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期应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取

孕期应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取

钙:不少人处于钙储存较低水平或缺钙的状态。特别是经常在室内工作,缺乏日光照射的妇女更容易有这种情况。含钙量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蛋黄、海藻、芝麻、西瓜等,对于有足量乳类饮食的孕妇,一般不需要额外补给钙剂。对于不常吃动物性食物和乳制品的孕妇,应根据需要补充钙剂,补钙的同时,还须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为了防止胎儿头部过度骨化,不利于自然分娩,多数医生认为妊娠36周以后就不宜再补充钙了,而且这时胎儿已基本发育成熟,不必增加代谢负担。

叶酸:维生素B类的一种,为细胞中形成脱氧核糖核酸所必需,多含于各种绿叶蔬菜中。有人曾对孕妇进行调查,发现有流产史或怀孕后有流产迹象的孕妇,其中大多数人叶酸摄入过少,特别是进食新鲜青菜较少。许多营养学家建议,凡有过流产史的妇女,除了要摄取足够的各种营养成分之外,每天最好服用一定量的叶酸,对流产有预防作用。近年来对叶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叶酸缺乏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使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可降低70%的发病率。孕妇服用小剂量叶酸,还可以预防贫血、预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促进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则可能引发癫痫病状态或促进肿瘤的生长。所以,切不可使用市售的大剂量叶酸。

碘:碘在甲状腺的合成和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大,缺碘是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克汀病。克汀病的主要表现就是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因此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人体吸收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海产品的碘含量高,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皮等。常食用海产品就能预防碘缺乏。但含碘药物可导致胎儿体内碘积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甚至会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并引起甲状腺机能减低。因此,孕妇禁忌服用含碘药物,而应通过食物及碘盐补充碘。

硒:硒是谷胱甘肽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硒可以保护细胞膜中的脂质免受氧化。缺硒可发生大骨关节病、克山病,因此,如果妇女缺硒,应在治愈后再妊娠。

微量元素有哪些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

微量元素使酶蛋白的亚单位保持在一起,或把酶作用的化学物质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铁、铜、锌、钻、锰、铝等,能和疏基、胶基、异吡唑基、按基、羟基等配位基或分子基因相络合,形成络合物,存在于蛋白质的侧链上。

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是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和重要的活性部分,如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相应的激素或维生素,机体的生理功能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和维生素B12中的钻都是这类微量元素。

3、输送元素的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体就不能生存。

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微量元素在体液内,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起调节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含有相当多的铬、铁、锌、锰、铜、镍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影响核酸的代谢。因此,微量元素在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防癌、抗癌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铁、硒等对胃肠道癌有桔抗作用;镁对恶性淋巴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抬抗作用;锌对食管癌、肺癌有桔抗作用;碘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有桔抗作用。

孕妇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怎么会营养不良

1、营养过剩导致,一些孕妈妈过多摄取肉类、水果等食物,积累了大量的糖分、脂肪和油脂,但对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取不足。

2、孕妇挑食导致的营养不良。

3、孕期节食造成蛋白质、脂肪摄取不足,缺乏锌、钙等微量元素。

4、剧烈的妊娠反应导致孕妇营养流失。

孕妇宜摄取的微量元素及其胎教功效

①锌的生理功能。在组织呼吸和蛋白质、脂肪、糖、核酸等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增进食欲。保护皮肤健康。维护免疫功能。如果孕妇锌缺乏可引起食欲减退,伤口组织愈合困难,性功能降低,皮肤干燥,免疫功能差,对胎儿可引起发育迟缓、畸胎等。锌多存在于牡蛎、鲱鱼、动物肝脏、蛋类等食物中。

②铜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血功能。维护骨骼。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保护毛发正常的色素和结构。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过氧化物基的毒害,如果缺乏可引起胃肠道疾病、吐泻或食欲不振,对胎儿可致先天畸形。含铜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脏、蛋黄、豆类及蛤蜊、杂粮等。

③硒的生理功能。参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在人或动物体内起抗氧化作用。对人体生长有促进作用。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的健康。对抗重金属。保护视器官的健全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硒中毒可引起脱发、脱甲、麻痹,胎儿可致先天畸形等。硒多存在于海产品、动物肾、肝、肉和整粒的谷类中。

