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胀按摩快速缓解 脾俞穴

胃胀按摩快速缓解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按在其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并同时对其正下方的胃俞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压。

刺激脾俞穴、胃俞穴可以促进肠胃功能与胃液的分泌,特别是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按摩治疗胃溃疡的方法

由于天气和工作的原因吧,患胃溃疡的人越来越多,胃痛的时候很难让人忍受啊,一到这个时候朋友们都会想到用吃药来缓解自己的疼痛,除了吃药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这时专家来讲解一下按摩有效治疗胃溃疡的这种方法。

临床实践证明,用下面这3种按摩手法治疗胃溃疡便捷而有效:

1.消除疼痛按摩法

按摩部位: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各穴。

按摩方法:让患者仰卧,操作者坐在患者身体的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自患者的剑突下至中脘向左沿着肋弓推按,往返按摩5~10遍,然后按揉其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患者的足三里穴。最后用手掌轻拍患者的胃脘部3~5分钟。

2.消除腹胀按摩法

按摩部位:膈俞、三焦俞、肝俞、脾俞、胃俞、大椎、命门、肩井、肾俞各穴。

按摩方法:(1)操作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患者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患者的膈俞至三焦俞穴一段的膀胱经内侧线。(2)操作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患者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靠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3)操作者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患者的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其大椎和命门穴。(4)操作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掌根分别捏拿患者双侧的肩井穴至肾俞穴之间的腰背肌,同时可做适当的捻转动作。

3.止呕按摩法

按摩部位: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各穴及两胁部。

按摩方法:让患者坐在椅子上,操作者分别对其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进行用力的按揉,然后用双手揉搓患者的肩臂和两胁,以使其局部的经络通畅。

本文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按摩治疗胃溃疡的方法,大家应该对这些方法有所了解了吧,知道了按摩有效治疗胃溃疡这种方法,大家不妨试试,对身体也没有坏处,相信可以有效改善病情。

胃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按摩

中脘穴

胃胀: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位置。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按摩方法:仰卧,用两手指尖并拢,重叠在其腹部,配合吐气的节奏,用力缓慢进行指压,同时配合腹部按摩。

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机能。

大巨穴

胃胀:位于腹部,从肚脐两侧2个指幅外侧是天枢穴,再往下方1个指幅之处即为大巨穴。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用两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以腹部脂肪轻度凹陷为用力标准,同时配合腹部按摩,以提高腹肌机能。

大巨穴为下腹部的重要穴位,刺激本穴可以促进腹肌机能,可以改善慢性消化性器官异常,对胃胀气有效。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按在其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并同时对其正下方的胃俞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压。

刺激脾俞穴、胃俞穴可以促进肠胃功能与胃液的分泌,特别是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大肠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位,按摩者将两手掌包压在其腰部,同时用拇指用力指压本穴。

大肠俞穴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按摩本穴,可促进肠道功能,缓解胃胀、便秘和肠鸣等不适症状。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外侧膝眼下四横指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先用力按压6秒钟后松开揉捏放松,然后再次按压如此反复多次。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同时也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调整肠胃气机,改善胃胀不适。

腹部按摩助排气法

如果是觉得想排气,但又怎么都排不出时,可以将双手对搓,有些微热之后将手放在肚脐两侧,沿顺时针按摩三十六圈,然后再逆时针按摩三十六圈,人工辅助肠道运动,帮助排气通畅。,有助于通过排气消除胃胀气。

膈俞的位置在哪里

膈俞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

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为本穴。

膈俞的作用与功效

膈俞是八会穴之一,是血之会穴,有宽胸降逆,和血止血之功,该穴位虽然不是脏腑背俞,但与横膈的关系密切,在膈俞拔罐治疗膈肌痉挛所致的呃逆,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治疗与血有关的疾病,如配足三里,脾俞,大椎,三阴交,血海治疗贫血;配胆俞左右四穴合用,可治疗五劳七伤,气血虚弱的病症;在膈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中脘按揉有和胃降逆,止呕吐,止呃逆作用。

