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发现糖尿病肾病

怎么发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这也是一种微血管疾病,尤其早期发病缓慢,又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很多患者到疾病很严重了才到医院就诊,这时往往已经发展到尿中出现蛋白或是血肌酐已经升高,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如何诊断糖尿病肾病呢?

专家指出,应及时发现糖尿病肾病,而早期糖尿病肾病只有通过定期监测才能及早发现。具体介绍如下:

目前,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比较权威的方法是检测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正常人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小于30毫克,若糖尿病患者半年内连续2次查 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均在30毫克~300毫克之间,应及时查明尿微白蛋白升高的原因,若排出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则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如果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大于300毫克,则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尿常规可显示有蛋白。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方法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方法为第一天早晨7点小便后,直到次日早晨7点再次小便,收集其间所有尿液,其中第一天早7点的尿液不记录在内,而第二天早7点的尿液必须记录在内,混匀后用量杯量取总尿量并记录,然后留取一小杯尿液送至医院化验。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方法应该清楚了吧,如果你曾经患有糖尿病,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请您及时去肾病医院接受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肾功能,然后对症治疗,这样您才会更快更好的康复。

辨别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病因。

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增长而上升,因此,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所在,如果糖尿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很容易进入肾病晚期,那时想要逆转就来不及了。那么辨别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听听医院的专家是怎么介绍的。

辨别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有哪些?

1、眼底检查,必要时作荧光眼底造影,可见微动脉瘤等糖尿病眼底病变。

2、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和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3、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4、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以上是辨别糖尿病肾病常用的方法,提醒糖尿病人要去专门的糖尿病医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一旦您出现上述的情况时,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必须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会有效治疗。

耳屎多吃什么好

耳朵经常痒痒,耳屎明显增多,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被糖尿病缠上了。专家说,由于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容易形成较多的耳屎,从临床上看,形成的数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耳朵异常发痒,耳屎突然增多,对于有家族史、肥胖的人,首先要想到是糖尿病导致的,应马上到医院做个检测耳屎葡萄糖含量的化验。糖尿病肾病患者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形成耳屎较多,经过对1200名疑似糖尿病肾病的耳屎进行葡萄糖含量检测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而健康的人耳屎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

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许多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出现微量清蛋白前数年即有高血压,有高血压的糖尿病人较无高血压者会更快发展到糖尿病肾肾病。因此当糖尿病患者舒张压≥12kPa时,可怀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微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微血管病可同时存在,视网膜病变可继发于糖尿病肾肾病以后,一般认为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高于肾微血管病变。因网膜病变易于观察,而糖尿病肾肾病难于诊断,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网膜病变,要警惕肾病发生。

3、晚期并发心血管多种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晚期可并发心血管多种疾病,如动脉硬化、心包炎、结肠炎、出血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病变。

4、患者做造影检查易并发急性肾衰竭:临床上发现糖尿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后可产生肾功能衰竭,并且糖尿病肾病患者做造影检查易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已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做造影检查要特别慎重。

5、水肿和肾病综合症。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则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呈持续进展状态。糖尿病肾病病人出现身体水肿症状者超过患病人群一半以上,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而引起低蛋白血症所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越长,引起水肿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出现越多,其中2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肾病综合症出现。

怎么发现糖尿病肾病

目前,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比较权威的方法是检测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正常人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小于30毫克,若糖尿病患者半年内连续2次查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均在30毫克~300毫克之间,应及时查明尿微白蛋白升高的原因,若排出由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则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如果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大于300毫克,则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尿常规可显示有蛋白。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方法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的方法为第一天早晨7点小便后,直到次日早晨7点再次小便,收集其间所有尿液,其中第一天早7点的尿液不记录在内,而第二天早7点的尿液必须记录在内,混匀后用量杯量取总尿量并记录,然后留取一小杯尿液送至医院化验。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您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方法应该清楚了吧,如果你曾经患有糖尿病,如果你出现上述症状,请您及时去肾病医院接受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肾功能,然后对症治疗,这样您才会更快更好的康复。

免疫力低下是造成糖尿病肾病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发病机制复杂,如糖代谢紊乱、感染因素等因素都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有关。新近的研究表明,除上述因素外,免疫也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免疫力低下将使患者病情加重。

研究者应用相关的免疫学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一、应用相关免疫学检测方法,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巨噬细胞和普通白细胞的数量增多,其中存在中度肾小球硬化的患者增加更为明显,相关组织被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广泛浸润。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增多,意味着肾组织的炎症将更加严重。

二、通过应用细胞免疫激活物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体内的白细胞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区分时,发现处于临床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外周血单核细胞激活物的过度表达。单核细胞激活物的过度表达使得淋巴细胞被激活,激活的淋巴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内糖苷酶,该酶可分解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使肾小球进一步受损。

三、研究还发现,肾小球中多种细胞中存在白介素6-mRNA,白介素6-mRNA与膜性肾病发病关系密切,而膜性肾病是一种主要由免疫因素导致的肾病,白介素6-mRNA的出现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组织造成严重损害。

通过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当糖尿病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时,患者肾组织的炎症将会加重,肾功能损害速度也会加快。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缓解病情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肾病的终极杀手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有相当一部分最后死于尿毒症,可以说尿毒症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终极杀手。

糖尿病和尿毒症这两种似乎不太相干的疾病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日前在京召开的有关肾脏保护研究最新进展研讨会上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每三个尿毒症病人中就有一人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的,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首要因素。

据在会专家介绍,我国是亚洲糖尿病高发的国家之一,目前约有3000余万糖尿病患者,其中九成以上为2型糖尿病。由于2型糖尿病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小便多,体重少)症状,有多达67%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得到诊断。即便是被确诊的糖尿病人中,在治疗时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这一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由于有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目前在选用降压药物时也极少关注对肾脏、心脏等靶器官的保护。