孕期微量元素摄取及注意事项

钙: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孕中期妇女钙的推荐值为1000毫克/日,孕晚期为1200毫克/日。然而调进显示,我国孕妇的实际膳食钙摄入量为500毫克/日~800毫克/日。专家提醒准妈妈们,孕妇如果长期缺钙或缺钙程度严重,不仅会诱发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还会导致孕妇骨质疏松,进而产生骨质软化症。

维生素A:体内缺乏维生素A,胎儿有致畸(如唇裂、腭裂、小头畸形等)的可能。过量摄入维生素A又可引起中毒,并能导致先天畸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自孕中期开始每日维生素A的摄入量为900μg。提醒孕妇们注意,切莫服用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的维生素A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是最剧烈的致畸药物。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β-萝卜素存在于植物性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甘薯、芒果、柠檬、杏、莴苣、西红柿)中。

维生素D: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并能导致新生儿的低钙血症和牙齿发育不良。孕期过量摄入维生素D也可引起中毒,婴儿可出现动脉硬化、精神障碍和尿酸中毒。建议孕期每日膳食维生素D摄入量为10μg。

维生素E:一般较少出现缺乏。孕妇过量服用维生素E可造成新生儿腹痛、腹泻和乏力。孕妇每日膳食维生素E的推荐摄入量为14mg。

维生素B1:孕妇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胎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先天性脚气病。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农村地区单纯食用精白米的情况增多,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副食品,故使孕妇发生维生素B1缺乏的情况有所增加。建议孕妇每日膳食维生素B1的摄入量为1.5mg。各种粮谷类、豆类及肉类均为维生素Bl的丰富来源。

维生素B2:随着孕期的进程出现缺乏症的人数增多。孕期膳食维生素B2的建议摄入量为1.7mg。食物中含量较高的为动物内脏、蛋、奶等动物性食品,豆类及绿叶蔬菜亦含有一定量。谷类及一般蔬菜含量较少。

维生素B6:孕20周以后需要量增加。在临床上,妇产科医生常用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妊娠呕吐。如果孕妇服用维生素B6的剂量高于正常需要量的100倍,就有可能发生感觉中枢的神经痛,还可使胎儿发生肢体缩短的畸形。此外,孕妇过量或长期服用维生素B6会使胎儿对其产生依赖性,称之为“维生素B6依赖症”。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留下智力低下的后遗症。我国定为1.9mg。日常食物,如豆类、畜禽肉及内脏、豆类、卷心菜、谷物种子的外皮等含量较多,完全可以满足孕妇对于维生素B6的需求。

叶酸:孕期摄入不足可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甚至发生先天畸形。但是,补充叶酸并非多多益善,长期过量服用会干扰孕妇体内的锌代谢,而锌元素的不足,同样会影响胎儿发育。建议孕妇叶酸摄入量亦为每日600PSDFE。各种蔬菜、动物肝脏、蛋黄、酵母等为富含叶酸的食物来源,豆类含量亦较多。

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及造血功能亦十分重要。建议每日摄入2.6ug。维生素B12的主要食物来源为动物肝脏、奶、肉、鱼、蛋等,植物性食物一般不含维生素B12。

维生素C:孕妇适量补充维生素C(每日130mg)可预防胎儿先天性畸形,但是如果摄入过量(超过1000mg)则会影响胚胎发育,长期过量服用还会使胎儿在出生后发生坏血症。此外超过正常剂量很多倍服用维生素C,可能刺激孕妇胃黏膜致出血并形成尿路结石。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椒、鲜枣、柑桔类含量很丰富,猕猴桃、刺梨等野果亦含有大量维生素C。

微量元素之一叶酸

叶酸有帮助细胞分裂成长以及形成DNA的作用。对孕妈咪来说充足的叶酸还能帮助有效地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异常,同时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对胚胎器官的分化和发育不可或缺,还可以预防早产,所以补充叶酸对孕妈咪来说又为重要。

需求量:

未准妈妈在日常饮食之外补充至少400微克叶酸,而孕妈咪每天至少要额外补充600毫微叶酸,但是不能超过1000微克。

补充时间:

怀孕的前六周是补充叶酸的重要时期。

增加摄入蔬菜和水果的量

叶酸片中的叶酸是身体更加容易吸收的形式,但是叶酸含量高的食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富含叶酸的食品有肝脏、豆类、芦笋、菠菜、牛油果、橙汁,一般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较多,因此怀孕后蔬菜和水果应该适当增加。