膈俞保健按摩手法

体位:被按摩者俯卧,两手握拳置于锁骨下,按摩者站其头部前方。

操作:按摩者以两手拇指分置被按摩者脊柱两侧大杼平高处,向下经肺俞,心俞,膈俞穴止,反复推动3-5分钟。

作用:宣热疏风,调理脾胃,使心胸舒畅,上腹部及背部轻松,可防治腹痛,腹胀,嗳气,吐酸,呃逆,食欲缺乏,头晕,目眩,心悸,怔忡,烦躁不安等症。

注意:推动时两拇指用力应均匀缓慢,以皮肤微红为度;推法后,在沿经穴位处,可配合指揉法;推动背部皮肤不应使之有褶皱,以免挤伤局部。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推拿常用穴位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3.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5.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6.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胖来1.5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每秒1-2次的频率用力点按穴位。

穴位治病解析:神阙温阳散寒,消食导滞;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劳宫清热除烦,疏风解表;足三里通络导致;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胃俞和胃助运,消食化积。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腹泻。

胃俞怎么找最简单 胃俞常用按摩方法

1.推揉运摩法:俯卧,按摩者沿被按摩者膀胱经胃俞穴以掌缘推揉运摩10分钟,并以搓法结束,可以帮助缓解胃肠痉挛腹痛。

2.搓摩温中法: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动,使热感渗透,以温暖脾胃,适合脾胃虚寒者。

3.按揉法:取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按压或揉压左右两侧的胃俞穴3分钟。

胃疼怎么按摩缓解 按摩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夹脊

俯卧位,沿脊柱及其两旁做㨰法按摩5-10分钟,然后点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或上背部出现的压痛点。再沿脊柱及其两侧做掌推法按摩。

按摩作用:疏肝和胃,理气止痛,适宜于肝胃不和之胃疼。

腹胀气快速排气法按摩 按压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

功效:具有促进胃肠功能与胃液的分泌,使消化机能活性化,缓和便秘以及肠鸣的功效。主治腹胀气、腹泻、肠鸣、呕吐、痢疾、便血、便秘等脾胃肠腑病证。

位置: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治疗者将两手掌按在俯卧患者的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按压20下。其下方的胃俞穴、大肠俞穴也同样指压。

患上骨质疏松可进行适当按摩

按摩要点

骨质疏松是肝肾不足的表现之一,所以按摩法治疗骨质疏松常从补益肝肾着手。常按的穴位主要有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合谷、内关、曲池、肩井、风池、涌泉、太溪、太冲、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骨质疏松者本身骨骼较脆弱,因此,在进行按摩的时候,一定要轻柔,避免重手法和长时间的按摩,否则,极易发生软组织挫伤甚至骨裂、骨折。

推荐穴位

掌摩关元穴

 位置:当脐下中3寸。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双手交叉重叠置于患者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也可以关元穴为中心,做圆圈运动,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调节内分泌系统,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

 点按肾俞穴

 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旁开2横指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双手拇指压在患者两侧肾俞穴上,反复点按100~3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增强肾脏功能,固肾补气,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

摩擦涌泉穴

  位置:足趾跖屈前中1/3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或仰卧,按摩者用手掌反复摩擦患者涌泉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散热生气,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

2种按摩手法治疗胃溃疡

1.消除疼痛按摩法

按摩部位: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各穴。

按摩方法:让患者仰卧,操作者坐在患者身体的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自患者的剑突下至中脘向左沿着肋弓推按,往返按摩5~10遍,然后按揉其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患者的足三里穴。最后用手掌轻拍患者的胃脘部3~5分钟。

2.消除腹胀按摩法

按摩部位:膈俞、三焦俞、肝俞、脾俞、胃俞、大椎、命门、肩井、肾俞各穴。

按摩方法:①操作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患者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患者的膈俞至三焦俞穴一段的膀胱经内侧线。②操作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患者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靠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③操作者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患者的督脉路线自上而下反复提拿其大椎和命门穴。④操作者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掌根分别捏拿患者双侧的肩井穴至肾俞穴之间的腰背肌,同时可做适当的捻转动作。

胃疼按摩哪里会缓解图 全身按摩缓解胃疼法

1.按摩者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患者梁丘穴3分钟,此穴能缓解剧烈的腹痛及胃疼。

