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处理原则
狂犬病的处理原则
A2 伤口处理
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和搔伤处,反复冲洗至少20min,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如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皮试阴性后可在创伤处做高效免疫血清浸润注射。伤口在数日内暂不缝合。也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A3 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所应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狂犬病固定毒(aG)适应株,接种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加入甲醛溶液灭活后经浓缩3——5倍,再加氢氧化铝制成。
A3.1 接种对象
凡被狂犬病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应及时注射本疫苗。
A3.2 用法
A3.2.1 一般咬伤者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疫苗1安瓿(液体疫苗2mL,冻干疫苗1mL或2mL),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并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伤口处理已述)。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注射2——3针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或10、20、90天加强。
A3.2.2 在三角肌注射。
A4 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的应用
A4.1 凡已知确系狂犬或其他患狂犬病动物舔咬者必需在注射疫苗的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特异性免疫球旦白。
远离狂犬病,了解这6点! 远离狂犬病了解这6点
1. 狂犬病可以治愈吗?
目前无特效药治愈.
目前狂犬病仍无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一旦发病,100%死亡。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温血动物。
虽然叫“狂犬病”,但狂犬病毒不是只有狗才可能携带,一般来说温血动物都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比如猫、蝙蝠、狼、狐狸、猫鼬、浣熊、臭鼬等都可能携带有狂犬病毒。
3. 被注射过兽用狂犬疫苗的宠物咬伤,人还用打疫苗吗?
看宠物是否在疫苗免疫期。
宠物犬、猫已经按规定足量接种了符合要求的兽用狂犬疫苗后,在疫苗的免疫期内,人被这样的犬轻微咬伤、抓伤,可以只进行伤口局部的清洗消毒,不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但是若咬伤严重的,或者疫苗接种早已过了免疫期、疫苗不合格或者失效,就最好进行人用狂犬疫苗的接种,保证安全。
及时清洗!
被抓伤或咬伤后,无论出不出血,都应及时处理伤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第一时间的冲洗比打疫苗还管用,60%左右的病毒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阻断。
如果距离医疗机构较远,可首先用20%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0.05%的稀碘伏酒或75%的酒精消毒。
越早接种越好!
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
分3种情况
1、对于曾经接受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如在接种完成后3个月内被可能有狂犬病的动物抓咬伤等,如致伤动物健康且已经被免疫,并能进行10日观察,则在确保给予正确的伤口处理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
2、接种疫苗后超过3个月,再次被可能有狂犬病的动物抓咬伤等,需在当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
3、若使用了效力不确定的疫苗、之前未接受过全程接种或严重被抓咬伤者,均应再次接受全程免疫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狂犬病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1)当人被狗猫咬伤时,如果咬人的动物感染了狂犬病,在咬人时唾液含有病毒,病毒传染至人的身上,而染病动物在隔离观察的10天内就会发病,乃至死亡。所以被动物咬伤后需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并将咬人的隔离观察。
(2)被狗咬伤后,应当及时处理:马上用清水或服皂水洗干净被咬伤的部位,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拔出局部的血液,用碘酊消毒,并用清洁的纱布包扎好。然后去医院接受医生的进一步检查和清创处理。被疯狗咬伤后,即使是小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被狗咬伤的伤口是很脏的,细菌感染也是难免的,所以 应当使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和狂犬病疫苗。
(3)狗咬伤在山区、农村多见。对这类外伤只作些清创包扎的处理是不行的,还应考虑是否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人被咬伤后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有一个潜伏期,短者半月或 1~2月,长者可达半年至数十年。得了这种病的人,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惊惧、恐水、咽喉部肌肉痉挛、抽风、肢体瘫痪,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4)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突然地用手去摸狗的头部或者见到狗就急速地奔跑。
(5)狂犬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理论上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才有使被他咬伤的人得狂犬病的可能,发了病的狂犬病人或发病前几天的人也有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狂犬病人污染了用具,他人再通过被污染的用具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狂犬 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危险性。
如何控制和消灭狂犬病
要控制和消灭人的狂犬病,首先必须从传染源着手。
