏体质的人一些帮助。
为什么打点滴不能回家打 无法控制合理的输注速度
对于输液药物,不同的药物的输注速度等各有不相同,患者自行输液难以满足药物输注的要求,容易产生输液反应。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哪些
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液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器和药品质量不合格、环境不洁、无菌操作不严格使致热物质进入体内而引起。
护理:(1)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
(2)立即测生命体征,并且每半小时测量体温一次,至病情平稳
(3)对症处理,寒战时适当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
(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6)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防止致热物质进入体内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肺水肿常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量过多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流,减轻心脏负担
(3)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是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利尿剂等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
(6)必要时用止血带进行四肢论扎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有心肺疾病的病人及老年人、儿童尤应慎重
3.静脉炎:常与长期输入高浓度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输液导管长期留置,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关
护理:(1)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2)超短波理疗
(3)合并感染时遵医嘱给予全身或局部抗生素治疗
(4)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空气栓塞:常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有关
护理:(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
(2)立即为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则向上飘逸到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3)氧气吸入,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4)每隔15分钟观察病人神志、检查生命体征直至平稳
(5)预防: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绝对排净,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及时更换输液瓶;拔出较粗近胸腔的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小儿感冒 不宜动辄打点滴
对孩子感冒很多家长非常着急,一到医院就要求输液,要求使用各种高档抗生素。但是经常输液对宝宝来说也不是件好事!
感冒发热,输液输出“输液反应” 4月的一天,张科长的两岁儿子鹏鹏感冒了,晚上发起了高烧。由于他家离医院较远,而且上次鹏鹏感冒发烧时打了点滴后很快就好转了,加之张夫人学过急救,夫妇俩觉得这次依样画葫芦就行了,于是决定给鹏鹏在家里打点滴。他们翻出上次到儿童医院看病的病历,到附近小诊所买了输液的药品,给鹏鹏挂上了点滴。但就在快滴完时,鹏鹏突然出现畏寒,继而热度更高,讲胡话,夫妇俩吓呆了,赶紧打车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输液反应,经紧急抢救后才得以脱险。 医生点评:输液如同用药,人体有时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即输液反应。据统计,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为发热,占80%以上。 一般认为,输液反应的基本特征如下: 1.在输液过程中,病儿突然出现畏寒或寒战,数分钟后开始发热,体温迅速上升至39~41℃或更高; 2.一般多发生在输液后30~60分钟内,滴入液体100毫升~250毫升时; 3.通常在停止输液后数小时,或使用镇静、脱敏药后,畏寒或寒战现象消失,体温能较快恢复正常。 一旦出现输液反应,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注射非那根,严重者(发生休克)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并予以吸氧及抗休克治疗;若病情严重仍须输液,应及时更换输液管、药物及液体。 小儿患普通感冒发热,不宜动辄打点滴,因为: ①这类病儿用些对症(如打喷嚏、流涕、鼻塞、发热)药物治疗2~3天后,多能逐渐痊愈; ②在气温较高时,发热病儿易出现输液反应,重者可引起高热惊厥,进而危及生命。