2.用力按压患者足三里,三阴交,各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患者仰卧,按摩者将双手食指并拢,用力按压中脘20次,配合患者呼吸进行按摩。按压此穴能调整调整消化机能。

4.患者仰卧,用手指指端用力按压左右不容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5.患者俯卧,按摩者沿脊柱两侧用力按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各1分钟,然后自上而下反复摩擦5遍,直至患者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胃疼针灸哪个位置 胃疼经验选穴治疗

主穴:足三里,中脘。

配穴:肝气犯胃加内关,公孙;脾胃虚寒加膈俞,肝俞,脾俞,胃俞。

针法:亳针直刺,留针20分钟,肝气犯胃证用泻法;脾胃虚寒证用补法;隔日治疗1次,2周为一个疗程。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弱,气滞胃痛。

主穴:胃俞,中脘,梁丘。

配穴:胁痛加阳陵泉;急性胃炎加公孙。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五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作用:止痛止呕,适宜于各种类型的胃疼。

取穴:合谷,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

针法:患者取平卧位,操作者利于患者1侧,按上述先后顺序揉按,逐渐加压,使有酸麻胀痛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然后针刺合谷,足三里,中脘穴,得气后留针40分钟,并加艾条温和灸,每隔10分钟行针1次,起针后嘱咐患者取侧卧位,在脾俞,胃俞穴拔罐15-20分钟,除罐后按揉脾俞,胃俞穴片刻。

作用:缓急止痛,用于胃寒或脾胃虚之胃痛。

取穴:内庭,足三里,中脘,行间。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5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作用:疏肝泄热,和胃止痛,适宜于肝胃郁热型的胃疼。

取穴:足三里,中脘,内关,期门,太冲。

针法:快速进针,用泻法,每隔5分钟捻针1次,以增强针感。

作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适用于肝胃气滞型的胃疼。

婴儿湿疹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小儿湿疹可以推拿以下穴位

按揉曲池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揉板门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按揉血海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按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推按脾俞

定位: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掌心搓热,速度稍快,用力较轻,推按脾俞穴五分钟。

穴位解析:曲池解表退热,宣肺止咳;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风市祛风化湿;血海调经同学,健脾化湿;足三里是常用保健穴之一;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六穴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湿疹。

相关推荐

慢性胃炎按摩手法 胃寒型胃炎按摩手法

症状表现:胃脘闷胀,疼痛绵绵不已,呕吐清水,遇冷则剧,喜热饮,不思食,四肢发冷,大便溏泻不丑,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 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按摩者坐其侧,以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掌侧并置于患者上腹部上脘处,沿腹部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曲骨穴止,反复操作5-10分钟,点按上腹部穴位时当有酸胀感,点按水分穴及下腹部为当有酸胀及温热感放射至下肢。 2.患者俯卧,按摩者坐其侧,以一手握拳自背部左侧的肩中俞穴处拳揉1-2分钟,再自大杼穴平高处起向下拳揉,经脾俞,胃俞,肾俞至大肠俞止,反

抑郁症按摩什么穴位好呢

单纯依赖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下,以下几点穴位治疗效果就明显。抑郁症患者头疼,治疗时当以健脑提神为本,故调理头部肩部穴位,刺激穴位,使得气血充盈很重要。可以点按揉晴明、攒竹、玉枕、丝竹空、头维及肩井、大椎、风池、合谷等穴,能舒经活血,使脑部气血充盈。 按压任何一处经脉作用更加明显,肝经、脾经、膀胱经是治疗抑郁症的最佳经脉,所谓肝郁气堵塞,情绪易低落。思过多伤害脾胃,所以对这三条经脉进行半小时捶打,效果突出,气海为任脉主穴,足三阴经是肝脏、脾脏、肾脏的交会穴,长按这两穴,滋养五脏,脏腑功能恢复,身体自然强健

穴位按摩快速缓解胃疼症状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按摩哪些养生穴位,可快速缓解胃胀胃痛症状。 内关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约三横指(约2寸)的距离处,在中间二骨两筋之间。胃胀或者有吃东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觉,按一按此穴,气机调畅就通了。 中脘穴: 位于肚脐上正中线4寸,约五横指处。对各种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脐装着凉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气冲心而感到的胸闷等,治疗效果都非常好

