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日常养护宜忌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日常养护宜忌
1.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节饮食,喂养合理,进食务必定量定时,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对吃零食,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加以纠正,建议用母乳喂养。
2.在病情得到好转,食欲显著增加的时候,注意不要过食,以免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3.小儿应多进行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常晒太阳。
4.积极对原发慢性疾病和并发症进行诊治。
小儿疳积忌吃什么
① 羊肉 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小儿疳积者均忌。疳积之人,脾有受损,消化吸收力弱,羊肉性属温热助阳食物,多食易助湿生热,难以消化,故当忌之。
② 大枣 又称红枣。性温,味甘,其性腻滞碍气,古代医家均认为小儿疳积者忌食之。
③ 栗子 由于栗子难以消化,故婴幼儿不宜多吃,患有小儿疳积者更应忌食之。
④ 胡椒 性大热,味辛热。辛走气,热助火,小儿多食久食,尤易耗气伤阴,动火损目,皆不宜食之。
⑤ 饴糖 性温,味甘,虽能补虚损、健脾胃,但已患有小儿疳积者又当忌食之。 此外,小儿疳积者还应当忌吃糯米饭、糯米糍粑、桂圆肉、芝麻、炒黄豆、蚕豆、炒花生、柿子、柿饼、蟹、田螺、螺蛳、蚌肉、蚬肉、肉桂、辣椒、肥猪肉以及一切不清洁的生冷食物。
小儿疳积推拿改善
中医推拿治疗
1. 治疗原则:健脾和胃,消导积滞,补益气血。
2. 手法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
3. 方义: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运内八卦——健脾开胃,助运和中。其中运内八卦理气和中,与补脾经相配,一补一消,一守一行,既补益脾胃之气,又调理中焦气机,使全方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可保证中焦气机畅通。推四横纹,摩腹——理气消积,和中散聚。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补虚,其中捏脊取其调理脾胃,强壮身体,补益气血之功,本法为治疳积专用法之一。
怎么治疳散治小儿疳积
治疳散治小儿疳积的配方及用法:蟾蜍1只,鸡肝1叶,朱砂0.1克,鲜荷叶1张,白糖、醋少 量。先将蟾蜍去内脏、剥皮,再将鸡肝划开后放人朱砂,一同放人蟾蜍腹 内,用荷叶包好,将其焙干至焦香,立即将糖醋喷在表面,使其酥脆,分3 次吃完。一般服6 ~ 14天。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气血亏耗型疳积艾灸
取穴以任脉为主,兼取督脉及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之穴。
治法:补气益血,回阳固脱。
艾灸处方:神阙,关元,长强,章门,脾俞。
取穴方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乃为血,水谷精微必赖胃之腐熟和脾之转输,再加心肺阳气锻炼,方可化生气血。本方取神阙,补益脾胃,调气暖中;用关元温肾壮阳,壮火以煖土;长强回阳固脱;章门疏理肝脾,化湿滞,是寓疏于补之中的配穴方法。
艾灸方法:
1.艾炷灸:上方选取2-3穴,取艾炷如麦粒大,每穴灸5-10壮,间日1次。
2.隔盐灸:取神阙穴,凡脱症急用粗盐填平肚脐,用黄豆粒大艾炷隔盐灸之,每次20-30壮。
小儿疳积的预防
1、母乳喂养少患疳积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它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营养,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母乳中还有许多抗病的免疫物质。所以,国内外的营养专家,都提倡婴儿在4个月以前,要单纯用母乳喂养,不需要再添加其他辅食。
2、辅食过早有害无益
过早地给婴儿添加辅食,一方面,孩子吸乳房少了,妈妈的乳汁就分泌减少。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孩子贫血。此外,如果食物或饮水受到污染,还会造成孩子腹泻。世界上,每年有500万儿童因为腹泻而死亡,也造成了大批儿童营养不良。
3、增添辅食循序渐进
孩子断奶后,应当及时地增添辅食。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掌握“从少到多,从软到硬,从细到粗”的原则。当婴儿4个月的时候,就应该增加辅食。这时候,除了继续用母乳喂养外,还要给孩子加一些米汤、米糊、果汁、蛋黄、菜汁等。
小儿疳积推拿图片 小儿疳积推拿的好处
推拿上述穴位,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增进小儿食欲,增强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改善小儿形体消瘦,腹胀,纳食不香,精神不振等症状。
小孩疳积如何艾灸 小儿疳积分型辩证
1.脾胃不和
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稀疏,厌食或纳呆,精神委顿,便秘或溏,舌苔薄黄,脉象细缓,指纹红显,位在气关。
2.脾虚夹积
形消枯瘦,腹大脐突,青筋暴露,面色萎黄,发如麦穗,黄枯干束而立,精神疲惫,躁烦夜啼,肌肤瘦而反能食,嗳腐酸臭,舌红苔黄腐,脉象弦细,指纹紫滞。
3.气血亏耗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形销骨立,骨瘦如柴,周身肌肤干瘪皱起,啼哭无声,气怯神疲,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红无苔,脉象沉细涩,指纹青紫,位介于气关,命关之间,此类病重,时时可有暴脱身亡的可能。
中医特色治疗小儿疳积
推拿治疗法:
1、治疗原则乳食积滞者,治宜消积导滞,健脾和胃;气血两亏者,治宜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2、常用穴位脾经、板门、四缝四横纹,内八卦、腹、脐、足三里、脊柱等穴。
3、常用手法推法、揉法、摩法、捏法、掐法、按揉法等。
4、操作方法
