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健康护齿习惯
几大健康护齿习惯
淡黄色牙齿才健康
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之外,日常的口腔护理和保健更为重要,也是有效的预防方式。
市场上有很多的牙膏广告,有主打美白效果的,也有针对抗过敏和清热去火等功效的,有调查显示90%的人主要是根据广告选牙膏。淡黄色的牙齿才是健康的,过分追求美白是心理作用,反而会牺牲牙齿健康。
切勿过份迷信洋品牌
国外的品牌就一定比中国的好吗?自己想想这样的问题吧,洋奶粉不是一样会检测出问题吗,所以在挑选护理口腔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口腔健康需求选购口腔清洁用品,不要过度依赖广告。
漱口水作为一种口腔护理的“时尚品”受到生活层次较高人群的追捧。丁鹏认为,漱口水里面一般会添加药物,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死有益的细菌,除非有口腔炎症,日常不需要用漱口水护理口腔。
牙周病是“隐形杀手”
大量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可以影响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对孕妇而言,牙周病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还可能导致低体重婴儿出生等危险,且这一概率高出了近7倍,完全可以用“隐形杀手”来形容牙周病的危害。
8个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八大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许多朋友在生活中不能按时就餐,或者是不到饿的时候不吃饭,理由就是“不饿”。还有的朋友常常是干完活再吃饭,这都是不科学的。食物在胃内的停留只有4-5小时,等我们感到饥饿时,胃口早就排空了。这时,胃粘膜就会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者消化性溃疡,还能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
有的朋友平时没有喝水的习惯,一定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其实,在我们感到渴了的时候体内已经是严重缺水了。这时候再补充水分,已经是为时晚矣。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比食物还要重要。生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早晨起床后,或者饭前一小时,喝上一杯水,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水不仅可以洗涤胃肠,还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调查显示,有经常饮水习惯的人,便秘和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不经常饮水的人。饮水还对预防心肌梗塞和中风等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累了才休息,是从老祖先那里传下来的,有许多朋友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这些朋友以为只有感到累了,才应该去休息。其实,在感到累了的时候已经是身体相当疲劳了。过度的疲劳容易积劳成疾,使人体免疫能力降低,使疾病乘虚而入。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都要进行适当的休息。
有些朋友以为只有在感到困了的时候,才应该去睡觉。事实上,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再去睡觉,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非常容易入睡,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的发生。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保证定时睡觉,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才能维持睡眠生物钟的正常运转。
很多朋友只有在大小便感觉非常明显了,才去上厕所。甚至有便也不解,宁愿憋着。这样做,对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大小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了,非常容易引起便秘,或者使膀胱过度充盈。粪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质,不断被人体重新吸收,非常容易导致“自身中毒”。因此,养成按时大小便的习惯,可以减少痔疮、便秘和大肠癌的发病机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肥胖倾向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许多专家认为,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进食过量,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许多朋友在肥胖之后,花掉了许多钱,花费了许多时间去减肥,这是非常不合算的。实际上,目前的任何减肥手段都是十分有限的。因为事后减肥不如事前预防,我们完全可以在体重超标之前就加以预防。比如控制和调整饮食,防止暴饮暴食,加强体育锻炼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健康医学也是把预防作为第一道防线。等到疾病已经上了身,就已经对身体造成了危害,这时再去治疗,花费的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其实,疾病在形成之前都是有信号的,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就是信号。一旦进入亚健康状态,就要引起注意。还有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进行早期治疗。有相当一部分朋友,平时自以为没有病,到医院一检查就发现了毛病。一些肝炎、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包括许多癌症在常规的检查中也能及早发现。可见,无病也求医,坚持定期去医院体检对中年朋友是多么重要。
