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怎么造成的 前列腺癌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癌是怎么造成的 前列腺癌症状有哪些
早期前列腺癌一般没有症状,但是患者如果合并前列腺增生,或中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肿瘤侵犯尿道、膀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一个像尿路梗阻或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如果局部浸润性症状表现为会阴部的疼痛及坐骨神经痛;如果压迫了输精管时,会出现腰痛及患侧的睾丸疼痛;如果侵犯的直肠会引起排便困难或结肠的梗阻;如果侵犯了尿道膜部可发生尿失禁;前列腺癌最常转移的部位是骨骼, 如果转移到了骨骼,会引起骨骼的疼痛,病理性的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无直接关系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的一种良性病变,而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种恶性病变,从流行病学来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均高发于冰岛等欧美地区,而亚洲地区则相对较低,从现在的研究报告来看,似乎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高的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高,但中东以色列等地区虽然前列腺增生发病人数多,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却极低,由此看来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并无绝对的关系。
发生部位的不同
前列腺主要由前列腺体及前列腺包膜组成,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前列腺体的移行区,而前列腺癌则多发生于外周区包膜下腺体,可见两者从解剖学来看,虽都发生于前列腺内,却处于不同的部位。
细胞变化的不同
从组织学特点来看,前列腺癌细胞与正常的前列腺或增生的前列腺细胞相比较,前列腺癌细胞中有明确的变异性,显微镜下可见恶性病变,而前列腺增生的上皮细胞改变是数量的变化,即细胞数量变多,并无恶性的病变,这一发现可证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无关。
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有时也会发现有不典型的增生,有5%~30%可见前列腺癌变,成为前列腺的偶发癌,癌变的部位与前列腺增生部位相同,但两者之间至今未发现有什么联系。
男性前列腺预防
前列腺癌是出自前列腺的恶性肿瘤。若其中有细胞的基因突变导致增殖失控,就成为癌症。恶性细胞除了体积扩大或侵犯邻近器官,也可能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骨头和淋巴结。前列腺癌可能造成疼痛、排尿困难、勃起功能不全等症状。
前列腺癌发病遍布世界各地。发病率各地不同。美国的发病率是世界最高,欧洲次之(欧洲各地发病率也不同),东亚与南亚最低。从人种来看,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白种人其次,黄种人前列腺癌发病率最低。生活在本土的黄种人比移居北美地区者发病率低。
但是,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据估计,50岁以上的男性当中,大约有40%的人前列腺中都患有很小面积的癌症。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见的癌症,因而丧生的人数仅次于肺癌。
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对患前列腺癌的原因还不清楚。然而,有一些因素对前列腺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年龄的增加;
2、家庭中有前列腺癌的历史;
3、高食用脂肪;
4、输精管切除;
5、遗传因素;
6、社会经济地位;
7、吸烟;
8、由于职业原因,须接触镉重金属;
9、性生活及性传染病。
久坐易致前列腺癌
现代人工作忙碌,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往往长达好几个小时,但网路传言,每天在办公室久坐的上班族,不仅容易有血液循环不佳的问题,对于男性来说,更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癌。不过,医师对此则是持保留态度,认为前列腺癌与久坐没有绝对关系。
根据大陆媒体报导,经常久坐的上班族会严重影响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且罹患慢性前列腺癌的比例也较高,这种情况尤以20至40岁的年轻人为多见,虽然引发慢性前列腺癌的可能因素有很多种,但长期久坐却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报导中也指出,包括长期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上班族就是罹患前列腺癌的高危险群,有调查研究指出,患有前列腺癌的人当中,长期习惯久坐使用电脑比例的人竟然高达83.6%,显示长期久坐就是造成罹患前列腺癌的最主要原因。
男性久坐不动时,会压迫前列腺部位,促使血液循环变慢、局部温度升高,造成前列腺长期处于挤压状态,因而充血、肿胀,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导致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通畅,因此容易引发前列腺癌。
除了长期久坐外,过度疲劳、紧张、便秘、免疫功能下降、缺乏运动、习惯抽烟喝酒、爱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经常性熬夜,或是长期憋尿等,这些都是影响前列腺癌诱发的原因,前列腺和身体代谢密切相关,如果代谢不良,当然就容易引发前列腺癌。
久坐造成前列腺癌无实质印证
对以上的说法,书田诊所泌尿科主任医师周固表示,久坐和前列腺癌没有绝对的相关性,这可能只是针对统计资料结果所做的推测,任何癌症的产生都不会由单一因素造成,无法只用一个原因去解释,所以此说法没有实质印证。
久坐在生理上确实会导致骨盆腔充血、血液循环流动缓慢,不利于人体健康,但台湾目前还没有久坐而造成男性前列腺癌的例子,不过,过去研究显示,西方人罹患前列腺癌的机率确实比东方人高,凸显基因、种族、生活饮食习惯等不同,的确会影响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预后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西方发达国家中,前列腺癌是老年人主要疾病和死因之一,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他有生之年发生前列腺癌,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较欧美各国低,但近20年有明显上升趋势。 前列腺癌常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很快上升,高峰年龄为70~90岁。
早期症状为:
早期的前列腺癌很少出现症状,一旦恶性肿瘤引起前列腺明显肿胀,一旦癌症扩散到前列腺外,则可出现如下症状: 尿频,特别是晚上。排尿开始,停止困难。排尿乏力或中断。在排尿时有疼痛或烧灼感。
在进展期前列腺癌症状:在盆腔、腰、大腿上部出现持续疼痛或僵硬,这一区域会有骨关节的疼痛。体重减轻、纳差、乏力、恶心、呕吐。
