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压肾硬化的症状

高血压肾硬化的症状

症状一、尿路刺激征

尿频、尿急、尿痛的尿路刺激征是肾结核患者比较典型而且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尤以尿频最早出现。在肾结核的早期尿频可不伴有尿痛,但应用一般的抗生素治疗无效果。严重的肾结核患者可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的现象,这些都与膀胱受累有关。

症状二、血尿

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都可导致血尿的发生。而且膀胱三角区结核性溃疡患者多出现终末血尿。若出现全程血尿,多数患者是由于膀胱以上尿路的血管损伤所致。

症状三、脓尿

肾硬化患者会出现脓尿,主要表现为镜下有大量的脓细胞,有时可发现坏死组织。严重的肾结核患者可肉眼观察到自己的尿液呈“米汤样”。

症状四、肾区疼痛及肿物

肾硬化的局部症状常不明显,肾区压痛、肾肿块、肾积水的情况比较少见。当结核性脓肾继发感染或肾周脓肿时可有肾区局部叩压痛,甚至会出现腰部窦道。还可因因结石、凝块、碎屑等引起尿路绞痛。

症状五、全身症状

严重肾硬化的患者或伴有其他器官结核时,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身轻体乏、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头晕等全身症状。双肾功能严重障碍者还可并发尿毒症。

警惕这些高血压的并发症

分类

1.心脏并发症 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脑卒中 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 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高血压性肾损害 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 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其中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指良性高血压5-10年,开始为肾小动脉病变,继以肾实质损害;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是指恶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包括肾小动脉病变和肾实质损害。

高血压并发症的对症护理

1、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时,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观测血压及脉搏、心率、心律的变化,尽快与医师联系,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

2、呼吸困难、发绀时,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氧气吸入,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30%乙醇,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

3、如有心悸,应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及心律变化,做好记录。安慰患者,令其卧床休息,消除紧张情绪,一般可很快缓解。

4、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浮肿。护理中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以便量出为人。饮食中限制钠盐(一天食盐量不高于3克),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好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5、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昏迷与偏瘫。对于这类病人,平时应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坠床、窒息、肢体烫伤等。病情严重时应转往医院处置。

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和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长期作用于肾脏所致,后者指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发展为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后引起的肾脏损害。高血压和肾损害如果同时存在,会互为因果,互相加重。

病因

肾脏本身用于过滤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漏出血管。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里,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高血压长久控制不佳,造成的结构破坏难以逆转,就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甚至慢性肾衰竭,其最后严重的阶段为尿毒症。

临床表现

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尿。高血压可导致其他脏器并发症: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

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血尿(显微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化验肾功能血肌酐迅速升高,短期内就可发展至尿毒症。常伴随恶性高血压其他脏器损害,如头痛、嗜睡、抽搐、昏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心脏扩大,心衰。

检查

1、体检

长期高血压(≥140/90);有的出现眼睑和/或下肢水肿、心脏扩大、眼底检查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伴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神经系统表现。

2、化检

尿常规蛋白+至++,伴或不伴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克以下。其他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

3、影像学检查

B超示肾脏早期多无变化,发展致肾衰竭时可出现肾脏不同程度缩小。核素检查早期即可出现肾功能损害。心电图常提示左心室高电压;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常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或扩大。

4、肾活检

宜在医生建议下根据具体病情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早期高血压肾病有什么表现的一个介绍,我们知道早期高血压肾病有什么表现才能帮助我们及时的发现疾病,这样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虽然这种疾病现在还没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完全的治愈,但是在早期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病情的控制的,大家不用太担心。

高血压肾病会引发哪些危害

动脉硬化:高血压肾病能引起高血压的病理危害,还能导致动脉硬化。这种病变一般发生于老年病人,男性多于女性。所产生肾动脉梗阻,多在近端2cm,偶尔累及动脉远端或其分支。高血压肾病病变发生于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可沿血管壁蔓延,使管腔狭窄和内膜破坏。内膜被一堆无细胞的粥样物所代替,其中有脂肪、钙盐沉着、吞噬坏死碎屑的组织和血栓等。

多尿: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多有常年高血压病史,肾小管的损害多早于肾小球,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尿改变较轻,有轻度的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并发症。

并发症: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恶性高血压者舒张压需超过16kpa(120mmhg),伴有明显心脑合并症且迅速发展,大量蛋白尿,常伴有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什么是高血压肾损害

什么是高血压肾损害?肾病专家称,高血压肾损害也成为高血压肾病,主要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肾脏病变的一种疾病。临床多诊断为原发性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症。那么,什么是高血压肾损害?