对传染源:
狂犬病流行区:凡狂犬病流行以犬为直接传染源地区,应以消灭犬狂犬病为主要目标。
登记管理家犬,并对其进行狂犬病疫苗注射,或口服狂犬病疫苗,发给免疫证;
城市禁止私养犬只;
捕杀所有野犬及无免疫证的家犬;
对疯动物与被其咬伤的家畜应立即捕杀,对可疑患狂犬病的家犬应立即捕杀。
在控制狂犬病后,应立即着手控制野生动物狂犬病。
对人的预防注射:
对有被咬伤危险与有机会接触狂犬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作感染前的免疫预防注射。一般用狂犬病疫苗基础免疫三针(0、7、28天注射)一年后加强一针,以后每三年加强一针。如怀疑皮肤伤口或粘膜接触了狂犬病毒污染物时,除对局部进行处理外,还应加强注射2-3针(隔日注射)。
被动物咬伤后,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及早、彻底处理伤口并及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疫苗三步并重的原则。
总之,要消灭狂犬病必须作好管理狗,给狗注射疫苗,打狗,和对人的预防处理四个环节的工作。
被狗咬后多长时间内打针有效
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
如果被狗咬伤后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伤的时间在10天以内,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如被咬伤的部位为头面部、颈部或系被狂犬咬伤者,即使已过相当长时间,仍应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剂量与成人相同。如在被咬伤后很长时间内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则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发作,故被狗咬伤后数月以上,一般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尽快注射狂犬疫苗。被动物咬伤后应尽早注射狂犬疫苗,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具体注射时间是:分别于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2毫升)疫苗,“0”是指注射第一支的当天(其余以此类推)。如果因诸多因素而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
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亦应注射疫苗。动物之间由于互相打斗嬉咬,可相互传染狂犬病病毒,故人被咬后同样可以感染狂犬病。
因此,为保险起见,凡被犬咬伤或其他动物咬伤者,都要按狂犬咬伤处理,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病认识误区:被咬超24小时注射疫苗无效
对养宠物人士来说,被猫、狗咬伤的确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但狂犬病100%致死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关于狂犬病,人们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为例,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有16%的人认为,根据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是否注射疫苗,要看伤人的动物是否健康。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在关于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中,人被动物咬伤后尽快注射疫苗基本成为共识。但也有人认为,只有“尽快”注射疫苗才有效,超过一定时间后注射则没有效果。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狗咬了多久过安全期 狗咬没出血但蹭破点皮要打针吗
要打针。
被狗咬伤后虽然没有出血,但是表面蹭破点皮,这属于有皮肤的破损的二级暴露,而且破损的皮肤起不到保护作用,有可能会被传染狂犬病毒,而狂犬病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几乎百分之百,所以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来预防。狗咬没出血但蹭破点皮的正确做法是:
1、处理局部皮肤的破损,用流水反复的冲洗,把狗留下的唾液冲掉,用肥皂水洗手,中和毒素,有条件者可涂抹碘伏消毒处理尽量减少被传染的几率。
2、需要到防疫站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如果确定没有出血,只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有出血,或被疑似患狂犬病的狗咬伤,需要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或抓后,只要皮肤确实未被咬破,狂犬病毒是很难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侵入机体。但有时虽然看不到有皮肤损伤,但在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而实际上牙印就意味着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因此,应立即对被咬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专家教你认识狂犬病的误区
随着上周关于“宠物咬伤”调查的展开,我们收到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反馈。对养宠物人士来说,被猫、狗咬伤的确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但狂犬病100%致死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关于狂犬病,人们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为例,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有16%的人认为,根据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是否注射疫苗,要看伤人的动物是否健康。鉴于狂犬病的危险性,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王传林,让王主任来为我们详细地讲解。
哺乳动物均有传播“狂犬病”可能性
在欧美国家,蝙蝠是狂犬病主要传播者之一,我国主要还是犬及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进行的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世卫组织官网资料称,一旦出现狂犬病体征和症状,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已经无法医治,“该病总是导致死亡”。
