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上火手法图解 挟提大椎

小儿推拿上火手法图解 挟提大椎

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100次,力度由轻至重。

作用:清热解表,祛风止咳。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等病症。

大椎按压痛什么原因 治感冒按摩法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长期坚持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落枕,感冒,咳嗽等病症。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挟提大椎清热解表

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推拿手法: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

功效主治:挟提大椎具有清热解表,祛风止咳的作用,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等病症。

小儿厌食的推拿治疗 第七步:捏脊疗法

位置:小儿背部脊柱所成的一条直线上,起于尾骨,终于大椎穴。

推拿方法:小儿推拿中捏脊手法比较特殊,是特定部位的特殊推拿手法。操作时需要将儿童俯卧,用是双手的拇指指腹顶住皮肤,然后在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同时将皮肤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由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推至大椎穴。每次推3-5遍即可。同时为了增强刺激,可在每向推移3次时向上用力提拿一次。

功效作用: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功能,使其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小儿的食积、消化不良、厌食等症状就自然消失了。

小儿推拿手法图解 按揉法

含义:揉法和按法都是针对穴位“点”上的操作手法,揉法常和按法搭配使用,称为按揉法,这样效果更佳。

操作方法: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分别用手指指腹、手掌、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揉动。揉法是在穴位点上揉动,力道比推法要稍微重一点,揉动的时候,手指与接触的穴位不分离。揉的时候速度要快,保持频率在每分钟160次左右;按法是用拇指或手掌的掌根按在穴位上,再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的方法,往往取穴时要下压到穴位最深处,然后发力。

举例:比如治疗感冒时,用两只手的大拇指或者中指指端揉按两侧耳后高骨100~150次。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

1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大椎穴、阿是穴 功效: 一般常选用大椎穴、阿是穴等,对于宝宝的肺热有一定效果的,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做10分钟,做个穴位的按摩,有利于身体健康。 位置: 大椎穴位于人体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2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迎香穴清肺热 功效: 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位置: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3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按摩合谷穴“降温” 功效: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肺不好的人容易生痰、口干等,肺有热往往表现为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便秘等。 位置: 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4 小儿肺热推拿手法图解:劳宫穴 功效: 劳宫穴在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按摩它能 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 位置: 劳宫穴的位置在中指及无名指往下延伸交会的凹陷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小儿推拿便秘手法图解 小儿实秘推拿手法

主证:患儿面赤身热,口渴欲饮,小便短赤,纳食减少,腹部胀痛而硬,苔黄燥,指纹色紫。

推拿方法:

1.清脾经:以左手拇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中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以右手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自拇指根向拇指尖推200-300次。

2.清胃经:以左手握患儿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掌根推向拇指根300-500次。

3.清肺经:以左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左手无名指,使其指尖朝上,掌心朝外,以右手拇指指腹自无名指尖向无名指第二之间关节横纹推100-200次。

4.清大肠:以左手托住患儿的左手,使其手掌侧置,右手食,中指二指夹住其拇指,以拇指桡侧面,由虎口直推至食指尖200-300次。

5.退六腑:以右手持患儿的左手,以左手拇指自肘尖推至大横纹尺侧头之阴池100-150次。

6.摩腹:患儿仰卧位,以全掌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在上腹部顺时针方向摩3-5分钟。

7.分腹阴阳:患儿仰卧位,用两手拇指指腹自剑突沿肋弓向两旁分推50-100次。

8.揉龟尾:患儿俯卧位,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龟尾50-100次。

9.推下七节骨:患儿俯卧位,以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第2腰椎棘突向尾骨尖推100-200次。

10.揉膊阳池:左手托住患儿左手,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揉膊阳池穴100-150次。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推拿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推拿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做小儿推拿,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推拿。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1、每次给孩子做小儿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2、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网提醒您: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

小儿推拿的手法图解 捏法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在捏脊前每捏3-5遍后,在第4遍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1次。

小儿感冒怎么按摩 儿童感冒护理注意

1.患病期间,宜给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感冒流行期间可应用食醋熏蒸法,有消毒空气,预防感冒的作用。

小儿推拿通便手法图解,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

宝宝上火可以推拿吗

宝宝上火可以推拿,通过推拿相关穴位可以帮助小儿清热泻火,缓解上火导致的不适症状,具体推拿手法功效如下:

退六腑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操作100-300次,力度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

作用: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治发热多汗,惊风,口疮,面肿,咽痛,便秘,腮腺炎等病症。

掐提耳尖

定位:位于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操作: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掐提耳尖10次,力度由轻至重。

作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主治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头痛等病症。

挟提大椎

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100次,力度由轻至重。

作用:清热解表,祛风止咳。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等病症。

清天河水

定位:位于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从小儿的手腕推向手肘,重复操作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治外感发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感冒,头痛等病症。

推四横纹

定位:位于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的4条横纹。

操作:将四指并拢,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处,推100-300次。

作用:退热除烦,散结消食。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胀,厌食,咳喘,发热,烦躁等病症。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 摩腹

定位:腹部。

推拿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为推阴阳。用掌或四肢摩,称摩腹。

功效: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厌食,消化不良有缓解作用。

小儿推拿大椎的治法 小儿大椎特效推拿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力度由轻至重,长期推拿,可缓解落枕,感冒,咳嗽等病症。

小儿推拿的手法图解 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鱼际或食指,中指螺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往返的直线擦动,包括指擦法,鱼际擦法和掌擦法。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还是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硬压,以免擦破皮肤。操作时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相关推荐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补脾手法图解 揉按中脘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推拿手法:用手掌按揉中脘100-20次,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临床常用于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病患。

小儿推拿的时间

宝宝推拿的时间应该要控制,如果时间太短的话起不到效果,而且时间太长我们又害怕伤害到宝宝的身体,所以我们建议小儿推拿的时间最好是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 1、小儿推拿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2、身心放松。做小儿推拿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做到身心都放松。 3、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4、用力恰当。因为力度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力度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5、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

上火牙疼推拿手法图解 上火牙疼推拿手法

1.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推拿者施一指禅推法于面部,若面颊红肿拒按者,则用揉法,沿地仓,下关,颊车等穴进行治疗,约5分钟。 2.按揉风池,翳风,拿合谷穴,每穴约半分钟。

小儿补脾经正确手法图 补脾经适合多大的孩子

补脾经的手法小儿推拿的一种,一般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之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推拿手法和效果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6岁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最好,一般9岁以上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了。

小儿推拿哮喘手法图解 小儿哮喘推拿处方

治则:散寒祛痰,降逆平喘。 推拿处方:上推天门,黄蜂入洞,揉风池,外劳,二扇门,板门,泻肺经,推三关,四横纹,补脾土,凤凰展翅,逆运内八卦,推膻中,拿丰隆。 治则:泻火化痰,降逆平喘。 推拿处方:清肺经,脾土,板门,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名月,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揉内劳,掌小横纹,按弦走搓摩,苍龙摆尾,下推膻中,拿丰隆。 治则:调理脾肺。 推拿处方:补脾土,肺金,肾水,揉板门,外劳,推三关,四横纹,运内八卦,按弦走搓摩,猿猴摘果,揉肺俞,足三里。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外感发烧推拿手法

治则:清热解表,发散外邪。 推拿处方: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清肺经,清天河水,风寒者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风热者加推脊。 推拿方义:清肺经,清天河水宣肺清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发散外邪;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发汗解表,风热加推脊,清天河水以清热解表。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冰枕冰敷降温

用冰袋给宝宝降温有助于宝宝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冰袋外面最好裹一层布,以免冻伤宝宝皮肤。 相关阅读:小儿推拿退烧图解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手法

小儿推拿的操作顺序及补泻原则 小儿推拿时,应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遗漏。应先轻手法,如推、揉、运等,后重手法,如掐、捏、拿等,先头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后是胸腹腰背。 小儿推拿所使用的穴位,根据其手法操作可分为直线、旋转及垂直方向,可根据操作方向来决定补泻原则。 1.直线方向 主要是应用推、捏等法施于直线状穴位。总的补泻原则为:向心方向推为补法,离心方向推为泻法,来回推为平补平泻法。有些非特定穴在经络线上,它们共同的补泻原则是:顺经方向推为补,逆经方向推为泻,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2.旋转方向 多用于揉、运、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肺胃实热推拿手法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推拿处方:清肺经,胃经,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 推拿方义:清肺经,胃经以清肺,胃两经实热,配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结滞,以通便泻水;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理气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