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霍乱患者有哪些发病表现

霍乱患者有哪些发病表现

潜伏期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 -6天。病程通常分为三期。泻吐期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 之呕吐,腹泻每日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 数。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少数重症患者 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 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仅低 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 -2天进人脱水期。脱水期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 衰竭。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 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 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反应恢复期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 恢复正常。约1/3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 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 “暴发型”或“干性霍乱”。

霍乱患者隔离期的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分为一般护理和对症护理。一般护理:1、消毒与隔离,要将患者严密隔离并随时进行所有东西的消毒,防止细菌的传染。2、患者要注意多加休息。3、饮食,对于吐泻严重者应禁食,不严重的患者可以让家属做一些半流食予以服用,要少量多餐。4、患者要注意日常的卫生,床单要勤洗勤换。

对症护理:

脱水的护理:大量,快速补液是抢救病人的关键。

腹泻的护理:标本采集,留取新鲜的标本,及时送检,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

心理护理:在隔离期间,要及时告诉隔离人员的必要性和强制性,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了解病情,减轻心理的压力,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护理人员根据个性特征,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护理,满足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在护理过程中认真的倾听,了解隔离人员的各种困难,并尽可能的给予解决,保证了隔离的顺利进行。使大家恢复健康并出院。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患上霍乱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病,有剧烈的“米泔水”样腹泻、呕吐、 严重脱水等表现者应想到本病;对于流行期间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的泻吐患者应作为疑似病例处理;对离开疫区不足5天发生腹泻 者也应按上述诊断。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荧光抗体检查可于1-2小时出结果,准确率达90%。细菌 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增菌,后用选择培基分离,生化 试验鉴定。

霍乱烈性传染病

霍乱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病后带菌可达1年以上。临床表现主要有剧烈腹泻、呕吐、神态不安、表情淡漠、声音嘶哑、头昏、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常为1~2天。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胀感。每天腹泻数次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霍乱的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流行高峰为7~10月。但随着气候的变暖,4月上旬甚至3月中下旬也会出现病例。霍乱病人与疑似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密切接触都也要采样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病人的吐泻物、生活用水、衣物、饮食用具等都要严格消毒。病人家庭的家具、地面、墙壁、污染的生活用具、厕所及周围环境也要消毒。折叠发病回升我国霍乱疫情在近3年持续低发过后,今年以来呈现了明显回升的态势。今年霍乱发病人数回升,既与南方部分地区霍乱流行菌型发生变化有关,又与一些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有关,还与不良饮食习惯及食品加工环节的交叉污染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各地报告,截至今年9月下旬,全国霍乱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病例多集中在几个南方沿海省份。暴发疫情多发生在农村婚丧聚餐之后,散发病人多有不洁饮水饮食史,尤其是有吃生、半生海水产品或在小饮食店进食的经历。相关研究发现,霍乱优势菌群的变迁是发生暴发或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霍乱疫情以小川型为主。近年来,我国霍乱多菌型同时流行,今年稻叶型所占比例在增大;报告病例较多的南方沿海几个省份,霍乱流行菌型显现了再次以稻叶型为主的态势。霍乱稻叶型菌株流行强势增加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根据霍乱历史流行资料,霍乱菌型转换常因人群缺乏相应免疫力而可以导致新的流行。专家们预计,今年10月南方省份仍然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2006年霍乱疫情在发病人数、发病范围均可能超过今年

夏季会容易引发霍乱吗

主要经水与食物传播与0l霍乱相似,0139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水和食物。据调查,78%的病人有可疑饮污染水的历史,11%有可疑食物史。观察证实0139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的时间较0l群霍乱弧菌长,检出率亦高。所以水污染后造成暴发流行的机会更多。

人群普遍易感0139霍乱弧菌为新发现的新流行菌株,所以对人群普遍易感。即使以往有过霍乱流行地区,已经对01群霍乱弧菌获得免疫力的人,也不能保证免受0139霍乱弧菌的感染。不过,在实际流行地区也并非人人都发病。发病以成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

