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甲型流感传染性强吗

甲型流感传染性强吗

甲型流感是流感病毒中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大流行一般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引起的,而不同的亚型之间传染性有强有弱,总的来说流感的传染性相对都是比较强的。

防范甲型流感要适度

误区一 近来听到许多人说,最近少到医院去看病吧,也别坐国际航班了。甲型流感是空气传染,医院和飞机里的空气中都有甲型流感病毒。

不错,甲型流感病毒是在空气中经人呼吸道感染人体。但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它喜欢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常在冬春季流行。在空气流通、干燥、炎热的气候中,病毒的传染性减弱;病毒离开人体后常常在2个小时内就失去活性,不可能长时间在空气中存活。因此,只有近距离接触病人,病毒从病人或带病毒者的呼吸道通过飞沫刚刚排出不久,就很快钻进另一个人潮湿的呼吸道黏膜上才会被感染。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报告的病例中,由确诊的甲型流感患者把病毒传播给密切接触者的情况还非常少见的原因。

从本次全球流行的情况看来,它的传播率仅为1.4~1.6。也就是说一位甲型HIN1流感患者平均仅感染1.4~1.6人,根本看不见像SARS那样一位病人可使全家受染,甚至一名SARS“毒王”在三家医院陆续“毒”倒超过60名医务人员,包括运送他的司机的情况。因此,人们不用对这次的甲型流感如此恐慌,完全可以正常生活,包括到医院看病、旅游和乘坐飞机。除了密切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外,一般人也没必要总戴着口罩。

误区二 2003年的SARS经过严密隔离治疗病人、筛查密切接触者,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销声匿迹了。甲型流感流行也能像当年的SARS一样,很快被控制。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SARS虽然传染性强,但几乎被感染者都出现了临床症状,隐性感染率很低。这些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又能很快发现并被隔离,因此能够在短期内控制其流行。但是,目前的甲型流感却不是这样。它的传播率很低,实际上隐性感染者很多,还有一些没有被注意到的轻症病例。确诊病例只是冰山的一角,那些没有被发现的隐性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都隐藏在人海之中。只要病毒还能在人间传播,隐性感染者和轻症病例就会作为更重要的传染源,造成流感在人间的持续流行。

因此,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很快结束。就像那些季节性流感的传播一样,除非通过疫苗预防,否则一旦真正流行起来,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不是隐性感染后产生免疫力,就是因抵抗力下降而患病。当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对这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后,它的流行情况才会减弱。

误区三 甲型H1N1流感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巨大杀手,导致许多人死亡。

近来媒体天天播报甲型流感流行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在短期内两次提高全球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这不得不使人们回想起90年前杀死2000万人的第一次世界流感大流行,或者联想到2003年的SARS和近年来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人们害怕这次甲型流感也会成为人类的巨大杀手,导致许多人死亡。

的确,SARS很可怕,不但传播率高,病情也很严重。2003年SARS累计发生病例8437例,死亡872例,病死率是10.34%(9.69%~10.99%),平均10人患病就有1人死亡;人感染禽流感更可怕,虽然它很难在人间传播,但其病死率高达60%以上,3名患者几乎就有2名死亡。流感每年都流行,几乎人人都得过。目前看来,甲型H1N1流感不过是一株新的流感病毒,人们对它的免疫力较低,比起以前流行的季节性流感更容易被感染罢了,其临床表现和疾病的严重性都差不多,病死率也很低,不到1%。

我们也不能把这次甲型流感与9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流感大流行相比。那时的社会卫生环境和医疗条件以及人类的身体素质与现在有天壤之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人们不要对本次流感流行过分恐慌,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流感的流行。

误区四 没有疫苗,预防甲型流感很难。

尽早研发出有效疫苗预防甲型流感流行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疫苗问世之前面对新型流感我们就束手无策。虽然我们不能像SARS一样很快控制流感的流行,但我们可以减慢其传播速度,减少感染人群,这样就能把有限的医疗资源充分投入到少数病人的治疗中,投入到疫苗的研制中,可更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减少疾病发生率。

因此,疫区归国人员回国后要主动在家隔离,患病后要及时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要主动接受检疫,医护人员要注意防护。除此之外,其他公众的流感预防措施与季节性流感一样,只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多饮水,增加身体抵抗力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防范过度。