基本治法:患儿取仰卧位,先上肢手部操作,推脾经500次,推板门300次,推四横纹200次,运内八卦200次;继以上体位,摩腹与揉脐相合,约5分钟,使腹部有种温热感,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各1分钟。
患儿取俯卧位,食、中两指分别双指揉脾俞、胃俞、三焦俞,每穴各1分钟;而后在患儿的脊柱穴施捏法,自龟尾穴起,上至大椎穴止,约3~5遍;为加强刺激可在脾、胃、三焦诸穴处多加提捏。
随证加减:对乳食积滞者,加清脾土500次,清后加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清肾水100次,揉中脘5分钟;对气血两亏者,加补脾经50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摩中脘5分钟,摩丹田2分钟,揉血海30次,指揉肾俞、命门请穴各1分钟。
注意事项:
1、推拿治疗小儿疳积营养不良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2、疳积之症,宜早防治。迁延日久,累及其他器官,则缠绵难愈。
3、合理喂养,进食定时定量;防止偏食、挑食,纠正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尽可能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注意营养,以保护小儿肠胃功能。
4、缺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者,应予以适当补充。
5、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6、适当安排小儿户外活动及身体锻炼,以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7、保证小儿的充足睡眠。
针灸治疗法:
治疗疳症以健运脾胃为主。
常用穴:①、四缝穴奇穴针刺;②、疳积穴位于督脉经腰俞穴下0.5寸处挂线。
操作方法:四缝穴,用三棱针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疳积穴挂线:备用九号绣花针一根,针孔引上红丝线一根作标记,操作时,先用75%酒精棉球,将疳积穴处皮肤和针线拭擦消毒后,用左手拇食指捏住疳积穴,右手持针横穿浅刺皮表层约1~2厘米宽,将丝线打结扣紧,把余线剪断即可。此线一般在3~5天自动脱落。据临床实践观察,小儿疳积如无其他兼症,仅用针刺四缝穴和疳积穴挂线,一般1次治疗即可痊愈,不需内服药物。
按:四缝、疳积穴能消小儿乳食停积,为治疗疳病经验效穴。
治疗过程中尚须注意:
①、疳积穴挂线处,平时可以水洗,但洗后要用干布拭干,切勿用手指去抓,以免局部皮肤感染。
②、治疗后忌食香、炒、油炸、干燥之零食,如患肠炎,则忌油荤。
③、凡因肠寄生虫病或结核病引起的,须治疗原发病。病至后期,极度消瘦者应配合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④、本病的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提倡母乳喂养,断乳时给予营养丰富而易消化食物。平时饮食应定时定量,避免偏食。
小儿推拿疳积手法 宝宝疳积推拿处方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常用推拿法:掐四横纹,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胃,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胃,推上三关,揉中脘,揉脾胃俞。
小儿脾胃不和可以怎么调理
脾胃不和是很多人的烦恼,小儿天生脾胃娇嫩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引发脾胃失调,严重影响小儿的健康,如食欲不振,厌食、挑食等都是脾胃不和的表现,那么小儿脾胃不和该如何调理呢?
疳积可针灸“四缝穴”
小儿脾胃不好,由很多原因引起,如疳积(即胃肠消化不好)、先天不足、后天护理不当等。对于疳积,可以通过针刺“四缝穴”来调节。“四缝穴”位于除拇指外的4根手指上,靠近手掌的手指关节横纹中央。针刺后,让油脂类的液体流出。每周针刺一次,连续针刺四次既可。一般针刺一次后,小孩气血明显改善,胃口也变好了。
“捏积”也可治疳积
此外,古时常用捏积治疗疳积等肠胃疾病。捏积,是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法,刺激身体某些经脉和腧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十分符合儿童特点,不会给患儿带来什么痛苦,既能防病又能治病。
捏积前先按摩一下背部,放松肌肉,然后从下往上捏六遍,再使用“捏三提一”的方法。“捏三提一”的具体做法是: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从下往上,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
按摩足三里穴促消化
对于疳积,可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而对于先天不足和后天护理不当的,专家推荐了足三里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小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面黄肌瘦好转。足三里是脾经合穴,也是保健要穴。具体按揉方法是顺时针按揉。还可用相同的方法配合按揉背部的脾腧、胃腧,以加强保健的功效。
食疗也可健脾胃
如果家长没空,或者小孩不敢进行针刺的话,适当改变饮食,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调理好小儿的脾胃。
喝粥能养胃。如鱼腥草瘦肉粥、薏米粥、淮山粥、红枣粥、大枣粥。如果小孩脾胃不好,厌食、挑食并伴有腹泻等情况,可在粥里加入生姜同煮,然后食用;如果小孩有肚子胀气等现象时,可适当加入陈皮,陈皮有化湿行气的作用。
小孩是纯阳之体,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加之小孩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外界温度变化调节比较差,很容易造成感冒发烧。因此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影响到脾胃,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小孩的防寒保暖。
小儿疳积能艾灸吗
小儿疳积能艾灸。