什么是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高血压的肾损害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也与患者的遗传体质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相联。临床可以分为良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两类,其造成的肾脏病变也具有一定特征。

什么是高血压肾损害?传统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被称为 Necilcsc-lemsis(肾硬化或肾小动脉硬化),也存在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类不同的病情在我国绝大多数临床所见的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是良性肾小动脉硬化的诊疗体会。

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方式

病因

肾脏本身用于过滤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漏出血管。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里,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高血压长久控制不佳,造成的结构破坏难以逆转,就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甚至慢性肾衰竭,其最后严重的阶段为尿毒症。

临床表现

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尿。高血压可导致其他脏器并发症: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

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血尿(显微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化验肾功能血肌酐迅速升高,短期内就可发展至尿毒症。常伴随恶性高血压其他脏器损害,如头痛、嗜睡、抽搐、昏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心脏扩大,心衰。

慢性肾小球肾炎与高血压肾病的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些为隐匿性,可以不出现肾脏病的表现,或仅有轻度的尿检异常,突出表现为血压升高,而易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而高血压病在病程后期亦可见肾损害。因此,临床上慢性肾小球肾炎与高血压肾病易于混淆。

此时,可以从患者的病史、年龄、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的时间顺序、临床表现等方面加以鉴别。

病史慢性肾小球肾炎一开始本来局势肾损害,而高血压只是其伴随症状,而高血压病肾损害一般是高血压晚期才出现的并发症;

年龄从发病年龄上来看,高血压一般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则以青壮年为多,甚至可见儿童;

临床表现肾小球肾炎可以出现大量蛋白尿,可大于3.5克/日,而高血压肾病则尿蛋白定量较少,通常少于1.0克/日,而是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很少有持续性血尿和红细胞尿、管型尿,但小管间质损害较明显。。

此外,肾活检是鉴别两者的关键手段。

Tips--什么是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hypertensiverenaldisease)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高血压肾病能好吗

高血压肾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肾脏本身是一个大血球,用于过滤体内毒素,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物资漏出血管。而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可使得蛋白漏出,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恶性循环。长时间造成的破坏是难以通过药物恢复的,而肾脏代偿增大,一直到提前衰竭。

早期的高血压肾病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治疗的,这个时期的肾脏病变比较微小,通过药物容易恢复肾脏功能。但是由于西药一般只能消除症状而无法根治病因,所以可以采用西药迅速消除病症,但是要用中药来治疗病根,不然治愈之后的肾病容易反复发作。

而在高血压肾病的晚期,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严重,无法通过药物恢复其功能,所以晚期的高血压肾病是比较难以治疗的。

高血压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高血压在我们生活中能够经常听闻,肾病也不少,但是将两者连在一起,高血压肾病这个词估计就比较少人能了解了。其实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因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疾病,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它的临床表现,让我们对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重度水肿: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呈全身性明显水肿,指压有凹陷。严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当胸水、腹水较多时可引起呼吸困难、脐疝或腹股沟疝。高度水肿常伴尿少、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

2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尿蛋白定性多为++ ~ ++++,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3低蛋白血症:血浆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30g/L,严重者不足10g/L。

4高脂血症: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明显增高。

高血压并发症

1.心脏并发症 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脑卒中 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3.大小动脉 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4.高血压性肾损害 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5.眼底 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

早期高血压肾病有什么表现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和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长期作用于肾脏所致,后者指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发展为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后引起的肾脏损害。高血压和肾损害如果同时存在,会互为因果,互相加重。

肾脏本身用于过滤体内毒素,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钠盐,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漏出血管。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里,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高血压长久控制不佳,造成的结构破坏难以逆转,就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甚至慢性肾衰竭,其最后严重的阶段为尿毒症。

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尿。高血压可导致其他脏器并发症: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

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血尿(显微镜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蛋白尿,甚至少尿无尿,化验肾功能血肌酐迅速升高,短期内就可发展至尿毒症。常伴随恶性高血压其他脏器损害,如头痛、嗜睡、抽搐、昏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心脏扩大,心衰。

高血压肾病怎么治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建议:

一、早期,轻度高血压和尿常规大致正常者可予非药物治疗,保持良好的情绪,减肥,限盐,限酒,练气功及太极拳,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二、可供选用的降压药物:①利尿剂;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拮抗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中钙拮抗剂,ACEI对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更有利,ACEI降低尿蛋白优于其它的降血压药物.使血压有效地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18.7/12kPa,140/90mmHg)能够预防,稳定或延缓高血压肾损害.

