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的作用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的作用
胸乡穴属脾经,位居胸中,内应于肺,故有宽胸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胸胁气滞的胀满疼痛,肋间神经痛,及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等症。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胸乡穴配伍应用
配支沟通调三脚,开郁散结,治疗胸胁胀满;配心俞,厥阴俞通络散结,治心痛胸闷,痛引肩背;配内关镇静安神,治疗心悸。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图 足太阴脾经的保健穴位
主要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21穴,左右合42穴。
胸乡的意思是什么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胸胁支满、痛引胸背、乳汁少等。
2、按摩胸乡穴的功效:宽胸理气、疏泄三焦。
胸乡在什么位置 胸乡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宣肺止咳,降逆止痛。
主治病症:
1、气滞胸膈之胸肋胀满,疼痛诸病症。
2、瘀血主治之胸闷,心痛诸病证。
3、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咳嗽,乳汁少,乳痈等症。
胸乡穴在什么位置
胸乡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胸部,从乳头旁开2寸,再向上1肋间(第3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胸部,平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胸乡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宣肺止咳,降逆止痛。
主治病症:
1、气滞胸膈之胸肋胀满,疼痛诸病症。
2、瘀血主治之胸闷,心痛诸病证。
3、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咳嗽,乳汁少,乳痈等症。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胸胁胀痛。
2.配膻中,巨阙,膈俞,心俞,厥阴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胸闷,心痛,痛引肩背不得卧。
3.配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镇静安神,治疗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胸乡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浅层布有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胸内,外侧神经的分支,胸肩峰动,静脉的胸肌支和胸外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胸乡在什么地方 胸乡穴位解剖
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胸乡在什么地方 胸乡的按摩手法
1、胸乡穴的按摩,需要拇指和其余四指微曲,如钳状夹持此处大筋,继而用力提拿深层肌肉,在指下产生滑动弹跳感最佳。
2、需要注意的是,此法刺激较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操作3—5下即可。
3、不过,疼痛过后局部温热,并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undefined
胸乡在什么位置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胸胁胀痛。
2.配膻中,巨阙,膈俞,心俞,厥阴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胸闷,心痛,痛引肩背不得卧。
3.配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镇静安神,治疗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简易取穴:仰卧,乳头旁开3横指,再向上数1个肋间隙处即是胸乡穴。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胸乡穴治疗明理
胸乡属足太阴脾经,位居胸侧,故可治疗胸胁胀满,气郁胸闷;针泻可使气行郁散,复其清旷之乡,以宽胸利膈。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养生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胸乡穴,每次左右各1-3分钟,能有效缓解肺热,咳嗽,哮喘,长期坚持按摩,可以养护胸肋,调节 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