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七大症状揭秘儿童脑肿瘤

七大症状揭秘儿童脑肿瘤

一、孩子呕吐不一定是胃肠道的问题.呕吐是儿童脑肿瘤最常见的表现,约占80%左右.脑肿瘤所致的呕吐多发生在清晨,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和反复发作.呕吐时大多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其中近80%的患儿还伴有头痛或头晕;另有10%左右的患儿呕吐先于头痛.此外,部分患儿呕吐时常伴有腹痛,这些往往导致家长误以为是孩子的胃肠道出现问题.因此,当小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时,家长应当警惕脑肿瘤的存在,要及时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MRI等。

二、部分孩子不能够准确表达头痛,尤其是低年龄儿童.大龄儿童可以主诉头痛,但是婴幼儿由于对头痛说不清楚或无法表述,往往造成家长的误解和忽视.当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双手不断叩击头部或抓自己的头发和哭闹时,家长们要注意了,这也许是孩子头痛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成年人头痛十分常见,但大多数是功能性头痛;而在儿童头痛中器质性病变明显高于成年人.所以头痛症状对于怀疑儿童脑肿瘤极为重要.

三、孩子视力减退不一定是近视眼.在脑肿瘤的患儿中,视力减退也是比较常见的,多为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少数为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造成.当孩子不明原因出现视力下降,在排除近视眼的同时,家长们还需多安一根弦,当心肿瘤这颗"炸弹"在孩子脑中出现.因为如果诊治时间较晚会使视神经严重萎缩,导致患儿失明.

四、孩子的头围明显增大不一定是高智商的表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就越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头围在出生时平均为32-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为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中敲击患儿头部可听到破壶音.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儿童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了.

五、多饮多尿不代表孩子的正常发育需求.有些脑肿瘤患儿表现为平时易饥饿,胃口增大,饭量甚至可以达到成年人,并且一直吵着要喝水.家长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这只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正常表现.因为像"鞍上生殖细胞瘤"等生长在儿童颅内控制内分泌功能区域的脑肿瘤往往会导致患儿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导致病理性多饮多尿.

六、孩子性早熟不一定是营养过盛引起的.随着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如今儿童营养状况与上世纪相比已经有了极大的飞跃,"小胖墩"已然成为了这个时代儿童的代名词.由于儿童营养滋补品和部分食物中搀杂着激素,儿童过早发育的现象已经不再罕见.但是,孩子性早熟还往往预示着脑肿瘤的侵犯.像颅咽管瘤、下丘脑错构瘤、松果体区畸胎瘤及垂体瘤等都可以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出现性早熟或者生长迟缓.因此,家长们在帮孩子洗澡时,若发现孩子出现过早发育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七.孩子在无任何诱因下出现抽搐要高度警惕.脑肿瘤会给周围正常脑组织产生刺激症状,引起小孩抽搐.据统计,小儿脑肿瘤发生癫痫者占10%左右.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家长们至少要带孩子到医院做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以排除局限性生长的脑肿瘤.

为什么小儿脑瘤容易被误判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 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

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小儿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小儿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 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儿童得了脑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1、头痛:较小的儿童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用手击头等。

2、走路不稳:因肿瘤发生在小脑者多。眼斜或眼球不能上视俗称“对眼”或“斗鸡眼”。

3、眼歪口斜。颈部抵抗或斜颈:平卧检查时抬头下颌够不到胸前。有时患儿颈部倾斜到某个姿势才舒服,这是有小脑肿瘤的一个信号。

4、发育矮小或向心性肥胖:如十几岁的小孩个子才像7~8岁,有时孩子到十几岁时出现以躯干为主的肥胖,这时要警惕有颅咽管瘤的可能。

5、多饮多尿:经常在门诊看到长期诊为“尿崩症”的患儿,最后因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才确诊为鞍上生殖细胞瘤。癫痫发作。

6、性早熟:松果体区的畸胎瘤90%为男孩。

7、发烧。

8、呕吐。

误诊原因

小儿脑瘤常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其原因有:

1、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有病乱投医。

2、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不会说话。

3、小儿对医生的检查一般不够配合,见了医生就哭闹,使检查无法进行。

4、我们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而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熟悉,脑子里没有这根“弦”,把脑瘤错当成其他疾病(如感冒)。

温馨提醒:脑瘤有时候表现出来的症状跟感冒类似,所以才会有那么高的误诊率。如果小孩有疾病症状出现还是要检查清楚根源而不要随便用药消除症状

小儿脑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脑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经过近年来的统计发现,小儿脑肿瘤的发病率大约为26.5~35.5/百万,我国每年会增加大约5万例小儿脑肿瘤确诊病例,提早发现并确诊治疗是目前降低小儿脑肿瘤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在诊断方面小儿脑肿瘤较成人困难,可借助以下的诊断标准加以判断。

【诊断】

儿当儿童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头痛,伴有呕吐或头围增大,要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对可疑的患儿应作头颅影像学检查。

1.CT及MRI是诊断脑肿瘤的两种主要的影像学方法。CT可确定脑瘤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和结构,并可显示周围脑水肿、出血、脑积水和骨质变化,但是软组织分辨率及发现肿瘤的敏感性不如MRI。MRI对钙化灶不敏感,但可清晰显示脂类、出血及血管结构,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背景。由于MRI无骨伪迹,故对小脑、脑干、鞍区和颅底部肿瘤的诊断优于CT。

2.颅骨X线平片显示骨缝裂开、指压迹增多、蝶鞍及内听道扩大和颅内钙化斑等。

3.头颅超声波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中线结构移位、脑室扩大等。B型超声波实时超声检查可直接发现颅内肿瘤。

4.腰椎穿刺主要用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但对于颅内高压有脑疝危险的,应先降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

【鉴别诊断】

小儿肿瘤最易误诊为以下几种疾患,应注意鉴别:

1. 脑膜炎或脑炎:小儿中瘤有发热者占4.1%,当脑脊液呈炎症样改变时或者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颈部抵抗时,容易误诊。

2. 胃肠道疾患:颅压增高时患儿有反复进食后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或幽门梗阻及肠蛔虫症。

3. 先天性脑积水:婴幼儿脑瘤的头颅增大前囟张力增高及头皮静脉怒张与脑积水表现相似。

4. 血管性头痛:非常多见,有时可与肿瘤引起的头痛混淆。

5. 尿崩症:多为鞍区肿瘤的一个症状而非一种疾病。

6. 眼科疾病:脑瘤引起视乳头水肿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影响视力视野,易误诊为视乳头炎和视神经炎。

7. 癫痫:儿童脑瘤有10%左右有癫痫发作。

8. 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诊断小儿脑肿瘤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将小儿脑肿瘤体征症状不明显和小儿口述能力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以及不配合医生查体等情况考虑到,小儿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儿童疾病症状极为相似,非常容易出现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在这个方面医生应该引起重视。

电磁辐射会致使儿童脑肿瘤

在现代的社会中儿童脑肿瘤已经不再是新鲜的疾病,据国外的一家儿童医院统计,近几年来儿童脑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脑肿瘤的发病年龄越小,肿瘤的危害就越大。生活中电磁辐射、环境污染、滥用药物、病毒感染等都是引发脑肿瘤的主要原因。

1、电磁辐射:现代家庭生活当中的各种电器,例如电视机、冰箱等,本身都存在各种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此外,不少家长为了能够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上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对此有专家指出,电磁辐射对人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过研究证明的。

2、环境污染: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及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只要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殊不知,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不是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3、滥用药物: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引发难以预估的伤害。

4、病毒感染:母亲怀孕期间或者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如果受到乳头状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病变。

综上所述,目前电磁辐射是导致婴幼儿脑肿瘤的主要元凶,因此孩子的家长要加强注意放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些电磁辐射的影响,从而远离脑肿瘤。

