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血糖注意事项
检查血糖注意事项
1、检查血糖前有些功课是必须要做的,否则只能是给自己徒增困扰。检查血糖前一夜晚餐后需禁食,第二天早饭前抽取空腹血糖,吃完第一口饭后开始计时,2小时后抽取第二次血糖,以保证诊断的确切性。
2、一般如果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有一个超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但如果你没有症状,血糖虽超过标准值,为慎重起见,还是最好别怕麻烦,再测一次。即使血糖值没有超标,也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3、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值在6.1毫摩尔/升—7.0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值小于7.8毫摩尔/升)和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值在小于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值在7.8毫摩尔/升—11.1毫摩尔/升之间)也是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跌进万丈深渊,这是抵御糖尿病的最后关口,千万不能大意,应及早就医。
高血糖的检查
1.非孕妇的血糖检测
静脉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但是由于静脉血糖检测比较繁琐,确诊后一般只需要测定指血的血糖即可成为监测血糖的标准,可以在家中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反映身体内的实际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现在还有动态血糖监测(CGM)可以更加精细的了解我们全天血糖的特点。
好的血糖控制应该是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应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
同时,对于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时间点也有所侧重,例如新诊断的患者往往需要规律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从而指导治疗,一般每天应坚持测4~7次。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每月监测2~4次;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次数,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增加监测次数。
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三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口服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孕妇血糖检测
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餐后1小时不超过10.0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8.5mmol/l,3项中有一项超标即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糖筛和糖耐的区别
区别1:范畴不同
“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糖筛是检查血糖和血液的一种方法,血糖过高需要降糖。
“糖耐”是糖筛不过关时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时做的。也就是说,先进行糖筛检查,才能再进行糖耐检查。
区别2:检查方法和正常值不同
糖筛查前空腹12小时,将葡萄糖粉50克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喝第一口开始计时,1小时后抽血查血糖,血糖值≥7.8mmol为糖筛查异常,需进一步行糖耐量试验。
糖耐查前空腹12小时,先空腹抽血查血糖,然后将50%葡萄糖注射液150ml加入100ml 水中,或将葡萄糖粉75克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喝第一口开始计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后抽血查血糖,正常值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 mmol/L、2小时8.6 mmol/L、3小时6.7 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老年人体检前该如何饮食
检查血糖两天内忌吃高糖食物。高糖食物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出现紊乱,可引起糖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糖调节功能下降,检查前进食高糖食物就会出现血糖增高现象。一般人检查血糖前1天尽量少食高糖食物,但对于老年人,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最好在检查前两天就不要进食高糖食物了。高糖食物有糖包、果酱包、糖饼、甜点心等。此外,测血糖前不宜过量运动。情绪急躁、睡眠不好,血糖值也可能升高。所以,查血糖前除忌口外还要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检查血脂肝功前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老人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临床观察表明,在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72小时后,体内还会有一些脂肪和蛋白质没有完全被代谢,检查时就会出现肝功能酶含量增高,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因此,除检查前3日内不吃高脂类食品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检查尿常规24小时内不过量或过少饮水。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高血糖的检查
1、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准妈妈可使用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也有人出现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的情形,这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准妈妈应特别注意,以免耽误治疗。
4、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作为对过去2-3月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
5、尿糖检查
直到自我血糖监测出现之前,尿糖的检查一直是每日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
低血糖的检查
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检查血糖的意义
1、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
合理的血糖监测就是良好的糖尿病控制基础,如果不测血糖,第一不知道血糖是多少,第二不测血糖也意味着没有重视这个结果是什么,这样的话并发症很快就会出现。在一般情况下,血糖控制不好或不测血糖的人,往往并发症的发生要提前5-10年。
2、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能够直接了解机体实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3、不同时点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高血糖的检查
高血糖并不是一个孕期疾病,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血糖,则可能回演变成妊娠糖尿病等疾病危害孕期准妈妈和胎儿的健康。下面一起来看看怎样可以确诊血糖的高低吧!
1、空腹血糖检查
空腹血糖检查是糖尿病常规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在医院进行抽血通过生化分析仪来检测静脉血糖,准妈妈可使用家用血糖监测仪的试纸检测指血血糖,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来获得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2、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此项检查是糖尿病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的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在做糖耐量试验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了解胰腺B细胞在葡萄糖负荷下的最大分泌能力,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也是诊断和监测糖尿病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临床上也有人出现空腹血糖不高,但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增高的情形,这也可诊断为糖尿病。常规体检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几乎要漏诊50%的糖尿病患者,准妈妈应特别注意,以免耽误治疗。
4、糖化血红蛋白
无论空腹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均是某一时刻的血糖值,其结果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的影响,血糖波动大的病人尤其如此。而糖化血红蛋白主要作为对过去2-3月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
5、尿糖检查
直到自我血糖监测出现之前,尿糖的检查一直是每日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