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促进癌症病人康复
心理治疗促进癌症病人康复
“认识癌症”:由肿瘤专科医生深入浅出地讲解癌症的有关知识,使病人了解癌症的基本知识,改变错误认识,从而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和心态。
“明星座谈”:组织癌症病人与抗癌明星座谈,请明星讲述自己治疗肿瘤、与疾病作斗争、身体康复的经历与经验。明星的现身说法往往会使病人得到很好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冥想放松训练”:启发病人通过沉思冥想、放松心身的行为训练方式,达到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目的。
“气功与康复知识讨论”:让病人讨论和交流如何通过练气功和其他康复方法进行功能锻炼,一方面逐渐恢复体能,一方面获得良好的心境。
“面对自我”:引导患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情况,积极参与讨论,说出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如生活方式与肿瘤的关系,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等。
接受集体心理治疗的患者10~12名为一组,每周1~2次。每次1至1个半小时。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状态;表现为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增强。
根据病人对上述那种方式容易接受,以此建立的良好医患关系,又进一步促进了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情绪焦虑、抑郁、恐惧和担忧等痛苦是癌症患者比较常见的心理反应,而且贯穿于生病的始终。
癌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根据国外文献记载,约34%~44%的癌症病人有明显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其中18%的病人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如何帮助癌症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是肿瘤、精神、心理等学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国内外许多文献已经证实,心理社会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资料表明,C 型人格(癌症倾向人格)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类人在面临失去亲人或面临来自亲人方面的挫折性惩罚时,常出现失望、无助感以及情绪的抑郁,在行为上表现为回避、逆来顺受和长期的郁郁寡欢。诊断一旦确立,癌症对这类病人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心理应激,在情绪上,会产生焦虑、紧张不安、愤怒、悲伤、抑郁;在认知上,会感到失望、无助;在行为上,会表现否认、回避、反复求医,回避社交;在社会适应上,会影响到家庭、婚姻、工作和社会等。
癌症的治疗对病人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生理反应,如化疗药物的使用会使病人产生恶心、呕吐,放射治疗会产生脱发、身体虚弱,手术治疗会产生疼痛、恐惧、自我形象受损等。
面对癌症患者众多的心理问题,医务工作者应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充分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健康报疏导患者的情绪。因为绝大多数癌症病人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紧张、愤怒和担忧,工作人员应该给病人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表达机会,让病人宣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并加以引导,使其情绪问题得到缓解。
引入行为治疗技术。相当一部分癌症病人对化疗和放疗存有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回避行为,对此类病人可采用逐级暴露、系统脱敏等行为疗法,以便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病人的自信心。
采用认知治疗技术。很多癌症病人存在悲观失望情绪,认为患了癌症等于判了死刑。医生应告诉病人目前手术、化疗药物、放疗等方面的进展,介绍成功的治疗病例等。病人的认知改变了,情绪就会好转。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病人往往集中精力于病情及可以带来不良情绪的问题上,如经济负担、子女赡养、老人照顾、人际关系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鼓励病人培养相应的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美工等,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爱好中来,不良情绪会逐步得到改善。
夫妇共同参与。健康的一方作为医生的合作者,帮助督促、观察、安慰病人,强化心理治疗,同时促进和改善夫妇间的相互沟通,促进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对癌症患者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结肠癌怎样精神安慰
一、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 据国内多家肿瘤医院临床调查表明,同期癌症患者在接受同等治疗的前提下,凡是心理调适好、心情乐观者,预后效果好;反之,则因情绪低落,人体免疫功能差,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很快死亡。科学证明,过度的疲劳、心理压力,确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肿瘤复发或转移,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并不亚于药物治疗。
二、及时而正确地选择治疗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当确诊为癌症后,根据病情和身体情况或手术或放疗、化疗,有些癌症不适合手术,如鼻咽癌、淋巴瘤等,则应考虑放疗、化疗、中医中药、免疫等。患了癌症后采用何种手段治疗应在医生和专家指导下进行,有时较疑难的情况需经专家会诊,然后制定出治疗方案。
三、体育锻炼不可轻视
体育锻炼对癌症病人的意义:癌症病人康复期,通过自我锻炼,可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病人的身心都有好处;体育锻炼同时又是一种辅助治疗,既是局部治疗,又是全身治疗,通过局部的肌肉运动,对全身器官起到锻炼作用;体育锻炼还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预防其它疾病。 四、病人家属应该怎样做
心理上:病人家属应积极学习相关肿瘤的知识,并和病人参加一些互助组织,交流心得,相互鼓舞。 治疗上:病人家属应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以利于医生更好地实施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饮食上:病人家属应做一些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可让病人多餐少食 最后祝:早日康复!
