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真的腰椎痹痛丸
如何鉴别真的腰椎痹痛丸
1、取该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嵌晶纤维近无色,直径30~50μm,壁极厚,胞腔线形或不明显,纤维壁外层密嵌细小草酸钙方晶。石细胞近无色,类方形,直径14~76μm,大多三面壁厚,胞腔靠一侧,常含草酸钙方晶或棕色团块状物。
2、取该品约8g,研细,加乙醇30ml、盐酸1滴,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0.5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0.1mol/L盐酸溶液使溶解,滤过,滤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12,用氯仿30ml振摇提取,氯仿提取液蒸干,残渣用0.1mol/L盐酸溶液3ml溶解,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中加入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黄棕色沉淀;一管中加入碘化汞钾试液1~2滴,生成白色沉淀;另一管中加入碘化钾碘试液1~2滴,生成红棕色沉淀。
3、取该品约15g,研细,加乙醚50ml,浸渍并时时振摇约1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用乙醚2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狗脊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的0.5mol/L盐酸溶液(必要时加热使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墨绿色斑点。
4、取没药对照药材0.3g,同(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石油醚(30~6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使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坐久了站起来腿疼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导致神经系统麻痹,血液循环不畅,只要适当的站起来走一走或者变换坐姿就好了,还要尽量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腿上,否则会导致抽筋。
这样情况的时候要千万当心了,做一会儿就要起来走走,扭扭,活动活动,舒展一下筋骨,别以为这是很俗的说法,建议你坐一段时间,起来扭扭,避免做过于剧烈劳动,注意保暖,晚上的时候拿一个热水带放疼痛部位热敷一段时间。
腿痛的原因有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炎,风湿,受凉受风受湿等,建议到医院查明原因后真对病因进行治疗。也可以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或选服正清风痛宁,万通筋骨片,双氯灭痛片,天麻丸,追风透骨丸,风湿马钱片等。也可烤电,砂烫,热敷等理疗治疗。
坐久了站起来腿疼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麻痹引起的,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等等,如果是由于疾病引起的疼痛,就要尽早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工作,尽早的治愈疾病。
益肾蠲痹丸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淡棕色或近无色半透明,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有时可见黄棕色刚毛。可见无色丝状物。 (2)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20ml,置60℃水浴浸提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 取本品粉末1g,加氨水适量,润湿半小时,加石油醚(60~90℃)20ml,置水浴60℃浸提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石油醚(60~90℃)使溶解,制成每1ml含0.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附录 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氨水(6:4: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碘熏2分钟,挥去碘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黄色荧光斑点。
腰痛诊断
诊断依据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2. 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3. 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挫闪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病证鉴别1. 腰痛与背痛、尻痛、胯痛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应予以区别。2. 腰痛与肾痹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
相关检查腰痛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进行血常规、抗溶血性链球菌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有助于风湿和类风湿等疾病的诊断;拍摄腰椎、骶髂关节X光或CT片有助于腰椎病变的诊断;部分内脏疾病也可引起腰痛,血、尿检查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泌尿系统的诊断,妇科检查可排除妇科疾病引起的腰痛。
上肢麻木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偏瘫。本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或颈肩综合症。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象检查,但在条件许可时,借用一些辅助方法,可对确定病变的性质、部位及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奎根氏试验、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颈椎静脉造影等。奎根氏试验即通过腰4~5穿刺达椎管内珠网膜下腔而测定脑脊液的压力来断定有无梗阻。