虽然病名中有个“犬”字,但狂犬病的传播者却是“所有哺乳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兽医师顾问凯蒂博士说过,不同的哺乳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之后有不同的表现。通常猫狗会表现出狂躁、攻击性变强等特征,而马、牛、羊等动物却恰恰相反,它们会变得很呆滞。在世卫组织的分类中,这两种情况分别被定义为“机能亢进”(狂暴性狂犬病)和“麻痹体征”(早瘫性狂犬病)。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打狂犬疫苗超过24小时打可以吗 通常狂犬疫苗48小时内注射效果最佳
如果不慎被猫、狗咬伤和抓伤,一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或到医院处理伤口,并尽快到附近的狂犬病疫苗注射点注射疫苗,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如果因诸多因素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晚注射好,晚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注射狂犬疫苗。
如果医院比较远,可自行处理伤口,越早越好。可先将伤口挤压出血,再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擦干后用5%碘酒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污染伤口的狂犬病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一般无需包扎或缝合,伤口一定要充分暴露,最好不要包扎。
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久 咬伤后进行正确的处理小技巧
治疗:伤后第一时间处理非常重要
伤口处理得越及时,对侵入伤口的病毒的清除和杀灭效果就会越好,在伤后的第一时间自己先处理伤口都是非常重要的。
➀如果孩子被咬伤流血,持续按压该区域5分钟或直到停止流血为止;
➁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比如自来水)冲伤口;
➂再用20%的肥皂水(也可用肥皂)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➃重复第(2)、(3)步至少15分钟。
临床上将狂犬病暴露等级分为三级,其中完好的皮肤被动物舔过,属一级暴露,无需处理。一旦有下列情况发生,应该立刻就医:
1、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时,属于二级暴露,则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2、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时、或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三级暴露,则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
3、在进行预防狂犬病处置的同时,要进行预防伤口感染等治疗。
这样也染上了狂犬病
案例
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感染狂犬病
早在1837年,生物学家达尔文乘船到达秘鲁时,看到当地不少人得了狂犬病,经他仔细查问,得知这些人是吃了死于狂犬病的公牛而患病的,这位生物学家把这件事记到了《贝格尔舰航海日记》里,提醒人们注意。
1994~1995年,安徽省先后报道过5例因食狗肉而发生的狂犬病。浙江省也有一例因进食野生白眉狸而患狂犬病的报道。
接触带病毒的狗感染狂犬病
湖北有一位农村妇女因等钱花,忍痛将自家爱犬卖掉。临别前,她忍不住亲吻了一下狗的嘴巴,一个月后患狂犬病身亡。还有一例因长期与自家的猫同床睡觉,小猫无恙,而人患狂犬病死亡。
处理动物的皮毛感染狂犬病
河北农村有一只疯狗咬伤了猪,猪又咬伤了鸭子,一位农民舍不得丢掉鸭子,在处理鸭毛过程中感染了狂犬病。浙江一位工人在工厂院内捉到一只鼬獾,将鼬獾打死,其父亲因剥鼬獾皮而感染了狂犬病。
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感染狂犬病
江苏一位农民的狗被别的狗咬伤,出于爱怜,主人抚摸其伤口而感染狂犬病死亡。广西有个青年因用手摸了打疯狗的棍子,5个月后患狂犬病而死。黑龙江省有一人因不慎用手触摸了打狗的扁担,19天后狂犬病发作。广西一位妇女,因她的孩子被狗咬伤腿部,撕破裤子,她在缝补破裤子时用牙咬过缝线,后来患狂犬病死亡。
得了狂犬病是什么样子?大喊大叫,又抓又咬?
狂犬病临床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狂躁型,常出现兴奋症状,尤其是恐水,80%的狂犬病属于此型;另一种为麻痹型或称哑型狂犬病,无明显兴奋症状,一般不出现恐水,不足20%的患者为此型。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前驱期: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的感觉。
兴奋期或痉挛期:病人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病人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麻痹期:痉挛减少或停止,病人逐渐安静,肢体软瘫。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被犬咬伤后,如何急救?
“三大步骤”:清诜,消毒,疫苗接种,必要时使用免疫血清,缺一不可。
第一步:冲洗。洗的方法非常关键!
冲洗液为大量清水、20%的肥皂水、0.1%的新洁尔灭。若周围一时没有水源,也可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
时间为20~30分钟。
方法为连续冲洗。若伤口闭合,必须掰开伤口冲洗;伤口较深,应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清洗。
第二步:消毒。用烧酒或75%的酒精或碘酒涂擦。注意:随意涂些红药水、紫药水是不对的!
第三步:接种疫苗。
如果被狗咬伤后没有出血,只是一个很浅的划痕,那么处理伤口后接种疫苗就可以了。
比较严重的咬伤并伴有出血,应再接种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且与疫苗同时使用。但注射部位要错开。
注意
1.伤口不缝合、不抱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不要剂。
2.口处理愈早愈及时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此时如果伤口已经结痂,应将结痂去掉,再按上面方法处理。
3.大而深,酌情使用抗生素或破伤风抗毒素。
4.被疯动物撕裂的衣物应及时更换煮沸,防止发生“非咬伤性接触感染”。
小燕是一位怀孕3个多月的“准妈妈”。一天不慎被狗咬了一口。正当狗主人要送她去当地防疫站打狂犬病疫苗时,她突然想起曾听人说“孕妇打狂犬病疫苗会损害胎儿。”孕妇能否接种疫苗?
大量资料显示,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狂犬病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注射后不会通过胎盘屏障而感染、损害胎儿。
另据美国医学家研究表明,孕妇注射狂犬病疫苗对母婴都有预防发生狂犬病的效果。可见,孕妇注射狂犬病疫苗并不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必担心顾虑。
狂犬病疫苗有禁忌症吗?有副作用吗?