无症状带菌者也是传染源病人粪便中有大量霍乱弧菌可传染别人,所以是主要传染源;值得警惕的是无症状带菌者,是更危险的潜伏传染源。

临床表现同古典霍乱人们都知道,01霍乱(古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无发热、无痛性水泻、呕吐、脱水;而0139霍乱弧菌感染则为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0139霍乱弧菌感染病例除有腹痛与01型不同外,其他临床表现几乎与01霍乱无法鉴别。0139型所致腹泻,体液及电解质丢失可致心血管衰竭,并可于数小时之内死亡。

所以,对0139型霍乱应高度警惕,加强监测,绝不让其蔓延成灾。

霍乱潜伏期及症状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患者因进食或饮用受霍乱菌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引致不适。

散播方式

病人排出带有霍乱弧菌的粪便,可循叁种途径污染食物:

病人如厕後没有洗手,其後又接触食物。

苍蝇等沾到病人的粪便,把细菌带到其他食物。

病人的粪便排到一些水源,如河水及海水中。如没有煮沸便饮用这些水,或生吃水中的海产,便有机会感染霍乱细菌。由於霍乱弧菌在咸淡水均能生存,而生存时间颇长,因此海产特别容易染有病菌。

经空气和口水传播霍乱弧菌的机会并不高,原因是霍乱弧菌较重,在空气中很快会跌到地上死亡,而口水所含有的霍乱弧菌数量极少,人体的抵抗力足以它们杀死。

潜伏期

数小时至5天不等。

徵状

呕吐、,及排出大量水质粪便,大便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持续的腹泻和呕吐会导致水分及电解质迅速流失,循环衰竭和。病人有下述症状:烦燥不安、表情呆滞、声音嘶哑、口渴、眼球下陷等。他们呼吸短促、脉膊细小、心音微弱、血压下降,严重者如得不到及时治理,便会死亡。

霍乱预防应该怎么做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作好疫源检索,这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环节,这方面我国已有成功的经验。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确保用水安全,有良好的卫生设施可以明显减少霍乱传播的危险性,在霍乱还没有侵袭和形成季节性流行的地区,制定有效的控制霍乱的计划是对控制霍乱流行的最好准备,长期改善水的供应和卫生设施是预防霍乱的最好方法,对患者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应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3、提高人群免疫力:往应用全菌死菌苗或并用霍乱肠毒素的类毒素菌苗免疫人群,由于保护率低,保护时间短,且不能防止隐性感染和带菌者,因而已不提倡应用,目前国外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并试用的有多种菌苗。

霍乱的症状

症状出现于细菌感染后1~3天,可从轻度没有并发症的腹泻到严重的潜在致命的表现,部分受染的人完全没有症状。

本病常骤然开始,发生无痛.水样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可引起每小时1升以上的液体丢失。由于严重的水和盐的丢失导致严重的失水,患者表现干渴、肌肉痉挛、软弱和尿量极少。组织中的液体的严重丢失引起双眼下陷,手指的皮肤严重的起皱纹。如果未给予处理,由于严重的血容量失去平衡和增高的盐浓度能导致肾衰竭、休克和昏迷。

症状通常在3~6天内消失,多数病人在2周内清除细菌,但少数患者可成为慢.带菌者。

霍乱的诊断可由直肠拭子或新鲜大便检查发现细菌而确定。因为霍乱弧菌在常规大便培养时不生长,医生必须要求做霍乱弧菌的特别培养。

霍乱症状诊断治疗

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硷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肾功能衰竭。

霍乱自古以来即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呈地方.流行,1817~1923年百余年间发生过六次世界大流行。于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从埃及患者粪便中首次发现了霍乱弧菌。1905年cotschlich在埃及西奈半岛el-tor检疫站从麦加朝圣者尸体分离出类似霍乱弧菌菌株,命名为el—tor弧菌,后将el-tor弧菌所致疾病称为副霍乱。由于两种弧菌的形态和血清学特.基本一样,临床表现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1962年5月第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两者所致的疾病统称为霍乱。1820年该病传入我国,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国,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后几乎绝迹,但近年与国外交往频繁,极易从国外再度传入。

