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及时就医

如手足口病患者除了拉肚子还伴有以下症状的建议及时就医:

1、一两个小时就大便一次的情况持续超过12个小时。

2、已经高热至39℃以上或者超过1天。

3、排出的大便带血。

4、患者呈现上吐下泻,伴有脱水的症状。

5、患者表现出哪个部位很疼的样子。

6、轻度腹泻超过两周。

7、腹泻还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疼、惊厥现象的。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留意:手足口病好了还存在咳嗽拉肚子现象

如果孩子手足口病好了又有了咳嗽的现象,那可能是因为刚得了手足口病,身体抵抗力比较低下或孩子在病期发烧的过程中等情况下受寒导致的感冒咳嗽,亦或是其他过敏性咳嗽引起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诊断确切的病因,予以对症治疗。

很多孩子手足口病治愈后有拉肚子现象,原因可能有这样两点:

(1)一是治疗时用了较大剂量的抗生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或者因为输入葡萄糖较多,出现电解质失衡,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二是孩子刚生了一场病,其肠胃系统尚未完全康复,而且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感染,而会引发循环系统炎症反应,出现拉肚子的现象。

建议

拉肚不严重的话,可以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慢慢自愈;也可以给予益生菌调理宝宝的肠胃,如拉肚子严重的话,则需要就医诊治,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服用止泻药。

手足口病需及时就医

在中国手足口病已经造成儿童死亡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了,其实手足口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而造成死亡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有很多都是没有及早治疗,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如果发现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应该及时带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对这种疾病的不了解耽误了治疗,是患儿的主要死因。死亡儿童多是在高烧2至4日后才被送入医院,一般入院不足24小时就告不治。解剖尸体发现,ev71病毒已经侵入患儿的大脑。 我国香港地区1987年发生过ev71流行,2001年出现了首个死亡病例。在内地,第一个手足口病例发生于1981年的上海,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在内地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虽然手足口病在内地登陆已经近30年,但是国人对于手足口病的了解却依然是空白,与台湾当年的情况类似。为数不少的人甚至把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混为一谈。 手足口病与口蹄疫之所以被混淆,主要在于患病部位具有相似之处,均发生在口腔、手指和足趾端。但二者绝非一码事。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一般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手足口病则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它的传播途径是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污染经口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病毒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恶性变异。

但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韩卓升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大陆目前所有手足口病病例中发现的病毒都是同一种亚型,因此没有证据表明病毒已经演变成致死性更强的类型,或者说它可能有不同的来源。 防范已知的病毒,一般人会先想到疫苗。但是,ev71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疫苗,因此只能从人类应对病毒最根本的经验入手,切断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已患此病的患者。在发病1~2周后,患者咽部仍能排出病毒,3~5周后,粪便中也仍可能排出病毒,疱疹液则更含有大量病毒。因此防治此病首要便是隔离患病者,让患者在家休息,减少外出。同时对患者污染过的日用品进行消毒,对粪便等排泄物撒入漂白粉浸泡。 ev71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防范这个环节,关键是做好环境、食品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内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卫生部新近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强调说,“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为了不让宝宝受到这种疾病的戕害,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游玩,同时还应注意孩子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不应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万一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言语迟钝等大脑症状,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来说,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目前此病采取以下措施缓解: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若口腔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局部可以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还可以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等。 手足口病与流感一样,有流行季节,目前我国的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可能还没来到。韩卓升说,手足口病病毒的发作常在六七月份达到顶峰,因此中国的疫情较通常情况提前了,这也意味着随着天气的不断转暖,病例可能还会增加。 对待这种疾病,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没有必要无理性恐慌。手足口病在我国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3月份,我国手足口病的死亡率曾一度高达11%,但在4月下半个月,死亡率已经降至0.2%。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手足口病患者可能会继续增加。但随着国家紧急行动,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诊疗益发准确,百姓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这种疾病对患儿的影响将会不断减小。

由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手足口病只要能够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千万不能耽误就医的时机,以免造成危害。

手足口病呕吐怎么办啊 手足口病呕吐严重吗

比较严重,警惕持续性呕吐行为就医治疗。

一般手足口病的患者轻微病症下只是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但不会出现呕吐行为,不过要是手足口病的患者发生短暂性呕吐,那么采取上述措施能够很好的缓解病情的,无须担心。