没有。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感染后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如果正在接种另一种疾病的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需要错开接种部位。
狂犬病疫苗是安全可靠的,一般无不良反应,仅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但在短期不需做特殊处理。
对注射部位发红或轻度硬结可热敷处理。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可用抗过敏药物。但不可停止注射疫苗。副作用是难免的、次要的。
被咬伤后何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必须在24小时以内接种才有效吗?
原则:越早越好,全程免疫。
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若疫苗发挥作用之前人还没有发病,疫苗就可以发挥效用;若咬伤数日数月未接种疫苗,只要能得到疫苗,应尽快给予补注射,但是前一针或前两针的接种剂量应当加倍。
某市1989—1996年患狂犬病的83名病人中。有24人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为什么还会得狂犬病呢?
一个6岁男孩面部被狗咬伤,虽然在伤后3小时对伤口进行了清创处理,并按照常规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孩子最终还是死于因狂犬病导致的呼吸、循环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接种疫苗后免疫失败的原因可以分为:
1.与个体因素:如有嗜烟、酗酒或吸毒等不良嗜好,常发生狂犬疫苗免疫失败。此外,患有恶性肿瘤、肝硬化以及过度疲劳、情绪过于忧虑或亢奋等均可使免疫应答不良。
2.疫苗质量欠佳。
3.接种程序不规范。
4.咬伤程度严重。狂犬病毒在疫苗还未发挥作用前已感染了神经组织,即使接种高质量的狂犬病疫苗也难以得到保护。
5.伤口没有及时、合理处理。严重咬伤者没有及时、合理地同时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或人免疫球蛋白。
为防接种失败,应于全程疫苗接种后15天左右检查抗狂犬病毒抗体水平。若是阴性,应再加强2~3针,可使抗体阳转。
温馨提示:接种疫苗后并非万事大吉!
已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可是又被狗咬伤了。还要再打针吗?
再咬伤处理原则:
全程免疫接种疫苗一年内又被咬伤,0、3天各注射一针,暴露严重者可在第7天注射第3针。
全程免疫接种疫苗一年后又被咬伤,需要全程接种疫苗。
三年内全程免疫接种经加强者又被咬伤,可0、3天各注射一针。
三年后全程免疫接种经加强者又被咬伤,需要全程接种疫苗。
无法证实受伤前后所用疫苗的效价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仍应全程免疫接种。
宠物已注射疫苗,如果咬伤人。人需要接种疫苗吗?
如果宠物犬、猫已经按规定接种了狂犬疫苗,在疫苗的免疫期内,人被轻微咬伤时,可以只进行伤口局部的清洗消毒,不用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但是若咬伤严重的,
狂犬病传播方式主要有哪些
由于近年来的“宠物热”使一些地区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另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带毒动物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甚至还有个别未被狗咬却感染了狂犬病的病例,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人们特别注意的:
1、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2、接触带病毒的狗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3、处理动物的皮毛、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会感染狂犬病。
4、狂犬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过去认为,狂犬病只能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但现在已有了一些人传染人的例子。我国在1982年有过一例农民因抢救曾被狂犬咬伤的落水儿童,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3个月后患狂犬病死亡。山西太原一位母亲因护理患狂犬病的女儿,7个月后患狂犬病。安徽一位26岁农民因接触患狂犬病的弟弟,一个月后发病死亡。
预防是减少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狗和猫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限制养狗的数量或家庭要主动为家养的猫狗接种狂犬疫苗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还要注意,在被狗、猫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立即清洗、处理伤口。目前看来,给猫、狗注射狂犬疫苗可保护人类不患狂犬病。
此外,也不能忽视其他传染途径。不能吃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肉,就连一些来历不明的狗和野生动物的肉也不能随便吃;不要与未免疫的动物过分亲密,不要接触这些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在护理狂犬病病人时也应注意隔离。因为目前还没有治疗狂犬病的有效方法,预防是减少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
被伤后三步应对措施。人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狗或猫咬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一般会在50天—60天内发病。
如果被狗或猫咬、抓伤,应马上采取三步紧急应对措施:
第一步:冲洗伤口。要马上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病毒冲走,把血挤出去。如果有条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进行冲洗,连续冲上20—30分钟。接着用碘酒消毒伤口,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反复3次。
第二步:马上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疫苗。绝不能拖几天才去注射。狂犬病潜伏期快的10天左右就发病,慢的则可能好几年。
第三步:如果伤口被咬得严重,一定要注射抗病毒血清,与疫苗同时使用。抗病毒血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试针。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狂犬病的传播方式了吧?一定要特别注意哦,生命是无价的,大家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远离这些危险的病症。尤其要记住后面的应急措施,如果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定要按上面的步骤操作,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