防范过度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甚至有可能使公众对甲型流感的预防造成误解,有病不敢去医院,更增加了流感防控的难度。

总之,甲型流感不可怕,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流感的防控工作是长期的,我们不要被这小小的流感病毒搅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甲型流感传染性强吗 什么人容易传染甲型流感

对于甲型流感,人群普遍易感,但是相对而言,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等会更容易传染甲型流感。

病毒性感冒是不是流感吗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普通感冒就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要弱很多, 一般在受凉、淋雨、 疲劳后应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并且一般是个别出现。流行性感冒一般是由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引起,流感的传染性很强,所以一般会成批出现,甚至会引起暴发性流行。

甲型流感的症状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甲型流感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疾病潜伏一到三天后,患者就会出现高热、咽干、咳嗽、头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四肢疲乏、眼睛发红的症状。病情轻重视个人情况而不同,有继发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风险,若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

在已发现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病例中,13岁以下的儿童占比高。因为儿童属于甲型流感的高发人群,若不注意,就有感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也易感染病毒,还有医院的医护人员。

如果感染病毒,出现流感症状,要与感冒鉴别开。流感与感冒不同之处在于感冒不会流行,没有传染性,是普通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为主,起病急,早期症状有咽干、喷嚏、鼻塞、流涕等,一周内可痊愈,病情较轻,而甲型流感由甲型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症状为发热、畏寒、全身不适等,发热会持续3-5天,轻者3日内痊愈,重者要两周,甚至一个月。

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甲型病毒可按结构再划分,例如甲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甲型H3N2(1995年在武汉发生)、甲型H1N1(1995年在德国发生)等。

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H和N的变异。所谓H和N,是指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H是红细胞凝集素(Hemagglutinin),其作用像一把钥匙,帮助病毒打开宿主细胞的大门;N是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能够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根据H和N的形态,甲型流感病毒可由15种H型和9种N型进行排列组合,比如H1N1和H5N1等。

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无再分亚型。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甲型流感与其他流感区别

无论是人类的流感、禽流感和猪流感只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大类型。甲型病毒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乙型病毒仅感染人类。甲型流感病毒外形像一个毛栗子,表面镶嵌有两种糖蛋白刺突:血凝素(简称H)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它们是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抗原性极易变异。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根据不同的“H”和“N”的组合,就产生了许多的甲型感病毒亚型。

对于人类来说,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较大范围(如学校、城市、甚至世界)的流感流行,病情较重;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常是小范围流行或是散发,病情也较轻。甲型流感病毒的特点是传染性强,容易变异,通过不断变异产生新的病毒株,即使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时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冬春季是流感容易肆虐的时候,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也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属,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对人传染性强,受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特称之为高致病性禽流感。近期发生的猪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是H1N1亚型,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人感染猪流感”,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现已将其重新命名为“A型H1N1流感”,我国根据中文习惯称为“甲型H1N1流感”。

禽流感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儿童乙型流感几天能好 儿童乙型流感要注意什么

乙型流感的传染性强,可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克存活半小时,会污染的日用品,很容易将流感传染给他人。通常在发病的前7天需要进行隔离。

因此儿童患有乙型流感后,应当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如果还在上学的,最好请假在家休息,

儿童患有乙型流感后,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注意营养均衡、饮食要易于消化。

如果孩子患有乙型流感后出现高烧不退症状,但精神状态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继续观察。如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喷射性呕吐,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同时,家长还要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发紫、变凉,则提示循环衰竭,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区分

1、从流行季节区分

甲型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温带的秋季冬季发病率较高。

普通感冒:多发于秋季末期和冬春季节,特别是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

2、从传染性区分

甲型流感: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普通感冒:以散发为主,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较容易发病。以单个病人出现,传染率低于10%。不会引起大流行。

3、从临床症状区分

甲型流感: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普通感冒: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发热较低,但呼吸道症状明显,常以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之后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4、从愈后效果区分

甲型流感:儿童、老人、身体衰弱的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为0.51%,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感冒:一般来说,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因感冒而危及生命。