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无芽胞和荚膜,长约1.5~2.0μm,宽0.3-0.4μm。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呈流星样一闪而过,粪涂片呈鱼群排列。在硷.(ph8.0~9.0)蛋白胨培养基上易于生长。

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至少78个血清群,古典型和埃尔托型均属o-1群霍乱弧菌,国际检疫的传染.病原,以检出o―1群为准。菌体抗原有a、b、c三种成份。a为o―1群的特异抗原;据菌体抗原成份又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稻叶型(inaba,原型,含ac),小川型(ogawa,异型,含ab)和彦岛型(hikojima,中间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尔托型抵抗力较强。一般在未经处理的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长时间。两者对热、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剂都很敏感,加热100℃1~2分钟或日光下暴晒1~2小时即死亡,2漂白粉、0.25过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锰酸钾数分钟便可将其杀灭。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

(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三)人群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肠道的siga以及血清中特异.凝集抗体、杀菌抗体及抗毒素抗体等的杀菌作用。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来,已先后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1991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灭,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计发病50余万人,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公害。

1.地区分布两型弧菌引起的霍乱均有地方.疫源地,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从上述地区扩散而来。我国是外源.,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节分布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有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前者常为经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多见于新疫区,而后者多发生在老疫区。

霍乱与副霍乱相关知识

霍乱与副霍乱

霍乱与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的两个不同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吐泻,严重失水,周围循环衰竭为临床特征。主要并发症有酸中毒、低血钾、心肾功能衰竭。多流行于夏秋季节,死亡串高。传染源为病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水、饮食、生活接触及苍蝇,人群昔遍易感。本病属中医“霜乱”范畴。

[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i-3日。

2.病程可分为3期。

(1)吐泻期:约持续10余小时至2日。先泻后吐,剧烈无痛性腹泻,连续喷射性呕吐。

(2)脱水期:口渴,烦躁不安,眼眶凹陷,皮肤弹性消失,肌肉痉挛。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

(3)恢复期;症状逐渐减轻,病情逐渐恢复,可出现发热。

[诊断]

1.流行期间及流行区内出现典型症状、体征:剧烈吐泻、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

2,实验检查

(1)粪便培养阳性。

(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3)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本病应注意与食物中毒、急性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感染治疗:首选四环素0.5g,每6小时1次。肾功能衰竭者先用强力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2)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般用等渗液体,及时补钾。

(3)纠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加入液体中静滴。

(4)对症处理

①休克者应用升压药,心衰者应用西地兰。

②病情危重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进行透析。

2.中医药治疗

(1)寒霍乱:轻者吐泻清稀,胸闷脘痞,四肢清冷,舌苔白腻,脉濡弱。重者吐泻不止,面色苍白,g9匡凹陷,汗出肢冷,筋脉挛急,舌校、苔白,脉沉细。

治法;轻者敬寒焊湿,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10克、佩兰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半夏lo克、川朴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甘草6克。

重者: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熟附子10克、党参15克、炮姜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2)热霍乱:吐泻势如喷注,泻下如米泔汁,臭秽难闻,烦热口渴。脘闷腹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方药:蚕砂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10克、淡豆卷10克、薏苡仁30克、半夏10克、川朴lo克、木瓜10克、吴萸10克、滑石(先煎)30克、甘草6克、淡竹叶10克、通草10克。

(3)干霍乱:腹中绞痛,烦躁闷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面青肢冷,脉沉。

治法:辟秽泄浊,利气宜寒。

方药:川朴10克、良姜10克、元明粉6克(冲服)、大黄10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木香10克、藿香10克、

半夏10克。

[预防与调养]

1.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3.防蝇、灭蝇。

4.注意休息,清淡易消化饮食。

霍乱引起绿色尿的原因有哪些

绿色尿患者多见于尿内有绿脓杆菌滋生时,或胆红素尿放置过久,氧化成胆绿素时。当尿液呈暗绿色时有可能是因为霍乱引起的。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绿色尿等症状。

霍乱引起绿色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霍乱弧菌是病原菌,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水源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存在霍乱肠毒素受体,发病是大量水和电解质自表面神经节苷脂不可逆地结合在一起。

