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秋葵的种植方法
大花秋葵的种植方法
大花秋葵的种植方法
大花秋葵栽植在初春或秋末均可进行栽植,栽植时应施用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或者烘干鸡粪作基肥,基肥需于栽植土充分拌匀。春季栽植应适当浅栽,秋末则应适当深栽,栽后还应堆土进行防寒
保温。春季栽植后立即浇头水,过五天浇二水,再过一周浇三水,此后每月浇一次透水。秋末栽植的苗子,浇一次透水后即可堆土保温。夏季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大花秋葵喜肥,栽植时施用底肥后,(春季栽植的苗子)可于4月初少量施用一些氮磷钾复合肥。秋末结合浇冻水浅施一次腐叶肥。
大花秋葵的自然冠形比较松散,养护过程中可根据园林需要进行修剪,一是要注意不能影响行人;二是对于过长枝条要进行短截,防止其影响冠形;三是花后如果不留种应要及时将残花剪除,防止过多消耗养分;四是对过密枝条进行修剪,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五是入冬前应将地上的枝茎进行剪除,以利于堆土防寒。
4月春播,种子大用穴播,覆土2厘米,播后7~10天发芽,发芽迅速整齐。种子有自播繁衍能力。幼苗株高10厘米时可进行间苗或移苗,6月,每穴留苗1株。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并保持土壤湿润。花蕾形成时、蹭施1次磷、钾肥。花期注意设支撑物,以防风吹倒伏。
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整地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4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秋葵的种植:时间
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露地排开播种,当年都可以采收嫩果;采用大、小棚覆盖育苗,可以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提前采收嫩果。
秋葵的种植:整地施肥
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为获得高产,须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切忌与棉花等锦葵科作物连茬。播前或定植前将土壤耕翻,1.4米连沟作畦,畦宽1米,沟宽约40厘米,深25~30厘米。在畦中央开沟,施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钙镁磷25~50公斤,氮磷钾15~20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拌匀,然后将畦面整平。
播种直播,断霜后进行,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事先整好地畦内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每亩栽2000穴左右,用种量0.5千克左右。
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播种。每穴呈三角形播种3粒,种子间相距5厘米,深度2厘来,播完后浇透水。播种后5~7天出苗,当小苗长至10厘米高时开始间苗,每穴保苗2株。每畦播2行,穴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一穴留一棵壮苗。为提高地温、提早出苗,早春播种可进行地膜覆盖或小拱棚覆盖。
挖穴施基肥
每畦挖穴2行,畦宽70厘米的定株行距50厘米×40厘米,每亩种2600窝;畦宽100厘米的定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每亩种1700窝。每穴施干农家肥200~300克、氮磷钾复合肥30克,并与穴内土壤拌均匀(肥料不能集中在播种穴内,以防烧苗)。
秋葵的种植:田间管理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第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以后应经常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秋葵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需肥、需水量大,特别在开花期间,如果缺水、缺肥,会导致结果不良,降低产量。定苗后追肥1次,每穴盘状施氮、磷、钾复混肥2克,如明显缺肥,以后每隔10~15天施追肥1次,施肥量因植株大小而定,每穴5~10克。在干旱季节要增加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
黄秋葵是什么
一、黄秋葵的介绍
黄秋葵是一种植物,又叫做秋葵夹、黄葵、补肾菜、羊角豆、洋辣椒、咖啡黄葵,是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如今,美国南部以及成为黄秋葵最大的生产地,此外,埃及及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巴巴多斯种植较多,是非洲和美洲及东南亚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在美国,黄秋葵又被称为“植物VIAGRA”。
黄秋葵的根系发达,直根性;主茎直立,赤绿色,呈圆柱形,基部节间较短,有侧枝,自着花节位起不发生侧枝;叶掌状5裂,互生,叶身有茸毛或刚毛,叶柄细长,中空;花大而黄,着生于叶腋;果为蒴果,形似羊角,种子球形,绿豆大小,淡黑色,外皮粗,被细毛。
二、黄秋葵的分类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圆果种和棱角种,按果实长度又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此外,根据株形又分矮株和高株种。矮株种早熟,分枝少,抗倒伏,易采收;而高株种株高,果实浓绿,品质好。
三、主要用途
黄秋葵的营养价值高,适合日常食补,幼果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还可以作为咖啡的代用品,同时也能够活化男性中枢神经和男性器官,因此被称为“植物VIAGRA”。
