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的鞭毛杆菌。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之不同,目前本菌分为4群及47个血清型。4群是痢疾志贺氏菌(A)、弗氏志贺菌(B)、鲍氏志贺菌(C)、朱内氏志贺荫(D)。我国多数地区多年来一直是B群为主要流行菌群,其次为D群。各型痢疾杆菌均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

慢性菌痢的发病原因就比较复杂,主要与机体抵抗力低下、肠道分泌性抗体缺乏,以及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与原有肠道慢性病或寄生虫病等因素有关。

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原因可能与机体的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有关。痢疾杆菌菌体裂解释放出的内毒素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及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休克、脑水肿等严重后果,少数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发高热、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本型多见于2 ~7 岁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1.病因

病原为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简称痢疾杆菌,根据其抗原构造的不同,痢疾杆菌分为4 个血清群:A 群,痢疾志贺菌(S.dysenteriae ,12血清型);B 群,福氏志贺菌(S.flexner ,6 血清型);C 群,鲍氏志贺菌(S.boydii,18血清型);D 群,宋内志贺菌(S.sonnei,1 血清型)。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

2.发病机制

(1 )个体反应性本病多见于营养情况较好、体格健壮的2 ~7岁小儿,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特异性体质有关。

(2 )细菌毒素作用痢疾杆菌进入结肠后,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痢疾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微血管痉挛,导致缺血、缺氧,甚至DIC ,还可有肾上腺出血或萎缩。全身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休克;脑部微循环障碍而造成临床脑病表现。

夏季如何防治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传染源,通过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传染。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多发于个人卫生习惯差、文化程度低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食物被细菌污染是发病要素

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细菌性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中毒型菌痢。夏季肠道传染病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病原体繁殖快。当温度上升到21℃以上时,繁殖速度加快,35℃~37℃,是细菌繁殖最旺盛的温度。夏季又闷又热,是病原体繁殖最快的时候,所以属易发病期。

胃酸酸度低。胃酸能杀死各种病原体,但在夏季,胃肠道则出现相对贫血,饮水量增加,大量喝水常会冲淡胃酸,使病原体乘虚而入。

苍蝇多。夏秋季节室内蚊蝇大量繁殖,苍蝇到处乱飞,而且在取食过程中边吮吸、边排泄,使大量细菌污染了食物,人吃了以后,就易感染肠道传染病。

另外,夏季瓜果大量上市,但瓜果在生长、采摘、运输、销售过程中,难免会染上病原体。街头的小吃、夜宵排档等,往往因为烹调时间短、不注意卫生、食具消毒不严等,更易传播疾病。

多吃大蒜、洋葱等可预防

专家提示,多吃杀菌蔬菜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其次,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重点做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灭害虫即苍蝇、蟑螂、蚊子、老鼠等。

同时,大暑时节,天气酷热,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暑湿之毒。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若出汗过多,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食物消化不良。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祛除暑湿,比如黄瓜、西红柿、茄子、生菜、芦笋、芹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此外,大暑时节作为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胃肠道疾病。

细菌性痢疾不能吃什么 细菌性痢疾的推荐食谱

马齿苋30:克(鲜马齿苋60克).粳米100克。将马齿苋洗净。切成六分长的节,粳米淘净,粳米成人锅内。加马齿苋+请水适量,用武火烧神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熟即可。每日2饮,早,晚餐食用。清热止痢.慢性脾提行者忌服。

鱼腥草50克。桠米100克.盐少许。将鱼犀草洗净,切成颗粒状。视米淘净。模米,鱼居草放人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佛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2次,早晚餐用.清热止制。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菌痢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较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痢疾杆菌可侵犯结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菌痢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症状不典型;典型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

导致婴儿的腹泻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

原因1:季节性腹泻 。宝宝腹泻有可能是因为季节的原因。秋季时,宝宝很容易发生腹泻,这时候宝宝发生腹泻一般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喜欢在干燥、寒冷的积极爆发,因此在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的高峰期。6-24个月的宝宝的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极易受到轮状病毒的攻击而产生腹泻。

原因2:细菌性痢疾 。通常在宝宝腹痛腹泻,并伴随着39℃或者更高的温度的发烧症状时,这就要引起妈妈们的极度重视了,因为这时的宝宝十分有可能是感染了细菌性痢疾。在各种细菌横行霸道的同时,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增高。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宝宝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较之前增多,而且呈脓血便,腹泻前常常伴有阵发性的腹痛,还能经常听到肚子里的“咕噜“声。此外,这时宝宝还会出现全身无力、严重脱水,皮肤弹性差的症状,这是由宝宝腹泻次数过多,使其体内电解质失调而导致的。

