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低烧怎么办
儿童反复低烧怎么办
注意是否是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中耳炎的可能,也可能是症状不明显的肺炎啊。看医生,诊断清楚。再说治疗啊。当然首先要及时控制体温,然后针对原因治疗啊。
退热药应作为家庭小儿必备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有“泰诺林、泰诺、美林、小儿百服宁咀嚼片”等等,可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备用,当体温超过38.5℃时使用,也可备上羚羊角粉或胶囊,在小儿高热时配合退热药防止抽搐发生;应给予多饮温水,也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大血管的地方等物理降温方法;经退热治疗,家长应给小儿复测体温,确定热退或体温处于下降期;既往有高热抽搐史的小儿,应在发热早期即到医院就诊。有哮喘史、蚕豆病或未使用过退热药的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注意是否是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中耳炎的可能,也可能是症状不明显的肺炎啊。看医生,诊断清楚。再说治疗啊。当然首先要及时控制体温,然后针对原因治疗啊。
退热药应作为家庭小儿必备药,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有“泰诺林、泰诺、美林、小儿百服宁咀嚼片”等等,可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备用,当体温超过38.5℃时使用,也可备上羚羊角粉或胶囊,在小儿高热时配合退热药防止抽搐发生;应给予多饮温水,也可采用冰敷、酒精擦浴大血管的地方等物理降温方法;经退热治疗,家长应给小儿复测体温,确定热退或体温处于下降期;既往有高热抽搐史的小儿,应在发热早期即到医院就诊。有哮喘史、蚕豆病或未使用过退热药的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
孩子发烧咋办才好
儿童发烧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儿童的正常体温参考值: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一般来说,儿童的腋温超过37.5℃,就意味着儿童已经发烧了。
儿童发热的物理降温方法
1.35%酒精擦浴:用小毛巾从儿童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拍擦。
2..温水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儿童洗热水澡。
3..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儿童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
4.冰袋冷敷: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儿童冷敷。
5.冰枕:儿童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儿童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如果儿童体温超过了38.5℃,我们可能得需要一些退烧药的帮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适合儿童的退烧药:
儿童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儿童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
关于儿童发烧怎么办,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了。一般来说使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身体,又或者用温水给孩子洗澡,甚至是使用一些冰袋冷敷等,这样都能够有助于孩子降温。但是如果孩子发烧超过了38度,就应该及时就医了,而且还要及时地服用退烧药等,这样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儿童发烧怎么办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囱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囱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囱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人,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一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一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一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一10分钟后给孩子喝,天2一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其他肉类及蔬菜。
儿童智商低怎么办
1.病因治疗已经查明病因者,如慢性疾病、中毒、长期营养不良、听力及视力障碍,则应尽可能设法去除病因,使其智力部分或完全恢复。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内分泌代谢异常患儿应早期诊断,早期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或苯丙酮尿症特殊饮食疗法,改善其智力水平。社会心理文化原因造成的智力低下,改变环境条件,让其生活在友好和睦的家庭中,加强教养,则可使其智力取得圈套进步。
2.训练和康复配合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训练等措施,按年龄大小和智力
低下的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训练,使其达到尽可能高的智力水平。
3.饮食治疗:牛奶:每100克牛奶含有蛋白质3.5克、钙125毫克。牛奶中的钙可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孩子每天早晨喝1杯牛奶,有利于改善认知能力,保证大脑高效地工作;鱼肉:鱼肉含有球蛋白、白蛋白和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维生素等,也可起到增强孩子记忆力的功能。
语言能力方面: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要对孩子说话和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增强孩子的语言感知与理解能力,并在娱乐中教会孩子发出单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步骤、有顺序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推理、判断能力方面:这一部分是智力中至为重要的。常见的理解能力异常表现为:不会使用人称代词“、、他(她)”;词语颠倒,混乱使用;不会使用情景语言;声音奇特,表现在音量、语速、节奏、音调上与常人明显不同;形式简单,刻板造作。
