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风寒感冒怎么好的快 按摩迎香穴-去风通窍

风寒感冒怎么好的快 按摩迎香穴-去风通窍

部位: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做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功效:本穴位和其他经络的关系很深,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小儿推拿治鼻塞手法

1、揉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的鼻翼两侧,在鼻翼旁外缘的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按摩方法:进行按摩时将两手指尖螺纹面置于迎香穴处,做旋转揉搓约50-100次。

功效:通利鼻窍、疏风解表、祛风通络、宣通鼻窍、通便止痛。

主治: 鼻塞、鼻出血、鼻窦炎、牙痛、感冒、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症。

2、揉山根穴

位置:山根穴位于小儿两目内眦连线的中点上,处于鼻根的低洼处。

按摩方法:按摩时用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按揉两目内毗连线的中点处山根穴约100次左右。

功效:掐山根穴有开关窍、醒目定神的作用。

主治: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鼻塞不通等。也可作诊察穴使用,若见青筋基邢,则是惊风或内伤的表现。

3、揉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头部枕骨之下,在胸锁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虎口张开,用拇指和食指严重脖子向上推至枕骨下的凹陷处即为风池穴。

按摩方法:对小儿进行按摩时注意将双上肢肘关节屈曲,两手上举,左手固定小儿头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起按揉双侧风池穴50次。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荨麻疹。

4、摩擦鼻梁

位置:鼻梁两侧。

按摩方法:进行鼻梁摩擦的具体做法时用双手的大拇指指腹,从迎香穴开始向上擦自鼻根处,小儿皮肤稚嫩,注意手法应当轻柔,以免擦破皮肤,如此反复摩擦,直到小儿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佳。

迎香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迎香的准确位置图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在鼻唇沟的中间。

按摩迎香穴的功效和主治疾病

祛风通窍,理气止痛,主治鼻塞,嗅觉衰退,鼻息肉,鼻出血,口眼歪斜,面浮肿,面神经麻痹,喘息等病症。

孕妇感冒流鼻涕 按摩鼻沟

孕妇感冒流鼻涕时,可以先将掌心搓热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分钟,可祛风通窍,改善鼻周血液循环,增强对病菌抗击能力。

感冒怎么好的快啊

考虑是患有风寒感冒:

硬币刮痧-发汗驱寒

部位:胸部、曲池穴、下肢窝。

做法:用光滑硬物如硬币、铜钱等蘸上白酒,在前后胸部、曲池以及下肢窝处来回轻轻的刮,等到皮肤发红发热,再喝一碗姜糖水,十五分钟左右便会大汗淋漓,全身轻松舒适,此后一定要避免受风寒。

功效:发汗、祛除风寒,对风寒感冒有不错的效果。

按摩列缺穴-治疗恶寒

部位:列缺穴位于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具体位置参考图片)

做法:以两只手的虎口相互交叉,一只手叠压在另一只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在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准。一天2~3次。

功效: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犯,首先就在于肺部。按摩列缺穴可治疗恶寒、发热、干咳少痰、头痛等症,能利肺化痰、宣肺止咳平喘。

按摩风池穴-祛风解表

部位: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

做法:用力旋转按揉,直至有了酸胀感停止。一天1~2次,每次100下。

功效: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有祛风解表之功。

按摩迎香穴-去风通窍

部位: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做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功效:本穴位和其他经络的关系很深,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薄荷姜汁茶--辛温解表

材料:薄荷叶5克,茶叶8克,生姜、白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洗干净,榨取汁液将茶叶薄荷叶一起放入锅中,再混入姜汁和适量清水,用小火熬上25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白糖就可以了。

功效:辛温解表,对风寒感冒有一定疗效。

葱白麦芽奶--驱寒治感冒

材料:麦芽15克,葱白5根,牛奶适量。

做法:将葱白洗干净切开;将麦芽洗干净。将准备好的葱白、麦芽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去掉麦芽和葱白,加入适量牛奶即可。