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约80%患者可获得诊断,指检可触及前列腺增大、坚硬、高低不平。经直肠超声波检查可以诊断指检触摸所不能发现的早期癌灶。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X线和CT检查,以及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能确定前列腺癌有无骨转移。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癌肿的局部累及范围和有无转移等情况来决定。早期患者治疗意见比较统一,采用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和睾丸切除术,再辅以内分泌治疗。中期患者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放射治疗。如患者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可单独用扩大范围的体外放射治疗。如身体情况尚可,还可加组织内放射治疗。晚期患者如未发现淋巴结或骨转移,对年轻而全身情况良好者可做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如发现有少数淋巴结转移者,可辅以内分泌治疗和扩大范围的放射治疗;对晚期年老体弱或有骨转移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可酌用内分泌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或冷冻治疗。
前列腺癌会通过口腔传染吗
前列腺癌晚期是不会传染的,对于前列腺癌来说它是属于肿瘤细胞,虽然肿瘤细胞的裂变非常快,能够扩散和转移,但是它并不会传染到别人身上去,就只是寄居在患者的身体之内。对于细菌病毒来说可能亲密接触或者衣物、吃饭方面可能会产生传播,但是前列腺癌肿瘤细胞是不会传染的。就像平时医院里的医生,他们整天和肿瘤患者癌症患者呆在一起,但是从来没有说听到被传染癌症的。但是虽然前列腺癌不会传染,但是对于前列腺癌来说,它可能存在遗传的因素,所以这点需要注意。
前列腺癌不会传染。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并非某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的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因此,前列腺癌不具有传染性,不会通过任何方式传染别人。
农业杀虫剂极大的提高了前列腺癌发病率
最近的医学统计发现,农民朋友与普通市民相比,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要高出了一大截。通过细致的研究和对比发现,造成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民朋友们长期与杀虫剂解除造成的,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极大的提高了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联合了美国环境健康科学研究院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对55332名农民和其他经常使用杀虫剂的人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仅在1993年至1999年,爱荷华州和北卡罗莱纳州就新增了566例前列腺癌患者,比通常的发病率高出了14%。研究发现,甲基氰杀虫剂对于前列腺癌的诱发作用最为明显,几乎所有使用甲基氰杀虫剂的农民患前列腺癌的机率都会增加。另外六种杀虫剂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有刺激作用,它们是毒死蜱、蝇毒磷、地虫磷、三九一一、苏达灭和permethrin。
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表示,有关杀虫剂与前列腺癌之间的联系以前曾有报道,他们的研究证实了这些报道。
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前列腺发病率的提高是无法避免的,只能从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尽可能依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全面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哪些因素会加速前列腺癌的进程
前列腺癌是在男性前列腺部位出现的一种癌症,是仅次于皮肤癌以外的第二大男性癌症。前列腺癌通常发展缓慢,但某些特定种类的前列腺癌也恶化得很迅速。另外,还有一些外界的因素也会加剧前列腺癌的进程。
前列腺癌早期并无症状,一段时期以后的症状包含:夜间尿频、排尿困难、排尿或射精时疼痛、尿血等。病情进一步发展还会出现后背、臀部、大腿上部疼痛等等。
前列腺癌的不可控因素:
前列腺癌的要致病因素是年龄的增长,研究表明70岁以后的男性或多或少都患有某种形式的前列腺疾病。有家族病史的男性也更容易患病。
前列腺癌的可控因素:
饮食会影响前列腺癌的发展,尤其在以肉类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更。脂肪尤其是红肉中的脂肪会提高雄性激素水平,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长。饮食中缺少果蔬也会致病。
以下因素并不会致癌:
稍有频繁的性交、输精管切除、手淫等。如果你患有前列腺增生,也不代表患癌的几率更大。研究者还在研究酒精、性传染病、前列腺炎等是否影响癌症的形成。
另外,需要提醒男性朋友的是谨防营养剂对前列腺癌的副作用。有调查表明持服用叶酸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还有研究表明硒和维他命E并不会降低患癌风险。因此,不要盲目寄希望于营养剂防癌!
预防前列腺癌从运动开始
众所周知,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它的高死亡率令人闻风丧胆。其中,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的第二位。因此,前列腺健康越来越成为男性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如何保护前列腺和预防前列腺癌。
日前,一项由美国科学家历时14年、共调查47620名男性的最新研究显示,积极参加健身锻炼,有助于延缓前列腺癌细胞的扩散。调查对象参与的运动包括:游泳、跑步、散步、打网球、骑自行车和体操等。研究还发现,65岁以上的男性,频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患上前列腺癌的几率比常人低了70%左右。研究报告中称:“6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每周进行3个小时以上的积极锻炼,患晚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据医生介绍,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前列腺液分泌更旺盛,有助于减轻腰酸胀、会阴下腹部疼痛不适,及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等症状都有好处。此外,多参加锻炼还能将药物更迅速地送到前列腺腺体内,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剧烈运动也会造成前列腺的充血、水肿,使不适的症状加重。因此,运动量的大小和运动强度都要适度,最好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运动强度靠自己的习惯和年龄来调节,不要太剧烈,不宜做竞技类体育运动,如快跑等。
运动的项目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外,也要考虑到是否会加重疾病的因素。尽量选择温和的运动,像散步、慢跑、做体操等,通过腹部、会阴和臀部肌肉的运动,可以促进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和吸收。
而长时间的骑跨运动,如骑自行车、摩托车、骑马、赛车等,使会阴、尿道和前列腺直接受到压迫,可能造成前列腺局部充血,前列腺液排出受阻,使病情加重。
除了积极参加健身锻炼以外,前列腺癌患者还可以选择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每天食用豆制品1~2次,服用足够剂量的钙质和维生素D等方法来进行前列腺癌的护理。当然,还要配合医生的持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