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怎么预防流感 远离传染源

儿童怎么预防流感 远离传染源

流行高峰期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流行感冒的预防

春秋季节是流行感冒的高峰期,流行性感冒重在预防,由于人群的密集引起高发的流行性感冒,这个与老少健康无关,与传染源有关,并且与人的自身免疫力有关,对这样一个高密度传染的疾病,我们必须要预防隔离传染源、找出传播途径,对于特别容易传染感冒以及免疫力差的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流感的预防。

一般预防

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同时还应注意由于部分免疫,有些人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成为人群的隐形传染源。

药物预防

在流行感冒的早期,必须及时确定流行感冒的类型。对无保护的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

人们也可试用中药预防。将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四味中药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热开水冲泡,片刻后饮用。或者用贯众、板蓝根各 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以上两方清热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

疫苗预防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流感疫苗是根据病毒的变化来制造的,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建有110个流感监测点,其中有7个建在我国,负责监测和预测流感爆发和流感病毒的变异。每年2月,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主持召开各个国家流感监测专家会议,汇总、分析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疫苗厂商据此生产疫苗,故流感疫苗应一年接种一次。

预防流行性感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6个小细节

1.勤洗手。

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日常生活饮食需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2.勤换牙刷。

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脚部保暖。

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4.饮食清淡。

“三高”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

5.精神愉快。

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局部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6.合理睡眠。

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睡眠十分重要。

在我们保持自己的卫生以及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后,我们会大大降低传染的几率,在病发的高发季节一定要出门带口罩等措施,体抗力差的人群每个季节都应该注射预防流感的疫苗,以防御流感的来袭。尤其是年龄小或者年龄老的这种抵抗力小的人群,预防重要,健康更重要。

准妈妈远离流感五招

坚持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是将流感病毒拒之于身外的根本。适度加强耐寒锻炼,早晚在户外活动,养成冷水洗脸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别总在封闭的空间里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大步散步、做孕期体操、游泳等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每日摄入均衡营养要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β胡萝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对防治流感有良效。要多喝水,白开水或是苹果水、梨水等都可,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体内冲走。还可以生吃大葱、熟吃大蒜等。

给鼻子做按摩摩鼻、浴鼻、调鼻等物理方法可以预防流感。摩鼻时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浴鼻锻炼是指多呼吸新鲜冷空气或用冷水洗鼻。调鼻是指每日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次3~5分钟。另外,按摩印堂、太阳、合谷等穴位,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食醋熏蒸防流感将食醋加水稀释,温火加热到食醋蒸干。每日1次,连用3天,可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

远离传染源流感流行期间暂停参加聚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经常与准妈妈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如丈夫、保姆等,最好接种流感疫苗。要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家中发现有人出现发烧、咳嗽等流感症状后,要尽最大可能同孕妇隔离。要经常洗手,经常擦洗家具和电器表面。流感病毒可附着在物体表面,孕妇无意接触后再用手触摸鼻、眼、嘴等部位也有可能感染流感。

在这里还要提醒准妈妈的是,一旦患上流感,也不必惊慌失措。若无并发症发生,无需特殊处理,应卧床休息并多饮水,可选用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煎剂。有高热、烦躁等症状的准妈妈应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但乙酰水杨酸等解热镇痛剂应禁用。如属中毒型流感,则需认真抢救,否则会危及母儿生命。

防流感小常识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空气、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对流感普遍容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典型症状有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酸疼、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7天。

流感流行特点有:①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小变异引起小流行,大变异引起大流行,呈周期性变化;②常在家庭、学校,机关等单位内流行;③流感流行一般是先城镇、后农村,沿交通线传播。

流感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增强广大群众体质和抗病能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

3、公共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饭堂、宿舍、办公场所)要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要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防止通过空调传染病毒。

4、流行期间尽量少串门,暂停大型集会及娱乐,尽量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不到疫区。

5、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应及早就医,已便及早排查、诊断,对流感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一周或至热退后二天,以防止扩散。

6、必要时可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预防流感的小常识,以上就做了具体的介绍,相信你通过以上内容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流感,只有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才能使得自己远离流感,让自己身体更健康,以上就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要了解预防流感的小常识,才能让自己身体远离流感。

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流行期间,要注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勤洗手多消毒,多去户外运动。

1、远离传染源:如果身边有人患上流感,一定要与宝宝隔离。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及少去医院门诊部病人集中的地方诊病,必要时甚至要停课、停去托幼机构,提倡小儿外出戴口罩。

另外,患病的宝宝宜在家休养,减少散播机会,患者居室宜独住。如果有流感患者存在的房间,应及时消毒,以免病毒传染。可用0.2%~5%漂白粉澄清液擦拭家俱,喷洒地面,通风换气,紫外线照射,

2、药物预防:金刚脘胺与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则无效,因此,在流行早期必须及时确定流行株的型别,对抵抗力弱的人进行药物预防,也可试用中草药预防。

3、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4、运动预防:平时应注重宝宝的体格锻炼以及营养,预防佝偻病及营养不良。多带宝宝到室外有阳光处活动,增强身体耐寒能力。