5、从免疫力区分

患甲型H1N1流感后,比患普通感冒后产生的免疫力强,感染治愈后可维持2~4年,普通感冒后获得的免疫力较弱,因此,一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反复患普通感冒。

乙型流感需要住院吗 乙型流感危险吗

乙型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具有自限性,危险性相对甲型流感、禽流感等而言是较低的。

乙型流感虽然具有自限性,但是对于一些抵抗力差的人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药物治疗,很可能会并发肺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肌炎、喉炎、急性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神经系统感染等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秋季儿童传染病哪些比较危险

1、甲型H1N1流感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3,危险指数5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类似: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潜伏期为一周,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该院的资料显示儿童患病率约为10%,比率还是相当高的,重症的患儿也较多,特别是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尤其要注意预防了。

因此,综合评价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3,危险指数评分为5(最高级别)。

2、流感(流行性感冒)常见指数5,易感指数4,危险指数2

说起流感,大家一点都不陌生,每年自己或者家人都会得上几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秋季传染病了。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该病的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尤其需要注意,但是其病情一般较轻,造成的危害不大。

因此,综合评价常见指数5,易感指数4,危险指数评分为2。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常见指数3,易感指数5,危险指数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对于大家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我们看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了,秋冬季节尤其需要注意,5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轻型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是暴发型流脑表现为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病死率较高。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但由于该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很少间接传播,但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等可传播,因此2岁以下的婴幼儿需要注意隔离保护。

宝宝防甲流留心八大事项

北京市卫生局近日表示,由于今冬天气干燥,又适逢流感等疾病高发期,2月2日0时至2月8日12时,北京16个区县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例,死亡1例。如今,人们在想尽一切办法对抗“甲流”,尤其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千万别得上“甲流”。还有那些准爸爸、准妈妈们,害怕未出世的宝宝受到“甲流”的侵害,想尽办法来抵制“甲流”入侵。下面来看看小编总结的H1N1流感科普问与答。先来了解下H1N1流感是什么?预防H1N1流感有哪些误区?

H1N1流感科普问与答

Q:什么是H1N1新型流感?

A:H1N1新型流感(猪流感)塬是一种于猪隻中感染的疾病,属于A型流感病毒,常见病毒为H1N1、H1N2、 H3N1与H3N2。美国疾管局资料显示,美国以前即曾有人类感染猪流感之病例。目前墨西哥与美国爆发的猪源流感疫情,即为H1N1病毒所引起,但目前对此种结合猪流感、人类流感的新病毒型所知不多。H1N1新型流感病毒是会造成人类感染的,目前美国已经有一隻在猪身上基因重组成功的猪源流感病毒,在全世界(尤其美国及墨西哥)造成相当人数的感染。

Q:H1N1 新型流感传染途径:

A:H1N1 新型流感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主要是透过飞沫传染与接触传染,一般成人在症状出现前1 天到发病后7 天均有传染性,但对于有些病程较长之病患,也可能于其发病期间继续散播病毒。

儿童病例的可传染期通常较成人病例为长。

Q:人类会感染H1N1 新型流感吗?

A:H1N1 新型流感病毒通常不会感染人类,但可能猪隻感染猪流感后,与禽流感或人流感之病毒基因混合种,人类可能在接触感染的猪隻或身处受H1N1 新型流感污染的环境之下感染H1N1 新型流感后,由人传人的方式引发流行,但目前H1N1 新型流感流感传染力的强度还未确定。

Q:H1N1新型流感的感染方式?

A:H1N1新型流感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主要是透过飞沫传染与接触传染,一般成人在症状出现前1天到发病后7天均有传染性,但对于病程较长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发病期间继续散播病毒。另儿童病例的可传染期通常较成人病例为长。

Q:感染H1N1新型流感会出现哪些徵状?

A:人类感染H1N1新型流感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类似,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全身酸痛、头痛、寒颤与疲劳,有些病例出现腹泻、呕吐症状,部分病例出现流鼻涕等症状。

若无法依症状研判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需採取检体进一步检验始可确认。如果您有相关旅游史、接触史及疑似症状,请儘速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师旅游史及接触史。

Q:如何预防H1N1新型流感?

