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应对老年耳聋
老年人如何应对老年耳聋
一、避免噪声刺激。较长时间接触噪声,会使老年人已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在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声性耳聋。研究表明,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听力下降为60分贝;而生活在强噪声环境中的听力下降为80分贝。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干扰。当内耳受到诸如开山放炮、喷气式飞机、鞭炮、雷鸣等巨大的声浪冲击时,鼓膜有可能被震坏,导致双耳失聪。因此,遇到上述情况时,应戴上护耳塞,以对付强声的刺激。
二、谨防耳道损伤、感染。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弄坏鼓膜。正确的方法是在耳道奇痒难忍时,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也可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和鱼肝油,内耳发痒就可得到缓解。
此外,平时还应防止耳内进水。老年人感觉不够灵敏,洗脸时可能会把污水带进耳朵里,而自己又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但这容易引起外耳道感染发炎,波及鼓膜,使听力受到影响。
三、慎用耳毒药物。人到老年,疾病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的抗生素,不要一次过量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可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也可换用中药治疗。适当应用复合维生素B及抗过敏药物,可预防听力受损。
四、坚决戒除烟瘾。已有研究证实,与不吸烟者相比,每天吸烟10支以上者,患老年性耳聋有增加的趋势。老年性耳聋人群中的65%有规律性吸烟史,而对照组仅为30%。
五、注意调节情志。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中医认为,情志失调,肝气失于疏泄,郁而化火,或暴怒伤肝,肝胆之火上逆,则清窍被蒙,导致耳聋。即《中藏经》所谓:“肝……其气逆,则头痛、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六、注重固护肾气。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医林绳墨·耳》中说:“耳属足少阴肾经……肾气虚败则耳聋,肾气不足则耳鸣。”老年人肾气渐衰,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丸等。对于已有明显耳聋症状者,可服耳聋左慈丸。常食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保护听力亦有裨益。
七、减少高脂饮食。据医学专家研究发现,70%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同时伴有动脉硬化症,且两者的严重程度也具有一致性,这与高脂血症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脂质代谢障碍,使内耳血液供应减少,血清和内耳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增多,直接造成内耳损伤,听力下降。所以老年人不宜摄入过量的高脂肪类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奶油、鱼卵等。
八、增加户外活动。人老了,惰性随之增加,往往久居室内,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导致体内维生素D含量不足,从而出现听觉功能的障碍。维生素的缺乏,影响了钙的代谢,从而使耳蜗发生局限性脱钙,造成耳蜗继发性形态变化,干扰内耳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坏内耳的听觉上皮细胞或支持骨的结构,以致听力减退。因此,老年人应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经常接受阳光的照射,同时食用富含铁质、钙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类、木耳、虾皮、蘑菇以及各种绿叶蔬菜和水果。
老年性耳聋的预防
什么是老年性耳?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这可能是老年性聋的又一病因。应当承认,老年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和病理趋势。
长期耳鸣、电视声音大得吵人自己却听不见……这些现象都可能是老年性耳聋的早期表现。80%的老人出现听力损伤后都没有加以干预,最终导致耳聋。因此,老人们及早干预治疗,保留残存听力,对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老年人耳聋会使老年人更加孤独,给心理造成创伤,反应迟钝,智力衰退。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与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听力下降、听功能的废用,可能会加重萎缩、老年痴呆提前到来。
老人养生:补充营养预防老年性耳聋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人在步入花甲之年后,耳部微血管会逐渐变硬、变窄,红细胞也会逐渐变硬。变硬的红细胞容易阻塞微血管,导致耳部微循环障碍,断绝毛细胞的氧和营养供应,造成老年性耳聋。
虽然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常见表现,而在高龄老人中仍保持“视听不衰”者却大有人在,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爱耳护耳的保健知识。要防止或减缓老年性耳聋在日常生活应注意保护听力。耳聋病与全身机体功能衰退、内耳耳蜗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对保护听神经功能,预防老年性耳聋,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老年性耳聋的典型特点是,患者听力的减退往往从高频开始,表现为,老人对旁人低声的言语用手掌挡住耳廓后才能倾听,但仍不易听清,如对话者提高嗓门与之交谈,则老人又觉声音吵人。