相关推荐

尿蛋白质阳性的危害

一、热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 二、起立性蛋白尿: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三、瘀血:心脏衰竭等静脉瘀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脏疾病。 四、炎:急性炎或慢性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五、变病症候群: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

高血压病怎么去检查

1.体检 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20.0/13Kpa,150/100mmHg以上);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2.尿检 多为轻中度蛋白尿,24小时定量多在1.5~2.0g。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早期血尿酸升高,尿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Ccr多缓慢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小管功能损害多先于小球

高血压病的治疗

高血压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硬化(又称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可使得蛋白漏出,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恶性循环。根据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各项检查确诊。 脏本身用于过滤体内毒素,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物质漏出血管。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可使得蛋白漏出,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恶性循环。时间长久造成的破坏难以逆转,脏会代偿增大,直至提前衰竭。 1.扩血管 扩张脏各

高血压病患者怎么诊断

【体检发现】 高血压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20.0/13Kpa,150/100mmHg以上);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辅助检查】 (一)24小时定量多在1.5~2.0g,多为轻中度蛋白尿,高血压病的诊断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 (二)影像学检查脏多无变化,发展致功能衰竭时可出现脏不同程度缩小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鉴别方法

高血压属于常见症状。临床一般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询问病史,明确因果关系,弄清发病的先后次序。高血压可分实质性高血压血管性高血压。其中实质性高血压,在病史不典型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这时需做穿以明确诊断。 (1)实质性高血压:这类患者多有脏病病史,如急性炎、慢性炎、病综合征及慢性炎等。 (2)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年龄较大,或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损害。如蛋白尿、功能不全等o (3)血管性高血压:多见于3

夜尿多是怎么回事 功能不全

多尿是病的常见症状,大部分出现在慢性衰竭早期,一般表现为夜尿量增加。 小管浓缩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出现多尿。常见于高血压损害、老年小动脉硬化症、各种慢性病引起的低钾性病、氮质血症,以及原发或继发性小管间质疾病等。

高血压病的预防要点

高血压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硬化(又称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高明表现的疾病高血压功能衰竭。 高血压病的预防要点: 一、信号 长期高血压使小血管受损,造成小管功能障碍,引起夜尿增多。而这是高血压病的重要信号。一旦患者起夜超过两三次,甚至达到五六次,就要赶紧去医院做尿检,往往能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异常,此时提示功能已轻微受损,需接受治疗。因此,高血压病人要多注意自己的小便,如出现尿中带血、泡沫多,小便次数多等异常时,需要格外警惕。 高血压病的五大“前兆”

高血压引起炎怎么办

良性高血压硬化症患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尿。高血压可导致其他脏器并发症: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脑卒中。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衰竭,多数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 1)改变生活方式,戒烟,低盐低脂饮食,进食富含钾和钙的食物,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2)保护心脑血管的治疗,如同时存在高脂血症应予降脂治疗,可每日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有利于保护心脏和预防心脑血管

高血压病会导致的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硬化(又称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一、引起脏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硬化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二、导致多种病变: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的话,一定要注意做好血压的控制。 三、引起猝死:猝死是临床上

慢性衰会引起高血压

1.高血压与慢性功能衰竭关系密切。高血压会引起脏损害,甚至会发展成为慢性功能衰竭。 2.慢性功能衰竭是脏疾病的严重表现,高血压引起慢性功能衰竭主要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的良性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硬化。 3.慢性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衰)又被称为慢性功能不全,归属于中医学“水肿”、“癃闭”、“关格”、“溺毒”、“劳”等范畴。通常患者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才会出现脏损害。 4.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了脏损害,则可复性差。常可同时出现心脑眼底等血管病变。很少伴腰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