我国高发的五种儿童脑肿瘤

在1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中,第一个原因是意外伤害,第二就是各种类型和部位的肿瘤,约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1%。在儿童所有类型和部位的肿瘤中,第一位发病率是白血病,约占33%,即3个儿童肿瘤病人中就有1个是白血病;第二发病率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是脑肿瘤),约占20%,即5个儿童肿瘤病人中就有1个是脑肿瘤。虽然这个数据我曾在很多医学讲座中反复提及,但为了引起大家对儿童脑肿瘤的了解和重视,我将一再地重申和强调这组数字。

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展大范围的关于儿童脑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在2007年我就职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的日子里,我曾经的同事周大彪,罗世祺,马振宇等,在天坛小儿神经外科1267例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病历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流行病学的分析和调查,并将结果发表在了当年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调查结论如下:

儿童最常见的前5位脑肿瘤是:星形细胞瘤(30%)、颅咽管瘤(20%)、髓母细胞瘤(16%)、生殖细胞瘤(8%)和室管膜瘤(6%)。

这5种类型均是恶性的肿瘤,占儿童神经系统肿瘤的80%。在全部儿童神经系统肿瘤中,恶性肿瘤占91%,而良性肿瘤只占9%。

怎样预防儿童脑瘤

预防儿童脑肿瘤远离辐射

当今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关于小孩的电子产品,也是越来越多,诸如Ipad、手机、电子学习机等层出不穷。但是我们让小孩享受这些东西的同时,它们也正在悄悄的“害”孩子。因为,辐射源也是一种环境污染。而且要知道,某些脑瘤的发病可能与特定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有关,辐射正是基因突变的源泉之一。

脑肿瘤发生,小心药物滥用

无论是妈妈在怀宝宝时,还是,小孩出生后的药物滥用都会给小孩带来难以预估的伤害。尤其是如今抗生素滥用的今天,如果家长朋友们只是追求当前的疗效,或者越贵越好的心态而过度乱用抗生素,都会使得脑癌发病率的增加。

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的不良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阻塞脑动脉,血气凝滞。这时一些脑部寄生虫,病毒就大量繁殖,诱发儿童脑肿瘤。

当然,现在我们很少会出现让孩子没得吃的现象。但是,小孩子的挑食、厌食等现象却是屡见不鲜。保持膳食的均衡,少吃或者不吃咸而辣、熏烤等食物,应该尽量让孩子多吃蔬菜才行。

脑瘤呕吐怎么办

一、脑癌呕吐表现与众不同

不同于一般的胃肠反应所表现的呕吐症状,脑肿瘤引发的呕吐病初以清晨或早餐后多见,与进食无关,而且不伴有胃脘胀、恶心、腹痛和腹泄等胃肠道症状。

儿童脑肿瘤患者在呕吐后能立即进食,而进食后又很快呕吐。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这样长期反复发作可出现脱水、营养不良,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另外,脑肿瘤的呕吐可呈现喷射状,患者吐前多无恶心感,往往在一阵头痛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常可喷出0.5—1米远。同时其还可伴随头痛、视力障碍、幻嗅,少数患儿还伴有腹痛等症状。

二、以呕吐为主的脑癌

我们知道,脑癌在儿童恶性肿瘤中除白血病外位列第二,而呕吐则是儿童颅内脑癌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达 73%~94%。由于儿童脑瘤多数为小脑疾病,而小脑病变经常表现为肠胃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等,或者走路不稳。因此在儿童期内中,以呕吐为主的脑肿瘤,我们应该多关注小脑病变。

而对于成年人而言,由于脑肿瘤的呕吐可因为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也可因颅后窝肿瘤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而引起;第四脑室内肿瘤可直接刺激呕吐中枢,有时只要转动头部即可引起眩晕及呕吐,称为布朗征;脑干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2%~5%,部分病人发病初期症状就是呕吐。这些都是以呕吐为主的脑肿瘤,在疾病诊断中要尤为关注。