为此,有关专家呼吁医生必须尽快更新知识,在糖尿病治疗中首选能彻底阻断导致糖尿病肾病的罪魁祸首血管紧张素ii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信号1: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损伤的标志,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推荐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目前公认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效的筛查方法。此外,剧烈运动、感染、发热、怀孕、心力衰竭、超高血糖、超高血压、尿路感染等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应避免在上述条件下行尿蛋白检测。随着尿蛋白量的增多,血白蛋白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此时应到医院及时化验尿液。此外,对于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也应每年进行尿蛋白的筛查检测,以期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信号2:视物模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均属于糖尿病的小血管并发症,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如果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应及早就诊眼科,行眼底镜检查。

信号3: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无尿白蛋白异常,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表现为肾功能异常。肌酐、尿素氮等检测指标可部分反映肾脏功能,但受影响因素较多,如剧烈运动、饮食、肌肉容积等。应用血清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评估肾功能最好的方法。

信号4:肾小管功能受损近年研究发现,肾小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可出现,可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通过检查肾小管功能,也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相关推荐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这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是重要的检查方法,无论是1型还是2型的糖尿病患者都有罹患糖尿病肾病的危险,而糖尿病肾病是我国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如若不知道这一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方法,很有可能错过早期发现,延误治疗。 糖尿病肾病快查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检查,早期可借助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要注意,这在糖尿病肾病的检查中,属于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也就意味着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及时治疗,避免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 尿

糖尿病肾病一定会进展到尿毒症吗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其可以导致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最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肾病所致。 目前我们国家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因糖尿病肾病所致者处于第二位,但每年进入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增加迅猛。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很低,还不到1%,近30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10倍以上,由于糖尿病肾病不是一天形成的,一般认为至少要在糖尿病患病后5年以上才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所以随着改革开放后新增如此多的糖尿病患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肾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眼睑浮肿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眼睑浮肿,你没有在意它,不知不觉中,浮肿就自然消退了。但是,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眼睑浮肿。据专家介绍,眼睑浮肿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信号。 糖尿病人出现眼睑或下肢浮肿,首先要考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无论是哪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病程超过25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将达到50%左右。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浮肿首先是双下肢肿,其次是眼睑和面部浮肿,最后发展到全身浮肿。 由于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人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的定期筛查非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

肾血流动力学异常(30%): 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甚至可能是始动因素。 (1)高血糖时,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跨毛细血管壁压力增高,使系膜细胞扩张,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和产生致密小滴,肾小球上皮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 (2)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信使糖核酸增高,使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发生肾小球硬化。 (3)在压力增高的情况下,蛋白滤过增加,亦可沉积于系膜区和肾小球基底膜,促进基质增生,形成恶性循环,并可造成结节性和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高血糖症(20%): 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

糖尿病人要小心贫血

英国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了慢性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hb)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共有468名患者入组该项研究,其中204人患有糖尿病。结果显示,在任何肾功能水平,糖尿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都要较非糖尿病患者平均低10g/l左右。 此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通常会在慢性肾病的早期就出现贫血,且贫血的程度也更严重。在女性、糖尿病、肾功能和血清蛋白等所有可独立预测贫血的因子中,糖尿病和肾功能是最强的两个因子。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的肾病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对危险度为4。如果以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通常情况下,糖尿病发病病史5~10年,病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全身系统的微血管病变如眼底病变等,此时可依据此临床症状表现诊断为糖尿病肾病,那么“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这个主要依据病情的进展程度和采用的治疗方式。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当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蛋白尿、眼睑浮肿、眼底病变时,病人多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而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则将呈进行性的趋势恶化下去。伴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病人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身体浮肿、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而随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哪些诊断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哪些诊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在发生后,给患者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糖尿病患者要想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就应注意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那么,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哪些诊断?下面由专家为大家揭晓: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一定的运动负荷下,一般不会出现尿蛋白,但是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是会出现尿蛋白的,这样可以确诊病情。 2、测定微量白尿蛋白,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和心衰、尿路感染、梗阻等情况,就可以确诊病情。 3、尿-N-乙酸-B-氨基葡萄糖式转移酶(NAG),

治疗糖尿病肾病存在的几个误区

身边的人有不少是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来说,大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是很容易就会痊愈的。他们会把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和肾病混淆,这样就会对治疗起到阻碍作用,一旦发生混淆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无法挽回的悲剧,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存在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要肾功能正常就不会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您的肾脏。糖尿病肾病有一个漫长的病程,尿常规检查已经可以发现蛋白尿,甚至是大量蛋白尿,患者可全身水肿。 误区二:糖尿病肾病是得了糖尿病多年后才会出现的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可以在疾病早期出

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患上糖尿病

1、科学合理膳食,目前主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必要时可适量输氨基酸和血浆,在胰岛素保证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热量,脂肪要选植物油。这是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2、所有糖尿病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3、有条件者应做尿微量蛋白的测定,和β2微球蛋白的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如尿微球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确定为微量蛋白的

糖尿病肾病的七大威胁

1、长病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越长,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在病友们戴上糖尿病这顶“帽子”的时候,脑子里就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预防糖尿病肾病从这一时刻就算开始了”,且不可马虎、麻痹大意,不要让糖尿病肾病有机可乘。对于5年以上的老病友应该定期进行尿液和肾功能检查。 2、吸烟。吸烟百害而无一利。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抽一只烟都是多的,吸烟行为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心脏、眼睛和肾脏。没有任何理由不能戒烟,实际上戒烟就是决心问题,不要强调戒烟以后有什么害处,请下定决心戒掉烟吧。 3、高血糖。血糖高可以说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