在每天晨练的人群中,我们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参加晨练的人大多是老年人,很少有中年朋友。许多中年朋友,在主观上没有主动锻炼的意识。正因为如此,一些疾病过早地发生在中年朋友的身上。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在中年朋友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更是多的惊人。这都与中年朋友不参加锻炼、吃得过多、经常喝酒有直接的关系。
让牙齿更健康的习惯
1、叩齿
叩齿能够有效的增强牙齿周围组织的健康,就好比人的身体锻炼一样,还能促进口腔唾液的长生,使得牙面清洁的I型熬过,叩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口闭紧,用你的上下两排牙齿做击打动作,每天坚持叩齿100下,要养成习惯。
2、刷牙
这是最普通的方法。人们都在刷牙,但刷得好、认真刷的人不多。所谓刷得好,就是要把每颗牙的各牙面都刷干净。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上牙由上向下旋转刷,下牙由下向上旋转刷,上、下前牙里面要顺牙缝刷,嚼东西的牙面应前后来回刷。为了把牙面刷得较干净,必须选用刷头小、毛软而有弹性的保健牙刷。
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治牙周炎以及龋齿,牙膏最好选择含有洗必太或者是氟化钠的。这两种物质能够有效的帮助牙齿预防过敏的症状。
3、剔牙
有些食物嵌塞成菌斑刷牙是难以去除的,最好用牙科探针轻轻剔出嵌塞食物,清洁菌斑。有人习惯用牙签,但一定不要用力太大太猛,以免刺伤牙龈甚至造成齿槽骨吸收。
健康习惯让你的宝宝拥有健康好牙齿
一、矿物质不可少
矿物质是构成牙齿的重要成分,特别是钙和磷,宝宝若是缺乏这两种营养素,小乳牙不仅长不好,坚硬度也差,很容易折断;而适量的氟也可以增加乳牙的坚硬度,使宝宝的乳牙不易发生龋齿。因此,在宝宝出牙期间,及时给宝宝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可以让宝宝的牙齿坚固健康。
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并不少。如牛奶、奶制品、海带、紫菜、鱼松、蛋黄粉、豆类等都是含钙丰富食物。肉、鱼、奶、豆类、谷类、以及蔬菜等食物中都含有磷。而海鱼、茶叶、蜂蜜等含氟较多。除了食物补充之外,还要给宝宝食用一些婴幼儿补钙的产品。
二、要补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够帮助肌肉、内脏发育,对促进宝宝骨细胞的增生也有好处,从而使宝宝的牙齿强韧健壮。所以宝宝要长一口好牙,在补充矿物质的时候,妈妈们也决不能忽略给宝宝蛋白质的供给。妈妈可以给宝宝食用牛奶、鸡蛋、鱼虾、豆制品等富含高蛋白食物,使宝宝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可以很好的补充牙齿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帮助宝宝牙齿健康发育。
三、维生素D不能缺
随着宝宝的长大,饮食方面逐渐丰富起来,户外活动也随之增多。很多妈妈单方面的认为,宝宝的营养通过饮食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补充了。妈妈们千万不要陷入这样的营养误区。宝宝牙齿发育除了需要矿物质、蛋白质的供给,同样也离不开维生素D,若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钙等矿物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吸收。因此,在为宝宝补充钙质的同时,也要有维生素D的供给。
但是,自然界中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适合小儿食用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并且,来自天然和日照获取的维生素D含量是不足以保证宝宝长牙期所需的。因此,要给宝宝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让宝宝多晒太阳是一个方法,另外一个更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服用维生素AD制剂(鱼肝油)来补充。但是市面上的此类产品鱼龙混杂,妈妈们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如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这类国药准字药品。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还能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是妈妈们一举两得的选择。
正确习惯呵护乳腺健康
内衣选择不当
内衣材质蕾丝、尼龙过多:内衣加了莱卡的各种化纤尼龙面料,果然看起来挺括许多。可是这些材料会引起皮肤敏感,甚至可能有脱落的细小线头进入乳头突起,纠缠堵塞输乳孔或输乳管,造成泌乳障碍或形成乳腺炎。所以在选择内衣材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好的,不妨在这方面多花点钱不要为了省钱而造成对胸部不必要的损害。
总用一种睡姿
侧身睡姿导致乳房不对称:长期偏于一侧的睡眠姿势会增加女性乳房不对称的现象。生理性的双侧乳房不对称随着不良习惯的纠正、身体发育的成熟,或经过反复有效的良性刺激,两侧乳房就会逐渐趋向对称,不必过分担忧。
高热量饮食
乳房脂肪瘤大多与喜好高卡路里的体胖者有缘,是体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可以发生在身体中有脂肪组织的任何部位,但以乳房比较多见,发病年龄以30~50岁为多。
十大健康好习惯和陋习
10项健康好习惯与10项健康陋习公众评选活动近日揭晓,“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等行为被评为“十大健康好习惯”,而“口味重,爱吃高盐、腌制食品”等行为则被评为“十大健康陋习”。
十大健康好习惯是: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使用卫生厕所,管好人畜粪便;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无偿献血;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生熟分开,砧板消毒;保持良好心态,发现心理问题及时疏导;疾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患呼吸道传染病与他人接触时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低盐、低脂饮食。