原因3:腹部受凉。很多妈妈都都很注重给宝宝的腹部保暖,这是因为当宝宝腹部受凉时,很容易使宝宝产生腹泻的症状。这是因为,由于腹部受凉,肠管平滑肌受到刺激,收缩加强,使得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也随之加快,使宝宝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这种症状会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

细菌性痢疾复发的原因

第一个是痢疾杆菌的重复感染。因为细菌性痢疾的种类比较多,病理性比较大,容易反复感染。众所周知,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常见的种类有福氏、宋内、志贺氏、还有舒密次,鲍依德杆菌。这些杆菌,他们都有变异性的亚型。因此,可能患了疑似菌痢以后,再次发生菌痢。通常每个型的细菌性痢疾,都是一种抗原,这种抗原,他们相互之间是没有交叉的免疫,所以在这次感染了以后,下次还有可能感染痢疾杆菌。但是要知道的是,他们感染的可能不是同一种细菌。

第二个是细菌容易造成感染。我们知道,细菌性痢疾是通过粪便到口腔传播的。它的传播途径是比较复杂,传染力比较强。通常,痢疾病人的一颗大便中,它藏有一亿个痢疾杆菌。因此,它对环境的污染非常的广泛。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痢疾杆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食具、衣物、书籍、门的把手和水龙头,这些地方都可以检测出痢疾杆菌。传染比较明显的是苍蝇,苍蝇是最好的一个传染媒介,因为它容易污染多种的食具和食物。

一般来说,痢疾杆菌在水里生存时间是五到九天,而在食物里生存可以达到10天。但是,也有专家认为,它在低温下,潮湿的地方,可以达到几个月之久。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环境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在幼儿机构,他们接触的环境会受到一些限制,小孩也不能像成人一样勤洗手,做好一些卫生管理工作。因此,幼儿机构尤其要要重视卫生管理。

第三个是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不彻底。通常情况下,有一些病人没有按照医生的医嘱去进行治疗,导致治疗不彻底。按照惯例,正常的治疗痢疾一般是要五到七天,当然是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但是往往有一些孩子,家长没有让他吃那么多药,觉得症状有所缓解,他就停药了。这种疗程不足,会导致孩子的病情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而且,在症状得到控制以后,我们一般也要连续做三次大便培养,出现阴性的说明病情可以完全的治愈了,否则的话,它可能引起病情的反复发生。

儿童精神病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点,中毒性痢疾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是中毒性痢疾、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炎、脑外伤、肺炎、脑膜炎、有毒药物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患儿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精神不正常。

第二点,遗传因素

儿童精神病具有一定几率的遗传因素。有精神病血缘关系近的后代,精神病的发病率高。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包括父母有精神病的,子女得精神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十几倍。

第三点,精神干扰

来自于外界的精神干扰,如孩子受批评、惊吓、打架,刺激;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不当,动辄打骂,家庭不合睦,患儿受虐待,或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天灾人祸等。这是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有哪些

不洁史:近周内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密切接触史。

症状:急性腹泻伴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左下腹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有压痛。

血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慢性菌痢: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

有了细菌性痢疾,要先根据病原体,这个病原体就是痢疾杆菌,调理菌群,消灭病原体,中药疗效明显,可由“菌痢凉血汤”治好,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病从口入,规律饮食,注意卫生是重点。

宜采用少渣、低脂、半流质饮食。可食粥、烩软面片或面条、无油肉松、鱼片、炒嫩蛋、豆制品等,以补充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随着病情的好转,要进食少渣、低脂饮食,少食多餐,选食清蒸鱼、碎嫩瘦肉、软饭、挂面等。

相关推荐

儿童保健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如年龄较大,病情不重,可以在家服药治疗。如病情重,腹泻频数、高热不退,特别婴幼儿应住院,经静脉用药。中毒性痢疾患儿则必 须注射治疗。用药的疗程7天,即使症状和大便性质都恢复正常,也应按时用药。对治愈的要求,最理想的大便培养阴性。此外,还应作好对症处理,高热应及 时降温,中毒性痢疾还需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积极制止抽风,及时纠正休克等。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慢性细菌性痢疾痢疾的治疗难度较大,患儿久病身体虚弱,自身抗病能力差;所用抗生素较多、时间较

