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母乳性黄疸停奶两天可以吗 母乳性黄疸什么时候需要停奶

母乳性黄疸停奶两天可以吗 母乳性黄疸什么时候需要停奶

当宝宝黄疸中测出的血清胆红素> 256.6μmol/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当总胆红素≥340μmol/ L时,应进行光疗。

如果胆红素值不超过220.5μmol/ L,应继续母乳喂养,并配合以下的方法结合治疗,家长万万不可轻易停掉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停奶三天能降多少 母乳性黄疸怎么停奶

当宝宝黄疸中测出的血清胆红素> 256.6μmol/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当总胆红素≥340μmol/ L时,应行光疗。

备注

如果胆红素值不超过220.5μmol/ L,应继续母乳喂养,并配合以下的方法结合治疗,家长万万不可轻易停掉母乳喂养。

在暂停母乳期间,应将乳母乳汁吸出,用吸奶器或妈妈干净的手挤出,以维持后续的乳汁分泌,保证以后继续母乳喂养。挤出的乳汁可以倒掉或是用专用的乳汁密封袋装好,放在冰箱冷冻层,保存起来,以备日后奶水不足时喂奶。

停喂母乳之后,需要给宝宝喂奶粉,建议选择适口的奶粉给宝宝喂养,一开始可少量喂,每天少食多餐,每隔2—3小时喂一次,一天喂8—10次左右,每次大约20分钟,只要宝宝不再吞咽了,就代表宝宝吃饱了。

附:1—30天宝宝每次奶量标准参考

宝宝出生第1天:奶量5—7ml(约1小勺)

宝宝出生第2天:奶量10—13ml(约2小勺)

宝宝出生第3天:奶量22—27ml

宝宝出生第4天:奶量36—46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

宝宝出生第5天:奶量43—57ml(相当于鸡蛋大小)

宝宝出生第6天:奶量56ml—75ml

宝宝出生第7天:奶量65ml—85ml

宝宝出生第8—15天:奶量70—90ml

宝宝出生第15—20天:奶量80—100ml

宝宝出生第20—30天:奶量80—120ml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样护理

一般情况下,大约有50%至60%的足月新生宝贝和80%以上的早产宝贝,在出生后2至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在4至5天达到高峰,一般表现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巩膜(白眼球部分)轻微发黄。宝贝的全身状态通常较好,每天照样能吃能喝,精神活泼,2周左右黄疸就会自行消退。当然,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但一般也不会超过3至4周。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如果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母乳性黄疸停奶两天可以吗 母乳性黄疸如何停奶好

在暂停母乳期间,应将乳母乳汁吸出,用吸奶器或妈妈干净的手挤出,以维持后续的乳汁分泌,保证以后继续母乳喂养。挤出的乳汁可以倒掉或是用专用的乳汁密封袋装好,放在冰箱冷冻层,保存起来,以备日后奶水不足时喂奶。

停喂母乳之后,需要给宝宝喂奶粉,建议选择适口的奶粉给宝宝喂养,一开始可少量喂,每天少食多餐,每隔2—3小时喂一次,一天喂8—10次左右,每次大约20分钟,只要宝宝不再吞咽了,就代表宝宝吃饱了。

附:1—30天宝宝每次奶量标准参考

宝宝出生第1天:奶量5—7ml(约1小勺)

宝宝出生第2天:奶量10—13ml(约2小勺)

宝宝出生第3天:奶量22—27ml

宝宝出生第4天:奶量36—46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

宝宝出生第5天:奶量43—57ml(相当于鸡蛋大小)

宝宝出生第6天:奶量56ml—75ml

宝宝出生第7天:奶量65ml—85ml

宝宝出生第8—15天:奶量70—90ml

宝宝出生第15—20天:奶量80—100ml

宝宝出生第20—30天:奶量80—120ml

一般停喂母乳3天,发现黄疸有明显下降,宝宝看着脸部不那么黄了,可以继续再次喂奶,因此妈妈们在停母乳期间,要记得挤出多余的奶,保证再次喂母乳的需求。

什么原因引起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要停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特别是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出现于生后一周后,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若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消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除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当血中胆红素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时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如果是胆红素水平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时,可暂停母乳喂养三天改人工喂养,胆红素可以迅速下降,大概下降50%左右。当血中胆红素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时,则需要加强光疗。

如果是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是指一周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是由于母乳喂养不足,导致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的范围,这时候要加强母乳喂养,如果实在母乳不够的时候,必要时候要补充配方奶。所以如果是母乳性黄疸,黄疸停母乳以后下降以后,宝宝一般情况良好,以后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如果是黄疸程度不是很高,然后其他的一些病理因素都可以排除了,母乳性黄疸是不需要停母乳的。

母乳性黄疸一定要断奶吗

母乳性黄疸不一定要断母乳,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如果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的消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排除其他所有可能会引起黄疸升高的病理因素,当血中的胆红素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如果是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可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一般黄疸可以下降一半左右,如果是黄疸上升超过二十毫克每分升,需要加强光疗。母乳性黄疸婴儿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没有其他并发症,停母乳就是可以鉴别是不是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黄疸,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基本上两到三天,黄疸是明显下降的。