吃法:每天2次,连喝两日。

功效:葱白能驱寒,麦芽能行气健脾,葱白麦芽奶有驱除风寒的功效。

藿香饮--祛风除湿

材料:白砂糖、新鲜的藿香叶子

做法:将材料放入锅中加入两碗清水进行煎煮,煮至一碗水的时候就可以了。

吃法:趁热喝。

功效:藿香能祛风除湿,每天坚持代替茶水饮用可以远离风寒感冒。

迎香的定位在哪里

迎香的准确位置

迎香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

快速取穴:

1、正坐位,用手指从鼻翼沿鼻唇沟向上推,至鼻唇沟中点处可触及一凹陷,按之有酸胀感。

2、正坐位或仰卧位,双手轻握拳头,将食指和中指伸出,并拢,中指指尖贴鼻翼两侧,则食指指尖所在位置即为迎香穴。

迎香的作用和功效

1.迎香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是治风之穴,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还能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让外邪不易入侵体内。

2.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大肠经与胃经同为阳明经,本穴与胃经相邻,接受胃经供给的气血,所以按摩这个穴位还可以通调大肠经和胃经,改善肠胃的消化功能,促进食欲。

主治疾病

1.刺激迎香穴可以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最常用的腧穴。

2.晚上睡觉喜欢打呼噜的人,可以多按摩迎香,搭配攒竹以补肺气,缓解打呼症状。

3.此穴还可用于治疗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息肉,鼻出血,口歪,面痒,面部神经麻痹,面部组织炎,喘息,唇肿痛等症。

4.配伍印堂,合谷主治急慢性鼻炎;配伍四白,地仓治疗面部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配阳陵泉治疗胆道蛔虫病。

迎香按摩手法

1.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搓摩50次,有酸胀感且向额面部放射为宜,常用于预防流感。

2.以一手拇指按在一侧迎香穴,先顺时针按揉10-15次,再逆时针揉10-15次,再换另一侧,常用于风寒感冒引起鼻塞,流清涕等症调理。

3.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迎香,以产生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常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

4..用双手食指治桡侧同时按于双侧迎香,并点颤各50下,常用于慢性鼻炎的自我保健。

5.用指尖点压按摩,右侧迎香沿顺时针方向,左侧沿逆时针方向,每次1-2分钟,每天3-5次,再沿鼻外侧到鼻炎,上下反复按摩攒竹穴,每次1-2分钟,可以缓解打呼噜。

天冷鼻炎犯了怎么办

1、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子两侧,即鼻翼根部正侧方的穴位。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2、按摩方法:

双手食指顺着鼻沟,以迎香穴为起点,上下按摩,(5-10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之后逆时针方向按摩迎香穴。坚持一个月左右即可见效。

防治孕妇感冒的按摩动作

动作1——揉搓鼻子

两手合掌,手指交缠,把发热的大拇指置于眉尖的印堂穴上,往下一直推至鼻子两侧的迎香穴,迎香穴距离鼻翼两侧1.5厘米。

对抗感冒的秘籍:经常揉搓鼻子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

动作2——揉搓迎香穴

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对抗感冒的秘籍:迎香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治风之穴,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

动作3——按摩合谷穴

把手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点即是合谷穴。首先,用右手的拇指按压住左手的合谷穴,指压的同时并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按摩,然后再反方向进行转动按摩,这时会有酸麻胀感向手心扩散;接着,反过来以左手拇指按住右手指的合谷穴,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按摩,每次按摩64次。

温馨提示:合谷穴具有清热解表、理气开窍的功效,经常按摩可以通经活血,疏风散邪,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相关推荐

中医推拿可治愈感冒

选穴 寒型应祛散寒、解表宣肺。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任脉之腧穴,配以相关腧穴。取穴有中府、门、池、府、肺俞、合谷、太阳、迎香、肩井、印堂。 化热型应疏散热、解表清肺。外加大椎、曲池、天突、膻中等穴。 基本操作方法 寒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拿按合谷、外关,以 人体出汗为度,然后用力拿捏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门、池、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2分钟),接着再按揉上背部1~2分钟, 最后拿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1~2遍。 化热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