2、霍乱的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

3、霍乱的两个生物型均可经水、食物、苍蝇以及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水源传播是最重要的途径。

4、易感人群人们不分种族、性别和年龄,对霍乱普遍易感。

5、当出现此病时,患者大量服食消炎或其他治疗药物。

温馨提示:对于霍乱引起的绿色尿患者,应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提高人群免疫力,注射疫苗。

霍乱的食物传播

通过食物传播是霍乱发生的另一种常见途径。在已经有比较安全的饮用水的地方,由于轻型霍乱患者、带菌者等的粪便、排泄物污染了食物而引起的食物型霍乱传播甚至暴发也常有发生,有的地区甚至还相当突出。

霍乱流行区内的食物在生产、运输、加工、贮存和销售中过程都有可能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所污染,也可能被患者、带菌者直接污染,而霍乱流行区的水产品(如鱼、牛蛙等),特别是甲壳类、贝壳类(如虾、蟹、甲鱼和烃子等)产品的传播作用更大。

此外,霍乱流行区的生冷食品、半流体的食物、鱼、肉、蔬菜、乳制品等也容易被污染。在这些食物中,霍乱弧茵可保存几小时或者几天,长的甚至司以长达1—2周,条件适宜时还可以繁殖增加。食品被带有霍乱弧菌的水污染后还可形成食物型暴发。能不能通过食物传播还与烹调、制作及食用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生吃、半生吃、盐腕后生吃等食用方法不合适而感染霍乱的人较多。

经食物传播发生的病例的数量与食品的供应方式(集中或分散)、食用方法(如流行期间办婚丧事聚餐、宴会)有一定关系,如集中供应被污染食品或者许多人同时食用时可以引起食物型暴发;食物运销到外地时还可能引起远程传播。近年来,国内有些地区还多次发生因为举办婚丧酒宴或各种聚餐而引起食物型霍乱暴发的情况。

霍乱防治知识

(一)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近来已有动物(含水生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报道,值得重视。

(二)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肠道的siga以及血清中特异性凝集抗体、杀菌抗体及抗毒素抗体等的杀菌作用。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来,已先后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1991年初发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灭,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计发病50余万人,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公害。

1.地区分布 两型弧菌引起的霍乱均有地方性疫源地,印度素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则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是从上述地区扩散而来。我国是外源性,历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节分布 我国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有暴发及迁延散发两种形式,前者常为经水或食物传播引起暴发流行,多见于新疫区,而后者多发生在老疫区。

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

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可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o1群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又都分为稻叶、小川和彦岛(少见)三种血清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产毒株和非产毒株。

公众如何预防霍乱?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霍乱污染)物品不要碰。

霍乱有怎样的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 绳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 疫区儿童发病率高。感染霍乱弧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机体特异和 非特异的免疫力。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流行特征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来, 已先后波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未熄灭,仅1991年一 年全世界已累计发病50余万人,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公害。

相关推荐

霍乱(cholera)是什么疾病

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 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 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酸碱失衡、周围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 衰竭。

霍乱弧菌

形态与培养特性 新从病人分离出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在液体培养基内常呈单个、成对成链状,的相连呈S形,甚至螺旋状[1] 。营养要求不高,在霍乱弧菌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

霍乱如何防治

1.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作好疫源检索,这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环节,这方面我国已成功的经验。 (1)建立腹泻肠道门诊:所城镇医院均应建立肠道门诊,接诊所腹泻患者,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和作好疫情报告,以防传染源扩散。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粪检和预防性服药: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d,连续2天,第1次粪检后给予服药可减少带菌者,一般应用多西环素200mg顿服,次日口服100mg,儿童6mg/(kg·d),连服2天,亦可应用诺氟沙星200mg

茄子不能与什么同食 茄子不能和墨鱼一起吃?