也可以从脑脊液生化检查中根据其蛋白量的升高来推断其梗阻程度,了解脊髓受压情况,从而有助于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脊髓造影,是向椎管内注入碘制剂或空气来进行脊髓造影。它有助于对椎管及椎管内各种疾患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脊髓本身疾病、肿瘤、颈椎病所致的脊髓受压及椎管测量等。
还可以明确脊髓受压部位与范围。但由于椎管穿刺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使用造影剂可出现各种反应,具有一定危险性,临床要从严掌握。椎动脉造影是通过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进行穿刺造影,或者切开肱动脉或股动脉进行插管造影。主要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是减压术前的常规检查,可确定施术部位及范围。
腰痛看什么科
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泌尿系炎症,结石,腰椎间盘突出,增生,风湿痹证,受凉受风受湿,劳损,房事劳伤,肝肾虚弱,扭伤等等。建议到正规医院检查。或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如选服正清风痛宁,奇效风痛灵,万通筋骨片,双氯灭痛片,天麻丸,追风透骨丸,腰痛宁等。也可烤电,砂烫,热敷等理疗治疗。
腰痛是一个常见症状,通常可见于很多种疾病,有腰椎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急性扭伤,脊柱小关节错位,类风湿等,腰部软组织疾病,腰肌劳损,肌肉拉伤等,也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疾病。
出现腰痛症状,可以到骨科看医生检查清楚。做腰椎拍片或MRI。还不排除腰椎椎间盘或者骨质增生的问题导致坐骨神经痛可能。另外是否睡的弹簧床垫,如果是,建议你一定要睡硬板床。可以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 按摩治疗。一定要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长期弯腰工作学习,每1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左右。还要注意腰肌劳损的可能。
腰痛的鉴别诊断方法有哪些
诊断依据
1. 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
2. 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
3. 本病常有居处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挫闪或劳损等相关病史。
病证鉴别
1. 腰痛与背痛、尻痛、胯痛
腰痛是指腰背及其两侧部位的疼痛,背痛为背膂以上部位的疼痛,尻痛是尻骶部位的疼痛,胯痛是指尻尾以下及两侧胯部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应予以区别。
2. 腰痛与肾痹
腰痛是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
相关检查
腰痛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进行血常规、抗溶血性链球菌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等检查,有助于风湿和类风湿等疾病的诊断;拍摄腰椎、骶髂关节X光或CT片有助于腰椎病变的诊断;部分内脏疾病也可引起腰痛,血、尿检查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泌尿系统的诊断,妇科检查可排除妇科疾病引起的腰痛。
中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是辩证施治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气滞血瘀证
患者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大多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疗以活血祛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为主。方药:身痛逐瘀汤为主加减,重用桃仁、红花、归尾、川芎等活血化瘀药,辅以活血理气或通络止痛的药物,并酌情增加理气药物。也可用田七末冲服。
二、风寒痹阻证
患者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疗以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为主。方药: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加减,重用祛风散寒止痛的药物,如寒胜可加用干姜、炮附,风胜可加秦艽、羌活。也可用中成药温通胶囊口服。
三、湿热痹阻证
证见腰腿疼痛,肢体烦热,遇热或雨天痛增,恶热,口舌干,小便短赤,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药:以四妙散为主加味,如湿重可加车前、茵陈,热重可加大黄、知母等。亦可用中成药盘突止痛胶囊口服。
四、肝肾亏虚证
证见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更甚,肢体麻木有冷感,沉重乏力,肌肉萎缩。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淡苔白滑;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偏阳虚证治疗以温肾壮阳为主。方药以右归丸为主加减,也可以用中成药龙鳖胶囊口服。偏阴虚证治疗以养阴通络为主。药用左归丸为主加减,也可以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口服。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中医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治疗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是辩证施治的,效果也还不错,因此,通过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哦!
