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揉总筋的方法和功效

揉总筋的方法和功效

操作:一手托住小儿的手,使其掌心朝上,然后用另一手的中指揉按总筋即可,一般一天揉100-300次即可;也可用掐总筋或是掐揉法,一般一天3-5次即可。

功效:清心泻热,散结止痉,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

总筋的准确位置图

总筋位于掌后腕横纹中点,正对中指处。

按揉本穴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总筋,每次揉100-300次,捣5-20次即可。

总筋的准确位置图 总筋穴特效推拿法

一手持小儿的四指,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按总筋,称为揉总筋,以顺时针方向操作50-100次,长期推拿,可缓解惊风,抽搐等病症。

小儿推拿治疗鹅口疮

1、风热侵袭

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疱疹转为溃疡,周围焮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伴发热,汗出、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法重点:掐揉总筋,分推手阴阳,清天河水。加推天柱骨1~3分钟,捏挤大椎10次,点曲池1分钟,天门入虎口10次。

2、心脾积热

以舌上、舌边溃疡为主,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夜啼,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而痛,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洪大,指纹绛。治宜清心泻火。

方法重点:清心经,清天河水,清胃,清小肠。加清脾经、退下六腑各1~3分钟,推下七节骨潮红为度。

3、虚火上炎

以病程日久,反复发生,久不收口,稍食辛燥即发,口舌溃疡或糜烂多散在,色淡,疼痛轻微,神疲,颧红,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红。治宜滋阴降火,托毒生肌。

方法重点:点揉内劳宫与涌泉,捏脊与点揉地仓。加揉二人上马,揉三阴交,点揉太溪各1~3分钟,推上三关和下六腑各1~2分钟。

婴儿夜啼怎么按摩

夜啼的按摩治疗主要以温中,清热,镇惊,安神为主,按摩操作可每日两次,夜啼缓解后再持续按摩3天,具体按摩手法如下:

受寒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面色青白,手脚冰凉,喜欢俯卧,腹部发凉,吃的少而且便溏。

揉百会,揉印堂,补脾经,逆时针摩腹各2分钟,运内八卦,推三关,揉外劳宫,揉脐,揉小天心各1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运内八卦,推三关,揉中脘,摩腹可以温中健脾理气;揉外劳宫,揉脐加强温中散寒,止腹痛作用;揉百会,印堂,小天心能安神有助于睡眠。

内热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入夜啼哭,面色,嘴唇发红,口鼻出热气,看到灯光哭的更厉害,大便干,小便颜色也深。

清心经,清小肠,运内劳宫,揉总筋,清天河水,捣小天心,揉上马,揉涌泉各1分钟。

按摩方解:清心经,清小肠,运内劳宫,揉总筋,清天河水,揉涌泉,有助于清热除烦;捣小天心能安神。

饮食所伤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哭声尖利突然,伴随踹被子的动作,喜欢趴着睡觉。白天吐奶较为频繁,有轻度便秘,大便酸臭,手和腹部都比较热。

揉百会,揉印堂各1分钟,清补脾经(先清后补),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推下七节骨各1分钟。

按摩方解:清补脾经以健脾除食滞,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有助于通便,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揉天枢以理气消食,导滞通便。

受惊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哭声响亮,没有节奏,忽高忽低,时急时缓,唇色也时白时青。

开天门,摩百会,清心经,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掐揉小天心,按揉太冲各1分钟;轻揉脊背,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以上操作主要有助于镇惊安神。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方解

清脾经,胃经,配下推天柱骨,赤凤摇头,揉总筋,可清中集积热,和胃降逆以止呕;推六腑,重在清肠胃之积热;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意在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清大肠,推下七节骨,功于泄热通便,使腑气得以通降下行,诸穴合用,而无呕吐之虞。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和胃,理气导滞。

推拿处方:清脾经,胃经,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揉总筋。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

