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艾灸涌泉会上火

为什么艾灸涌泉会上火

艾灸涌泉之后上火考虑和下面的原因相关:

1.如果身体本来存在虚火,那么在艾灸涌泉之后,由于气血运行加速,新陈代谢加快,体内津液消耗过多,就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

2.和艾灸的手法也有关,因为施灸的手法也分补法和泄法,这需要专业的人来操作,如果手法不适合当下的症状,则可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

艾灸涌泉的功效和作用 改善失眠

艾灸涌泉穴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效治疗失眠,可每晚睡前用艾条在涌泉穴灸至20分钟,施灸时要主要火头离穴位1寸左右,以感到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润为宜。

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吗

艾灸,是治疗关节疼痛的最好方法

艾灸袪风散寒除湿,可谓是风湿的天敌。同时借助艾灸补肾、健脾的扶正作用,可以调动机体增加元气的补益,发挥其治疗效应,在“扶正”与“袪邪”的同时,达到标本兼顾。

艾灸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疗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配穴: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疼痛点,以上穴位循环灸。

艾条一根(药店可以买到,一元多一根)

打火机一个(点火用)

铁制容器或烟灰缸。

艾灸方法:

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

灸的部位: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面叫阿是穴),反正感觉最痛的地方就对了。足三里。这是艾灸非常常用的穴位,古人若要外出长途旅游,经常灸这个穴位,所以,各位即便膝盖不痛的,用艾条灸灸这个穴位也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足三里在哪里呢?把手放在膝盖下面,当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度),就是足三里所在。

解溪。解溪也是一个穴位。解溪比较好找,在脚背和小腿的连接处,脚背靠近小腿处正中的地方。

涌泉。涌泉这个穴位在脚板底,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穴位找不准没关系,艾条灸的面积比较大的,艾灸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事故,只是烟味有点大,有无烟的艾条,但我觉得效果不如普通艾条。还有的人经络比较敏感,艾灸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热量循经络传导,这更好操作,可以沿着热量传导的经络进行熏灸。

艾灸的顺序是先上后下,不要先下后上,先下后上可能会上火。

艾灸上火后灸哪里泻火

艾灸后出现上火的症状,可以通过艾灸合谷、曲池、涌泉等位置来达到泻火的目的,但需要根据上火的原因、症状等对穴位具体选择。

一般有咽喉肿痛、发热、目赤肿痛等上火的症状,选择艾灸合谷穴较多,要是有便秘的症状艾灸曲池穴较多,有头晕目眩、失眠烦躁的症状时,艾灸涌泉穴较多。

由于上火的症状一般不是单一出现,个人不好对其进行判断,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艾灸错误,反而引起身体其他不适。

涌泉穴为补肾之要穴

涌泉穴,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即—泉水涌出之处,涌泉穴,在人体的经络系统归属于人体的足少阴肾经,肾又为人的一身之根本,而涌泉穴又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为补肾的重要穴位之一。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大约当足底2、3趾趾中点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处。

那么涌泉穴有什么功效呢,王医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第一,涌泉穴可以治疗人体的神志疾病,如癫痫、晕厥、狂躁、神志不清、精神分裂症等等,同样对于小儿高热惊厥(俗称抽风),有较好的疗效,常常是急救常用穴位之一,可以选择针刺,也可以用普通的艾灸。

第二,头痛、头晕。对于平素有头痛、头晕,伴见腰背酸痛、手足冰冷、畏寒怕风、神疲乏力、进食冷食则腹泻的患者而言,涌泉是不错的选择。涌泉穴为补肾之要穴,肾又为一身之本,肾气充沛,人体则可保持长期的健康状态。同时对于高血压患者,伴见头痛、头晕同样可以选用涌泉穴。

第三,咽喉肿痛。涌泉穴又有利咽泻火之功,对感冒初期或急性扁桃体炎初期的患者,患者见咳嗽、咳痰、咽痛的患者,针刺或按压涌泉穴可以缓解咽喉肿痛。

第四,缓解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在进入48岁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患者出现足心热、脾气急躁、夜间盗汗、自觉有气从下向上冲击胸部(中医称为奔豚气),这都是肾气亏虚的表现,因此对于这类人群除了药物治疗外,涌泉穴的养生同样重要。

