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恙虫病的预防方法

恙虫病的预防方法

恙虫病是夏秋季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随着郊游热、野炊热、钓鱼热、席卧野外草地露宿热的兴起,城镇居民大批涌向郊外,恙虫病发病率增高。

恙虫病的发病是病原体从恙螨叮咬处侵入人体,先在局部繁殖引起皮损,从而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立克次体血症,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毒血症状和脏器的炎性,变性病变,主要是在血管系统可见局灶性或广泛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肺、脑、心、肾最为显著。具有四大临床特征:高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

皮肤焦痂与溃疡这一特异性体征是此病主要依据,在流行区有焦痂者占总病例数的67~98%,但此皮肤损害不痛不痒,且常隐匿于人体外生殖器、腋窝等隐蔽处,患者不易察觉或羞于提示,则可失去这一特性诊断依据而延误诊断。野草丛、树林接触史为流行病学诊断依据。

恙虫病发病季节多为6~9月的夏季。但是近年南方诸省相继报告秋冬季节发病的恙虫病,并且恙虫病立克次体肺炎并不少见,本病是肺炎中的特殊临床类型。

(一)消灭传染源主要是灭鼠,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啮齿动物中一些鼠类是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主要贮存宿主,为本病的传染源,故灭鼠是根本性预防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

(三)个人防护避免在溪边草地上坐卧,在杂草灌丛上晾晒衣服,在流行区野外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工作活动时,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 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 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四)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有效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五)消除恙螨孳生地:及时喷洒杀虫剂灭螨或清除杂草,以使居住周围环境和人群经常活动的场地无恙螨栖息。

宝宝蛔虫病怎么预防

对于宝宝蛔虫病,预防才是关键。良好的预防措施,可以让孩子免受宝宝蛔虫病的痛苦,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想知道宝宝蛔虫病怎么预防?接着往下看吧!

1、防止宝宝蛔虫病从口而入,所以要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瓜果蔬菜类的一定要洗干净再吃,如果去皮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尽量削皮后再吃;

3、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存放,避免苍蝇蟑螂等沾染食物;

4、要经常给宝宝剪指甲,因为指甲缝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

5、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因为生水中含有较多蛔虫病菌,很容易引发蛔虫病。

锥蝽中国主要分布 锥蝽中国主要分布地区

据相关疾控中心发布声称,在我国发现的红带锥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南方地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22°42′44.63″N,113°08′45.34″E)收集到一雌一雄锥蝽成虫。从形态学和基因分析表明这些锥蝽为红带锥蝽,这是首次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记录红带锥蝽。

羌虫病如何防治

1、控制传染源:鼠类是病原体的主要携带者,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2、 消灭传播媒介:恙虫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指导病人及家属出院后做好预防工作。注意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时喷洒灭虫剂,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晾晒衣被,劳动后及时洗澡。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3、加强防护意识:目前尚无恙虫病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 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 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

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

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

被锥蝽虫咬了怎么办 锥蝽虫在我国正悬赏找虫找人

2018年7月5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广州疾控i健康)发文,呼吁广州居民一起“找虫、找人”,找到锥蝽(英文triatomine,读音zhuīchūn),找到潜在的美洲锥虫病患者。文章还说到:当地疾控部门将以每只8元的悬赏金,向捕虫者提供奖励。

可见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锥蝽以及锥蝽叮咬所致的锥虫病相关重视。

恙虫病的饮食护理要求

一、羌虫病的护理

1.控制传染源

鼠类是病原体的主要携带者,应发动群众,采用各种灭鼠器与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灭鼠。

2. 消灭传播媒介

恙虫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指导病人及家属出院后做好预防工作。注意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时喷洒灭虫剂,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晾晒衣被,劳动后及时洗澡。铲除杂草、改造环境、消灭恙螨孳生地是最根本措施。流行区野外作业时,应铲除或焚烧住地周围50米以内的杂草,然后喷洒1~2%敌敌畏,亦可用40%乐果乳剂或5%马拉硫磷乳剂配成1‰溶液以20~25ml/m2计算渍洒地面。应扎紧袖口、领口及裤脚口,身体外露部 位涂擦5%的邻苯二甲酸二甲脂(即避蚊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苯甲酸苄酯或硫化钾溶液;以防恙螨幼虫叮咬。回营区后及时沐浴、更衣、如发现恙螨幼虫叮 咬,可立即用针挑去,涂以酒精或其他消毒剂。

