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饮酒 酒后服用多种抗生素
如何正确饮酒 酒后服用多种抗生素
除了平时用硝酸甘油要注意,饮酒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可与乙醛脱氢酶2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在体内堆积,出现双硫仑反应。其临床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甚至引起休克。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酮康唑、氯霉素及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喝酒容易脸红者,对此反应尤其敏感,一般人饮酒后3天内不宜服抗生素,喝酒脸红的人的这一时间建议为5~7天,甚至更长。
如何正确服用维生素D
一、维生素D
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维生素D(VD)每日供给量,0~6岁儿童为400IU,7岁以上为100IU,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为400IU。
2.人体所需VD主要来源是由皮肤接触日光合成及从食物中获得。当VD缺乏或不足时,为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或在佝偻病防治时才需补充VD制剂。
3.本方案中VD使用剂量与方法是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为开展大面积佝偻病防治而提出的,经各地多年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
4.使用VD应结合地区、季节、小儿和孕妇及药源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南方地区或夏秋季时剂量可少些,北方地区或冬春季时剂量可多些。有条件时可选择每日法补给。在农村或大面积防治时可选择每月或每季法补给。
5.本方案中VD系指D2(骨化醇,来源于植物或合成)或D3(胆钙化醇,来源于动物或合成)。D2与D3抗佝偻病效价、含量测定方法、使用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相同。
6.目前市售VD制剂的剂型较多,鉴于VD性质不稳定,遇光、热、氧和化学物质容易氧化分解使含量及效价降低。因此,使用时应选择注明单位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生产单位,并且包装避光、密闭,含量和效价稳定的,小儿服用方便的剂型。
7.某些VD制剂或剂型(如VD糖九、片剂等)为试用品,有些剂型容易氧化分解,其含量及效价、有效时间难于确定,不宜盲目推广应用,以免造成VD无效或中毒。
8.切忌长期连续大量服用VD。在佝偻病防治时应寻问近期服药史,1~2个月内未常规投给VD时方可使用,不可盲目滥用VD,以防中毒发生。
9.鱼肝油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VA),每日补给VD时,应选用VA与VD比例适宜(3~4:1)的剂型,或选用单纯VD制剂,以防VA中毒。
10.使用VD治疗佝偻病之前或者同时应口服钙剂。
喝酒脸红的人别吃这些药
硝酸甘油:紧急用药可能无效。
众所周知,心绞痛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因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救命药”,然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无效的比例却高达25%,其中很多是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2能特异性代谢硝酸甘油,产生一氧化氮,实现血管扩张,缓解心绞痛。饮酒脸红者的乙醛脱氢酶2活性大多不高,服用硝酸甘油的效果可能不好,甚至无效。建议这些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硝酸甘油,必要时应备用或改服其他药,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中药制剂,防止因用药不合理而贻误治疗时机,带来生命危险。
多种抗生素:可能引起剧烈头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除了平时用硝酸甘油要注意,饮酒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可与乙醛脱氢酶2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在体内堆积,出现双硫仑反应。其临床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甚至引起休克。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酮康唑、氯霉素及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喝酒容易脸红者,对此反应尤其敏感,一般人饮酒后3天内不宜服抗生素,喝酒脸红的人的这一时间建议为5~7天,甚至更长。
利尿剂:引起低血压。
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均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尤其应用噻嗪类等利尿降压药时,如果饮酒,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喝酒脸红者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
饮酒脸红还与环境、饮食、个体的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定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些药物说明书上注明服药期间要禁酒,服用这些药时,无论是否容易脸红,都不应该饮酒。
服用抗生素期间饮酒可以吗
1服用抗生素期间不能再饮酒了。应酬时,可以以茶代酒。
2皮肤发红长时间不退,到医院进行醒酒治疗。
3吃抗生素期间,别沾藿香正气水、酒心巧克力等含酒精的药品和食物。
慎用抗生素
Q:据说一般的儿童平均每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为4-6次,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吗?一旦发生感染是不是都需要抗生素治疗?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