网上说法墨鱼与茄子同食会患痢疾和霍乱,这种说法是没科学依据的,茄子和墨鱼并不存在相克这一说法,痢疾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感受时令之邪或者饮食不卫生,霍乱则是因为感染了霍乱弧菌引起,所墨鱼与茄子可以同食。

牛皮癣发病与四大因素

1、代谢障碍 正常表皮细胞更替时间为26~28天,而牛皮癣皮损的更替时间仅为3~4天,因而表皮细胞的成熟受到干扰,组织学及角化发生紊乱,导致产生大量的银白色鳞屑。 2、其他因素 另外,牛皮癣发病还与经常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因素关。 3、感染 临床上将近一半的牛皮癣患者发病是继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发病,将近九成的患者慢性扁桃体炎,儿童牛皮癣患者常伴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牛皮癣症状可减轻。 4、免疫功能紊乱 免疫学研究证实,牛皮癣患者体液免疫紊乱,患者血中T抑制细胞明显下降,T辅助细胞升

霍乱症状哪些

霍乱从感染到出现症状要经过数小时至5天,多数为1~2天。霍乱发病多急骤,病人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腹泻多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稀水样,尚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少数重病人可血性便。 在严重病例,第一次大便量可超过1500毫升。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但亦呕吐与腹泻同时或略先于腹泻。恶心少见或较轻。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以后可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由于频繁的腹泻、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病人烦躁不安、口渴、声

霍乱的症状

1.病程分期 典型病例病程可分3期。 (1)吐泻期:以剧烈的腹泻开始,继而出现呕吐,一般不发热,仅少数低热。 ①腹泻:腹泻是发病的第一个症状,其特点为无里急后重感,多数不伴腹痛,排便后自觉轻快感,少数患者腹部隐痛,个别病例可阵发性腹部绞痛,排出的粪便初为黄色稀便,后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多见,腹泻严重者排出白色混浊的“米泔水”样大便,肠道出血者排出洗肉水样大便,出血多者则呈柏油样便,以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者多见,腹泻次数由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重者则大便失禁。 ②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不伴

霍乱的偏方

(1)取嚏法:用皂角末或通关散等药吹入鼻中,取嚏以通气道,使邪气外泄,浊气外出。多用于干霍乱,可使症状减轻。 (2)刮痧:刮痧部位一般取肩颈、脊背、胸前、胁肋、两肘臂、两膝弯等处,用刮痧板(如无,可用银元、铜元、木梳背等代替)蘸活血润滑剂或止痛灵(可用菜油代替)从上而下刮之,直至表皮出现红紫色瘀点或密集的红紫色疙瘩为止。项下及大小腹软肉处,以食盐研细,用手擦之,或用手指蘸清水搓之。 刮痧助于疏通经络,使邪气外出,可使症状减轻,适用于干霍乱。 (3)熨灸:熨灸用于霍乱之属寒者,可用炒盐 1包,熨其心腹,令

霍乱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血常规及生化检查 由于失水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增高,白细胞计数10~20×109/L或更高,中性粒细胞及大单核细胞增多。血清钾、钠、氯化物和碳酸盐均降低,血pH下降,尿素氮、肌酐升高。治疗前由于细胞内钾离子外移,血清钾可在正常范围内,当酸中毒纠正后,钾离子移入细胞内而出现低钾血症。 二、尿常规 可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尿比重为1.010~1.025之间。 三、血清学检查 血清凝集试验。在发病第1~3日及第10~15日各取1份血清,若第2份血清的抗体效价比第1份增高4倍或4倍以上,诊断参

霍乱疫苗必要打吗?

很多网友对霍乱疫苗并不是很了解,比如像网友妮娜天使就说:“霍乱疫苗我没听说过的!”其实,霍乱疫苗的预防接种,是可以降低霍乱发病率,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但是否必要打呢? 是否接种霍乱疫苗,这个是家长自己决定的事情。除了一些国家要求必须打的之外,其他的可以遵循家长的意见进行。一般来说,是否接种霍乱疫苗主要看当地的情况是不是严重。而世卫组织从未建议使用注射用霍乱疫苗,因为这种疫苗的保护效率较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此外,霍乱疫苗还会出现副作用,大约50%的疫苗接种者在接种部位产生疼痛和发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