呕吐虽然看起来稀疏平常,但其导致的后果可能会非常的严重。因此,当我们出现异样性的呕吐,如当持续出现几天呕吐时,我们就需要关注起来了,因为要当心脑肿瘤惹上身。

好了,言归正传,同样的肿瘤,有人用药疗效明显,有人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个体基因的差异,肿瘤基因突变不同,导致药物效果不同。国内三甲医院普遍建议肿瘤用药基因检测,制定疗效更高、毒副更低的用药方案,寻找对症靶向药。而肿瘤家族病史的人,可通过肿瘤易感基因检测排查风险,对肿瘤预防临床意义重大。

孩子爱睡觉可能是颅内的脑肿瘤在作怪

由于孩子小,表达能力差,而且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所以家长一定对孩子多加关注,感觉孩子稍有不一样就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做检查。调查显示,儿童脑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由于现在脑肿瘤的发病原因还不确定,所以没有办法预防,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脑肿瘤早进行治疗。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贪睡,不学习,坏毛病多,就整天骂孩子,小编告诉您很可能是脑肿瘤在作怪,下面小编介绍一下儿童颅内脑肿瘤的特殊表现。

1.儿童对玩耍不感兴趣,目光呆滞,不爱说话而且容易被激怒。

2.走路的时候东倒西歪像喝醉了一样,有些时候可能会站不住坐不稳的,手里拿个东西都拿不住。

3.孩子的颈部比较僵硬,有时候会斜在一旁,还会觉得头疼。

4.孩子的眼球不能往上看或者是不能往下看。

5.孩子的双眼斜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斗鸡眼,或者孩子看东西的时候是双影。

6.孩子的视力下降,去检查的时候却不是近视。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看电视的时候离的太近了就唠叨孩子,可是孩子总是戒不掉这个毛病,如果不是近视的话很可能就是脑肿瘤了。

7.孩子早上没有吃什么东西,起床后就开始呕吐,如果孩子不是感冒或者肠胃不舒服的话,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因为呕吐是孩子患脑肿瘤最常见的症状。

8.整天不睡或过度嗜睡。不少儿童出现该睡觉的时候怎么哄都不睡觉,甚至可以整天不睡觉,而有的则是过分嗜睡。这很可能就是脑肿瘤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孩子爱睡觉可能是脑肿瘤的原因,儿童脑肿瘤一般好发于5-8岁,家长朋友要多加注意一下。

相关推荐

脑肿瘤儿童有什么危害

1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儿童正是在长身体,大脑发育的时期,孩子患有脑肿瘤,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全,导致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还很容易造成孩子智力弱,因此孩子有了脑肿瘤,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2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孩子患有脑肿瘤,大脑无法正常指挥孩子的手脚运动,导致孩子的走路缓慢,孩子不能做正常的体育运动,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骨骼发育,很可能导致孩子骨骼发育成畸形,因此患有脑肿瘤儿童要及早的治疗。 3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脑肿瘤发病起来会让身体很痛苦,儿童瘦小的身体,不能长期的忍受脑肿瘤的病痛,严重的会威胁到孩子

导致脑瘤原因有什么

1、辐射影响。现在的各种电器琳琅满目,人们最常用的就是电视机、电脑手机这些物品。只要是带电的都会有电辐射。而儿童脑肿瘤是怎么产生的呢?很有可能是由于母亲怀孕时总是用电脑手机,这些辐射对胎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现在很多孕妇都购买放射服穿,害怕到处无所不在的辐射伤害到腹内的胎儿。 2、滥用药物。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儿童得了脑瘤的早期表现为呕吐、头疼,较小的儿童常表现为焦躁不安,或用手击头等。头颅增大。走路不稳:因肿瘤发生在小脑者

脑肿瘤症状

1、呕吐:脑瘤发现后,会导致头颅内的压力增高,对于迷走神经会造成压迫。幼儿颅后窝肿瘤以呕吐为首发症状,但将其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的并不少见,应高度器重。呕吐的非常症状是多与肿瘤饮食无关(有时可引起),可不伴恶心,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有可能减轻,头位变动可引起或更加严重呕吐。 2、视力下降:病发时脑瘤有什么症状?脑瘤病发后还会引起视力减退,随着肿瘤的增大,这种症状也会愈加严重。颅内压增高到必定时代后可导至视乳头水肿和视力障碍,日久可演变为继发性神经萎缩和视力降落。过一会能恢复如常,而这正是将呈现视力障碍的警示