A:确实,一个正常的儿童每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平均为3-6次,有10%的孩子还会超过这个范围,达到8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我们要明确感染部位的定位,因为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抗生素指征较强的情况有:扁桃体咽炎、急性会厌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而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90%由各种病毒引起,又如急性喉炎,其主要病原也是病毒。因此在疾病起始阶段不应该用抗生素,更不应该用价格昂贵的抗生素。此时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包括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减轻症状等。如果鼻分泌物已呈粘稠脓性、病程达7天以上、或伴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应考虑细菌感染而使用抗生素。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尤其城市内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孩使用抗生素过多、过频、过滥,据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资料显示:普通感冒患儿92%~98%均使用抗生素,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和医政部主任冠克博士最近在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上指出:在中国有1/2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涕症状就使用抗生素,其中真正需要使用者仅25%。这一点,年轻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
喝酒脸红慎用三类药
硝酸甘油:紧急用药可能无效。众所周知,心绞痛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因严重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救命药”,然而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无效的比例却高达25%,其中很多是喝酒容易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2能特异性代谢硝酸甘油,产生一氧化氮,实现血管扩张,缓解心绞痛。饮酒脸红者的乙醛脱氢酶2活性大多不高,服用硝酸甘油的效果可能不好,甚至无效。建议这些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硝酸甘油,必要时应备用或改服其他药,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等中药制剂,防止因用药不合理而贻误治疗时机,带来生命危险。
多种抗生素:可能引起剧烈头痛、心跳加快等症状。除了平时用硝酸甘油要注意,饮酒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谨慎使用抗生素。多种抗生素可与乙醛脱氢酶2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被及时代谢,在体内堆积,出现双硫仑反应。其临床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甚至引起休克。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酮康唑、氯霉素及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喝酒容易脸红者,对此反应尤其敏感,一般人饮酒后3天内不宜服抗生素,喝酒脸红的人的这一时间建议为5~7天,甚至更长。
利尿剂:引起低血压。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均有扩张血管作用,可增强血管扩张剂的疗效。尤其应用噻嗪类等利尿降压药时,如果饮酒,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喝酒脸红者代谢乙醛的能力差,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服用这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
饮酒脸红还与环境、饮食、个体的疾病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定要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些药物说明书上注明服药期间要禁酒,服用这些药时,无论是否容易脸红,都不应该饮酒。
如何正确饮酒呢
正确饮酒的十原则
1、要在愉快的氛围中饮酒。和朋友家人一起边谈笑,边愉快地饮酒,开心酒能转换心情,给第二天带来活力,而不能借酒浇愁,否则就愁更愁了。
2、按自己的速度饮酒,同时不要去劝酒不要去迎合别人的速度,按自己的速度来饮。要考虑肝脏的处理能力,而且也不要为了礼节去强行劝人喝酒。
3、一定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喝酒,不要白口喝酒,更要搭配上述营养价值高的下酒菜,
4、不要直接喝烈酒,不要直接喝酒精度数很高的酒,要稀释后再喝。
5、喝酒时不要吸烟,烟与酒碰到一起,危害更大。因酒精而扩张的血管又因为吸烟而收缩,会给心脏带来负担,而且溶于酒精的焦油会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事实上,边喝酒边抽烟,还既伤了肝又伤了肺。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减弱酒精对人体的作用,相当于被“麻醉”了,不知不觉中就会大大增加了饮酒量。所以,应遵守“喝酒不吸烟,吸烟不喝酒”的原则。
6、不要和药物一起喝。如:部分镇痛药等强力药剂和酒一起喝下之后,会破坏胃黏膜,引起胃溃疡。而酒和糖尿病药一起喝会引发低血糖。所以,不管哪种药,都不要和酒一起喝。
7、不要一直喝到深夜。酒精在肝脏中完全分解的时间约需6小时,因此即使少量饮酒,深夜12点之后也不要喝了,否则会妨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8、不要每天喝酒。为了保护肝脏功能,应养成一周内至少两天不喝酒的习惯。如果长期每天都喝,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性很大。
9、一日之内不要喝两次以上或喝混合酒。如果白天喝啤酒,晚上又喝白酒,这样肝脏就没有休息时间了。
10、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喜欢酒的人常常喝着喝着就喝多了,为了安心地享用美酒与应酬,一定要定期接受肝功能的检查,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酒方式,做好自我管理。
总得来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身,醉酒坏事。怡情和伤身,一益一害,它们之间的界限黑白分明。大家在把酒言欢的时候,饮酒尺度可是要牢牢掌握。同时,自我感觉喝多了时候,应该多喝水,以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
维生素b族适合人群有哪些
1. 1.吃糖过多的人。糖代谢需要维生素的参与,吃糖过多,消耗的维生素也相应增多,身体相对比较缺乏B族维生素。
2.常喝酒的人。酒精的代谢也需要B族维生素的参与,长期饮酒,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
3.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服用抗生素会使身体内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流失,服用抗生素的人群应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
4.高温环境下工作或大运动量活动并大量出汗。
5.长期熬夜,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大者。
6.工作学习任务繁重、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7.经常痛经、脾气急躁、情绪悲观及更年期妇女。
8.节食减肥的人群。
9. 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经常患口腔溃疡的人群。
10. 因缺乏维生B导致的脚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