十大健康陋习为:公共场所吸烟;患传染性疾病后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超速行驶,酒后驾车;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未经医生诊断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共用毛巾等洗漱用品;乱养宠物,不注意接种疫苗;不系安全带、不戴头盔;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口味重,爱吃高盐、腌制食品。
养成八大健康好习惯
多食绿色蔬菜
2012年,英国华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莎拉·布朗教授发表在《社会指数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约85克,一个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快乐感。据2013年7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一些地方甚至已将菠菜、甜菜等写进医生处方,旨在抗击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曾在其书中写到,蔬菜虽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但烹调时也要注意细节,比如尽量新鲜、瓜菜先洗后切、煮炒菜时间不宜过长等。
坚持睡午觉
“在日本有个调查,有午睡习惯的司机比没有午睡习惯的司机出现交通事故的风险低得多。”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说,道理很简单,日间小睡让大脑和体力都能得到时间修复,暂时放下工作、释放压力,让大脑恢复到比较专注的状态。
关于午睡,近些年调查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在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
宋崇升建议,日间午睡一刻钟左右为宜,最好别超过半小时。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会出现醒着却反应迟钝的感觉。
每周一条鱼
2014年,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非油炸鱼,有助于改善脑部健康,提高记忆力。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鱼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鱼虾类50~100克。对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吃鱼可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别吃油炸的鱼,高温油会破坏鱼肉含有的Omega-3。
户外健走散步
身体懒得动,大脑更辛苦。
2014年,发表在美国《生态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称,参加集体户外散步就能明显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并减轻对生活压力的感觉,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性。
健身专家赵之心解释,有氧运动对心脏健康有好处,有些动作需协调四肢可以活化小脑,促进思考,提高认知和信息处理的速度。美国《自然》杂志曾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钟以上,可预防老年痴呆。一周步行7小时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从健身角度讲,散步本就是一种低廉、低风险却很方便的有氧运动方式。穿一双轻便运动鞋,每天早晚出门走几圈,双腿稳步前行,双臂摆动起来,心血管系统也因此受益。
尝试多聊天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心理学博士詹妮弗·波森的一系列实验性研究发现:当几个人在一起闲谈,甚至说别人坏话时,他们之间的友谊往往可以突飞猛进地发展。
看似闲聊,其实对体力和脑力都是种锻炼。聊天是一个动脑过程,老年人与人交流过程也是锻炼反应和语言能力的脑部训练。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说,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身边不断有人离世,这会影响他们情绪,而有些老人离开熟悉环境与儿女同住,加之老年人对自己评价往往偏低,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因此子女要经常陪父母聊天。”
呼吸新鲜空气
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8点,一觉醒来,你最需要的或许是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都是不错的选择。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郊外散步的人短期记忆力提高了20%,大自然能让人平静放松,有助于注意力集中。
而晒太阳也能让心情愉悦,预防维生素D缺乏。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平介绍,2014年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者显示出更高的痴呆事件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
不过,阻碍大家出门的一个原因是城市的雾霾空气,如果遇到清晨雾霾天气,户外不适宜锻炼时,大家不妨选择在家做瑜伽,或是去健身房进行锻炼。家中也可购买质量可靠的空气净化器,让家中的空气更为清新。
挑战记忆力
脑子越用越聪明的老话是有科学根据的。
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久恒辰博在美国《神经元》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θ波会传递到大脑海马区,刺激该部位脑神经细胞记忆功能。
广东省中医院脑部内科主任医师郭建文说,临床上做痴呆量表分析时,学历也是量表评估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学历越低、退休后脑力劳动越少的人,痴呆发生率和加重率就越高。
因此,经常做些挑战记忆力的游戏和活动可延缓大脑衰老。2011年,发表在英国《食欲》(Appetite)10/11月刊上的研究报告显示,嚼口香糖的动作,可以让脑部得到更多的血液和营养供应,这可能会提升记忆能力。