脑肿瘤儿童有什么危害

儿童的身体是很脆弱的,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患有脑肿瘤脑肿瘤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孩子患有脑肿瘤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你知道脑肿瘤儿童有什么危害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 1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儿童正是在长身体,大脑发育的时期,孩子患有脑肿瘤,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全,导致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还很容易造成孩子智力弱,因此孩子有了脑肿瘤,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2影响孩子的骨骼发育,孩子患有脑肿瘤,大脑无法正常指挥孩子的手脚运动,导致孩子的走路缓慢,孩子不能做正常的体育运动,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骨骼发育,很可能

浅析脑癌的三大症状

脑癌症状一:视觉障碍 因颅内压增高引起视乳头水肿所致。用眼底镜可查出视乳头水肿。病人可表现为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可有复视、偏盲或失明。 脑癌症状二:呕吐 呕吐常在早晨发生,或在头痛剧烈时发生,呕吐呈喷射性,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脑肿瘤患者的呕吐不伴有胃脘闷胀、恶心、腹痛和腹泻,而是在一阵头痛之后突然出现“喷射状呕吐”。因为增高的脑压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受刺激,所以会出现具有此特征性的喷射状呕吐。有些儿童脑癌患者,由于不能表达其他症状,往往以无缘无故的喷射状呕吐作为患病初期的判定标准。

儿童脑膜瘤与成人脑膜瘤的区别

一般,脑膜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达10余年是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特别是颅内压增高症状)还不严重;脑膜瘤在儿童期极少见,仅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0.4%~4.6%。儿童脑膜瘤和成人脑膜瘤,说起来这两种同样都是脑部肿瘤疾病,有些人也许就会以为从字面看起来就完完全全可以知道这两种疾病的区别了,那就是两种疾病的发病的人群不一样,儿童脑膜瘤是发病在儿童而成人脑膜瘤是发病在成人。其实,这两种脑部肿瘤疾病的区别远不止这些。 儿童脑膜瘤与成人脑膜瘤的区别大致有以下一些方面:成人脑膜瘤多为

脑瘤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惠主任表示: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

胎儿脑囊肿的原因有哪些

近些年来,儿童脑肿瘤发病呈现增多的趋势。这主要与四大“罪魁祸首”有关。 环境污染 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只要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殊不知,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电磁辐射 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此外,不少家长为了随

妈妈要预防孩子患胶质瘤

天真活泼的丫丫今年7岁,3个月前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出现呕吐症状。开始丫丫的妈妈还以为是消化不良。到后来,丫丫就开始嚷着头痛,这才引起了丫妈妈的重视。医生通过一些列细致检查,还做了肿瘤标志物筛查,最终丫丫确诊患为神经胶质细胞瘤。 专家指出儿童胶质瘤容易发生在6~8岁,是儿童常见脑干肿瘤,呕吐、头痛、精神不振都是因脑瘤所起。 专家介绍:脑干神经胶质瘤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是头部肿瘤多发的恶性肿瘤,约占40.49%。儿童胶质瘤约占儿童脑瘤的13%,位于脑干,一般无法手术治疗,有些可接受放

婴儿脑肿瘤的危害

一、呕吐: 这是儿童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表现,早期时易在清晨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出现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并呈现出间歇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对于孩子,常出现从口、鼻腔呈喷射样呕吐,并伴有头痛。 我们都知道这是颅压增高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常碰到约10%的脑肿瘤患儿,仅有反复的呕吐,没有头痛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第四脑室底部的呕吐中枢神经受到肿物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时,特别是伴随有头疼或者头晕,家长注意带孩子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 二、头痛: 成人的头痛十分常见,大多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