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高脂血病怎么办
老人患高脂血病怎么办
一、限制总能量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减低,能量需要量要比成年人低。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则更应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摄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体重之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克。营养学家给老年人推荐的食品有:馒头、米饭、面包、豆腐、豆浆、牛奶、瘦肉、鱼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
二、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高脂血症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动物脂肪或胆固醇的摄入,食油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蛋类每天不超过1个,或2至3天1个鸡蛋。
三、高纤维饮食
饮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与胆汁酸相结合,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粮、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纤维量以35到45克为宜。
四、饮茶戒烟限酒
实验研究证明:各种茶叶均有降低血脂、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其中以绿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妨多饮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吸烟或是酗酒均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戒烟限酒。
五、优化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规律性。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情绪过分激动、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焦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和精神因素对脂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容易患高血脂的人
1.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群:家族中有患高脂血症的人,其体内很可能隐藏着先天性的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缺陷,如果受到后天环境因素或饮食因素的影响,则易发生高脂血症。
2.肥胖者:肥胖中腹型肥胖的人尤其容易患高脂血症,腹型肥胖也称向心性肥胖、上身型肥胖、苹果型、男性样肥胖。
3.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为:男性45-70岁,女性50-60岁。
4.还有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绝经后妇女、肝脏疾病患者等都易患高血脂。
高脂血症用药注意事项?
并不是见效越快的药物越好,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选择强力的药物会对身体产生不好影响。即使数值恢复到了正常,也有可能随着药物的停用再次回升,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坚持服药。如果患者的血脂水平已经在比较良好的状态持续较长时间,可以咨询医生是否能够停药。如果偶尔一两次忘记按时服药,不要补吃,而应该是提醒自己在下一次吃药的时候,按规定分量定时服用药物,严禁一次吃两回的量。并且吃药期间,要配合饮食运动治疗,不然可能让药效变差。
治疗高血脂所花费的钱主要是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药物或方式来治疗。想要经济点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食疗。但如果又想快捷的话就选择药物来治疗。
高血脂的常见误区都有哪些
一:血看起来浊浊的就是高血脂
血液中脂肪过高时,的确会让血液呈混浊状。不过也有误认的时候。例如抽血检查,因为抽的血是静脉血,本来看起来就比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结果。
此外,有些检查项目,抽血不需要经过禁食,例如验血色素、甲状腺功能,如果是刚吃完饭后抽的血,甘油三脂较高,血液也会比较浊。一般的抽血检查,例如验胆固醇,则需要事先禁食8小时。
不少广告常把血浊和脖子酸、脚麻连在一起,事实上,如果只是纯粹高血脂,还没有其他病变,是不会产生任何症状的。但如不使用降脂药治疗,久而久之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症状。
二:高血脂与高脂血是一回事
“高脂血”和“高血脂”两个词,让人以为是两种病,其实这两者说的是同一种病,即指血液内脂质水平超出正常的一种病理状态,不是独立的疾病,是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
一般测血脂包括四项: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前三项高于正常值,后一项低于正常值时,对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影响较大,促使其发病、恶化、致死、致残。
“高血脂”和“高脂血”这两个词其实都是一种误称。因为上述4种脂类,并不都是“高有害”,对于HDL—C而言,是高有利、低有弊,所以应更其名为“血脂异常”,而“降血脂药”也称为“调脂药”。这样就合情理了。
三:瘦人不会患高脂血症
在体检中,瘦的人被查出有高血脂,而胖的人却平安无事,人们一定很吃惊,因为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只有胖人才会患上高血脂这种“富贵病”,其实不然。
高血脂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一类是原发性高脂血症,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另一类是继发性高脂血症,与其他疾病及生活饮食结构改变有关,常见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透析、肾移植、胆管阻塞、口服避孕药等。就身体胖瘦而言,最多见的是偏胖者,但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见。因为高脂血症与体型胖瘦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胖瘦来判断高血脂的有无。