小儿疳积时间长,消耗掉身体正气,就会造成气血两虚,而艾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有助于补充阳气,通畅经络,补益脾肾,从而对治疗疳积起到一定的作用。
小儿疳积的家庭护理
小儿疳积患儿症状
1.小儿疳积多是由于进食不规律导致的慢性营养性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色无华或苍白、疲乏无力。
2.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头发干枯,严重的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家庭护理方式
1.对患病的宝宝,要选择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足量维生素的食品进行哺喂,如一些肉粥,汤等。常备乳酶生之类的促消化药剂,
适时使用。
2.给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保证适时适量,不要贪多,让宝宝的肠胃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对宝宝表现出的偏食、挑食等倾向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纠正。母乳不足时.应用牛奶、羊奶或代乳品混合喂养。
小儿疳积生活注意
1、母乳喂养少患疳积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它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营养,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母乳中还有许多抗病的免疫物质。所以,国内外的营养专家,都提倡婴儿在4个月以前,要单纯用母乳喂养,不需要再添加其他辅食。
2、辅食过早有害无益
过早地给婴儿添加辅食,一方面,孩子吸乳房少了,妈妈的乳汁就分泌减少;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孩子贫血。此外,如果食物或饮水受到污染,还会造成孩子腹泻。世界上,每年有500万儿童因为腹泻而死亡,也造成了大批儿童营养不良。
3、增添辅食循序渐进
孩子断奶后,应当及时地增添辅食。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掌握“从少到多,从软到硬,从细到粗”的原则。当婴儿4个月的时候,就应该增加辅食。这时候,除了继续用母乳喂养外,还要给孩子加一些米汤、米糊、果汁、蛋黄、菜汁等。随着月龄的增加,孩子长出了牙齿,胃中也有了淀粉酶,就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含钙、维生素、微量元素较多的婴儿米粉、肝泥、瘦肉泥、豆腐泥、绿叶菜等。
给孩子吃的食物,要注意加工精细,同时要清洁卫生,不要污染了食品。根据月龄和孩子的食欲、大便的变化,增加适宜的辅食品,保证断奶后儿童的营养供给。
4、营养丰富合理搭配
1~3岁的小儿,牙齿已经长齐,活动量也大大增加。所以要给孩子供给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比如,每天至少要让孩子喝两杯牛奶或豆浆。每天的食品要多样,选择细、软、烂的食物。给孩子吃东西,要注意少量多次,除了一日三餐外,上下午适当地加一些点心、水果。
4~6岁的孩子,一般都是和成人一起进餐。这时候,由于孩子生长发育迅速,所以不要忽略了孩子的营养问题。
学龄儿童要吃好早餐,质量要高,如牛奶、鸡蛋、肉类,都要在早餐时给孩子多吃一些。
5、饮食习惯从小养成
吃零食,不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几乎85%以上的城市孩子,都有吃零食的毛病。孩子们经常吃的零食,都是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巧克力、奶糖、咖啡豆、果冻、虾条等。吃甜食太多,会使胃酸分泌增加,肠运动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
还有的孩子偏爱吃肉,不爱吃绿叶蔬菜、胡萝卜、水果,这样的孩子看起来很胖,其实往往患有缺铁性贫血。
因此,给孩子吃糖、吃肉都要适量。让他们从小就养成不偏食、不挑食、注意食品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6、冷饮冷食伤害脾胃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冷饮、冷食。有的孩子一年四季冷饮不断。岂不知久食冷饮,危害极大。寒凉食品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等证。在医院里,经常见到的小儿腹痛,有相当多是由于吃冷饮造成的。喜欢冷食冷饮的孩子,许多人患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间久了,就日见消瘦,造成发育障碍。
7、滥用药品不足为取
孩子如果生了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但是,当用则用,当停则停。尤其是抗生素和激素之类的药品,更要慎重使用。不要自作主张,听了什么人的主意,就随便给孩子吃药。现在,许多家长动不动就让孩子吃一些补药或强化食品,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孩子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是一日三餐的食物。对于小儿容易缺乏的几种营养素,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而且尽量用食补的方法。例如,孩子缺锌缺钙,平时让他们多吃一些海产品和带壳的坚果类(虾皮、核桃)。
除了以上讲的一些以外,平时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多营造一个优美、快乐的进食氛围。吃饭时,也不要总是训斥孩子,或谈论有关学习成绩等孩子敏感的话题。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也不要忽视。有一种兴奋型的小孩子,不爱睡觉,整天贪玩好动,活动量大,消耗量也大,所以长得瘦小。儿童在睡眠的时候,体内分泌一种生长激素,新陈代谢水平也处在低水平,所以,充足、合理的睡眠,是小儿生长的重要保证。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合理睡眠。这些都是预防小儿疳积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