相关推荐

腰间盘突出按摩疗法 腰间盘突出按摩什么部位

腰阳关穴归于督脉,位居腰部,具有温肾壮阳,强壮骨,利关节,止痹通之功效,按摩该穴位对于腰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的腰腿疼症状有比较好的疗效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在腰阳关的位置打转按摩,每次按100下,可以很好的改善疼痛的症状。 环跳穴归于足少阳胆经, 为足少阳,足太阳两脉之会,位居臀部,具有祛除风湿,舒活络,通利关节,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效,为治疗腰腿疼要穴。 按摩方法:由于此穴肌肉丰厚,应由他人代为按,患者取俯卧位或站立位,按摩者以肘尖点环跳穴,点肉时力道要均匀柔和,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双

小儿惊吓推拿手法带图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宝宝斜视小儿推拿 小儿斜视分型论治

1.内斜:运水入土,点捣掐小天心与总方向朝外,患眼侧的凤凰展翅,将眼球向外推移与旋转,重点穴位为睛明。 2.外斜:运土入水,点捣掐小天心与总方向朝内,健眼侧的凤凰展翅,将眼球向内推移与旋转,重点穴位为瞳子。 3.上斜以球后为主,下斜以鱼腰为主。

脚趾总抽

但多数情况,脚趾抽只是由一些普通原因引起,并且可以自己解决。 脚趾抽的原因 脚趾抽有多种诱因,不过最常见的是使用过度、脱水、矿物质缺乏。运动的时候,身体排出汗的同时也带出了肌肉所需矿物质,这种矿物质的缺乏造成了肌肉收缩及痉挛,就是我们说的抽。如果你经过长时间跑步,精力耗尽,训练过度,脚趾抽就是肌肉在提醒你要调整回来因为它们承受不起这种紧绷。 鞋子太紧造成血流不畅也会导致脚趾抽。 年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脚趾抽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这个时候骨骼钙质减少,肌肉失去弹性。同样,当我们逐渐变老,神经和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推大横纹

大亨为位于腕掌侧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的时候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小儿大横纹中点,由总向两旁推,称为分阴阳,自阳池,阴池向总合推,称为合阴阳,统称推阴阳,推30-50次。 坚持推大横纹具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缓解腹泻,腹胀,呕吐等病症。

鹿功效

补肾阳,壮骨,祛风湿,增元气,养血通络,生精益髓之良膳,适用于劳损过度、腰膝酸软、虚劳形瘦、肾精亏虚、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肌肤麻木、病后体虚、子宫寒冷、阳痿、遗精,或外伤性骨折、腰部挫伤、脚转、手脚抽、伸屈不利、外患风湿、骨疲乏或无力、慢性腰腿病、四肢麻痹、关节酸痛、腰膝冷痛、伤恢复期及风温关节痹痛、坐骨神经痛等症;健康人食鹿则可享滋补之效,强身健体,壮骨益髓,远离疾病。 鹿的功能主治 鹿性温,味微咸。归肝、肾二经。有补肾阳,壮骨,祛风湿之功效。入药用于主治劳损过度、风湿性关节痛、转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推拿,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推拿手法有以下几个: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

小儿急惊风怎么推拿

小儿急惊风的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治法: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 开窍醒神: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拿肩井,仆参。 止惊定搐:小天心,总,拿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 熄风: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阳陵泉,拿承山。 导痰化痰:清肺经,推膻中,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法,按弦搓摩法。 消食导积法:补脾经,清大肠,板门,中脘,天枢,摩腹,脾俞,胃俞

肚子的好处 肚子功效

对于身体没有上述病况的人来说肚子不但可以保养大小肠,并且对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炎和便秘患者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腹部按摩具体方法如下:

功效

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对体内自由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当的食用可以延缓皮肤衰老,使皮肤Q弹细嫩。 蹄中的钙质含量居高,适量的食用,能够补充人体对钙的需求,起到强壮骨的作用,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帮助。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蹄味甘、性温,入脾、肾经,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对于身体虚弱、无力等情况有所缓解。 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钙、镁等营养物质,适量的食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外来病菌有所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