为什么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人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超过正常参考值的上限。肥胖病人一般进食碳水化合物较多,脂质合成的原料增多;另一方面肥胖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机体的脂肪消耗相对减少,因此肥胖的病人容易患高脂血症。
血脂高的人小心耳聋
对于有高脂血症的老人应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这不仅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对防止老年性耳聋也很有益。
引起老年人耳聋的原因很多,近年来专家们发现,高脂血症也是老年人耳聋的一个重要病因。为什么高脂血症老人容易发生听力减退呢?这是因为高脂血症时可引起内耳脂质沉积,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细胞损伤,血管萎缩,从而引起老年性耳聋。
此外,高脂血症者血液粘滞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内耳动脉没有侧支循环,血流缓慢、供血不足,都可引起内耳微循环灌流障碍,进而影响内耳听力。所以对于有高脂血症的老人应积极治疗高脂血症,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这不仅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对防止老年性耳聋也很有益。
核桃、松子、榛子等植物脂肪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所以经常食用有助于防止老年性耳聋,特别是伴有高脂血症者。鱼油,特别是某些海洋生物含的脂肪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可降低血胆固醇,而且可调整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从而可抗血小板聚集。
当老年人出现听力减退时,不要总以为是衰老的自然规律,别忘了化验血脂。对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耳聋,在合理治疗后,如血脂控制得好,可有效地延缓听力减退。
老人患高血压如何护理
①适当休息,去除日常生活中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如劳累、紧张、激动等,保持乐观精神,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②加强生活指导,宣传早期防治高血压的重要。老年人养成规律生活,坚持适量运动如慢跑、散步、气功等,应以运动后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70减岁数为宜。
③对肥胖者应适当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提倡四少一多,即少油、糖、盐、热理,多运动,戒酒、浓茶、以渴少量清淡绿茶为宜。
④老年人用降压药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为常用量的1/2或1/3,必要时逐渐增加。忌乱用药及用过猛降压药物及不按时按量服药,睡眠前不宜用降压药。注意用药后血压变化的观察,嘱病人起床前动作缓慢,防止位置性低血压。
为什么瘦人也会患上高血脂症
我们大家都知道因为在生活中肥胖的朋友是不少的,这类的人群中引发的疾病也是很多的,比如肥胖症高血脂等,这些都困扰着身体肥胖的朋友们,但是你们知道吗高血脂也会出现在瘦人的身上的哦。
高脂血症有原发的高脂血症,也有继发的高脂血症,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就身体胖瘦而言,最多见的是形体偏胖者,其次是形体不胖不瘦者,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见。
因为高脂血症与形体胖瘦间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形体胖瘦判断血脂高低。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瘦人的高脂血症特点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程度多较轻,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病人也很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与大多数高脂血症不同,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应注意区别对待。
看完上述的文章以后大家是不是就知道了不只是胖人患上高血脂的案例高连瘦人也是一样的哦,在我们的生活中要经常性的运动跟食用一些对身体有益健康的水果跟蔬菜,这样不仅能让我们更加的健康也可以很好地去预防高血脂的发生呢。
老人血脂高该怎么办 老人如何预防血脂高
实验研究证明:各种茶叶均有降低血脂、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其中以绿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妨多饮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吸烟或是酗酒均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戒烟限酒。
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规律性。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情绪过分激动、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焦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和精神因素对脂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与胆汁酸相结合,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粮、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纤维量以35到45克为宜。
了解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也有不同的营养需要。与青壮年人相比,老年人有较低的能量需要,但却要维持相对较多的其他营养素的供给,这就构成了老年人营养需要的特征。
作为医学科学的营养学,在如何延缓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的问题上,同样显得很重要。饮食营养是维护每个人健康生活和疾病康复的重要方面,然而我国老年人的营养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从1985年老年营养学会上的一些有关老年人营养与疾病及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中看出,某省60岁以上143名离退休干部的膳食以大米、面粉为主食,平均每人每天摄入481克。副食有肉、禽、蛋、虾共239克,豆制品46克,油脂47克,蔬菜165克。经计算,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蛋白质90克,占总热量的10.2%;脂肪181克,占总热量的46.4%;碳水化合物381克,占总热量的43.3%。全天摄入总热量为1469×104焦耳(3510千卡);钙464毫克,维生素A294国际单位,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分别为44毫克和0.81毫克。