5、日常家居预防。

(1)保持室内通风及湿度。

(2)流感高发期外出戴口罩。

(3)注意保暖勿受凉。

(4)要勤洗手。勤用流水肥皂洗手或0.5%过氧乙酸浸泡手。

(5)营养要均衡。

孕期感冒的预防

1. 防寒保暖,预防季节性流感。孕妈妈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适时增添衣物,预防流感。

2. 讲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勤洗手,餐具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3.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若避免不了,可以采取戴口罩的方式来隔离传染源。

4. 适宜的室内温湿度。一般来说,适宜的室内温度为17℃~ 23℃,湿度为40% ~ 60%,孕妈妈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如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等来加以调节。需要注意的是,加湿器有辐射,可让准爸爸先行打开,待房间湿度合适后,孕妈妈再进去。

夏天怎样防治小儿水痘

1、生活中的预防。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2、预防水痘传染。

一旦出现水痘患者,应及时隔离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3、接种疫苗。

水痘传染性极强,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即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会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4、远离传染源。

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要去患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预防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在哪里

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预 防应做到三点,即远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以及增强自 身免疫力。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咳嗽症 状的人群,市民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日常生活中可佩 戴外科标准口罩,以此来阻断流感病毒的侵袭。需调的是,普通纱布口罩无法起到阻隔病毒的作用。流感 病毒常附着在物体上,并通过双手传染人体,平日用专门 的洗手液或肥皂勤洗双手,也可有效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前往人群 拥挤的公共场所。

相关推荐

哺乳期妈妈打疫苗能帮宝宝防流感吗?

流感疫苗是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一种疫苗,适用于任何可能感染流感病毒的健康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谢丹宇建议对早产儿、先天性免疫力低下或缺陷儿、哮喘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等体质相对较差儿童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秋冬季流感。 谢主任还提醒家长,接种流感疫苗不是表示100%不会得流感,但是就算宝宝最终还是得了流感,接种了疫苗的儿童其发病症状也会比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轻。 另外,家长还需注意的是,接种了流

不同季节护理宝宝皮肤的不同方法

不同的季节,宝宝的皮肤会面临不同的威胁。比如在春季,要预防水痘,这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而且如果病毒潜伏下来,若干年后,病毒又被激活,就会引起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远离传染源是首先要做到的,一旦感染水痘,就要精心护理,严格清洁卫生,严格隔离,并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汗水、雨水的浸渍,昆虫的叮咬,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会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在这个季节里要预防痱子、脓包疮、虫咬皮炎、毛虫皮炎以及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幼儿皮肤清洁干爽,穿棉质的衣服,科学地使用

流感如何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 2、做好防护措施 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3、隔离传染源 (1)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猩红热的注意事项

预防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传播,是对疾病控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我们应当很好的知道有关疾病的相关的预防方法。因此,我们有必要的去了解一下猩红热的相关的预防方法。以下便是对猩红热的有关预防方法的介绍。 预防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

流感肆虐的主要途径

病毒只单纯的靠自己努力是远远不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而影响深远的唯一途径就是迅速的将自己扩大化,迅速传染开来。专家介绍,禽流感之所以令人恐惧,除了其会致命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传染较强。那么,禽流感在传染时,需要哪些传播途径呢? 禽流感肆虐的主要途径 1、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的人均易感,

结核性胸膜炎能治愈吗 结核性胸膜炎怎么预防

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结核杆菌是其主要传染源,如果今早发现和合理治疗是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的根本措施。另外可以对小学和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也能够藕笑的减少感染结核性胸膜炎的机会。 另外还可以注射卡介苗来达到预防结核性胸膜炎的目的。

怎样预防水痘

1.隔离水痘患者 VZV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为水痘或带状疱疹,但两者的主要传染源均是水痘患者,隔离水痘患者是预防VZV感染的关键。水痘患者对儿童传染性很大,对水痘患者的传染源管理应包括呼吸道隔离和接触隔离。患者的隔离期应自出疹开始到出疹后6天,或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干燥结痂为止。无并发症者可在家隔离,此前不得入托或入学;亦不应出门与其他儿童玩耍接触,并防止其与易感孕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用品应消毒。易感者接触后应检疫3周(可自接触后第11天起观察)。2.切断 VZV感染的传播途径 应加强公共场所

夏天儿童疾病的防范

水痘的预防 水痘主要是一些痘类之类的病毒引起的一些原发性的感染,主要是以全身的疱疹为特征的一些即兴的皮肤病,常见的主要是儿童患有一些高传染性,高度的传染性一小区的流行,以后能够获得一些重视,每一时刻的皮疹的特点的,主要是批准的数量比较多而且呢,发生的症状也是比较好关键的。 有疼痛和一些骚痒的症状同事那水洞的主要是为良性的一些自限性的疾病应该隔离花儿注意护理预防一些并发症发生后的可以无偿献血,口服一些药物及时治疗有高热的患者,应该得注意保健。 1.隔离水痘患者 VZV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为水痘或带状疱疹,但两

结核性胸膜炎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划痕

怎样预防飞沫传播 与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飞沫传播通常需要和传染源有近距离接触才可感染传播疾病,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在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与人交往时最好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