3.加强防护意识

目前尚无恙虫病疫苗。进入重疫区的人员,可服强力霉素0.1~0.2g或氯霉素1g,隔日1次,连用4周。

二、羌虫病的饮食要求

应给予易消化,少纤维的营养丰富饮食。发热期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恢复期患者食欲好转明显,可开始进食稀饭和软饭,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1.发热期: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每日六餐。

2.饮食处方:7:00稀藕粉200 ml;9:O0果汁100 ml;12:O0肉汤150 ml;15:O0果汁100 ml;17:00鸡汤15 ml;19:00稀藕粉100 ml。

3.退热期和高热期,无渣不产气的半流质,每日五餐。饮食处方:7:00稀米饭200 ml;10:O0果汁或菜汁150 ml;12:O0鸡蛋羹50 g,米粥50 ml;15:O0米粥100 ml。菜汁50 ml;18:00肉末软面条100 g。

4.恢复期:易消化软食逐渐至正常饮食,禁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发热有哪些类型 稽留热

一般患者体温在39℃以上,白天和晚上的体温变化小,持续时间较长(数天或数周),高热可渐退。但是由于发热时间长,易造成机体消化过大,甚至对中枢神经和其它各系统造成损害,应该做及时的降温处理。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

夏季远离羌虫病侵袭

首先,避免在草丛或灌木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如进入草丛、湖岸等地区,尤其是已发现过病人的地。

此外也可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含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避蚊胺等成分的驱避剂进行防护。

如驱蚊灵、蚊不叮等;最后要勤换衣洗澡,重点擦洗腋窝、腰部、会阴等皮肤柔软部位,可减少被恙螨叮咬的机会。

夏季预防恙虫病,勿在草地坐卧,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减少恙螨的附着或叮咬;

夏秋季到公园游玩时记得擦上驱蚊药,尽量不要进入草丛,不要随意坐卧草地或接触农作物,勿扑毒飞蛾。

为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尽量避免与户外虫体或病原体接触,有效避免虫害带来的疾病。

3招皮肤防护全搞定

清明节连续假期将届,许多民众大多会携眷上山扫墓,不过,医师提醒,由于春夏之际正值野外恙虫肆虐时期,一旦被恙虫叮咬后,病状大部分是发烧、肌肉痠痛、咳嗽,往往被民众误以为是感冒,忽略就医,有可能造成死亡,千万不要漠视。

台北市万芳医院家医科主任谢瀛华医师指出,恙虫病归属于第4类法定传染病,因此,对于怀疑个案须以疑似病例通报辖区卫生局,抽血送至疾病管制署合约实验室,透过聚合酶連锁反应作病原体检测,或间接萤光抗体法测其抗体,以确定诊断,必要时亦会做2次採血检验。

4月恙虫欲动7月达最高峰

依据疾管署历年疫情资料显示,台湾全年皆有恙虫病病例发生,每年4至5月病例开始快速增加,7月时到达最高峰。若以地理分布来看,全国各县市均有病例分布,其中以台东县、金门县、澎湖县、花莲县為历年病例数较多的县市。

恙虫病又称丛林型斑疹伤寒,是经由带有立克次体之恙螨叮咬而感染,恙螨幼虫会停留于草丛中,伺机攀附到经过之动物或人类身上,被叮咬的部位会形成焦痂,潜伏期通常為9至12天,伴随有发烧、头痛、出汗、结膜充血和淋巴腺发炎肿大等症状。

死亡率达6成隐藏在草丛

谢瀛华医师强调,民众在扫墓祭祖,容易接触到恙螨孳生的草丛环境,增加感染风险,临床观察,若感染约发烧1周后,在躯干会出现红色斑状丘疹,并扩散至四肢,于数天后消失。若未经适当治疗,致死率可高达60%。

特别是恙螨常在隐密处的柔软皮肤叮咬,如鼠蹊部、阴部、会阴部、腋下、头发与肚脐附近,因此,出现疑似恙虫病症状,应尽速就医并告知医师相关活动史,或有无出入草丛等暴露史,以提供医师临床诊断之参考。

相关推荐

蛔虫病的预防

防治蛔虫卵“病从口入”,要做到以下几点: 1、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最好用自来水直接冲洗。 2、避免生吃瓜果。生拌菜尽力冲洗干净,最好能用开水烫一下。 3、若宝宝处在长牙期,喜欢把玩具、手等放到嘴里吸吮,要注意这些物品的卫生。 4、消灭苍蝇、蟑螂,不吃被它们爬过的食物。 5、不要让孩子随地大小便。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木瓜具有抗疫杀虫的作用。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第二,木瓜有抗痉挛和抗乳癌的作用。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第三,木瓜具有抗菌的作用。实验表明:木瓜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和结核杆菌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木瓜酸(1:4浓度)对恙虫病

