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窦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食窦穴常用配伍
食窦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食窦穴常用配伍
1.配太冲,膻中,侠溪,期门,郄门,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黄疸。
2.配上脘,阳陵泉,太冲,神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嗳气吞酸。
3.配中脘,章门,公孙,足三里,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理肠胃,理气降逆,治疗食滞肠胃之恶心,食已即吐,腹痛肠鸣,泻下酸腐等。
4.配膈俞,气海,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胃降逆,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5.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除湿,利水消肿,治疗脾虚水肿。
天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天鼎穴常用配伍疗法
咽喉肿痛配尺泽,少商;暴喑配上廉泉,哑门,通里;气梗,梅核气可配天突,内关,太冲;瘰疬可配肩井,天井,臂臑;瘿气可配天突,廉泉,合谷。
承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承满穴常用配伍治疗
和胃降气可配中脘,内关;腹胀,纳差可配中脘,足三里;胃痛可配足三里调理。
犊鼻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犊鼻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梁丘,阳陵泉,内膝眼,膝阳光,委中,以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
2.配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八风,以除湿通络,治疗湿邪下注之脚气。
秉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秉风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天宗,肩井,臑俞,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背痛,不可举等。
2.配肩髃,肩髎,曲池,合谷,舒筋通络,治疗经气不利之上肢酸麻。
3.配太渊,肺俞,宣肺止咳,治疗肺气不利之咳嗽,咯痰。
八邪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八邪穴常用配伍
1.配八风,十宣,点刺放血,祛瘀解毒,治疗毒蛇咬伤。
2.配少商,尺泽,合谷,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咽喉肿痛。
3.配睛明,合谷,太阳,太冲,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赤肿痛。
4.本穴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配阳溪,阳谷,合谷,三间,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手指麻木;配阳池,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鹅掌风;配阳溪,合谷,后溪,针刺泻法,治疗手背肿痛。
志室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志室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肾俞,白环俞,八髎穴,关元,三阴交,以补肾益气,壮阳固涩,治疗肾气不固之遗精,滑精,阳痿等症。
2.配脾俞,肾俞,水分,足三里,太溪,以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小便不利。
3.配百会,心俞,神门,三阴交,以补益心肾,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健忘。
4.配关元,合谷,三阴交,以活血祛瘀,调经止痛,治疗瘀阻胞宫之月经不调,痛经等。
5.配肾俞,命门,委中,三阴交,太溪,以强壮腰膝,通络止痛,治疗肾虚腰痛,腰膝酸软等症。
大迎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大迎穴常用配伍
1.配太阳,翳风,地仓,四白,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㖞斜。
2.配地仓,颊车,下关,承浆,合谷,针刺泻法,熄风止痉,治疗风邪入络之牙关紧闭,唇瞤动。
3.配颊车,翳风,内庭,商阳,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治疗风热面肿痛,颊肿等症。
4.配曲池,臂臑,支沟,肘尖,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瘰疬。
5.配下关,耳门,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荣筋,治疗经筋松弛之牙关脱臼。
食窦在哪个位置图片
食窦穴的位置,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
食窦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食窦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处,再向下1肋,在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食窦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疏肝理气,调理肠胃,宽胸通络,宣肺平喘,健脾利湿。
主治病症
1.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黄疸,嗳气吞酸诸病证。
2.饮食停滞,脾胃气滞,脾胃虚弱之胃痛,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诸病证。
常用配伍
1.配太冲,膻中,侠溪,期门,郄门,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黄疸。
2.配上脘,阳陵泉,太冲,神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嗳气吞酸。
3.配中脘,章门,公孙,足三里,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理肠胃,理气降逆,治疗食滞肠胃之恶心,食已即吐,腹痛肠鸣,泻下酸腐等。
4.配膈俞,气海,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胃降逆,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5.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除湿,利水消肿,治疗脾虚水肿。
食窦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食窦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疏肝理气,调理肠胃,宽胸通络,宣肺平喘,健脾利湿。
主治病症
1.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黄疸,嗳气吞酸诸病证。
2.饮食停滞,脾胃气滞,脾胃虚弱之胃痛,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肠鸣,泄泻,水肿诸病证。
食窦的准确位置图 食窦穴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健脾利时,宽胸利膈。
作用:食窦穴属脾经,居于胸胁部,故可健脾和胃,宽胸利膈,行气利湿,降逆止呕,治疗肺失肃降,胃气上逆,膈气横逆,腹气不降,水湿浸溢等。
主治疾病:胸胁胀痛,呕吐,呃逆,嗳气,反胃,腹胀,肠鸣,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