儿童低烧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夏季引发的儿童低烧的疾病有很多,如最为常见的感冒、伤风等,消化不良等,皆会引发儿童低烧不退,另外各种炎症也是儿童低烧不退的重要因素。儿童发生低烧时,通常表现为:食欲改变,身体乏力、盗汗、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咳嗽、尿频、尿痛、关节疼痛、便秘、神萎等等。家长可根据以上症状初步判断儿童是否发生低烧疾病。
孩子发烧时,家长的头脑需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胡乱处理。首先确定儿童表现的症状,而后查看家中是否存有儿童类退烧药品,如优卡丹等此类受到中国疾控中心推荐的专业儿童退烧药品,在退烧的同时,治疗并预防小儿感冒。同时使用物理降温法为儿童降低体热,如使用凉毛巾敷前额,或在头颈部加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浴患儿的头部、胸部、四肢、手掌等处,以此快速为患儿降低身体热量,为药物治疗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
如果不知道患儿病因,切勿乱下结论,应在为患儿服用专业退烧药后,尽快到医院确诊病情,以免患儿产生炎症。若医生确诊患儿病情及病因后,就需按时用药,因为中途停药会影响疗效,使得病菌对药品产生相对抗性,严重时有可能导致病菌变异,致使患儿疾病加深。
儿童低情商的表现
儿童低情商的三种表现
一、抱怨
抱怨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碰见糟糕的人,面对糟糕的事,还是对自己不满,抱怨都不是明智之举。抱怨不仅徒劳无益,还分散人们对应该关注的事情的注意力和精力。抱怨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象征,不去深入地观察现实,不去为改变现实做积极的思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即便是糟糕的现实不能改变,那么抱怨比忍受更能增加我们的痛苦,而博得同情意味着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示给别人,实非强者所为。总之,抱怨是弱者不明智的选择。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从孩子第一次抱怨就制止他。
二、顺毛驴
经常听到父母朋友说,“我们家的孩子是顺毛驴,好好说怎么着都行,逆着他,怎么都不行。”“顺毛驴”固然是人类渴望尊重的自然反应,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假如,这件事情对我们不利,那么别人用好话要我们做,我们也做吗?假如这件事对我们有利,但是别人的态度不好,我们也放弃吗?别人表面上对我们好,但是居心不良,我们也要对他们好吗?别人态度不好,语言讨厌,但是心地善良,对我们真心实意,我们也对他们不好吗?为什么人们爱听谗言?所有这些都是“顺毛驴”的缘故。不根据事实和利益进行判断,而一味的“顺毛驴”,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人所用,因小失大。
三、任性
我们身边总不缺乏这样的人,他们经常这样说:“我宁可……也不……”“我知道那样做好,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是我不愿意。”任性的人总是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过于脆弱了。这样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常常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他们因为缺乏弹性,很难在复杂的得失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进而受到重创。
6岁儿童反复发烧咳嗽怎么办
6岁儿童反复发烧咳嗽怎么办:
1、体温38℃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妈妈们必须明确一点,用药必须要遵照医生的指示,不可以自己乱来。
在对6岁儿童反复发烧咳嗽怎么办认识后,改善6岁儿童反复发烧咳嗽的时候,要注意对孩子食物搭配上,都是要合理进行,而且要孩子饮食过程中,如果出现呕吐现象,都是要及时的进行身体检查,这样对孩子具体情况才会有很好掌握的。
儿童发烧怎么办
从理论上说,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吃药,只要多喝水,护理周到,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就可自愈。不过,小宝宝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弱,病情变化迅速,所以,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感冒发烧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常用含有 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一甲型”流感病毒,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 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 流鼻涕、 鼻塞、咽痛等症状。
小儿感冒发烧用药要讲原则
1、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
2、服药期间多饮开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3、3岁以下小儿,肝、肾还未发育成熟,要小剂量服用。
4、小儿或其家庭成员有解热药 过敏史者,不要用退热药。
5、退热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自闭症儿童的表现 运动功能异常
自闭症儿童的肌肉力量差,动作协调性,稳定性差;肌肉平衡力差,单脚站立不稳,不会单双脚蹦跳等。
运动技能相对于普通儿童低下,有的不会跳绳,踢球,做操等;运动耐力差,惰性强,不能自觉的案规定完成训练内容。
噪音的危害 噪音对智力的危害
噪音会妨碍儿童智力发育,吵闹环境中的儿童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的儿童低20%。
儿童发低烧别乱用降温药
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生病发烧,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一看到小朋友发烧,就要给他吃降温药,甚至带去医院打吊针降温,生怕孩子发烧造成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但小朋友如果发烧,需要视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有针对性的降温方式。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体温是有一个正常的波动的,体温低于38℃属于低热,体温在38℃到39℃之间属于中度发热,体温在39℃~41℃之间属于高热高烧。偶发的38℃以下的低热对人体是一种保护,不用过度紧张,家长们可以用这几种方法去给孩子降温,不要过度迷信吃药打针。
