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伤风的诊断与鉴别
热伤风的诊断与鉴别
一、热伤风的诊断要点:
1.根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过,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
2.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病程3~7天,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
3.典型的肺卫症状,初起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语声重浊或声嘶,恶风,恶寒,头痛等。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多人同时发病,迅速蔓延。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如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而肺系症状较轻。
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多见。
热伤风的发热和秋冬季感冒是有区别的,是发热重、恶寒轻,一般病人没有寒冷的感觉,只是发热,出汗多但是不解热。因此如果夏天的热伤风如果还像冬天感冒一样吃退烧药效果就会不好,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
暑热感冒开始多出现鼻咽症状。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二、热伤风注意要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诱发,经过数分钟到1~2小时痊愈。
2.流行性感冒流感
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3.急性传染病前驱
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这些疾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域,一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4.中暑
有人会把中暑与暑湿感冒混为一谈。暑湿感冒因属感冒范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明显的感冒症状;中暑虽有发热,但无其他感冒症状,这是两者根本的区别。暑湿感冒和中暑都有暑中夹湿的现象,所以两者都会出现相同的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
中暑的外界诱因很明显,多在高温环境下劳作而生;暑湿感冒则不同,它的主要起因是人体感受风寒暑湿,外界诱因并不明显。此外,暑湿感冒病程缠绵,大多需数日治疗方能痊愈;中暑发病急、恢复也快,一般1~2天症状便可消除。
鹅掌风诊断鉴别
1、湿疹多发生在手掌心,且双手对称,皮损呈多形态,可见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和结痂等同时存在,常以其中二至三种为主,病情变化与季节关系密切,与饮食和休息也有一定关联,如果双手掌接触水和肥皂等刺激会加重损害,真菌检查为阴性。
2、汗疱疹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于春夏之交发病,入冬自愈,主要见于青年人,皮损也是对称分布,以水疱为主,成批发作,可见于手掌面,指侧面和指端,水疱干涸后脱皮,露出新生皮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和灼热感,本病发生与出汗不良或过敏反应有一定关系,损害处真菌检查为阴性。
3、接触性皮炎是因接触了引起过敏的物质后引起的,是皮肤的过敏反应,有明显的接触史,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境界清楚,形态较一致,多以红斑,水肿为主,严重者可见水疱,大疱等,脱离接触物后可逐渐消退至痊愈,局部真菌检查为阴性。
怎么检查食道癌
食道癌的诊断鉴别:
诊断鉴别1:脱落细胞学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临床检查食道癌的一种常见方法,采取这种方法可诊断准确,准确诊断率较高,对患者的影响较小,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诊断鉴别2:食管CT扫描检查
CT扫描可以清楚的观察食道周围器官和食管的情况,可及时的发现病情并做相应的治疗。
诊断鉴别3:X线钡餐检查
钡餐检查也是检查食道癌的常见方法之一,早期食道癌患者通过钡餐检查能有效鉴别食道癌的发病症状,是对患者有利的检查方法之一。
食道癌的诊断检查可较好的诊断出发病部位和病情程度,对食道癌患者的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食道癌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患者营养不良的严重疾病,及时诊断鉴别有助于早期的治疗。
食道癌的发病原因有很多,要想避免食道癌的发病,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及时的预防,任何时候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能够避免疾病出现的,一旦出现了食道癌症状就要立即去医院治疗,食道癌患者早期治疗是可以得到治愈的,也避免了该病给患者带来的严重的伤害,错过了早期的治疗只会加重病情,突发癌变,治愈率较低。
风热感冒的鉴别诊断方法
风热——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尿路感染诊断时会与什么疾病混淆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是重要的。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进行尿路感染诊断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一、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所以这在尿路感染诊断上需要鉴别的。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二、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诊断症状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尿路感染诊断鉴别要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三、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路感染诊断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痛风诊断鉴别