吃秋葵为什么会中毒
1.秋葵已变质
秋葵中的植物蛋白质丰富,放久了之后,就很容易变质,秋葵变质之后就会产生有毒物质,人在吃了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肝损伤。
2.吃了形似秋葵的曼陀罗花苞
一些人在野外看到形似秋葵的野菜就摘回来吃了,那其实是和秋葵果实长得很像的曼陀罗花苞,吃了之后会出现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瞳孔散大、心率增快、谵语幻觉、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昏迷、抽搐甚至是死亡。
提示:一般秋葵的果实都是尖尖朝上生长的,而曼陀罗花苞是尖尖朝下生长的;而秋葵切开之后里面有许多直径2-3毫米的白色种子,但是曼陀罗花苞切开之后里面没有种子的。
秋葵种植方法
秋葵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种植前把土地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黄秋葵需肥较多,每亩撒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在整地前铺撒于地面,然后深翻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混合,然后开沟做畦。忌连作,也不宜选果菜类蔬菜作前茬。
2、适期播种
多采用直播法,也可育苗移栽。一般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定植,8月大量采收。
3、精细播种
黄秋葵种子种皮坚硬,播前应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条件下催芽,待60%~70%的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点播为宜,畦宽85厘米,畦沟宽30厘米,每畦种1行,穴距30~35厘米,每穴播2~4粒,穴深2~3厘米。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厚2厘米左右。多采用营养钵和穴盘育苗,每穴播2粒种子,2~3片真叶时定苗。
4、间苗中耕
黄秋葵出苗后要及时间苗,2~3片真叶时,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进行1次。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追肥、浇水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7~8月份进入高温雨季,杂草滋生很快,应及时拔草,防止出现草荒。
5、肥水管护
黄秋葵较耐旱、耐湿,在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黄秋葵生长采收期长,整个生育期约100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进行,每亩施尿素6~7公斤;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后开沟施复合肥15~20公斤;开花结果期施1次重肥,施复合肥25~30公斤。进入采果期后,根据长势,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倒伏或早衰。夏季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或下午日落后进行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
6、设架摘叶
夏季要设支架防倒伏,可用长1米的竹竿或树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撑植株。在生长前期要防止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徒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又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留作种果的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7、防治病虫
黄秋葵病害较少,虫害较多。主要有蚜虫、蓟马、病毒病等,每亩可用10%福瑞松粒剂1000~1500毫克,于定植沟施基肥时条施。以后生育期如有虫害发生可用50%辛硫磷乳油、阿维菌素、螨立绝、灭扫利等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
黄秋葵的功效与作用
黄秋葵的营养保健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维生素A能有效地防护视网膜,确保良好的视力,防止白内障的产生;维生素C和可溶性纤维可以促进消化和美容,而且,这两者结合作用对皮肤有一定温和的保护效应,可以代替一些化学的护肤用品;可溶性纤维还能促进体内有机物质的排泄,减少毒素在体内的积累,降低胆固醇含量。
除此之外,黄秋葵低脂、低糖,可以作为减肥食品;由于其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以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至于黄秋葵的特殊粘液,其粘性糖蛋白是一种由胶原和粘多糖类物质组成的多糖、蛋白质混合物,具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保护人体关节腔里关节膜和浆膜的润滑作用,也能保持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润滑,促进胆固醇物质的排泄,[3]减少脂类物质在动脉管壁上的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和胶原病的发生等功效。
而且,这种粘液还可以用来制备一种类似于天然荷尔蒙的物质Lepidimoide,所以,黄秋葵有“植物VIAGRA”之称。此外,这种粘液还可用于医药方面,作为润肤剂、镇定剂和止痰剂。同时,黄秋葵粘液在食品行业可以用来增加冷冻奶制甜品稳定性和所有产品稳定性和可接受性,并且可以作为脂肪的替代品。
黄秋葵密集化栽培及管理技术
