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不能吃什么 忌污染食物
痢疾不能吃什么 忌污染食物
痢疾的患者一定不能吃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痢疾的传播途径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布丁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痢疾吃什么食物 马齿苋粥
食材:马齿苋500g,梗米100g
制法:马齿苋洗净,捣烂后用纱布挤取汁,梗米洗净下砂锅加马齿汁和文火煎成粥,即可食用。
痢疾吃什么好
小儿肠胃功能较差,当患上痢疾后肠道功能受损严重,此时更加需要注重饮食调理。痢疾患儿的饮食应易消化、少刺激,家长还需要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和营养。
若孩子患急性痢疾,病发期家长应给予患儿流质食物,每2-3小时吃一次,宜选用米汤、藕粉、马蹄粉、蛋汤、菜汤及含大量维生素C的鲜果汁等食物。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者,可饮一些盐开水或食盐苏打水饮料(食盐与苏打的比例为2:1),或加点糖,随时饮用,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若病情严重或呕吐剧烈,应给予适当静脉补液。
到了好转期,患儿大便次数减少,粪便中已无脓血,可采用无渣少油和富于营养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细面条等,烤面包、馒头、蛋糕、炒糊米汤、瘦肉汤和浓茶等对腹泻有收敛作用。酸牛奶不仅营养丰富,且因其含乳酸,能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的生长和收敛伤口,故可食用。此时,甜食、豆类或豆制品、牛奶、汽水等仍应避免进食。
恢复期的患儿,大便次数和性质已接近正常,饮食上宜选用少油少渣软饭菜,如鸡蛋、嫩瘦肉、面条、肉粥和含纤维素少的蔬菜等,也宜吃生苹果泥,因苹果含有果胶,具有解毒、杀菌和止血的作用。
推荐几款治疗小儿痢疾的食疗方:
1、马齿苋煲粥:马齿苋100-120克,粳米50-100克,食盐少许。先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小段,加粳米煮粥,服时加食盐少许调味。马齿苋有抑菌作用。
2、绿茶饮:小儿则减为10-15克。茶叶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3、山楂茶:取山楂30克、茶6克,用水煎服。
家长需要注意,尽管需要为痢疾患儿补充营养,但一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等,痢疾患儿消化功能减弱无法消化这些食物,进食后只会加重病情。因此,这类食物在恢复期前不能给孩子吃。
患了急性菌痢应当注意什么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夏季发病率增高。这种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摄氏度,因此,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痢疾杆菌也容易在食物、饮料、水果、蔬菜中繁殖,导致痢疾发生。
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食物性传播,吃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了污染的饮料及牛奶就可能发病。水源污染,如水源被痢疾杆菌污染会引起流行。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手接触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其带菌率达8—10%,与菌痢传播有密切关系。
急性菌痢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肠道隔离治疗,以防止传染给其它人。
急性期除休息之外,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无渣饮食,忌食刺激性、多油,多渣和粗纤维食物。
急性腹泻或呕吐可引起脱水、缺钠、钾及碱中毒、酸中毒。因此,补充水分及盐十分重要。一般轻症无呕吐者可多饮水并服用口服补液盐,若属中、重度脱水,明显失钠和钾,则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抗生素最好经测试后选用敏感的,同时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现在提倡使用思密达等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它能够固定、清除消化道病原体———痢疾杆菌及其毒素,促进受损粘膜上皮的修复和再生,迅速缓解腹泻症状。而且这种保护剂不被吸收入血,不影响肠蠕动。因此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抗生素的孕妇、肝肾功能不全及造血机能障碍的菌痢患者服用。
有痉挛性腹痛者切不可自己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导致大量毒素和细菌滞留于肠道而加重中毒症状。大多数急性菌痢经过及时治疗,可以迅速康复,不至于转为慢性痢疾。
痢疾传染吗
小儿慢性菌痢多具潜隐性、非典型性和迁延性,不易被发现,故易在小儿群体中流行。人被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可以再发。受寒、疲劳、饮食不当、营养缺乏、肠菌群失调等因素皆可降低对本病的抵抗力。
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布丁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宝宝细菌性痢疾饮食禁忌
①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嘌呤碱和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②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③忌刺激类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④忌污染食物。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⑤忌性寒滑肠食物。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⑥忌辛热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鲜辣椒粉和浓茶、酒、各种咖啡饮料,都是强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痉挛收缩,使粘膜充血、水肿、破损,故忌用。
另外,在恢复好转期间的患者,由于肠胃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什么是痢疾啊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便次频为主要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痢疾的传染途径是粪便、手、口,即痢疾病人排出的大便中存在着大量的痢疾杆菌,可以通过污染水源引起大流行,也可以通过苍蝇、蟑螂等污染食物,还可以通过病人用过的餐具、玩具、工具等传染给健康人。无论是通过什么途径,只要痢疾杆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就有可能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数小时-7天左右的潜伏期引起痢疾。
细菌性痢疾要注意什么
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而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忌刺激类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忌污染食物。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忌性寒滑肠食物。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