Tips1:叶酸不耐热,易溶于水,所以一般不需要担心从食物中摄取过量的问题。

Tips2:通过凉拌沙拉或者榨汁的方式能够提高叶酸的摄入有效率。

Tips3:叶酸在构建细胞时需要维生素B12补充,但是维生素B12可以从膳食中的肉类、鸡蛋以及奶制品中获得,不需要额外吃补充片。

高含量食物Top10(每100克食物所含量)

卷心菜240微克

菠菜210微克

西兰花210微克

芦笋190微克

油菜170微克

南瓜267微克

花菜93.3微克

香蕉27微克

芒果94微克

橘子25微克

孕期应注意微量元素的摄取

锌:锌是组织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止、伤口不愈合、食欲不振。妊娠早期缺锌可导致早产、胎儿异常。牛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及海产品,是锌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中荞麦、黑麦、小麦、玉米、花生仁、核桃仁等,含锌量也较高。

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可造成贫血。铁质是供给胎儿血液和组织细胞的重要元素,除了供应胎儿日益增长的需要外,还得将一部分铁质储存于肝脏作为母体的储备,以补充分娩过程中出血的损失。生育年龄的妇女每次月经铁丢失量平均为每月0.4毫克,因此大多数妇女都有部分或完全的铁储备耗竭,以至孕前就可能存在缺铁,而在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因此,孕妇要注意补充铁,尤其在妊娠后期要注意补充铁。粗略估计,孕妇每日需要铁15毫克。含铁量高的食物有海藻、瘦肉、肝、绿叶蔬菜、谷类、豆、西瓜、蛋黄等。

铜:铜是造血的要素,并有促进铁透过肠黏膜吸收的作用。孕妇体内铜的浓度在妊娠过程中逐渐上升,这可能与胎儿长大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有关。正常情况下,孕妇不需要额外补充铜剂,铜过量可产生致畸作用。

钙:不少人处于钙储存较低水平或缺钙的状态。特别是经常在室内工作,缺乏日光照射的妇女更容易有这种情况。含钙量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蛋黄、海藻、芝麻、西瓜等,对于有足量乳类饮食的孕妇,一般不需要额外补给钙剂。对于不常吃动物性食物和乳制品的孕妇,应根据需要补充钙剂,补钙的同时,还须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为了防止胎儿头部过度骨化,不利于自然分娩,多数医生认为妊娠36周以后就不宜再补充钙了,而且这时胎儿已基本发育成熟,不必增加代谢负担。

叶酸:维生素B类的一种,为细胞中形成脱氧核糖核酸所必需,多含于各种绿叶蔬菜中。有人曾对孕妇进行调查,发现有流产史或怀孕后有流产迹象的孕妇,其中大多数人叶酸摄入过少,特别是进食新鲜青菜较少。许多营养学家建议,凡有过流产史的妇女,除了要摄取足够的各种营养成分之外,每天最好服用一定量的叶酸,对流产有预防作用。近年来对叶酸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叶酸缺乏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据统计,使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可降低70%的发病率。孕妇服用小剂量叶酸,还可以预防贫血、预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促进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则可能引发癫痫病状态或促进肿瘤的生长。所以,切不可使用市售的大剂量叶酸。

碘:碘在甲状腺的合成和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大,缺碘是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克汀病。克汀病的主要表现就是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因此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人体吸收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海产品的碘含量高,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皮等。常食用海产品就能预防碘缺乏。但含碘药物可导致胎儿体内碘积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甚至会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并引起甲状腺机能减低。因此,孕妇禁忌服用含碘药物,而应通过食物及碘盐补充碘。

硒:硒是谷胱甘肽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硒可以保护细胞膜中的脂质免受氧化。缺硒可发生大骨关节病、克山病,因此,如果妇女缺硒,应在治愈后再妊娠。

微量元素与脱发

人体内含量甚微、低于体重0.01%的那些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人体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做为酶、激素、维生素、核酸的成分,参与生命的代谢过程。

与头发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几种微量元素:

(一) 钙:

①成人正常值:男988.3(µg/g) 女1080.3(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813.2(µg/g) 女885.4(µg/g)

钙(ca)是人体中最丰富的矿物质,对心脏、神经、肌肉、皮肤、毛发、骨骼和牙齿的健康极为重要。灰白发一般钙含量较低。

(二) 锌:

①成人正常值:男124.3(µg/g) 女131.2(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110.0(µg/g) 女112.3(µg/g)

锌(zn)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它是300多种酶的必需因子,在核酸合成、蛋白质合成和结缔组织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头发锌含量降低的最大可能是人体内锌贮备缺乏,但头发漂白和电烫也会使头发锌含量降低。白发老人即使锌状态正常,头发锌含量也略有降低。锌摄入不足、对锌吸收或利用受损以及某些锌代谢性疾病皆可造成锌缺乏。经研究证实,缺锌后可形成白发或头发生长不良。

许多抗头屑香波均含有锌,锌缺乏者由于头屑过多而大多使用这类香波。严重缺锌时蛋白质合成受损,头发生长速度减慢,会造成锌在头发中过度累积,故严重营养不良者头发锌含量升高而不是降低,补充锌可使头发锌含量恢复正常。

(三) 铁:

①成人正常值:男38.20(µg/g) 女32.30(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32.05(µg/g) 女27.25(µg/g)

铁(fe)是体内几类基础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是全身输运氧的血红蛋白的必需组分,也是贮存铁的铁蛋白和血铁黄素的组分,含铁的酶在输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研究证实,缺铁轻则使毛发生长受阻,重则引发斑秃及大面积脱发。

(四) 铜:

①成人正常值:男10.10(µg/g) 女11.40(µg/g)

②儿童正常值:男11.85(µg/g) 女11.70(µg/g)

铜(cu)是许多酶的必需成分,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完整性和正常的免疫功能。

头发铜含量降低表明可能存在铜缺乏。成年人在正常饮食情况下不致引起铜缺乏症,但在肠道营养吸收利用障碍、肾脏病变等状态下可能会出现铜缺乏。经研究证实,缺铜可使毛发枯燥变黄。

重要提示:

无论是脱发(斑秃或脂溢性脱发)、白发,在治疗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微量元素这一重要指标。

多动症缺什么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锌

多动症儿童通常会智力发育落后的症状,脾气暴躁,做事往往不顾及后果,以及危险性,在上初中后,学业落后会非常明显。

而缺锌的孩子往往会有厌食、脾气暴躁、智力落后等症状,因此多动症儿童不妨适量补充一些锌元素,多食用生蚝、核桃、动物肝脏等含锌较为丰富的食物。

常见微量元素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十八世纪末由法国化学家Louis Vauquelin首次发现并命名,在机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但在随后的100多年中,这种矿物质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有害元素,甚至是致癌物质,其应用也局限于印染、制革、化工等行业。直至1957年,Schwarz 和Mertz观察到铬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提出葡萄糖耐量因子假说,并通过实验逐步证实,Cr3 是啤酒酵母中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的活性组成部分。随后用鼠和人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三价铬主要通过GTF.

微量元素 协同 。

铬元素胶囊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影响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代谢,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产品品质及抗应激、抗病能力,并认为铬(Cr3 )是人和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后来,Mertz证实了GTF是以尼克酸-三价铬-尼克酸为轴心,谷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为配体的物质。他还证实了铬的生物化学作用主要是作为胰岛素的增强剂,通过胰岛素影响糖、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的代谢,从而证明了铬是人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此后,许多学者对铬的代谢、生物学功能及在养殖业中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可喜的发现。

人体内铬几乎都是3价的,它很稳定,人体内约含铬6mg,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体骨骼、肌肉、头发、皮肤、皮下组织、主要器官(肺除外) 和体液之中。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1%;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王文君. 饲料博览,2000,(10) : 12~13]。正常成人需求量20~50μg /d,儿童、孕妇和老人为50~110μg /d,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为50~200μg /d。铬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较低、均以三价的形式存在。啤酒酵母、废糖蜜、干酪、蛋、肝、苹果皮、香蕉、牛肉、面粉、鸡以及马铃薯等为铬的主要来源。人们主要从食物、饮水和空气摄取一小部分铬。

铬与脂类代谢

铬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国内外都做过广泛的研究:补铬可通过调节各种脂蛋白含量和胆固醇的代谢而对机体的脂类代谢产生有益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动物日粮补铬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铬可能通过两种机制调节脂类代谢,一是日粮补铬可提高胰岛素活性(缺铬时活性降低,并通过糖代谢诱发脂类代谢紊乱),调节脂类代谢、改善机体血脂状况,因而和人类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等的发生有关;二是铬可加强脂蛋白酶(LPL)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活性,LPL和LCAT对于合成HDL有重要作用,机体缺铬则HDL的合成减少,含量下降。