诊断
关于痛风诊断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美国Holmes标准以及日本修订标准,兹介绍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
1、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
(1)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2)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5)第一跖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有可疑的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
(11)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质侵蚀。
(12)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急性关节炎期确诊有困难时,可试用秋水仙碱做诊断性治疗,如为痛风,服秋水仙碱后症状迅速缓解,具诊断意义。
总之,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
痛风的鉴别诊断
(一)急性期的鉴别诊断
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病前有A族溶血性链状菌感染史,病变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下述特点可资鉴别:
①青少年多见。
②起病前1~4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类,扁桃体炎病史。
③常侵犯膝、肩、肘、踝等关节,并且具有游走性对称性。
④常伴有心肌炎,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等表现。
⑤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升高如ASO>500U,抗链球菌激酶>80U,抗透明质酸酶>128U。
⑥水杨酸制剂治疗有效。
⑦血尿酸含量正常。
2、假性痛风
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发作时,表现与痛风酷似,但有下述特点:
①老年人多见;
②病变主要侵犯膝、肩、髋等大关节。
③X线摄片见关节间隙变窄和软骨钙化灶呈密点状或线状,无骨质破坏改变。
④血清尿酸含量往往正常。
⑤滑液中可查见焦磷酸钙单斜或三斜晶体。
⑥秋水仙碱治疗效果较差。
3、化脓性关节炎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鉴别要点为:
①可发现原发感染或化脓病灶;
②多发生岁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并伴有高热,寒颤等症状。
③关节腔穿刺液为脓性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④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
⑤抗前风药物治疗无效。
4、外伤性关节炎
①有关节外伤史。
②受累关节固定,无游走性。
③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
④血清尿酸不高。
5、淋病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侵犯趾关节与痛风相似,但有下述特点:
①有冶游史或淋病表现;
②滑液中可查见淋病双球菌或细菌培养阳性,无尿酸结晶。
③青霉素G和环丙氟哌酸治疗有效,可资鉴别。
(二)慢性期的鉴别诊断
1、慢性类风湿怀关节炎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约10%病例在关节附近有皮下结节,易与不典型痛风混淆,但本病:
①指趾小关节常呈对称性棱形肿胀,与单侧不对称的痛风关节炎截然不同。
②X线摄片显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变窄,有时部分关节面融合,骨质普遍疏松,但无骨皮质缺损性改变。
③活动期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液无尿酸盐结晶查见。
2、银屑病性关节炎
本病亦以男性多见,常非对称性地侵犯远端指趾关节,且血尿酸含量升高,故需与痛风鉴别,其要点为:
①多数病人关节病变发生于银屑病之后。
②病变多侵犯指趾关节远端,半数以上病人伴有指甲增厚凹陷成脊形隆起。
③X线像可见严重的关节破坏,关节间隙增宽,指趾末节骨端骨质吸收缩短发刀削状。
④关节症状随皮损好转而减轻或随皮损恶化而加重。
3、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变态反应所致,
①常先累及小关节,逐渐波及大关节,且有多发性,游走性特征。
②病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③可有急性关节炎病史;也可仅表现为慢性关节痛,但从无关节强直畸形。
④关节周围皮肤常有结节红斑。
⑤X线摄片显示骨质疏松,无骨皮质缺损性改变;
⑥滑液可见较多单核细胞,但无尿酸盐结晶。
⑦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抗痨治疗有效。
(三)误诊
痛风较易误诊,在欧美等国家,由于痛风比较多见,以致医师有时将非痛风疾病诊断为痛风。而在国内,由于痛风比较少见,常易将痛风诊为非痛风疾病,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诊断者对于痛风缺乏认识;二是痛风表现不够典型。
1、痛风的漏诊
痛风性关节炎是被误诊的疾病,急性期以误诊风湿性关节炎为最多,发作间期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常见。此外,外科医师常将痛风误诊为丹毒、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
对于痛风合并的尿酸性尿路结石,由于结石症可以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故易误诊为单纯尿路结石,而漏诊痛风。痛风结节破溃流出白垩样物,则误诊为骨髓炎或结核性脓肿。
2、被误诊为痛风的疾病