从报告中看出,蛋白质充裕,热量摄入则大大超过供给量,这主要是脂肪摄入过多,脂肪占热量比例达46%,钙及维生素摄入不足。体检及生化检查表现老人患高血压者占42%;患高脂血症者为37.8%;维生素C缺乏有14%。这些病症是与营养、膳食状况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离退休的老人营养状况亟须改进。
除上述情况外,还有长期素食老人的营养调查报告,这些老人每日摄入热量在704.2×104~844.3×104焦耳,脂肪占热量的14.2%。虽然他们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较低,但他们体质差,不能从事大多数普通膳食的同龄人所能承担的极轻强度的体力劳动。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老人之间营养状况差别很大,膳食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人的健康。为使老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要普及宣传营养科学知识,使人们都懂得平衡膳食的重要性,营养过剩或不足都是不可取的。
尿酸高饮食要注意什么 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各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应足量供给。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
但由于痛风患者易患高血压、高脂血病和肾病,应限制钠盐摄入,通常用量是2-5g/d。
老人患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
老年人动脉硬化及其扩张能力降低,往往产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而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由此导致脉压增大,这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特征。脉压增大意味着大动脉弹性降低,是反映动脉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冠心病、一过性脑缺血、脑梗塞、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病。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成年人(20.4%)。收缩压升高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5~6毫米汞柱,脑卒中的危险就增加35%~40%,冠心病增加20%~25%。
3、心衰发生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衰发生率比正常血压高2倍、冠心病比正常血压高3倍、心血管事件高8倍。
4、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老年患者病死率为13%,而成年6.9%。从死因来看,西方国家是心衰占首位,脑卒中次之。我国则以脑卒中最多,其次是心衰和肾衰。我国每年脑卒中有75%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可见,老年人高血压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高血压还会导致与高血压本身有关的并发症,如:心衰、脑出血、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所以,当大家有出现老年人高血压的症状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是最佳的选择,同时,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日常的调理。
老年人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人饮食注意事项一:忌肉
老年人食用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高血脂是怎么引起的 肥胖
但需要注意的是,体重正常甚至体重偏轻的人也可能患高脂血症。
男人发福的健康危机
1、腰围越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20-30岁间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1倍;40-50岁间腰围增粗,高血压的发生率要比同年龄腰围正常者高50%。
2、更易发生高脂血症。
有研究表明,腹部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患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高数倍。并且常常出现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本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
3、更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
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统计显示,男性腰围增粗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是正常者的3.6倍;国外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腹部型肥胖者(腰粗)脑梗塞的发生率比臀部型肥胖者(臀部肥胖)高3-5倍。并且,与腰围正常者相比,腰粗者中风后的机体恢复能力明显降低。
高龄老人吃什么补品
1、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下降,适当服用一些可以提高老年人免疫功能的保健品可以提高老人的免疫力。灵芝、蜂王浆都是不错的保健食品,可以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细胞活力,延长细胞寿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抵御病毒,预防疾病发生。
2、辅助降血压的保健品
老年人患高血压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老人年龄大,体质弱,一旦患有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对老年人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中风的几率要高于未患高血压的同龄老人。
为了不让父母晚年遭受高血压的困扰,很多子女会给父母买一些保健品,预防家里的老人患高血压。在众多的保健品中,原珍向天果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款纯天然植物保健品。原珍向天果对人体具有极好的保健药用功效,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效果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