预防老年性耳聋饮食上注意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较多的鱼肉和牛羊肉;核桃肉、芝麻、花生、白果、松子肉、深海鱼油等,有补肾健脑、开窍益聪的功能,可多选择食用。
老年人听力下降为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50岁以后,人体各个脏腑器官都开始有不同程度的衰老。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和听神经开始老化、萎缩。65~75岁的老年人中,耳聋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另外,老年人内分泌机能的紊乱、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以加剧老年人耳聋的发展。
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长期接触噪音、不同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在平时门诊接诊中贾月芝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一个重要病因,常常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的表现之一。有调查显示老年耳聋中7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耳聋轻重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如果不明原因出现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预示可能患有早期的心血管疾病。因为耳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内耳感受器的微细结构与大脑组织一样,不耐受缺血和缺氧,而且其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为敏感。所以,一旦动脉硬化发生,内耳血液供应因动脉硬化、狭窄而缺血,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可能在循环系统未有症状表现之前发生。
我们如何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呢?贾月芝主任医师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平时讲话的声音很大;当有人从身后喊你时,你听不到;在噪音环境交谈出现困难,如公共汽车;听不见电话铃声、门铃声;不再听见表的嘀哒声,水流声、鸟叫声;需要频繁地要求别人重复所说的话;集中注意力才能听见交谈或低声的交谈。一旦发现听力减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尽早治疗,防止耳聋加重。
如果家中有老年人,应多关心他们,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发生任何异常,应及时带他们就医检查,避免听力下降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危害老年人健康。
老年人耳聋应该怎么解决
1、脾气不升型老年性耳聋:
耳鸣时轻时重,休息时症状减轻,四肢困倦、神疲乏力、大便稀薄。治疗此症应以补脾升阳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是党参、白术、茯苓、黄芪、葛根、升麻、柴胡、当归、生甘草。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老年性耳聋患者每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2、瘀阻清窍型老年性耳聋:
耳鸣日久不愈,可伴有头部外伤史,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治疗此症应以化瘀通窍为主,可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是赤芍、丹参、地鳖虫、桃仁、红花、川芎、红枣、生姜、蝉衣、生甘草。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老年性耳聋患者每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3、痰浊上蒙型老年性耳聋:
耳鸣时轻时重,可伴有胸中烦闷、痰多、口苦、恶心、面红耳赤、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热化痰为主,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是茯苓、瓜蒌皮、杏仁、法半夏、制南星、黄芩、陈皮、枳实。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老年性耳聋患者每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4、肝火炽盛型老年性耳聋:
耳鸣常突然发作,并伴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胸胁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此症应以清肝泄火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是车前子(包)、女贞子、旱莲草、山栀、柴胡、黄芩、泽泻、龙胆草、木通、生甘草。将上述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老年性耳聋患者每日服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
中医怎么按摩应对老年耳鸣
1、 中医按摩老年耳鸣的方法一,先用自己的食指和大拇指轻柔,按摩听会穴,每次按摩要坚持5分钟左右,大概按摩的次数是350到400次,每天坚持早晚按摩,这种按摩的方法,对于老年人耳鸣的症状有缓解的作用。
2、 第二种按摩方法是每天坚持击天鼓50次,也就是用两掌搓热之后,用两掌心掩耳,食指按后头部,然后再将食指碟中指上敲击枕骨下方,使耳朵内部可以听到及类似击鼓声音,这种方法也是老年人治疗耳鸣的最好的选择。
3、 首先把两手搓热之后,两个掌心捂住自己的耳朵,使两耳朵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然后再把两耳朵猛然的松开,这样的动作重复30次左右,.用已搓热两掌心捂住两耳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重复捂耳30次;之后再用食指和大拇指从上到下按捏耳廓,然后再从下往上按,反复做这样的动作,让耳朵发热为止。
注意事项:
老年人出现耳鸣的症状之后,以上这些按摩的动作每天都要坚持住,特别是早晚两次,只要坚持按摩,这种耳鸣的症状就要慢慢的消失,如果你自己觉得对这种按摩方法产生怀疑的话,不妨自己试试吧!