一些证据表明,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Abraham等(198糖尿病人的铬性化营养0)证明铬不仅能降低兔主动脉上胆固醇的沉积,而且能清除沉积于主动脉上的胆固醇。 Page(1993)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吡啶羧酸铬(PicolinateChromium),猪血清中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 Lein(1996)在生长猪饲粮中添加200ppb的铬(GrPic),血清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肌酸肝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提高(P<0.05)。Pahe等(1991)报道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200pp吡啶羧酸铬,血液中胆固醇减少,但蛋黄中胆固醇未发生变化。综合有关研究结果,铬可能通过两个途径调节脂类代谢,一方面当动物体缺铬时,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降低,糖耐量受损,且通过糖代谢引发脂类代谢紊乱,补铬后胰岛素活性增强,降低主动脉上胆固醇的沉积,调节脂类代谢,从而改善血脂状况;另一方面,铬能够增强脂蛋白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动物体缺铬时,上述两种酶的活性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下降。老年人缺铬时易患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引起高血脂病、动脉粥状硬化,生长迟缓以及缩短寿命等。补铬有逆转上述现象的作用。

氟与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氟以少量且不同浓度存在与土壤、水及动植物中,所有食物均含有氟,但吸收率有所不同,人体中的氟主要来源于饮水。氟是一种必需但非常敏感的元素,多了少了都会致病,它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微量元素要窄得多。成年人体内含氟约为2.9克,比锌略多,仅次于硅和铁。

微量元素的作用

钙是构成骨骼及牙齿的主要成分。钙对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当血液中钙的含量减少时,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发生肌肉抽摔。钙还可帮助血液凝固。

磷是身体中酶、细胞核蛋白质、脑磷脂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及其它铁质物质不可缺少的元素。

铜是多种酶的主要原料。

钠是柔软组织收缩所必需元素。

钾钾与钙的平衡对心肌的收缩有重要作用。

镁可以促进磷酸酶的功能,有益骨骼的构成;还能维持神经的兴奋,缺乏时有抽搐现象发生。

氟可预防龋齿和老年性骨质疏松。

锌是很多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动剂,儿童缺乏时可出现味觉减退、胃纳不佳、厌食和皮炎等。

硒心力衰竭、克山病、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与缺硒有关。

碘缺乏时,可有甲状腺肿大、智力低下、身体及性器官发育停止等症状。

锰成人体内含量为12~20mg。缺乏时可出现糖耐量下降、脑功能下降、中耳失衡等症状。

另外,还需要给大家介绍两种有毒金属。

铝:可造成低血钙、小儿多动症及关节病等。铅:可造成行为及神经系统的异常。平时我们应少接触它们,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相关推荐

微量元素怎么补充

缺少微量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会有一定的影响的,那么微量元素该如何补充呢?首先要摄入平衡膳食,家长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和均衡性。每天给孩子提供的食物由粮食组、蔬菜组、水果组、肉禽鱼蛋组、奶及奶制品组、豆及豆制品组这5个食品组的食物组成,各组食物均衡搭配,包括蔬菜组与动物性食品组的搭配、蔬菜与水果的搭配、肉类、鱼类和禽类的搭配等,不能让孩子养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其次,每周要摄入1-2次富含特殊营养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带、紫菜、坚果等。只要做到以上两点,就能让孩子从食物中获得充足的微量元素。此外,有

什么是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检查方法有抽血和验头发两种。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钙、铁、锌、铜、镁和血铅。当爸妈拿到孩子的微量元素检验报告,一般都会关注两组值,一组是宝宝体内某项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组是该微量元素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爸妈不仅需要关注宝宝的检测数值是否在正常值以内,更要关注它们是不是在正常值中间的位置,这样才能很好地满足宝宝快速成长的需要。 1、钙:钙在血液中的分布只占1%,在骨骼中则占99%。当人体钙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转移到血液中,保持血液中的钙浓度稳定。因此,如果爸妈看到宝宝血中钙的值正常,可能并不代表孩子