以上介绍的是涌泉穴的功用,那么如果在涌泉穴进行操作呢。

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准确的位置,穴位并不局限于某一点,而是一片区域,因此如果定位正确,按压该处会有轻微的酸、麻、胀、痛之感。准确定位之后,便可在涌泉上进行相应操作,涌泉的操作包括了针灸、艾灸、按揉等方法。但是由于大多数人缺少专业的知识指导,因此不提倡大家在没有接受专业指导的前提下使用针灸,日常的养生比较适宜选用艾灸、按揉法。

针灸对适合于一些热证,如上述的感冒及急性扁桃体炎初期的患者,高血压伴见头痛、头晕患者。艾灸和按揉法适合于虚证的患者,如头痛、头晕,伴见腰背酸痛、手足冰冷、畏寒怕风、神疲乏力,男性阳痿、女性月经过少的肾虚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同样,对于平素发育迟缓的、免疫功能低下的青少年儿童都可选用艾灸、及按揉法。使用艾灸法时,常常将艾条放置于穴位上方2-3cm,待到穴位处有透热感时,可用艾条在穴位上方做回旋环转,保持透热度,一次艾灸时间可持续10-15分钟,每日皆可进行。按揉法用大拇指揉按即可,力度以出现能耐受的酸、麻、胀、痛感即可,按揉时间15分钟,晚上泡脚后揉按更为适合。

什么人不能艾灸涌泉

首先要知道涌泉穴是肾经井穴,肾经的经水由此涌出,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温煦五脏,对治疗失眠、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艾灸涌泉可以使人精力充沛。

但对于艾叶、艾烟过敏者,不建议艾灸涌泉穴,因为过敏者可能因过敏诱发其他症状。

其次就是经期女性禁止艾灸涌泉穴,因艾灸涌泉具有活血散瘀的特点,女性经期艾灸容易造成大失血。

最后就是高热、昏迷期间禁止艾灸涌泉,否则很容易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经期可以艾灸吗 如何靠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艾灸穴位: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艾灸方式: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艾灸时关元、命门各熏20分钟、肩井、太冲各熏10分钟。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按这个穴位能补肾强精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等 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冬季,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控制不良现象。本期“妙手点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林国华推荐经常按摩、艾灸涌 泉穴。涌泉穴是人体防病、治病、保健的大穴,长期坚持按摩涌泉穴可以活血通络、引热下行,对于中老年防治高血压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防治高血压]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按摩涌泉穴的降压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按摩可作用于末梢神经毛细血管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机制,使血管弹性增大,血管舒张功能加强,血流加速,从而降低血脂、改善血压。

(2)增加血管弹性。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拿按摩刺激,加速机体的血液循环及代谢,有利于消除沉积在血管上的惰性物质,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管壁的脆性。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改善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3)降低血液黏稠度。穴位按摩可以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携氧能力,有效地控制血压。

[补肾填精]《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通过推搓艾灸涌泉穴,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作用,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功效,使人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腰膝壮实。

[引热下行]老年人肾精不足,易导致“阳气上浮”、“虚阳不敛”、“浮火”等,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松痛、咽喉干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凉等症。涌泉为处于人体最低点,艾灸此穴能以热引热、导热下行,能收补火而不上火之妙。

[纳气平喘]涌泉穴还可以通过补肾填精而纳气平喘,治疗由于肾不纳气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候。

操作方法:

1、悬灸法:将艾灸点燃后放于涌泉穴上方约2~3厘米左右施灸,以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次两侧涌泉穴各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2、按摩法: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用手掌擦涌泉穴,使局部产生热感,每次每穴5~10分钟,每日1次。高血压患者擦热涌泉穴后,再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揉。每次每穴10~15分钟,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按摩、艾灸后会出现口干、小便增多及味臭等现象,属正常反应。若口干舌燥现象明显,则要减少艾灸的次数或缩短施灸时间,也可饮用少许淡盐水。

2、晚上睡眠时血压是每日的最低点,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在晚上8点后按摩涌泉穴。

睡眠不好灸什么穴位

中医理论中,艾灸涌泉穴对失眠有着确切的治疗效果。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具有宁神苏厥的作用,又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以交通阴阳、启闭开窍,因此,艾灸涌泉穴可以生髓健脑,使得心神内守,阴阳平衡,寐寤有序。