骨与关节结核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1、与化脓性椎间盘炎的鉴别:化脓性椎间盘炎临床上可有腰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的表现,发病较急,CT 片上较早出现椎间隙狭窄,骨破坏周围可见硬化,X线平片可见化脓性病变的硬化及吸收,脓肿多局限于椎体两侧,钙化较少,脊柱结核一般呈长期和隐匿性的病程,硬化改变较椎间盘炎少且程度轻。
2、与脊柱转移瘤的鉴别:脊柱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有原发病灶,病变椎体破坏常呈跳跃性,附件多受累,椎间隙基本正常,椎旁无脓肿,死骨形成,病椎旁软组织肿块较局限,CT 对干酪样物质钙化和残留骨片及死骨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测量多个CT 值,结核干酪样钙化的CT 值高于残留骨片和死骨,可能会有所帮助。
3、与脊柱真菌感染的鉴别:椎体及椎间盘的真菌感染可能侵及临近的肋骨头,常提示诊断,隐球菌性骨髓炎很少发生在脊柱,而且骨髓腔蔓延及脓肿也很少显示,在椎体骨溶解区域可显示“肥皂泡”样改变,其椎旁脓肿可发生在后纵韧带下方,比结核形成的脓肿要小,棘突和肋骨头也易受累,驼背畸形很少见。
腰椎病的鉴别诊断
(一)与内脏反射性疾病鉴别
腰痛是一个很复杂的症状,由于盆腔内脏疾病可以因刺激盆部神经丛而于腰骶部发生反射性疼痛,因此应进行鉴别。如:
1.与妇科腰骶痛鉴别 妇科腰痛的特征是偏于骶部,和月经周期有关,尤其多发生于经前,并多伴有下肢或少腹酸胀痛,有妇科炎症者,有白带增多及其色质改变。无下肢及臀坐骨部放射痛。腰骶x线检查无腰椎病改变。但许多妇女往往妇科病与腰椎病兼见,诊断须靠腰骶部x线摄片。
2.与盆腔肿瘤鉴别 此病如出现坐骨神经压迫症状时,b型超声波检与椎间盘脱出症颇为相似,但作肛门触诊及查,腹部灌肠后摄片即可鉴别。
(二)与血管源性疼痛鉴别
由于血管病变也可产生腰腿痛,因此应与之鉴别。benney(1956)年报告310例动脉栓塞的病人,有的表现腰椎间盘脱出的症状,如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和间歇性跛行。包括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等栓塞〔1〕.x线摄片发现大血管钙化及动脉造影发现栓塞可作鉴别。
(三)与马尾部肿瘤鉴别
该病易与中央型髓核脱出症相混,故应注意鉴别,要点在于本病疼痛为持续性剧痛,平卧无缓解,进展迅速,腰穿及脊髓造影为鉴别手段。
(四)与脊柱(腰骶部)转移性肿瘤相鉴别
人体任何部位的肿瘤皆可转移至脊柱,如乳腺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等。鉴别要点为疼痛呈进行性、持续性剧痛、夜晚尤甚。x线平片、b型超声检查、脊髓造影、ct等检查均可鉴别。
(五)与腰椎风湿病鉴别
该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服用抗风湿性药物效果较好,血沉率增快,血清抗"o"试验在400单位以上,x线摄片无骨质增生改变可作鉴别。
运动神经元病如何鉴别
1.颈椎病:上肢或肩部疼痛,且呈阶节段性感觉障碍,无延髓麻痹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胸锁乳突肌肌电图不受累及予以鉴别。
2.脊髓空洞症:本病的特征是节段性、分离性痛温觉缺失;依据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颈脊髓磁共振(MRI)可见空洞。
3.脊髓肿瘤和脑干肿瘤:不同程度的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腰穿示椎管阻塞,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MRI)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4.重症肌无力:同样重症肌无力易影响延髓和肢体肌肉,但是重症肌无力有波动性等易疲劳现象,一般不难于鉴别。
5.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上极似运动神经元病,主要鉴别是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影响,尤其是发现的多灶性点状髓鞘病变。另外此组病人脑脊液中抗GMI抗体增高的阳性率更高。有时需长时间随访,才能做出鉴别。
腰椎痹痛丸
腰椎痹痛丸,壮筋骨,益气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治疗实证腰痛。
独活、桂枝、红花、五加皮、白正、防己、骨碎补、当归、制草乌、防风、千年健、秦艾、革蘸、桃仁、海风藤、威灵灿、赤芍、续断、桑寄生。
本品为浓缩包衣水蜜丸,除去包衣后显赭棕色;味苦、辛。
乌头碱限量 取本品9g,研细,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氨试液4ml,密塞,摇匀,放置2小时,加乙醚10ml,振摇1小时,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碱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运动神经元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运动神经元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颈椎病:上肢或肩部疼痛,且呈阶节段性感觉障碍,无延髓麻痹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胸锁乳突肌肌电图不受累及予以鉴别。
2.脊髓空洞症:本病的特征是节段性、分离性痛温觉缺失;依据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颈脊髓磁共振(MRI)可见空洞。
3.脊髓肿瘤和脑干肿瘤:不同程度的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腰穿示椎管阻塞,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MRI)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4.重症肌无力:同样重症肌无力易影响延髓和肢体肌肉,但是重症肌无力有波动性等易疲劳现象,一般不难于鉴别。
5.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上极似运动神经元病,主要鉴别是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影响,尤其是发现的多灶性点状髓鞘病变。另外此组病人脑脊液中抗GMI抗体增高的阳性率更高。有时需长时间随访,才能做出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