宝宝怎么防蚊虫 这些害虫对人体的危害,你知道吗

1、蚊子:在动物界中,体型小、力量弱的蚊子竟然是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一到夏天,恼人的蚊子就肆意乱飞乱咬人。大多数的蚊子在叮咬后仅仅使人发痒,但是还有许多蚊子却可以传播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 2、苍蝇:苍蝇是人们熟悉而又厌恶的昆虫,它种类繁多,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传播疾病。经研究发现,苍蝇能携带60多种细菌,一只苍蝇的体表可沾有百多万个细菌,最多的可携带五亿个左右。蝇类携带、传递的病原体很多,能传播病毒性肝炎、霍乱、炭疽、菌痢、霍乱、伤寒、破伤风、蛔虫病等疾病。 3、老鼠:通过鼠传播的传染病有60

恙虫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多减少,最低可达2×109个/L,亦可正常或增高;分类常有核左移。 2.血清学检查 ①外斐氏反应患者单份血清对变形杆菌OXk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或早晚期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者有诊断意义。最早第4天出现阳性,3~4周达高峰,5周后下降。②补体结合试验应用当地代表株或多价抗原,特异性高,抗体持续时间长,可达5年左右。效价1:10为阳性。③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血清抗体,于起病第1周末出现抗体,第2周末达高峰,阳性率高于外斐氏反应,抗体可持续10年,对流行病学调查意义较大。 3.病原体分

血液传染病的原因及传播

引起原因: 由寄生于人体血液和淋巴中的病原体所引起、以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由蚊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蚤传播的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虱传播的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和白蛉传播的黑热病。其中以疟疾、乙脑、丝虫病、出血热较为常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传染源是人、动物或两者同时兼之。以吸血昆虫在吸血过程中将病原体直接注入人体为主要传播方式,疟疾亦可通过输血而传染。由于长期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各种血液传染病与吸血昆虫之间都有比较固定的关系,如乙脑、疟疾

你知道传染病四项是什么吗? 他们有着怎样的传播方式?

传染病四项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检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传染(infection)。表现有临床症状者为传染病。 分为四种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 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

羌虫病有哪些表现

羌虫病的潜伏期为6~18天平均10天。急性起病,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结膜充血恙螨叮咬处出现一红色丘疹,可见于人体任何部位。丘疹增大、中心坏死即结痂而为焦痂。随着焦痂的成熟,患者突发头痛、发热发冷、周身不适顶部有水疱,几天后干燥,结黑色焦痂无自觉症状。于发热第5天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疹及斑丘疹以躯干部明显一般在数天内完全消退全身淋巴结呈中度肿大,尤以原发病灶引流区淋巴结为著。 肝脾亦肿大且有压痛。与其他立克次体病不同,本病在发热呈进行性升高同时,出现相对缓脉,且易并发肺炎。以后几天,这些症状更为加剧,体温也增高

病毒性肝炎需与5种肝病相鉴别

1、其他病毒所致的肝炎 如巨细胞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等,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2、感染中毒性肝炎 如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伤寒、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肝病、急性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等,主要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3、酒精性肝病 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肝炎病毒标志物为阴性。 4、药物性肝损害 有使用肝损害药物的历史,停药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肝炎病毒标志物为阴性。 5、脂肪肝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脂肪肝大多继发于肝炎后或身体肥胖者,血中甘油

预防蛔虫病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此虫可以引起蛔虫病。犬蛔虫则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也能在人体内寄生,常常会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VLM)。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蛔虫病对人的身体危害严重,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蛔虫病的出现,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蛔虫病的预防措施如下: 1、控制住传染源 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等,抽样调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本病一般无前驱症状,多突然起病,体温迅速上升,达39~41℃,呈持续热型,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1~3周,于发热的同时,多伴有畏寒或寒战,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疲乏,嗜睡,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畏光,失眠和咳嗽等,个别病例还可有眼眶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烦躁,谵妄,听力减退,强直性痉挛,嗜睡和昏迷等,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及病理神经反射。 临床表现: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高热,食欲缺乏,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斑丘疹,并可发现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对怀疑患本病的患者应十分注意寻找焦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