若是手足口病的患者呕吐行为比较多,而且持续次数多的,可能是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的重症呕吐行为,此时需及时就医诊治,以防患者病情加重。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按摩肚子

手足口病拉肚子的话,一般我们不建议药物治疗,家长可通过给宝宝按摩肚子的方法来达到止泻的目的。

做法:爸爸或者妈妈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宝宝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新生儿会得手足口病吗 新生儿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及时就医诊治。

由于新生儿属于特殊人群,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口里起有疱疹,手、足、腿、臀部有疹子,那么要考虑是不是手足口病,建议及时就医,因为大多数幼小的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都很容易转为重症病例,引发死亡。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护理治疗

(1)煮苹果

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也可让宝宝直接吃苹果泥,对治疗手足口病拉肚子也很有效。

作用: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2)焦米汤

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作用: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手足口病拉肚子的首选食品。

重症:大便十余次每日,有脱水现象

方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利小便10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分钟。

轻症:大便5—6次每日

方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

手足口病拉肚子的话,一般我们不建议药物治疗,家长可通过给宝宝按摩肚子的方法来达到止泻的目的。

做法:爸爸或者妈妈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宝宝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当宝宝便秘或腹泻时,服用适量的益生菌可以起到平衡肠道内菌群的作用,缓解宝宝拉肚子的不适。家长可以将益生菌泡在奶粉中服用,也可以用水冲服,但是水温不能高于45℃。

手足口病的宝宝拉肚子,要防止宝宝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在每次便后和吃东西之后喂少量温水给宝宝喝,注意不要喝冷水,吃生冷的食物。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手足口病小偏方使用指南

手足口病患者会有发烧、口腔溃疡、疱疹等轻微症状,可根据以下偏方予以对症治疗。

偏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缓解治疗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措施,患者不可依赖偏方,当作治病救命稻草,从而不吃药,不打针,在手足口病病期严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用药的。

很多手足口病的偏方,都可能是从民间整理或网络上整理的,有些方子并不一定就是对症的,很可能不能用,因此使用偏方前,一定不能随意乱用。

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

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于手、足、臀部、口腔等,发病者会引起水泡严重溃烂等。

手足口病主要发病在两周岁内的儿童,一般在幼儿园相对集中。手足口病带有传播性遇到周边儿童有手足口病应该尽快隔离

发现孩子出现水泡的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小孩子免疫力不强,会引起高烧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往往就会危害到生命

手足口病小孩发病水泡皮肤比较稚嫩容易溃疡,长期溃疡就难愈合的

感染,由于胃肠道病毒造成全身的感染,引发其它疾病。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少数的婴儿,发现手足口病应该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咳拉肚子吗

手足口病前期可能会出现咳嗽、拉肚子的病症。

临床上手足口病的常见疾病表现为:发热、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的症状。

但一般因手足口病引起的咳嗽、拉肚子症状通常是在病症早期发作,家长最好是先就医诊断看是手足口病引起的还是其他病因导致的咳嗽拉肚子。以下是患儿出现咳嗽、拉肚子症状的家庭护理治疗措施,可参考护理。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食疗法

(1)原理: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2)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也可让宝宝直接吃苹果泥,对治疗手足口病拉肚子也很有效。

(1)原理: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手足口病拉肚子的首选食品。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1)原理:胡萝卜呈碱性,含有果胶,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所以腹泻初期,效果不错。

(2)做法: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喝,每日分2—3次。

手足口病会带来什么危害

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于手、足、臀部、口腔等,发病者会引起水泡严重溃烂等。

手足口病主要发病在两周岁内的儿童,一般在幼儿园相对集中。手足口病带有传播性遇到周边儿童有手足口病应该尽快隔离

发现孩子出现水泡的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小孩子免疫力不强,会引起高烧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往往就会危害到生命

手足口病小孩发病水泡皮肤比较稚嫩容易溃疡,长期溃疡就难愈合的

感染,由于胃肠道病毒造成全身的感染,引发其它疾病。

6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少数的婴儿,发现手足口病应该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办 手足口病拉肚子不能吃什么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所以想要治疗这种疾病的话,就不要喝生水也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因为用高温加热食物时也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患者自身的健康。