勤做家务事
很多人觉得做家务琐碎麻烦。其实,家务事做得好,大脑的规划统筹能力也好,把东西收拾还原,也能减缓记忆力衰退,对放松和锻炼大脑都有好处。
比如,晒棉被、衣服需伸展身体,将肮脏油腻碗盘洗净、脏乱房间整理清洁,会给人很强的成就感,为大脑带来快感。
美国拉什大学医疗中心阿伦·布克曼小组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身体活动,包括健身、做饭、洗衣、洗碗、打扫卫生等都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降低相关。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那些无法参与正规锻炼的高龄人群也能从更积极的生活方式中受益。
治口臭方法具体有哪些
1、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淡的温盐开水,可调节胃肠功能,有利于消除口臭。
2、口腔含化维生素C片,嚼口香糖,使用中草药牙膏,嚼茶叶等也有一定的除口臭效果。
3、在大部份情况下,口臭是可以凭着每天保持口腔卫生及良好的护齿习惯预防的:每日于早晚及进食后,使用含氟的牙膏擦牙,同时适当地清理牙罅。妥善清理假牙,并在睡觉前把它除掉。定期接受口腔检查。
4、继发性口臭多源于身体内部,此时单用上述措施常难以见效,因此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及时治疗龋齿、牙龈炎、胃炎、肺脓肿、糖尿病等。原发病一旦治愈,口臭多能消除。
5、口臭通常都伴有一些并发症,如果长期口臭,且气味浓重,还是建议您去医院就诊,从身体内部彻底治愈您的口臭。
6、可以使用一些治疗口臭的药物,尽量到正规药店购药。
四大最健康的饮食习惯
1、用凉开水泡红茶
美国农业部研究发现,与青菜或胡萝卜相比,红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有效帮你抵抗皱纹和癌症的侵扰。日本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两杯以上红茶的人,遭遇流感病毒侵袭的几率要比不喝的人少30%。用热水泡茶会比冷水泡茶释放出更多的咖啡因与单宁,导致周期性头痛、失眠等症状,而用凉开水泡茶可使其中的有益物质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慢慢溶出。
2、睡前吃些高纤维食物
专家介绍,睡前半小时吃些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比如谷类食物,有助于睡眠。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纤维量只有身体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议抓住睡前的最后时刻补充一下。
3、有些素菜要“荤”着吃
油吃多了不好,但一点不吃更不好。专家表示,南瓜、胡萝卜中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一下更有利营养素吸收。如果南瓜用来煮粥,那么保证其他菜里有油,让它们到肠胃里会合。
4、凉菜的汁用来蘸着吃
很多人去饭店都喜欢点盘大拌菜或蔬果沙拉,觉得这样能补充维生素。其实,这些菜中的酱汁反而会给原本健康的菜带来不少热量。最好把调好的酱汁放在一个小碗里,用切好的菜蘸着吃,这样,你需要的酱汁只是原来的1/6。
早晨四大健康好习惯
1、早上洗澡是个好习惯
早上洗澡一般来说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但是早上洗澡确实有助于促使血液循环更加旺盛,并且清洁的感觉和浴液的芬芳本身就可以调整心情,使精神更加饱满。
2、早上大便是个好习惯
这个好习惯一经养成,你会终身受益。如果还没这个习惯于也不要着急,要努力去培养,比如多吃高纤维食品,如白菜、白薯等粗粮,并且在早上起来后不管有没有都去下侧所,久而久之,习惯会成为自然的。
3、醒过来后喝一杯凉水是个好习惯
经过一夜的睡眠,没有一滴水的摄入,人很容易脱水,而一杯凉开水(不是冰水)则是有益的补充;这对于肠胃也起到了清理作用。
4、早上慢慢起是个好习惯
猛起都是迫不得已的,尽量不要猛起,这会使血往上冲,造成血压突然变动,引起头晕等症状。比较好的做法是,睁开眼睛后先不起身,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5分钟后再起来。如果你有起不来的问题,可以闭着眼做一些伸拉四肢的动作,会非常有助于清醒。比如:将左右膝盖分别曲起使劲掰向身体另一侧;用双手把一个膝盖抱在胸口维持10秒;仰面躺着,双手尽量向后伸直,以鼻吸气,以口呼气,身体维持5秒不动。
几种好习惯让你牙齿健康
1、每天必做的保养功课,有效刷牙
实行“三三制”:每天刷牙3次,每次刷3分钟或更长的时间。且要注意将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转动刷头,尽最大的可能每一颗牙齿都刷到,让牙刷在上下牙列面间来回移动,以清除深处的残垢。不要横着刷牙,也不要非常用力。
2、选择适合自己的牙刷、牙膏
牙刷
只有选用符合口腔卫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洁牙的效果,并且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保健牙刷的特点是: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毛排列合理,便于清洁牙齿,刷牙后牙刷本身也容易清洗;刷毛细而有弹性;刷毛的顶端呈圆形,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电动牙刷也是不错的选择,其高速旋转产生的轻微振动,不仅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也有按摩效果。
牙膏
为了预防蛀牙,可以选择具有修复功能的防蛀牙膏,配方中含有能够直接作用于牙齿表面的游离氟成分,牙齿发生裂纹的地方特别容易吸收游离氟,因此游离氟能起到定向修复的作用,有效修补破损的牙釉质,从而防止细菌的入侵。
3、多吃“爱牙食品”
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应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牙齿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下颌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养成八大健康好习惯
多食绿色蔬菜