另一方面在痛风多发地区,常将一些有关节表现的其它疾病,误诊为痛风,这些疾病包括:老年人骨质增生症或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关节痛,高尿酸血症合并神经痛风或关节痛综合征等,1991年Wolfe等在9108例风湿病门诊初诊病人中,有164例(1.8%)非痛风病人被误诊为痛风,其中有风湿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纤维织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3、值得吸取的经验
近十余年来,国内痛风的发病率确有增加趋势,为了防止漏诊,下述经验可供参考:
1、熟悉痛风的临床特征
痛风临床表现确有许多特点,熟悉这些特点,是防止漏诊的前提。
2、了解高尿酸血症的演变
痛风急性发作前或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血尿酸升高。但在间歇期或慢性期,则血尿酸含量往往正常,故不应以血尿酸正常,轻率排除痛风诊断。
3、慎重评价干扰炎症过程药物的治疗反应
各种有机酸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泰松等药物,即可使痛风急性炎症缓解,也可使非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故不应作为痛风的诊断依据,也不应作为诊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并有关节病变的依据 。
4、对于尿路结石病人应排除潜在性痛风
多发性或复发性的尿路结石,可能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注意复查血尿酸,必要时作24小时尿尿酸定量,以防痛风漏诊。
5、重视X线像的特征
痛风病人有的骨、关节X成像呈缺损性改变,具有较大的特征性,对于罹患数年的病人,阳性率较高,据此可以与上述需要鉴别的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6、尽量进行尿酸盐特征性检查
关节滑囊液或痛风结节内容物作尿酸检查的阳性率极高,国内病例报告作该项检查者较少,值得大力提倡。
风心病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风心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胸片、超声心动以左室肥厚扩张为主,可以通过病史体征、超声心动结果来进行鉴别诊断,第二是左房粘液瘤,瘤体阻塞二尖瓣口,产生随体位改变的杂音,伴随着有发热、关节痛、贫血等现象,也是可以通过病史和超声来鉴别,第三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有典型的心脏杂音及外周血管征,是需要非常注意的,这些方面都可以鉴别和诊断风心病,不过主要的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心脏的检查。
对于这一疾病我们怎么去治疗呢,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的治疗,首先是无症状期的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持和增强心脏的代偿功能,不过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的提高心脏的储备能力,增强体质。第二是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对于慢性一般不需要手术,有症状且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可选择作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即进行心脏的瓣膜置换。第三是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症的治疗,可以通过心房颤动的治疗来帮助患者。这是对于患者都是非常好的治疗方式。
白癜风鉴别诊断
对于早期脱色不完全,边缘模糊的损坏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贫血痣 自幼发病,多见于颜面,为浅色斑,刺激摩擦局部不发红,而周围皮肤发红。
2.白色糠疹 系真菌感染所致,治疗后可出现白斑,但数目不多,形小,非纯白色。
3.体糠疹 多为鳞屑性减色斑,周围无色素加深的晕轮。
4花斑癣 损害发生于后发际、前脑、后背、上肢,为淡白色圆或椭圆形斑,边界不清,表面有细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5.白化病 为先天性非进行性疾病,常有家族史,周身皮肤、毛发缺乏色素,两眼虹膜透明,脉络膜色素消失而易区别。
6.麻风白斑 呈不正形,为不完全性色素减退斑。边界不清,感觉消失,有麻风其他症状。
7.二期梅毒白斑 发生于颈项,色不呈纯白,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8.其他 还应与花斑癣、盘状红斑狼疮、黏膜白斑等鉴别。
风疹的鉴别诊断
风疹患者的皮疹形态介于麻疹与猩红热之间,因此应着重对此三种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此外,风疹尚需与幼儿急疹、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A组中2、4、9、16型及B组中1、3、5型,埃可病毒4、9、16型感染相鉴别。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还需与宫内感染的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此三种胎内感染与先天性风疹有相类似的症状。
热伤风的诊断
1.根据气候突然变化,有伤风受凉,淋雨冒风的经过,或时行感冒正流行之际。
2.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病程3~7天,普通感冒一般不传变。
3.典型的肺卫症状,初起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语声重浊或声嘶,恶风,恶寒,头痛等。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
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病,多人同时发病,迅速蔓延。起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如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而肺系症状较轻。
4.四季皆有,以冬春季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