母乳性黄疸必须停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几天能看出效果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生后一周以后,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若是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消退,一般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需要排除所有的其他的病理因素,宝宝一般情况明显都是比较好的,一般状态都是良好的,如果是考虑母乳性黄疸可暂停哺乳三天左右,黄疸可以下降一半左右,如果是黄疸停母乳以后明显的下降,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可以继续喂母乳的,如果是黄疸持续升高,如果是超过了二十毫克每分升,是需要光疗退黄的。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多久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母乳性黄疸它的一般情况良好,然后其他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基本上都是可以排除,然后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停母乳两到三天,就是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黄疸是明显地消退,一般黄疸可能将近下降大概一半左右,下降的水平明显可以看到黄疸的减轻,所以母乳性黄疸如果是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可以,足月儿然后他的高峰期明显地延长,可以试停母乳两三天看,黄疸下降一半以上,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一个母乳性黄疸了,母乳性黄疸以后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

相关推荐

母乳性黄疸可母乳喂养吗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消退

新生儿在喂母乳后不久,会出现皮肤变黄,而且持久不退的情况。新爸新妈别担心,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产生是属于正常现象。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消退呢?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容易出现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早发型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无论是早发型还是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在止喂养母乳3-5天后,新生儿黄疸就逐渐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新爸新妈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和宝宝肝炎要区别哦,可以通

母乳性黄疸要不要断 母乳性黄疸吃茵栀黄有效果吗

母乳性黄疸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一般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生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不大,然后肝功能的转氨酶都是正常的,没有肝病及溶血的表现,宝宝一般情况都是良好的,如果是母乳性黄疸要排除其他所有的病理因素,如果是确诊母乳性黄疸,可以试母乳三天左右,一般可以消退50%左右,黄疸就是明显的减轻,这时候可以基本上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如果是在黄疸不是特别高的时候,

关于母乳喂养的8个谣言 谣言 7 宝宝肠绞痛/黄疸,应该断母乳!

“宝宝总是哭闹,可能是肠绞痛,换配方吧。” “黄疸宝宝要断母乳的。” 真相:不,要,轻,易,断,母,乳。 有一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可能跟母亲的饮食有关,妈妈可以遵医嘱食乳制品,食几周后再看看情况。如果没有帮助,还可以尝试食面制品、蛋、坚果、水果、咖啡因和巧克力等。食几周后,可以一种一种地尝试添加,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 15mg/dl 以下的母乳性黄疸是不用母乳的,什么茵栀黄、益生菌、葡萄糖水都不用给宝宝吃。当然老妈子也知道这一点很难,年糕满月的时候也因为黄疸过几天母乳,当时自己也不够懂,在家人和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么治疗

1、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2、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

母乳性黄疸能喂

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1.一般大部分的新生儿在出生没几天的时候就会出现黄疸表现了,有的轻一些,没几天就会恢复正常,可是有一些特别严重,不但持续时间长,并且还会引起全身异常表现,只有经过系统的治疗才会有所好转的,不过这都是一般性的生理性黄疸,可是还有一种黄疸那就是母乳性的黄疸表现,这可是与直接给孩子吃母乳有关系呢。 2.要想判断是生理性的黄疸还是母乳性的黄疸,那就可要仔细观察了,首先区分这两类黄疸呢,就得从发病时间上来看了,一般生理黄疸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天之内就会出现了,但是母乳性黄疸所致的黄疸一般会发病迟缓一些,一般会在出生后的

母乳性黄疸常见么

母乳性黄疸它的发病机制还有它的发病病因,目前是尚不明确的,早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于母乳性黄疸刚认识,文献报道母乳性黄疸发生率,大概是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随着对母乳性黄疸认识逐渐地提高,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两千年我国报道的足月母乳喂养的健康儿中874例中,跟母乳相关性的黄疸的患儿胆红素大于12.9,大概是占34.4%,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宝宝,大概是占14.3%。虽然它的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有报道称母乳性黄疸是跟遗传因素是有关系的,在六十例母乳喂养的母乳性黄疸中,有家族史的占3.9%,说

母乳性黄疸退了还能喂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发生在母乳喂养生后一周以内,亦称母乳喂养性相关的黄疸,或者是母乳喂养失败性黄疸,黄疸出现时间和高峰期均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唯独就是血中的胆红素高于生理性黄疸,且黄疸的消退时间晚于生理性黄疸,造成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母乳的喂养不够引起的,这时候是需要加强喂养,促进胎便的排出,有助于黄疸的减轻。 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一般是发生在出生一周以后,一般是七到十四天,可紧接着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以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一般峰值可在生后两到三周

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时间

母乳性黄疸的分为母乳喂养性黄疸,还有一个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是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由于摄入母乳量的不足,胎粪排出延迟,致使肝肠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一般母乳喂养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百分之十二,这个母乳性黄疸一般是生后大概一到两天出现,如果是母乳不够的情况下,补充喂养或者是增加宝宝的入量,有可能宝宝黄疸上升的程度就会慢慢地减轻。还有一种就是母乳性黄疸,通常是纯母乳喂养或者是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