长期不感冒好不好,偶尔感冒好处多! 感冒后怎么办

感冒不是什么很重要的疾病,建议靠身体的自愈能力恢复,多喝水、休息,忍一忍,一般一周也就自愈了,体质没那么好的人,可能时间更长一点。如果感冒长期不好,建议医院检查,针对性治疗,很多严重的疾病最初症状就是感冒,例如肺炎、心肌炎等。 除此之外,还能配合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自愈的更快。 池穴位于颈后两根筋上端凹陷处,主子们可以用手指来回摩擦池穴,轻轻按揉,直到池穴发热即可松手。 感冒的时候难免觉得头昏脑胀,这时候可以按摩太阳穴缓解一下病症,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与眼眉外侧的正中央,按摩30次即可。 迎香穴位于

上火感冒按摩穴位

擤鼻涕、打喷嚏……最近你身边感冒的人是不是忽然多了起来?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如果不慎中招,除了吃药我们该怎么缓解呢?《生命时报》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医学博士后蒋可教你一招。 秋燥感冒是感受触冒邪,并与当令之燥气结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咽口唇干燥、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此种感冒治法以祛解表宣肺为主,按摩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池穴 池穴为少阳、阳维之

热感冒鼻塞怎么办小窍门 按摩疗法

取穴位置:池穴,该穴位于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以拇指指腹按在池穴上,作顺时针按揉100—200下,出现酸胀感为宜。 功效:该穴位是邪蓄积的地方,按摩该穴可有效缓解热感冒头痛,目赤痛,鼻塞等症状。 取穴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与鼻唇沟的中间。 操作方法:将食指指尖揉搓迎香穴,采用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做8次-64次,看效果自行决定。 功效:按摩该穴位克疏散热,通鼻利窍的作用,适用于热感冒鼻塞症状。

寒感冒推拿什么穴位

寒感冒是一年四季都比较常见的疾病,常因为起居不慎、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寒感冒时可出现乏力体酸、头痛无汗、鼻塞咳嗽、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这新症状往往可通过按摩以下穴位得到很好的治疗和缓解。 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寒感冒时通过按揉曲池穴、谷穴、外关穴,有疏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等症。 池穴 位置: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池穴气血物质为受热胀散

宝宝感冒按摩手法 小儿感冒按摩穴位方解

天门解表发汗,明目止痛,开窍醒神;坎宫疏解表,清热止痛,醒脑明目;太阳宁神醒脑,祛止痛;迎香祛通窍;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一窝温中行气,疏解表;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宣肺泄热,解表祛邪,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感冒鼻塞不吃药能好吗 感冒鼻塞不吃药的治疗方法

迎香穴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又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之穴。“迎香”说明此穴负责和嗅觉相关的功能,所以按摩此穴有开通鼻窍的作用,对各种鼻腔疾病都有好处。 印堂穴: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一般揪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鼻塞不适。 组成:干姜、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干姜研为细末,用蜂蜜调为膏,涂鼻中。 功效:治疗感冒鼻塞。 配方:葱白10根以上,生姜片50克,陈皮4片,淡豆豉2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上药入陶

鼻子不通按什么穴位

1、鼻子不通按摩迎香穴迎香穴,不闻香臭揉迎香。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分,鼻唇沟中间。属大肠经。主治:鼻塞,鼻炎、副鼻窦炎、面部神经麻痹。 揉按迎香穴,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抗击能力,如果天天坚持,将对减少呼吸道疾患的发生具有肯定的作用。 2、鼻子不通按摩上迎香 上迎香属经外穴,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迎香穴之上方,故名。 有清热散,宣通鼻窍之功。主治: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

5个按摩技巧治疗孕妇感冒

按摩动作1:揉搓鼻子 两手合掌,手指交缠,把发热的大拇指置于眉尖的印堂穴上,往下一直推至鼻子两侧的迎香穴迎香穴距离鼻翼两侧1.5厘米。 对抗感冒的秘籍: 经常揉搓鼻子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 按摩动作2:揉搓迎香穴 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 对抗感冒的秘籍: 迎香穴为体表的感之处,也是停之处,治之穴,经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

揉搓迎香穴防感冒

揉搓迎香穴是预防感冒简便易行的好方法。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方法: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然后两手伸开,双掌相搓30次后再按摩迎香穴10次。迎香穴为体表的感之处,也是治之穴,经常按摩迎香穴可以祛头面之、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揉搓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此外,可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和鼻子,不仅可以清除污垢和病菌,还能增强鼻孔及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