呕吐腹泻,补液补出“水中毒” 周末,儿科急救室收治了一名病儿,病儿约三岁,已处于昏迷状态,烦躁不安,呼之不应,四肢间断性抽搐。 医生给孩子作了全面体检后,考虑为输液不当所致水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合并脑水肿,化验血钠值为118mmol/L(正常值为135~150mmol/L)。诊断明确后,立即给予供氧、补碱、静滴高渗氯化钠溶液等治疗。通过1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救,病儿终于转危为安。事后追问病史,寻找原处方,得知病儿以往身体健康,这次发病始于前天的腹泻。病儿每天拉稀水便10多次,呕吐数次,并伴发热,妈妈带他到个体诊所输液,输液量达1250毫升,其中糖水约1000毫升,盐水只有250毫升,且输液速度偏快。 医生点评:水中毒亦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是指体内水分过多,导致血液稀释、血钠浓度降低的情况。临床上,输液导致水中毒并非少见,幸好大多数为轻度水中毒。该病儿由于短时间内水分进入体内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出速度,过多的水使细胞外液稀释为低渗液,细胞因水进入而发生水肿,造成水中毒。病儿表现为精神委靡,全身无力,肌张力降低,体重增加,浑身浮肿,尿量先增后减,呕吐、腹胀。脑水肿明显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儿生命。 轻度水中毒只需严格限制入水量便可。重度水中毒的处理,主要是用高渗含钠液提高血钠浓度,恢复渗透压和细胞功能,促使多余的水从肾脏排出。 其实,对于急性腹泻并轻度脱水的病儿,治疗首选口服补液盐,并不需要静脉输液。 输液治病观念亟待“刷新” 纵观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都有严格的规定,不会随便给病人输液。事实上,多数疾病都可通过吃药治愈,不需要输液。 医学界公认,用药时能口服的不选择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选择静脉输液。这一用药原则是在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下形成的,但公众未必都清楚。 为什么要强调这样的原则,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在这三种用药方式中,口服用药不良反应最轻、最慢,因此也最安全,还可防止交叉感染,减少病人输液时的疼痛,减少抗药性。静脉输液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液,不良反应最猛也最快,有的几分钟内就可置人于死地。特别是一些基层医院、个体诊所,由于缺乏抢救设施,医务人员的抢救知识也不足,一旦出事很难逆转。 二是这三种用药方式的成本差别较大,输液成本最高,特别是抗生素输液费用,往往比口服药高出很多。
闭经常见类型
肾虚精亏型闭经
月经初潮较迟,经量少,色淡红,渐至经闭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口干,手足心热,或潮热汗出,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涩。治宜补肾益精,方用归肾丸、左归丸等。
气血虚弱型闭经
月经后期,经量少色淡,渐至经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健忘失眠,气短懒言,毛发、肌肤缺少光泽,舌淡,脉虚弱无力。治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归脾汤等。
气滞血瘀型闭经
经期先后不定 ,渐至或突然经闭,胸胁、乳房、小腹胀痛,心烦易怒,舌暗有瘀点,脉弦涩,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方用血府逐瘀汤、逍遥丸等。
痰湿凝滞型闭经
月经后期,渐至经闭,形体肥胖,脘闷 ,倦怠,食少 ,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痰燥湿,方用苍术导痰汤、香砂六君汤等。
盆腔炎常见类型
盆腔炎常见的有以下类型:
一、输卵管炎:是盆腔炎中最为常见的。输卵管粘膜与间质因炎症破坏,使输卵管增粗、纤维化而呈条索状或进而使卵巢、输卵管与周围器官粘连,形成质硬而固定的肿块。
二、输卵管积水与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发炎后,伞端粘连闭锁,管壁渗出浆液性液体,潴溜于管腔内形成输卵管积水。有明输卵管积脓的脓液吸收后,也可形成输卵管积水。如果同时累及卵巢则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
三、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到宫旁结缔组织和子宫骶韧带处最多见。局部组织增厚、变硬、向外呈扇形散开直达盆壁,子宫固定不动或被牵向患侧。
以上的内容就是介绍盆腔炎,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多了解妇科炎症,重视起来,就能够更好的在平常的生活中预防好,远离这些高发的妇科炎症。
输液反应及处理方法
1、发热反应
处理:
①输液用具做好去除热原的处理。
②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处理。
③对高热病员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④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橡胶管送检验室做细菌培养。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处理:
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处理。
②病员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漏出液的产生。同时氧气经过20-30%的酒精湿化后吸入,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状况。
⑤按医嘱给用镇静剂和抗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
3、静脉炎
处理: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溢出血管外,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②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③超短波理疗。
④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处理:
①立即让病人左侧卧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左心室尖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②氧气吸入。
③加压输液、输血时,严密观察,护士不得离开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