A:(一)注意个人卫生及保健: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注意唿吸道卫生及咳嗽礼节

有咳嗽等唿吸道症状时应戴口罩,当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时,应立即更换并丢进垃圾桶。

打喷嚏时,应用面纸或手帕遮住口鼻,若无面纸或手帕时,可用衣袖代替。

如有唿吸道症状,与他人交谈时,儘可能保持2公尺以上距离。

手部接触到唿吸道分泌物时,要立即澈底清洁双手。

生病时应在家休息,除就医外,儘量避免外出。

(叁)远离感染来源:避免前往H1N1新型流感发生地区。

Q:出现H1N1新型流感相关症状应该怎么做?

A:如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打喷嚏、肌肉酸痛、头痛或极度倦怠感等类流感症状,应立即配戴口罩就医,并告知医师相关病史、工作史接触史及旅游史;如医师经临床诊断认为符合H1N1流感调查病例之条件,将依规定向卫生单位通报,并于採检后视医疗评估结果提供流感抗病毒药剂及相关治疗。

Q:善用口罩:戴口罩的时机与口罩的种类、注意事项

A:(一)戴口罩时机:

医护人员-与病患接触时。

民众-自己咳嗽打喷嚏时,或探病时

相关推荐

什么是禽流感病毒

什么是禽流感病毒?传染科医院的专家解释说,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于海豹和猪的感染。 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

流感是怎么引起的

流感是因为流感病毒所导致的,这种病毒不耐热,在100℃中1分钟或56℃中30分钟内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在真空干燥或是在-20℃以下仍然可以存活。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会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流感离你的宝宝有多远

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 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禽流感病禽或其粪便,似有人之间传播的迹象,但目前并未完全证实。 禽流感离你的宝宝有多远? 每到冬末春初,都是流感和感冒的多发期,如何让宝宝远离这些传染病呢? 近年来,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超越了禽类的范围,并开始侵袭人类。1997年,香港一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感冒如何区别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是有很大区别的。普通感冒一般多为着凉或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有头痛、流鼻涕、鼻塞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鼻子发干、打喷嚏等症状。 2甲型流感是属于传染性的疾病,其传播快、发病率也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秋冬两季的发病率较高。一般会出现高烧不退、肌肉酸痛,并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有些症状也与普通感冒相似。 3普通的感冒有自愈性,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即可逐渐好转。而甲型流感是不能自愈的,要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且甲型流感容易发生并发症,也有出现死亡的病例,所以在外出时最好

甲流的传播途径

正确认识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并在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中做好预防工作,就不至于对人感染甲型流感如此恐慌。 首先,确定一点,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不是食用熟猪肉。专家指出,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害怕高温,食用烧熟的猪肉不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猪肉加热至71摄氏度,就能杀死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其次,人感染甲型流感的途径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目前已证实,与已感染甲型流感的人直接接触会感染人感染甲型流感。 第三,人感染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可能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接触被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

奥司他韦和头孢区别

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是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甲型、乙型流感,通过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进一步的播散,起到预防流感、缓解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的作用。 头孢: 而头孢是一种抗生素,主要起到杀菌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副鼻窦炎等等。

H7N9 与H1N1有什么区别吗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以往或目前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H7N9型

流感的诊断标准

1、与流行性感冒鉴别 流行性感冒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乙型和丙型流行性感冒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甲型流行性感冒大部分都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一般很少使人发病。禽流感主要在鸟类中间传播,偶可感染至人,其临床表现与人类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人禽流感症状重、并发症多,与普通流感有一定区别。 2、细菌性肺炎 主要有感染性和理化性如放射线、毒气、药物以及变态反应性如过敏性肺炎等,临床所见绝大多数为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肺炎,其中以细菌最为常见。 3、

流感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等,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被感染。 1.禽流感病毒的形状及基因组 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属,常见形状为球形,直径80~120nm,平均为100nm,有包膜。新分离的或传代不多的病毒多为丝状体,长短不一,长可达4000nm。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2.禽流

什么是甲流

想要更好的去拒绝流感预防这些疾病的伤害,那么在平时生活当中就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保健,在遇到疾病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慌张,应该积极的去医院检查治疗接受医生的建议。 一种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 一词。H1N1指代病毒表面的糖蛋白。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