精神分裂症的三级防护概念指的是什么
一级预防是指从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精神分裂症,三级预防指预防复发和防止残疾。目前来说一级预防难以实施。
二级预防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以前,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上,因此要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治机构,在群众中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不正确的看法,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在返回社会后,要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在社区康复机构的指导和训练下,在家庭的支持下,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应激,坚持服药,避免复发,减轻残疾,国内外的经验均说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遗传咨询:遗传素质是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因素之一,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病人,在精神症状明显时,不宜生育子女,如双方均患过精神分裂症,建议避免生育,调查资料表明:父母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罹患此病的几率为39.2%,较父母一方为此病者的子女罹患此病的几率(16.4%)高出1倍左右。
三级预防精神分裂症:
1、出院前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研究表明,维持服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4、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可以从社区开始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工疗站,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护理直肠癌患者的办法有什么
对于直肠癌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少吃辣椒等食物,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直肠癌患者一定要正视现实,树立信心。强烈的求生欲望,比任何好的护理和治疗都重要。患了直肠癌是很不幸的,凡是得了癌症的病人,不管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从患上癌症那一刻就已经处在和癌症做斗争的第一线,恐惧、焦虑、绝望等极其痛苦的心理情绪会接踵而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想得开”,正视现实,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一个人精神被摧垮,即使有再好的治疗和护理也是徒劳。
平衡心理,重新调整生活。直肠癌的护理要求对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新的调整。许多癌症病人习惯了紧张的上班生活,患病后一下子放慢了生活节奏,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失重感。这时患者应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所接受的治疗都做到规律化,还要从多方面培养生活兴趣和爱好,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样才有利于体内环境的调节与稳定,对病情的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直肠癌患者一样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很多的癌症患者及家属,认为患上癌症了,就应该休息,其实直肠癌患者在家养病期间,坚持锻炼是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当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增加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消除抑郁的情绪,松弛紧张的精神。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直肠癌的治疗和康复都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确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方案。患者应坚持执行,并客观地了解对待病情,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心急乱投医,瞎吃药。
直肠癌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不可忽视的是直肠癌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保持稳定的心态。患了直肠癌是很不幸的,凡是得了癌症的病人,不管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从患上癌症那一刻就已经处在和癌症做斗争的第一线,恐惧、焦虑、绝望等极其痛苦的心理情绪会接踵而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想得开”,正视现实,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要平衡心理,重新调整生活。
直肠癌患者要认识到康复包括身体恢复和精神恢复两个方面。首先做到要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就已经达到了精神上的康复。所以要有准备振奋精神用顽强的毅力去与它做长期的有效斗争。直肠癌的护理要求对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新的调整。许多癌症病人习惯了紧张的上班生活,患病后一下子放慢了生活节奏,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失重感。这时患者应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所接受的治疗都做到规律化,还要从多方面培养生活兴趣和爱好,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样才有利于体内环境的调节与稳定,对病情的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直肠癌的心理护理很重要。直肠癌患者一样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很多的癌症患者及家属,认为患上癌症了,就应该休息,其实直肠癌患者在家养病期间,坚持锻炼是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当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增加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消除抑郁的情绪,松弛紧张的精神。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可以延长生存期 。
直肠癌患者要学会深呼吸,还可以让患者把自己所担心的事情都写在纸上,可以在无人的地方大声的喊出来。完全的宣泄出来。此外还可以用想象法,想象着面前就是癌细胞,自己拿着枪对着癌细胞一个个的消灭掉了。这些都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
怎么才能治疗强迫症好呢
强迫症的治疗当然不是易事,虽然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强迫症病人脑内缺乏一种称为5-羟色胺的传递信息的神经介质,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大约为60%~70%,但是往往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为了避免症状反复,即使有效的病人仍然需要长时间维持治疗。而行为治疗的研究显示,有效的行为治疗同样可使强迫症病人脑内5-羟色胺含量增加。所以,有学者主张,采用心理治疗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帮助病人改变其人格偏差,应是强迫症基本的治疗方法。
采用心理治疗遇到的首要障碍,在于强迫症病人对治疗的消极态度。他们觉得症状无法控制,对能否好转没有信心,更没有决心去自救。这种消极态度是十分有害的,必须加以改变。只要让他们认识到自救康复的可能性是确实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下决心自救,他们的消极等待的态度就将发生改变。当然有了正确的态度,还需要强迫症病人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并坚持行为操练,强迫症病人原先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心境,才能变成充满希望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精神分裂的预防
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概念。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指从病因发病机理方面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但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还没充分阐明,所以一级预防难以实施。
二级预防
在精神分裂症的一级预防尚未能实施以前,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预防复发上。因此要在社区建立精神病防治机构,在群众中普及精神病防治知识,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不正确的看法,使病人能及早发现和早期得到治疗。在返回社会后,要动员家庭和社会力量,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在社区康复机构的指导和训练下,在家庭的支持下,提高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减少心理应激,坚持服药,避免复发,减轻残疾。国内外的经验均说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指康复,指利用尽可能取得的条件和时机采取综合的手段,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让病人不复发或少复发,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出院前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经住院治疗大部分精神症状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复,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精神症状变化的情况,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复发的方法。
2、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医疗性监护的保证及心理上的支持。
3、建立定期门诊随访制度,指导患者服用适量的维持治疗药物,通过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研究表明,维持服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
4、提高全社会的心理卫生知识水平,可以从社区开始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日间工疗站,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重返社会。
癌症病人运动的好处
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的活动,使机体细胞运动加速,生长速度加快从而增强了机体细胞的各项癌症抗病能力。
能使人性格开朗,消除烦恼和忧郁,增进心理健康
锻炼也是一种机体排泄的方式,能够达到消除烦恼、疲劳、增进心急的活力,从而让人心情开朗,更有助于癌症病人的治疗。
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
机体的活力增强加速了机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周期增长了机体的寿命,减少细胞病变的机会。
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锻炼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同时消耗一定热量,改善消化功能,增进癌症病人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