定位:涌泉穴位于人体脚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用艾条在涌泉穴上艾灸20分钟。操作时,对准涌泉穴,距离3厘米左右的高度,让局部有温热感,使得局部出现红润。在治疗期间停服安眠药。患者可以自己艾灸,也可以让别人操作。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就可以见效。休息2到3天后,开始下一个疗程。艾灸之前,患者最好热水洗脚10分钟。

相关推荐

灸后出现的问题

染病 是艾灸的一种排病反应,本身身体就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慢性病,但身体没有表现出来。现在正气足了,有能力和病邪做斗争,就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 应对方案:有专业的艾灸师对新病进行配穴应对,就能顺利地度过各种排病反应。 解释: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 艾灸上火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灸的时间过长、灸量过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

失眠多梦艾灸什么穴位

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 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你的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你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艾灸治疗失眠。

头痛怎么艾灸 头痛常用艾灸手法

艾条温和灸:取百,列缺,涌泉等穴位用艾条隔开头发悬灸10-2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这种疗法适宜外感头痛, 艾炷隔姜灸:取列缺穴,选新鲜的老姜,切成0.3厘米的薄片,在其上扎小孔,小心施灸10-15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艾熏灸:取列缺,涌泉,行间,太冲等穴位,按照先灸背部再灸四肢的顺序施灸,将艾绒或艾条放入温灸盒内,小心绑在穴位上施灸20-30分钟,每日1次,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可以进行下一个疗程。

冬天脚冷怎么办 涌泉穴

艾灸取穴:涌泉穴属于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艾灸好处:涌泉穴是人体重要的肾经穴位。而肾阳虚人群容易出现手脚发凉的现象,艾灸涌泉穴对于改善怕冷症有帮助。

阳虚艾灸什么穴位

1、阳虚艾灸神阙穴 神阙即肚脐。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操作:取0.2~0.4厘米厚的鲜姜一块,用针穿刺数孔,盖于脐上,然后置小艾炷或中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施灸。最好每晚9点钟灸之。每次以灸至局部温热舒适,灸处稍有红晕为度。 2、阳虚艾灸关元穴 关元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的位置,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元阴元阳在此交汇,揉按此穴能够调节阴阳平衡。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

艾灸涌泉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涌泉的功效

涌泉穴属于全身最下部的俞穴,属于肾经的首穴,艾灸涌泉穴有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散热生气,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功效。

艾灸越灸越虚吗

一般正确辨证、合理取穴、正确施灸,是不越灸越虚的。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一般阳虚体质适宜艾灸大椎、命门、关元、涌泉,可以补阳,而阴虚则不宜艾灸,可能导致身体更加虚弱。 另外施灸者若操作不当、艾灸过于频繁、处于经期等原因艾灸的话,也出现越做越虚的情况,建议到正规医院由医生辨证诊断后进行艾灸。

膝盖寒凉应该怎么办

针对阳气不足、肾阳虚的人,在艾灸上述穴位的同时,可以艾灸:关元、命门、肾俞、大椎、至阳、神阙、气海、涌泉这些穴位,可极大地补益人体的阳气。这些穴位,建议艾条悬灸为主,活的艾火比使用灸盒等器具类的死火更容易让你在施灸过程中感受灸感,让穴位更快地得到艾火的气感和热度。需要说明的是,艾灸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现惊奇的效果。 针对膝盖凉、怕冷,您可以艾灸膝盖周围的穴位,和疼痛部位重点灸,如: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膝阳关。每个穴位可以施灸5-10分钟。如果觉得麻烦,可以使用灸道堂的竹制的四孔或者六孔艾灸盒。

​艾灸怎么治月经不调

1.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艾灸治疗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可以用单眼艾灸盒。 要求: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2.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艾灸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用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

效果显著的用艾灸治疗膝关节疼痛的方法

艾条灸方法: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 灸的部位: 1.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面叫阿是穴),反正感觉最痛的地方就对了。 2.足三里。这是艾灸非常常用的穴位,古人若要外出长途旅游,经常灸这个穴位,所以,各位即便膝盖不痛的,用艾条灸灸这个穴位也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足三里在哪里呢?把手放在膝盖下面,当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度),就是足三里所在。 3.解溪。解溪也是一个穴位。解溪比较好找,在脚背和小腿的连接处,脚背靠近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