老年人应该怎么应对老胃病
其实很多老人都会遇到与张大爷同样的问题,人一旦上了年纪本身消化能力减弱,胃动力差,食物积聚在胃底,就会有胀气等感觉出现。如果伴有慢性胃炎、胃下垂,症状会加重。
小编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办法,能缓解这种胃部不适,即饭后做一些弯腰的动作,能使胃部前倾,胃内食物进入胃窦,促进排空,加速消化。
具体做法是:每天饭后弯三次腰,到达90度,幅度要够,但动作不要快,缓慢渐进,每弯一次保持1—2分钟左右。此外,饭后半小时后,可以散步20—30分钟。坚持半个月,胃胀就会有明显缓解。
需要提醒的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不宜使用这种方法。因为由于重力作用食物,会向食管反流,加重食管炎症状。高血压的老人也要谨慎尝试。
此外,还有两个加剧胃胀的习惯要一定要避免。一是饭后立即吃进水果,会被先期到达的食物阻滞,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二是饭后立即饮茶,茶水中含有的单宁酸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增加胃的负担。如果胃胀严重一直不能够缓解,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胃动力药。
每天饭后弯三次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如果这样能让身体更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老年人怎么预防耳聋方法
什么是老年性耳?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这可能是老年性聋的又一病因。应当承认,老年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和病理趋势。
老年人耳聋危害大,拖延不得
长期耳鸣、电视声音大得吵人自己却听不见……这些现象都可能是老年性耳聋的早期表现。80%的老人出现听力损伤后都没有加以干预,最终导致耳聋。因此,老人们及早干预治疗,保留残存听力,对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老年人耳聋会使老年人更加孤独,给心理造成创伤,反应迟钝,智力衰退。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与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听力下降、听功能的废用,可能会加重萎缩、老年痴呆提前到来。
老人养生:补充营养预防老年性耳聋
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人在步入花甲之年后,耳部微血管会逐渐变硬、变窄,红细胞也会逐渐变硬。变硬的红细胞容易阻塞微血管,导致耳部微循环障碍,断绝毛细胞的氧和营养供应,造成老年性耳聋。
虽然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的常见表现,而在高龄老人中仍保持“视听不衰”者却大有人在,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爱耳护耳的保健知识。要防止或减缓老年性耳聋在日常生活应注意保护听力。耳聋病与全身机体功能衰退、内耳耳蜗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对保护听神经功能,预防老年性耳聋,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老年性耳聋的典型特点是,患者听力的减退往往从高频开始,表现为,老人对旁人低声的言语用手掌挡住耳廓后才能倾听,但仍不易听清,如对话者提高嗓门与之交谈,则老人又觉声音吵人。
预防老年性耳聋饮食上注意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较多的鱼肉和牛羊肉;核桃肉、芝麻、花生、白果、松子肉、深海鱼油等,有补肾健脑、开窍益聪的功能,可多选择食用。
耳背的原因
耳背的原因
一周前,我的双耳感觉象进了水一样,塞住耳朵,听不清声音。如果躺下,感觉好象有水流出,但用棉签擦拭,又没有发现水。躺下,耳朵通了,站立或感冒时,觉得症状加重,不知什么耳背的原因?
耳背的原因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专家:主要有,遗传性因素,此类老人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2.烟酒过度。3.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资料显示,70%的老年耳聋者有动脉硬化。4.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5.长期接触噪声,如工业、农业、建筑、娱乐中的噪声。6.使用某种耳毒性药物、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或因某些疾病进行放疗和化疗等等也易发生耳聋。
专家告诉我们,有一些老年性耳聋,是由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因此就出现了,有些老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有的能听清,有的又听不清的现象。而就是这些原因,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专家:看电视、听广播音量过大容易造成邻里矛盾;在街上听不到汽车的声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对老年人来说,耳聋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久而久之,由于耳聋,这些老年人就不愿与人交往,而正是由于缺乏与人的沟通,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急躁、孤僻、甚至古怪,身心健康受到一定影响,还可成为发生老年痴呆症的诱因之一。
116岁老人的养生方法
搓手。双手对搓掌心,至掌心搓热为 止;再对搓手背,也搓到发热为止。岳母 说,经常搓手可以增加双手的灵活性、 柔韧性和抗寒性,延缓双手的衰老。
搓额。用手掌上下、左右搓额,也可以单手左右搓额。岳母说,经常搓额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减少皱纹的产生。
搓鼻。用食指捏住鼻梁的两侧,上下、左右搓动。随着手指的搓动,可以扩展到整个鼻部。岳母说,经常搓鼻可以畅通鼻腔,防治感冒和鼻炎。
搓耳。手掌展开,捂住双耳,然后来回搓动,直到双耳发热、出现短暂耳鸣现象。岳母说,经常搓耳朵,可以刺激耳朵上的穴位,从而增强人的听力。人到老年,容易耳聋,经常搓耳,则可以减少老年耳聋的患病几率。
搓胸。单手或双手捂胸,左右、上下搓动,直到将胸部搓红、搓热为止。岳母说,经常搓胸,可以增强人的肺部功能和心脏功能。尤其是老年人,经常搓胸,可以有效防止胸闷、咳嗽等症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搓肋。两手左右开弓,前后方向搓两肋各80下。岳母说,坚持搓肋可安抚心脏,保养呼吸系统。
搓腹。两手交替搓腹部,不拘次数。 岳母说,坚持搓腹,可以促进人体消化、 防止积食和便秘。特别是对老年人常患 的便秘症,搓腹最为有效。
搓腰。双手前后搓腰,长期坚持做, 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老 年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