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穴位有哪些
养肝穴位有哪些
1.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
“行间穴”的位置是大脚趾与二脚趾的缝隙之间,它属于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所以如果您的肝火太过足的话,不妨按摩一下“行间穴”这个泻火的穴位。只要多揉,就可以散火了。
4.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假性近视的恢复方法 穴位自我按摩法
缓解假性近视的特效穴位有三处,即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对应的手掌位置),以及手掌侧,无名指第二关节中央的“肝穴”,和手掌与手背相接之处,第五掌骨下的“腕骨”。
以劳宫穴位中心,每日持续的用指压刺激各个穴位,只要耐心地,长时间的做穴位指压,对缓解假性近视,恢复正常视力非常有用。
电脑族养肝正当时 多按摩三大养肝穴位
电脑族应该如何养肝
经常用电脑的人,常常会有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浑身疲倦,情绪不稳定,月经不调等症状。这都与肝密切相关。
1.早睡觉,在23点之前必须睡。使血液回肝解毒。
2.多吃绿色的食物。青色入肝经,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3.保持良好的情绪。“肝在志为怒。”也就是在情志上表现为怒,肝失衡会影响情绪,使人烦躁;反之,情绪烦躁也会影响到肝。
4.不要长时间的在电视、电脑前工作。要适当换个姿势,按摩按摩眼睛。“肝开窍于目”眼睛过分疲劳也会影响到肝。
春季养肝多按摩三大养肝穴位
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
养肝护肝的方法和饮食 养肝护肝的方法
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肝主目,所以养肝首先可以养目。如果眼睛干涉、容易流泪,可能都是肝在作怪。干涉代表肝的精血不足,而迎风流泪则代表肝的收敛功能不足。
用眼疲劳的话,闭眼睛就能很好地达到养肝明目的功效。闭目降气,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珠发热发胀,便觉得燥怒平息。
可以固定远方一个大型物体为目标。从左到上到右再到下再回到左,完成一个大圆圈。记住保持头部不懂就眼球动,转动10圈后再从反方向转动10圈,能有效清楚眼疲劳和提高视力。
每天记得垫脚,也能达到补肾养生的功效。
工作1小时候转动脖子,轻轻拍打颈部肌肉,能缓解肌肉疲劳,还能改善大脑血氧供应。脑子瞬时清醒很多,对神经衰弱也有一定效果。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可以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每天下班回家可以来一套护肝操。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卧姿养肝。
女人经常按摩养肝穴位可以护肝
身体健康的女性在每个月都会来月经,这个时候身体处于大缺血的状态,血虚会影响到肝脏的正常运行,肝不好则会出现脾气暴躁、心情不顺等毛病,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容易烦躁的原因。
专家表示,按摩关元穴可以达到让气血平和的功效。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肚脐下方3寸的位置,用大拇指顺时针按压这个穴位直到出现局部温热的感觉出现即可。
另外,按摩太冲穴也可以帮助女性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女性是比较情绪化的,很多女孩子也都喜欢发脾气,你可能不知道,每发一次脾气都会积累一次肝脏的郁气,如果不及时把肝脏郁结的气发泄出去就容易引起肝脏疾病,多多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排除郁气的作用。
太冲穴位于脚背大脚趾跟二脚趾的结合之处,晚上睡觉之前可以用大拇指按压这个穴位,或者从脚趾往脚脖子方向推拿太冲穴,直到出现疼痛的感觉为止,这样的按摩方法可以帮你消除肝火,起到平肝养肝的功效。
春季养生是怎么回事
春季养生是怎么回事?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们听过很多养生名词以及相关养生方法,那么究竟春季养生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咨询了相关专家,专家为我们分析了如下内容。
春季养生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春季,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 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季养肝穴位
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就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
喝醉了怎么办最有效的解酒 手掌穴道醒酒法
一般来说,醉酒是因为肝脏在分解酒精时所产生的乙醛存留在血液中引起的。因此,为了治疗或预防醉酒而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是很有必要的。与肝脏最密切的穴位是三焦经上的“肝穴”,有促进血液净化作用的“肾穴”也是醒酒的有效穴道,这两处穴道均位于手掌。
“肝穴”位于无名指第二关节中央,“肾穴”位于小指第一关节中央。
用针灸法、指尖按压法、牙签(火柴棍、发卡)点压刺激法或用香烟灸均可(香烟灸就是用点着了火的香烟来代替艾草灸的温热刺激法。
将点着了火的香烟对着穴位熏烤,以能感觉到暖和为宜,如果感觉到烫应立刻将烟头移开),做7~ 10次就能达到效果。如果在喝酒前刺激这两个穴位还能达到预防醉酒的效果。
护肝怎么做 三压护肝穴膻中穴
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可以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养肝护肝的方法 压护肝穴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
怎么养肝护肝 压护肝穴
按摩穴位,也是非常直接的护肝方法。护肝穴为双乳间的膻中穴。双手相叠,上下往返膻中穴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也是护肝穴。握拳捶打,可以达到补肾养肝,固护脾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