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吃什么食物 芒种饮食宜忌
芒种吃什么食物 芒种饮食宜忌
1、芒种前后,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心脏、肠胃等器官负担加重,此时宜多吃清热利湿和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山药、白扁豆等。
2、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对保持血管健康有益;所含的膳食纤维对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体内毒素有益。
3、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从芒种开始湿热加重,如湿热内积,心火上炎、小肠积热,就会出现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大便秘结、口舌生疮等症。因此,芒种时节应少吃辛热之品,如白酒、羊肉、狗肉等。
芒种节气怎么养生
由于昼长夜短变化,芒种时节应晚睡早起,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中午小憩一会儿缓解疲劳。同时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芒种时节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芒种时节天气渐渐炎热,人体水分蒸发量较大,消耗体力较多,因此要多喝水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出汗量增加,还应当勤洗澡勤换衣服,由于芒种时节气温高、湿度大,心脏的负荷加重,饮食方面宜清淡为主。
芒种吃什么好 芒种饮食不要贪凉
芒种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再加上天气炎热,潮湿,很多人都会出现“苦夏”的症状、如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伙食上可以适当吃一些冷饮,但是切记贪凉。下面为大家推荐几款芒种养生菜肴。
芒种更易发热伤风应多食西瓜与绿豆
起居养生:多晒太阳
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
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同时,芒种过后,中午时天气更热,人也容易出汗,所以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换。
为了避免中暑,芒种后更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容易滋生痤疮。
饮食调养:清补不宜咸、甜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芒种节气多食用养阴生津食物。
如西瓜、凉瓜、西红柿、绿豆、冬瓜、木耳、丝瓜等。另外,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咸、过甜。
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
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防病调节:热伤风多喝绿豆汤、菊花茶
进入夏季,雨水较多,湿度加大,人们也容易患上感冒,中医的角度称为“热伤风”。
症状大多是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等,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
芒种养生吃什么 芒种的意思是什么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饮食要清淡
中午宜小憩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每年阳历6月5日左右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位置。顾名思义,芒种就是有芒的大麦、小麦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尤其是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公众在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振奋精神。此外,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
饮食要清淡
天气炎热易导致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少油腻,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如山药、大米、大枣、鸡肉、牛肉、荞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还能增进食欲。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夏季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
炎炎夏日还易导致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焦躁。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肌体得以宣畅,振奋精神,通泄得以自如。因此,公众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比如听听音乐、散散步、想想美好的事情等,努力做到静心、安神、戒躁、息怒,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
芒种养生吃什么 芒种养生吃什么传统食物
某些地区芒种节气有吃蛋的习俗,芒种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是夏季必备的食材类型,而且还可以有补气血的作用,对于提高体质和缓解夏季食欲不振有好处。
君踏菜是芒种节气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这样的食材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肌肤,适合芒种节气食用。
芒种节气时,在我国某些地区还有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芒种茶,会一夏苦难熬,所以,在芒种这天喝些芒种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芒种节气正好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芒种吃什么食物 芒种推荐杨梅
推荐理由:杨梅有“果中玛瑙”的美誉,具有清热利湿、解暑生津、和胃消食等功效。从芒种节气开始,适量食用能消暑解腻,预防各种湿热引起的不适。
芒种如何养生 食
芒种时节人们都很忙,这时候容易忽略饮食,其实芒种时期饮食也很重要。芒种时期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宜吃一些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以清热、软淡为原则,芒种尤其适合吃瓜族食物,比如:苦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
芒种养生习俗
进入芒种以后,尽管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但由于我国经常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有些地区的气温有时仍很不稳定。比如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有时还会出现4℃以下的 低温,华北地区有时也可出现10℃左右的低温,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曾出现过12℃以下的低温,因此在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必要时 还要穿着,以免受凉。
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因此,芒种期间要多食蔬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 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可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 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此外,芒种时节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热之气到处弥漫,使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而湿邪重浊易伤肾气、困肠胃,使人易感到食欲不佳、精神困倦,故学生、司机及高空作业的人,要防止“夏打盹”,以免影响学习或发生危险。
六个字教会你芒种养生方法
一、养:
湿热犯困:注意晚睡早起 避开阳光直射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人们倦怠疲劳、精神不振。
首先要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也要注意晚睡早起,最好午睡一会儿,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可是千万要注意,一定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
二、食:
暑湿困脾:饮食减酸增苦 清补瓜果
“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真可谓“芒种芒种,吃饭没空”。
芒种节气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掌握好低盐、多饮、清热、淡软的原则。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等。
三、泡:
湿热淤结:睡前泡脚
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睡前使用艾草泡脚,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使全身得到更好的休息。
四、洁:
“阳热”内盛:常洗澡 衣衫要勤洗勤换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要常洗澡,使“阳热”易于发泄。 但在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民谚有“汗出不见湿”之说,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出汗的时候立刻洗澡容易使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疾病。
五、调:
四肢困倦:按摩丰隆穴健脾胃祛痰湿
芒种后,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人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所以容易让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还容易导致痰湿内聚。小主们不妨试试按摩丰隆穴。丰隆穴乃足阳明胃经的络穴,经常按摩此穴有健脾胃祛痰湿的作用。看图中蓝色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丰隆穴的穴肉厚而硬,点揉时可用按摩棒,或用食指节重按才行。
六、防:
易发热伤风: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
夏天易患感冒,中医称为“热伤风”。其常见症状为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出现发热、头痛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酸腥、麻辣的食品。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含义 芒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