2012年,英国华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莎拉·布朗教授发表在《社会指数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约85克,一个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快乐感。据2013年7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一些地方甚至已将菠菜、甜菜等写进医生处方,旨在抗击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
坚持睡午觉
关于午睡,近些年调查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在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
宋崇升建议,日间午睡一刻钟左右为宜,最好别超过半小时。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会出现醒着却反应迟钝的感觉。
每周一条鱼
2014年,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非油炸鱼,有助于改善脑部健康,提高记忆力。
户外健走散步
身体懒得动,大脑更辛苦。
2014年,发表在美国《生态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称,参加集体户外散步就能明显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并减轻对生活压力的感觉,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性。
尝试多聊天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心理学博士詹妮弗·波森的一系列实验性研究发现:当几个人在一起闲谈,甚至说别人坏话时,他们之间的友谊往往可以突飞猛进地发展。
看似闲聊,其实对体力和脑力都是种锻炼。聊天是一个动脑过程,老年人与人交流过程也是锻炼反应和语言能力的脑部训练。
呼吸新鲜空气
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8点,一觉醒来,你最需要的或许是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都是不错的选择。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郊外散步的人短期记忆力提高了20%,大自然能让人平静放松,有助于注意力集中。
而晒太阳也能让心情愉悦,预防维生素D缺乏。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平介绍,2014年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者显示出更高的痴呆事件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率。
挑战记忆力
脑子越用越聪明的老话是有科学根据的。
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久恒辰博在美国《神经元》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θ波会传递到大脑海马区,刺激该部位脑神经细胞记忆功能。
勤做家务事
很多人觉得做家务琐碎麻烦。其实,家务事做得好,大脑的规划统筹能力也好,把东西收拾还原,也能减缓记忆力衰退,对放松和锻炼大脑都有好处。
养成八大健康好习惯
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运动、医学、饮食、心理、保健等多个领域专家,为大家支招八大最重要的健康习惯。
多食绿色蔬菜
2012年,英国华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莎拉·布朗教授发表在《社会指数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约85克,一个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多吃水果蔬菜能够提升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和快乐感。据2013年7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一些地方甚至已将菠菜、甜菜等写进医生处方,旨在抗击低收入家庭的肥胖症。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曾在其书中写到,蔬菜虽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但烹调时也要注意细节,比如尽量新鲜、瓜菜先洗后切、煮炒菜时间不宜过长等。
坚持睡午觉
“在日本有个调查,有午睡习惯的司机比没有午睡习惯的司机出现交通事故的风险低得多。”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说,道理很简单,日间小睡让大脑和体力都能得到时间修复,暂时放下工作、释放压力,让大脑恢复到比较专注的状态。
关于午睡,近些年调查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在2007年,哈佛公共健康学院对2.4万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降低40%。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
宋崇升建议,日间午睡一刻钟左右为宜,最好别超过半小时。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会出现醒着却反应迟钝的感觉。
每周一条鱼
2014年,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医学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吃一次非油炸鱼,有助于改善脑部健康,提高记忆力。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鱼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推荐成人每日摄入鱼虾类50~100克。对65岁以上老年人来说,吃鱼可降低发生老年痴呆的危险性,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别吃油炸的鱼,高温油会破坏鱼肉含有的Omega-3。
户外健走散步
身体懒得动,大脑更辛苦。
2014年,发表在美国《生态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称,参加集体户外散步就能明显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并减轻对生活压力的感觉,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