黄秋葵种植密度过大,植株调整应掌握通风透光的原则,在植株枝叶过于茂盛时适当剪掉基部侧枝并摘去老叶,有利于主茎早结果和提高产量。生长前期营养生长过旺,也可以采取扭叶柄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控制营养生长;采收嫩荚后,摘除荚下的叶片,以利于后面嫩荚的生长发育。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消耗。另外,为了改善植株底部叶片的受光状态,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黄秋葵生长的中后期,应打掉基部侧枝;在收获嫩果后保留下部1~2片叶,摘除以下的叶片。
黄秋葵株苗(特别是矮株种)下部会有不少侧芽长出。对种植较密、苗全苗旺的,侧枝过多会影响坐果,应及时抹去侧芽,以免消耗养分,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若株苗较稀,只需剪除部分弱小分枝,留下粗壮的,以增加结果枝。进入盛果期后,植株出叶加快,应及时摘除无效老叶、残叶,以利通风透光。黄秋葵根深株稳,一般不存在倒伏问题;但在南方地区,入夏以后,暴雨和台风频繁,也有倒伏和折断的危险,应插木棍或竹竿,与主秆绑牢,防止损失
黄秋葵侧枝结果的特性也挺好,当主枝长到50~60cm高后进行摘心,促进上部侧枝结果,提高前期产量;当生长后期植株太弱时,或秋末植株太高结果不良时,可以在地面25cm处(留3-4个嫩芽)砍下来,令其再生、重新发育成一个新的植株,单株产量可提高约40%。
红秋葵与黄秋葵有什么区别
红秋葵我们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果胶和牛乳聚糖等物质,有助于帮助胃部消化,促进食物营养的吸收。而红秋葵与黄秋葵又有什么区别呢?
黄秋葵嫩果(荚)肉质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可炒食、煮食、凉拌、制罐、做汤及速冻加工等。幼果中还含有一种黏性物质,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
黄秋葵的嫩叶也可食用。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
红秋葵和黄秋葵的区别:
1.红秋葵和黄秋葵的颜色不一样。红秋葵的植株颜色是红色的,黄秋葵的植株颜色是绿色的。
2.红秋葵的市场价格要比黄秋葵的高。
3.红秋葵和黄秋葵所包含的营养种类几乎一致,但在人们的印象当中,红秋葵要比黄秋葵更适合食补。
吃秋葵籽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秋葵里面的籽吃了有什么好处
黄秋葵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过转化可以得到“寡肽”复合物,“寡肽”具有增加皮肤活性、减缓衰老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原料,常用于高级护肤品,美容效果显著。
黄秋葵籽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后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葵的种植方法
栽培季节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等作前茬。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冬前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每公顷撤施腐熟厩肥7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300千克,混匀耙平作畦。露地栽培多用两种方式:其一,大小行种植,大行70厘米,小行45厘米,畦宽200厘米,每畦4行,株距40厘米;其二,窄垄双行种植,垄宽100厘米,每垄种两行,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畦沟宽50厘米。若在田边、道旁、河边单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穴3株,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1)直播法黄秋葵多行直播。播前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30℃下催芽,约24小时后种子开始出芽,待60%~70%种子"破嘴"时播种。播种以穴播为宜,每穴3株,穴深2~3厘米。各地应在终霜期过后,适时播种,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2厘米左右。直播每公顷用种10千克,育苗移栽每公顷用种3千克左右。
2)育苗移栽法北方地区多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厚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最好采用塑料钵、营养土块等护根育苗措施,培育适龄壮苗。
田间管理 (1)间苗破心时即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中耕除草与培土
(3)浇水施肥
①浇水黄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播后20天内缺水时宜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喷灌或沟灌。炎夏季节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点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
②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第一次为齐苗肥,在出苗后进行,每公顷施尿素90~120千克。
病虫害防治
病毒主要是病毒病。此病由蚜虫传播,放应及时防治蚜虫。植株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天一次,连喷3~4次。
秋葵有什么营养 预防骨质疏松
黄秋葵中的钙含量和牛奶相当,而且由于黄秋葵的草酸含量低,钙的吸收率在50%~60%,高于牛奶的1倍,是很好的钙源。同时花秋葵中的铁元素含量也较高,而且吸收率也比较高,也是很好的铁源,能预防骨质疏松和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