1、用退热贴:退热贴是很常见的宝宝退烧产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2、温湿敷:用温水敷能帮助孩子散热,操作也很简单,准备30℃左右的温水,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毛巾温度低了以后重新换水再揉搓,保持10分钟左右。
3、冷敷:可以将家里的冰块取出,用密封塑料袋装好,再注入一些冷水,密封袋口,外面裹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如果家里有现成的冰袋也可,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身体各处。
4、擦酒精: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宝宝发烧可以借用酒精擦浴来帮助退烧。药店购买的95%酒精取一份,加两份温水搅拌均匀备用;如果是75%的酒精,加的温水量与酒精相同,假如手边没有酒精,也可以用60°的白酒代替,使用白酒时,可以用一份白酒加2/3份水来调和,也可以加冰块来增加降温效果。使用时用纱布或者小毛巾蘸湿后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是血管分布比较多的部位,比如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涂擦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上至下,从左往右,用拍擦的方式进行,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注意擦过的身体部位的保温。动作要快,每次5-10分钟即可。擦拭中要避开宝宝的头面部、腹部、脚底以及胸前心脏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5、喝温水:给小朋友多喝温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另一方面大量补充水份可以利尿,也能带走部分热量,有助于退烧。
小朋友发烧时,可以选择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尽快给他退烧,如果使用了物理降温的方式,体温持续不退,就应该及时送医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宝宝发烧可以采用什么药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儿童高烧39度怎么办
其实儿童发烧并不需要过分地担心和害怕,因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而儿童低度的发烧危害性不大,但是如果儿童发烧超过了39度,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快速地退热和降温了。那么到底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呢?
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对发热患儿,还必须注意以下三忌: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关于儿童发烧39度怎么办,首先要保持家居的空气流通,这样有助于儿童快速地散热和降温。另外作为家长,还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等,还有一些物理的降温方法,例如:冰敷,利用酒精擦拭身体等,都能够有助于孩子身体快速退热等。如果上述的方法并不能降温和退热,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就医和治疗了。
引起儿童长期低烧的病症
低烧是指体温在38℃以下者,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长期低烧最常见的为结核感染。结核病在小儿还是比较多见的,除低烧外,小儿尚有性格的改变。原来好动的孩子变得发懒不爱动,原来好静的孩子性情急躁、爱发脾气、食欲减退、消瘦、动则汗出或夜间多汗、疲乏无力、面色苍白、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为此,应作结核菌素试验(简称OT)或三联皮拭(PPD—PHA)。如为阳性结果,可作为参考,因孩子接种过卡介苗后也可见阳性反应。另外,过去得过结核病,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进一步还得检查血沉,一般在结核病活动时,血沉均可增快。最后还得用X线检查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种检查均为阴性,则可以排除结核病。
长期低烧还见于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多见于咽喉部感染,无全身表现。一般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也无呼吸道症状,多为某次病毒感染高烧后,低烧较长时间不退。年长儿咽部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可表现为长期低烧,可作咽分泌培养,如能找到细菌,即可确诊。如为链球菌感染,还可取血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简称抗“O”),如滴定度高,说明有过链球菌感染。如抗“O”增高明显,还应想到风湿热的可能,应注意有无关节痛或肿胀,皮肤有无环形红斑,心脏有无改变,这些都是诊断风湿热的依据。女孩长期低烧应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检查尿得到确定。
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见长期低烧。
如果孩子还有贫血、出血、黄疸等表现,检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与其有关。
慢性肝炎也可长期低烧。
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在服用抗生素过程中,可以产生药物热;另一种是服用鱼肝油过量,维生素D中毒时,均可有低烧。
长期低烧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并非有病的表现。这种低烧多为37.2~37.5℃(腋下体温),孩子精神食欲好,无病症表现,通过各方面的检查也没有发现不正常。在这种情况时最好同时测量肛温,如肛温在38℃以下,则不应认为发烧(肛温较腋下温度高1℃),对于小儿来讲,这种低烧,也算是正常的。因为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绝对数值。
当然,在判定为正常体温前,应先排除各种病因引起的发烧。另外对这样的孩子还应注意有无新的病症出现,而且应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