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预防流感 远离传染源
儿童怎么预防流感 远离传染源
流行高峰期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流行感冒的预防
春秋季节是流行感冒的高峰期,流行性感冒重在预防,由于人群的密集引起高发的流行性感冒,这个与老少健康无关,与传染源有关,并且与人的自身免疫力有关,对这样一个高密度传染的疾病,我们必须要预防隔离传染源、找出传播途径,对于特别容易传染感冒以及免疫力差的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流感的预防。
一般预防
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并随咳嗽、喷嚏排出体外,同时还应注意由于部分免疫,有些人感染后可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成为人群的隐形传染源。
药物预防
在流行感冒的早期,必须及时确定流行感冒的类型。对无保护的人群可以进行药物预防。
人们也可试用中药预防。将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四味中药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热开水冲泡,片刻后饮用。或者用贯众、板蓝根各 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以上两方清热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
疫苗预防
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流感疫苗是根据病毒的变化来制造的,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世界各地建有110个流感监测点,其中有7个建在我国,负责监测和预测流感爆发和流感病毒的变异。每年2月,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主持召开各个国家流感监测专家会议,汇总、分析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疫苗厂商据此生产疫苗,故流感疫苗应一年接种一次。
预防流行性感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6个小细节
1.勤洗手。
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擤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必要。 日常生活饮食需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2.勤换牙刷。
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若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反复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脚部保暖。
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同时提倡冷水洗脸。
4.饮食清淡。
“三高”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饮食过咸,会使唾液分泌及口腔内的溶菌酶减少,并降低干扰素等抗病因子的分泌,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
5.精神愉快。
医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精神紧张、忧郁的人,体内抗病毒物质明显减少;局部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
6.合理睡眠。
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睡眠十分重要。
在我们保持自己的卫生以及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后,我们会大大降低传染的几率,在病发的高发季节一定要出门带口罩等措施,体抗力差的人群每个季节都应该注射预防流感的疫苗,以防御流感的来袭。尤其是年龄小或者年龄老的这种抵抗力小的人群,预防重要,健康更重要。
准妈妈远离流感五招
坚持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是将流感病毒拒之于身外的根本。适度加强耐寒锻炼,早晚在户外活动,养成冷水洗脸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别总在封闭的空间里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大步散步、做孕期体操、游泳等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每日摄入均衡营养要多食用红色食品,如胡萝卜、红辣椒、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β胡萝卜素,能清除氧自由基,增强巨噬细胞活力,对防治流感有良效。要多喝水,白开水或是苹果水、梨水等都可,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体内冲走。还可以生吃大葱、熟吃大蒜等。
给鼻子做按摩摩鼻、浴鼻、调鼻等物理方法可以预防流感。摩鼻时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鼻翼,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浴鼻锻炼是指多呼吸新鲜冷空气或用冷水洗鼻。调鼻是指每日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次3~5分钟。另外,按摩印堂、太阳、合谷等穴位,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食醋熏蒸防流感将食醋加水稀释,温火加热到食醋蒸干。每日1次,连用3天,可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
远离传染源流感流行期间暂停参加聚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经常与准妈妈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如丈夫、保姆等,最好接种流感疫苗。要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家中发现有人出现发烧、咳嗽等流感症状后,要尽最大可能同孕妇隔离。要经常洗手,经常擦洗家具和电器表面。流感病毒可附着在物体表面,孕妇无意接触后再用手触摸鼻、眼、嘴等部位也有可能感染流感。
在这里还要提醒准妈妈的是,一旦患上流感,也不必惊慌失措。若无并发症发生,无需特殊处理,应卧床休息并多饮水,可选用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煎剂。有高热、烦躁等症状的准妈妈应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对症处理。但乙酰水杨酸等解热镇痛剂应禁用。如属中毒型流感,则需认真抢救,否则会危及母儿生命。
防流感小常识有哪些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空气、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对流感普遍容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典型症状有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酸疼、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7天。
流感流行特点有:①流感病毒极易变异,小变异引起小流行,大变异引起大流行,呈周期性变化;②常在家庭、学校,机关等单位内流行;③流感流行一般是先城镇、后农村,沿交通线传播。
流感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1、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增强广大群众体质和抗病能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雨淋着凉,熬夜过劳。
3、公共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饭堂、宿舍、办公场所)要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要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防止通过空调传染病毒。
4、流行期间尽量少串门,暂停大型集会及娱乐,尽量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不到疫区。
5、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应及早就医,已便及早排查、诊断,对流感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一周或至热退后二天,以防止扩散。
6、必要时可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预防流感的小常识,以上就做了具体的介绍,相信你通过以上内容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于流感,只有做好各方面的预防,才能使得自己远离流感,让自己身体更健康,以上就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要了解预防流感的小常识,才能让自己身体远离流感。
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流行期间,要注意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勤洗手多消毒,多去户外运动。
1、远离传染源:如果身边有人患上流感,一定要与宝宝隔离。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及少去医院门诊部病人集中的地方诊病,必要时甚至要停课、停去托幼机构,提倡小儿外出戴口罩。
另外,患病的宝宝宜在家休养,减少散播机会,患者居室宜独住。如果有流感患者存在的房间,应及时消毒,以免病毒传染。可用0.2%~5%漂白粉澄清液擦拭家俱,喷洒地面,通风换气,紫外线照射,
2、药物预防:金刚脘胺与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则无效,因此,在流行早期必须及时确定流行株的型别,对抵抗力弱的人进行药物预防,也可试用中草药预防。
3、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4、运动预防:平时应注重宝宝的体格锻炼以及营养,预防佝偻病及营养不良。多带宝宝到室外有阳光处活动,增强身体耐寒能力。
5、日常家居预防。
(1)保持室内通风及湿度。
(2)流感高发期外出戴口罩。
(3)注意保暖勿受凉。
(4)要勤洗手。勤用流水肥皂洗手或0.5%过氧乙酸浸泡手。
(5)营养要均衡。
孕期感冒的预防
1. 防寒保暖,预防季节性流感。孕妈妈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适时增添衣物,预防流感。
2. 讲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勤洗手,餐具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3.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若避免不了,可以采取戴口罩的方式来隔离传染源。
4. 适宜的室内温湿度。一般来说,适宜的室内温度为17℃~ 23℃,湿度为40% ~ 60%,孕妈妈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如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等来加以调节。需要注意的是,加湿器有辐射,可让准爸爸先行打开,待房间湿度合适后,孕妈妈再进去。
夏天怎样防治小儿水痘
1、生活中的预防。
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2、预防水痘传染。
一旦出现水痘患者,应及时隔离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3、接种疫苗。
水痘传染性极强,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即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会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4、远离传染源。
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要去患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预防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在哪里
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预 防应做到三点,即远离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以及增强自 身免疫力。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咳嗽症 状的人群,市民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日常生活中可佩 戴外科标准口罩,以此来阻断流感病毒的侵袭。需调的是,普通纱布口罩无法起到阻隔病毒的作用。流感 病毒常附着在物体上,并通过双手传染人体,平日用专门 的洗手液或肥皂勤洗双手,也可有效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前往人群 拥挤的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