儿童微量元素参考值

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微量元素检查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值,判断宝宝是否有健康问题还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症状。 目前,宝宝进行的微量元素检查主要是在定期体检时,通常是半岁以后的检查很重要,每年检查一次。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以母乳为主,完全可以确保充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不必做检测。6个月以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这时医生会通过询问父母喂养情况,结合宝宝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检测。对再大一点儿的宝宝,医生则会根据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复生病,是否

电脑族须补微量元素

维生素A、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而言,这些微量元素能起到不一样的功效。 (1)维生素A 维生素A有助于补肝明目,缓解眼睛疲劳。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黄中。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维生素A原。 (2)维生素C 维生素C对眼睛也十分有益。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数倍。随着年龄增长,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晶状体营养不良,久而久之会引起晶状体变性。所以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如猕猴桃、樱桃 、番石榴、 红椒 、黄椒、柿子、青花菜

宝宝微量元素检查有必要吗 微量元素怎么查

选择做微量元素检测是为了了解机体中这几种元素是否缺乏或过量,以及早发现问题,而避免可能出现的营养缺乏病或重金属中毒。 以缺钙为例:严重佝偻病的典型症状: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骨串珠,现如今已经少见。 如果宝宝出现多汗、夜惊、烦躁、枕秃、生长迟缓、骨钙化不良、骨骼变形等症状或体征提示宝宝可能缺钙。 对于钙而言,包括血钙的生化指标和骨质的检测量方面。 采用食物频率询问法,调查宝宝近半年的饮食摄入情况和营养素补充剂使用情况,尤其是钙、磷、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若此类物质长期摄入不足,则提示可能缺钙。

微量元素生理作用

1、参与构成酶活性中心或辅酶:人体内有一半以上的酶其活性部位含有微量元素。有些酶需要以上的微量元素才能发挥最大活性。有些金属离子构成酶的辅基。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有Fe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为含硒酶。 2、参与体内物质运输:如血红蛋白中Fe2+参与O2的送输:碳酸酐酶含锌、参与CO2的送输。 3、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形成:如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必需成分,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等。 微量元素检查结果意义: 微量元素七项的检查大多数人微量都正常,对于挑食营养摄入不均匀,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

怀孕吃什么粗粮好 孕妇不宜多吃精白米面

精制加工的米、面损失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如果孕妇偏食精米和精面,容易引起营养缺乏。未经加工过的粗粮,保留了较多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孕妇和胎儿十分重要,因此孕妇多吃粗粮代替精白米面,以保证足量的微量元素摄入。

孕妇补充的微量元素

1、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造成胎儿发育期大脑皮质中主管语言、听觉和智力的部分不能得到完全分化和发育,增大呆小病的发病可能。 2、锌 锌能参与人体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缺锌会导致胚胎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的先天畸形。 3、锰 缺锰可以造成显着的智力低下,母体缺锰能使后代产生多种畸变,尤其是对骨骼的影响最大,常出现关节严重变形,而且死亡率较高。

孕妇怎么补微量元素

孕妇需要补铁 怀孕期间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增加,一来满足自身怀孕过程中血容量的增加,二来满足胎儿造贫血功能的需要。如果孕妇缺铁,容易造成母儿贫血和营养不良。 铁的来源为食物和药物。食物中含铁很丰富,肉类含血红至素铁,植物中含非血红素铁,而孕妇对这两类铁的需求啬很大。因此,在怀孕期间妇女饮食宜消化又富有营养,适宜比例的荤素搭配和增加水果、蔬菜,有益于补铁。此外,给予孕妇药物补铁也是必要的,世界生组织对此作了推荐:作为预防,孕妇可自初孕起即按每公斤体重1毫克,每周服一次铁剂,直至产后哺乳停止;如果已患缺铁性贫血

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补钙每天不要过多,特别是晚上,因为多余的钙会排出体外,长时间堆积在尿路系统,会诱发结石。对于任何身体反映出的病态,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多问多查,仔细思考每一个症状,综合考虑。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效治疗。就拿耳鸣来讲,肾阴虚、 颈椎增生、抗生素毒害耳神经等均为引起耳鸣,头痛的原因更是100多种疾病引起,所以一定要综合每一个症状考虑正确的病因。 缺钙的医学检查就是微量元素检查,至于电解价值检查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电解质检查是用来从样本中检测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离子钙和锂离子,电解质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是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