细菌性痢疾吃什么饮食

1、在饮食方面,宜吃言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如急性期可给予稀饭、酸牛奶等。当病情好转,腹泻基本停止。可给予少渣饮食,如:面片,面包干,烤慢头干.燕蛋羹等。还可适当吃些新鲜果汁、生苹果泥。 2、大蒜中的淼索具有抑懶和杀销作用,目前所知的最好天然广谐抗菌食品。常吃大蒜可防治流感,细菌性痢疾.脑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传染病。大蒜制青涂抹外伤局部,能防感染且加惠伤口愈合.防止收血症发生。大蒜以生吃抗菊效果最佳. 3、凉拌生吃马齿莧或煎水服,对翔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简球的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治疗细菌性疾病,

中毒性痢疾 会影响生命吗

中毒性痢疾一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疾病。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本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原 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形成芽孢的杆菌,长约1~3yD;水中可生存5~9天,食物中可生存10天,对阳光极敏感,经照射30min即死亡;在60%时10min,在100℃即刻即可将其杀灭,在低温潮湿的地方,可生存几个月,在蔬菜,瓜果,食品及被污染的物品上可生存1~2周,采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漂白粉,过氧乙酸,石灰乳,来苏水均可将其杀灭,在37%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应用去氧胆酸盐SS培养基和伊红亚甲蓝培养基可获纯培养,用木糖赖氨酸

高烧拉肚子呕吐怎么回事

呕吐指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逐出的动作,呕吐前一般都有恶心及干呕。所谓腹泻指在原有大便习惯的基础上,排便次数增多,不成型,呈不同程度的糊状、水样或伴脓血,也有部分含有脂肪。急性发热伴有呕吐、腹泻多见于胃肠道传染病或急性食物中毒,均有进食不洁食物史,但由于病变累及的部位不同,除发热外,可能仅有呕吐或腹泻症状,仅有部分病人同时存在呕吐与腹泻。其它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腹泻则很少急性发热。 (1)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严格地讲,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属于急性胃肠炎,它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胃肠炎。因为本病进食被细

细菌性痢疾的药物治疗

1、急性菌痢: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急性中毒型菌痢:抗生素联用,积极治疗高热、惊厥、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抗菌药联用、加强支持治疗和合并症治疗的综合治疗。 4、高热和惊厥的治疗:选用安定、苯巴比妥纳、复方冬眠灵等。 5、休克治疗:选用654-2或阿托品、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氢纳、多巴胺与阿拉明、西地兰、地塞米松等。 6、呼吸衰竭治疗:选用20%甘露醇、地塞米松、可拉明或洛贝林等。 7、DIC治疗:选用肝素治疗。 8、中药治疗:黄连、生大蒜、白头翁汤。

宝宝腹泻的原因

宝宝腹泻的原因:胃肠炎 胃肠炎在小孩中很常见,胃和肠道出现的一种炎症,容易导致腹泻。引发胃肠炎的致病原多为病毒,最常见的轮状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因腹泻住院的宝宝中有一半感染了这种病毒,如果你的宝宝腹泻,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那很可能胃肠炎造成的。 宝宝腹泻的原因:秋季腹泻 宝宝秋季发生的腹泻,一般为轮状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 宝宝腹

我大便出血长痔疮了吗

引起便血的原因也不只有痔疮,只比较常见的病因痔疮。一般内痔疮和混合痔疮90%以上会有便血现象,外痔疮一般不会有便血现象。 其他的像肛裂、肠息肉、肛瘘、肠癌、细菌性痢疾也会引起便血。 (1)痔疮便血一般排便后,呈喷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血液一般鲜红色的; (2)肛裂出血一般大便的时候,血量很少,血液呈鲜红色; (3)肠息肉便中或者便后出血,血量一般不多,并且不会和大便混合; (4)肠癌便血多见于中老年人,间歇性便血或反复性便血,一般情况会渐渐加重; (5)细菌性痢疾通常会与大便混合,便血量少,呈脓

让宝宝远离细菌性痢疾

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 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粪池病儿的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 加强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 加强环境卫生灭蝇灭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 对于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对于不典型病儿、无症状带菌者(在儿童期少见)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

季节分布:菌痢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以夏秋季最为常见。一般五月份开始上升,8~9月份达高峰,10月逐渐下降。流行季节高峰与苍蝇密度高、温湿度适合痢疾杆菌生存繁殖,食用不洁冷食、凉饮、瓜果,以及胃肠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地区分布:本病集中在温带或亚热带。与生活条件和卫生设施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知识程度等有关。 年龄分布:本病在年龄分布上有两个高峰。一个为学龄前儿童,由于卫生习惯差,发病较多;另一个为20~50岁的青壮年,与活动量大感染机会多有关。 夏季细菌性痢疾的高发时期,由于痢疾均经口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