婴儿腹胀按摩手法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

小儿呃逆推拿 小儿呃逆辩证加减推拿

证候:呃声沉缓有力,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饮食减少,口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则:温中祛寒。 推拿方法:延长摩腹时间,加摩气海穴,施振法于中脘部,擦背部两侧膀胱经,透热为度。 证候:呃声洪亮,连续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治则:泄热通腑。 推拿手法 :加摩天枢,大横,腹结穴以泄热,按揉大肠俞,八髎,足三里穴,以酸胀为度。 证候:呃逆连声,胸胁胀闷,常由抑郁恼怒而发作,情志转舒则稍缓,或时有恶心,饮食不下,头目昏眩,苔薄腻,脉眩滑。 治则:降气化痰。 推拿手法:加按揉中府

大人腹泻按摩哪里 成人腹泻推拿手法

成人腹泻推拿以健脾和胃,温补脾肾,舒肝健脾为原则。推拿手法如下: 1.患者仰卧位,推拿者坐于患者右侧,用较沉着缓慢的一指禅推法由中脘开始缓慢向下至关元穴推拿。往返5-6遍,配合按揉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穴,每穴约1分钟。 2.同上体位,在腹部用摩法逆时针方向治疗,时间约10分钟。 3.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由背部两侧膀胱经脾俞至大肠俞节段往返推拿5-6遍。 4.同上体位,用按揉法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长强穴治疗,每穴约1分钟;用擦法在八髎,长强部推拿,以透热为度;最后用指揉法按揉两侧足三里,

婴儿腹胀如何缓解

婴儿出现腹胀的症状时候一般都会寝食难安,凄厉的哭声更是让妈妈们心痛万分。但是妈妈们不要慌,宝宝出现腹胀的情况时,除了带宝宝去看医生外,妈妈还可以给宝宝做一下按摩缓解按摩方法一 :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

背部按摩可以减肥吗 背部减肥最有效方法

经过精油的按摩后,人体的穴位受到了刺激,进而精油渗入了皮肤,起到疏通淋巴组织和清除堆积毒素的效果。从而可以分解脂肪,排除体内的多余积水,起到排毒紧肤的疗效。大家不妨尝试精油按摩,让自己的皮肤更紧致,肌肉更健硕,赶走虚胖的身材。 上背按摩作用于肺俞穴、心俞穴、督俞穴和膈俞穴。而刺激肺俞穴有着主治肺部疾病的好处;刺激心俞穴可以治疗心脏疾病;刺激督俞穴能够宽胸理气;刺激膈俞穴有理血、宽中和胃的好处。通过四大穴位的刺激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上背按摩作用于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等穴位。而刺激肝俞穴可以治疗肝脏疾病;

中医按摩穴位治疗子宫肌瘤

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 取穴:气海、中极、八齳、合谷、三阴交、血海。 手法:推擦任脉,点揉气海、中极,使小腹部有胀感。点按八髎,使麻胀感向腹部扩散。点按合谷、三阴交、血海。每穴2分钟。 气血两虚型 治则:补益气血。 取穴:关元、气海、天枢、脾俞、胃俞、三阴交、足三里。 手法:小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施行按摩法,轻揉关元、气海、天枢,擦背部督脉,横擦膀胱经,轻揉脾俞、胃俞,致局部有酸胀感,按揉三阴交、足三里,每穴2分钟。 按摩治子宫肌瘤的注意事项 (1)吃完晚饭后一个小时才可以按摩的,同时,患其他疾病或

慢性胆囊炎的推拿按摩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上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大多为慢性胆石性胆囊炎,少数为慢性非胆石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中的胁痛范畴,其病因病机在于情志失调,或湿热内郁,或外伤久病,或阴血亏虚,以致肝络不和,疏泄不利或络脉失养。 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持续性钝痛或右肩胛区疼痛,进油煎或脂肪类食物后可加剧。 肝郁气滞者兼嗳气吞酸,肠鸣,矢气频多,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脾虚湿阻者兼形体肥胖,神疲气短,大便溏薄,每因嗜食肥甘厚味诱发或加重等;胃虚食滞者兼纳食无味,食后饱胀,嗳气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