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总筋的方法和功效
揉总筋的方法和功效
操作:一手托住小儿的手,使其掌心朝上,然后用另一手的中指揉按总筋即可,一般一天揉100-300次即可;也可用掐总筋或是掐揉法,一般一天3-5次即可。
功效:清心泻热,散结止痉,能清心火、退心经热病;治口内生疮,遍身潮热、四肢抽掣、惊风等症。
总筋的准确位置图
总筋位于掌后腕横纹中点,正对中指处。
按揉本穴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总筋,每次揉100-300次,捣5-20次即可。
总筋的准确位置图 总筋穴特效推拿法
一手持小儿的四指,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揉按总筋,称为揉总筋,以顺时针方向操作50-100次,长期推拿,可缓解惊风,抽搐等病症。
小儿推拿治疗鹅口疮
1、风热侵袭
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甚则满口糜烂,或疱疹转为溃疡,周围焮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伴发热,汗出、咽喉肿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方法重点:掐揉总筋,分推手阴阳,清天河水。加推天柱骨1~3分钟,捏挤大椎10次,点曲池1分钟,天门入虎口10次。
2、心脾积热
以舌上、舌边溃疡为主,色红疼痛,心烦不安,夜啼,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而痛,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洪大,指纹绛。治宜清心泻火。
方法重点:清心经,清天河水,清胃,清小肠。加清脾经、退下六腑各1~3分钟,推下七节骨潮红为度。
3、虚火上炎
以病程日久,反复发生,久不收口,稍食辛燥即发,口舌溃疡或糜烂多散在,色淡,疼痛轻微,神疲,颧红,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红。治宜滋阴降火,托毒生肌。
方法重点:点揉内劳宫与涌泉,捏脊与点揉地仓。加揉二人上马,揉三阴交,点揉太溪各1~3分钟,推上三关和下六腑各1~2分钟。
婴儿夜啼怎么按摩
夜啼的按摩治疗主要以温中,清热,镇惊,安神为主,按摩操作可每日两次,夜啼缓解后再持续按摩3天,具体按摩手法如下:
受寒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面色青白,手脚冰凉,喜欢俯卧,腹部发凉,吃的少而且便溏。
揉百会,揉印堂,补脾经,逆时针摩腹各2分钟,运内八卦,推三关,揉外劳宫,揉脐,揉小天心各1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运内八卦,推三关,揉中脘,摩腹可以温中健脾理气;揉外劳宫,揉脐加强温中散寒,止腹痛作用;揉百会,印堂,小天心能安神有助于睡眠。
内热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入夜啼哭,面色,嘴唇发红,口鼻出热气,看到灯光哭的更厉害,大便干,小便颜色也深。
清心经,清小肠,运内劳宫,揉总筋,清天河水,捣小天心,揉上马,揉涌泉各1分钟。
按摩方解:清心经,清小肠,运内劳宫,揉总筋,清天河水,揉涌泉,有助于清热除烦;捣小天心能安神。
饮食所伤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哭声尖利突然,伴随踹被子的动作,喜欢趴着睡觉。白天吐奶较为频繁,有轻度便秘,大便酸臭,手和腹部都比较热。
揉百会,揉印堂各1分钟,清补脾经(先清后补),清大肠,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揉板门,运内八卦,揉天枢,推下七节骨各1分钟。
按摩方解:清补脾经以健脾除食滞,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有助于通便,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揉天枢以理气消食,导滞通便。
受惊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哭声响亮,没有节奏,忽高忽低,时急时缓,唇色也时白时青。
开天门,摩百会,清心经,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掐揉小天心,按揉太冲各1分钟;轻揉脊背,顺时针摩腹各2分钟。
按摩方解:以上操作主要有助于镇惊安神。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方解
清脾经,胃经,配下推天柱骨,赤凤摇头,揉总筋,可清中集积热,和胃降逆以止呕;推六腑,重在清肠胃之积热;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意在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清大肠,推下七节骨,功于泄热通便,使腑气得以通降下行,诸穴合用,而无呕吐之虞。
小孩胃热呕吐怎么推拿 小孩胃热呕吐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和胃,理气导滞。
推拿处方:清脾经,胃经,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推下天柱骨,下七节骨,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揉总筋。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