如果是婴儿患上了手足口病,那么在哺乳的时候母亲就要注意自己的卫生,最好是每天都换一次衣服,在喂奶前要对奶头进行仔细的清洗。

喝了罗汉果会拉肚子吗 喝了罗汉果拉肚子怎么办

喝了罗汉果出现了拉肚子现象的,建议马上停止再喝,至少这个现象说明你此刻是不适合喝罗汉果茶的,避免再次喝了又拉肚子。

出现了拉肚子现象的,我们要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分,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最好是喝杯温开水,不要喝冷水或果汁之类的补充水分。

(1)原理:苹果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2)做法: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也可让宝宝直接吃苹果泥,对治疗拉肚子也很有效。

(1)原理: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手足口病拉肚子的首选食品。

(2)做法: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1)原理:胡萝卜呈碱性,含有果胶,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及毒素的作用,所以腹泻初期,效果不错。

(2)做法: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喝,每日分2—3次。

6岁以下的宝宝拉肚子现象,可用小儿推拿的方法健脾助消化,帮助止泻。

1、重症:大便十余次每日,有脱水现象

方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利小便10分钟。

对症加减:腹痛重者加揉外劳宫10—15分钟。

2、轻症:大便5—6次每日

方法:运八卦10分钟,清胃15分钟,推天河水15分钟。

拉肚子的话,一般我们不建议药物治疗,家长可通过给宝宝按摩肚子的方法来达到止泻的目的。

做法:爸爸或者妈妈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宝宝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当便秘或腹泻时,服用适量的益生菌可以起到平衡肠道内菌群的作用,缓解拉肚子的不适。将益生菌需用水冲服,但是水温不能高于45℃。

若饮用者不是因喝罗汉果导致的腹泻,采用以上方法不能缓解症状,还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的,要及时就医诊治,可能是肠胃炎等病,需对症治疗。

孕妇得手足口病影响胎儿吗 孕妇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孕妇在接触过手足口病的儿童后,如果没有感染手足口病,或者感染了肠道病毒没有发病,那么一般不需要处理。

如果孕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出现了发热的症状,要随时观察体温变化,体温低于38.5℃时或者出现严重斌发证时,例如:心肌炎、脊髓炎等,可以考虑暂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当体温高于38.5℃时,要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推荐

接触手足口病多久发病 哪些人群和和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容易被传染

另外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被传染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抗病能力不强,一般若是直接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儿的,被传染的几率可达80%,家长需密切观察留意是否有发病症状,并及时就医诊治。 工作经常提不起劲,稍做一点事就感到累了,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休息一段时间后你的精力又缓解,可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了,说明自身免疫力低下,这类人群容易被传染。 感冒成了你的家常便饭,天气稍微变冷、变凉,来不及加衣服你就打喷嚏,而且感冒后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治好,这类人群也说明自身抵抗力低下

预防手足口病小常识 做好公共预防

手足口病疾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通风条件差的的公共产所;不轻易带健康婴幼儿去医院寻亲访友.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托儿所,幼儿园等单位应该注意公共场所卫生,每日定时对婴幼儿的玩具、用具进行消毒清洗。学校的楼梯扶手、桌椅、门把等进行擦拭消毒(厕所也要冲洗干净),清洁人员清洗工作后要立即洗手。密切关注各幼儿的身体状况,注意幼儿的体温变化。如发现疑似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时,要及时就医诊断治疗,并通知其家属;当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手足口病拉肚子怎么 补充水分

手足口病的宝宝拉肚子,要防止宝宝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在每次便后和吃东西之后喂少量温水给宝宝喝,注意不要喝冷水,吃生冷的食物。

怎样判断孩子手口足病 手足口不吃药能自愈吗

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不需要采取特殊治疗,就会逐渐恢复痊愈,发病期间只需要采取对症治疗即可。所以手足口病不吃药是能够自愈的。 但,手足口病发病期间可能出现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发病期间要引起重视,病情一旦恶化要及时就医治疗。

手足口病一定是在手脚嘴都有吗 只在嘴巴有疱疹的是手足口病

不一定是手足口病。 若患儿仅仅是嘴巴有疱疹,而手脚、臀部没有疹子出现的,临床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通常这种现象可能是口腔溃疡或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口里有疱疹或溃疡现象,家长不可自行判断,建议及时就医诊断,对症治疗为宜。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患儿要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即可自愈。 如果有口腔溃疡引起疼痛,难以进食时,可考虑使用口腔溃疡的药物减轻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但当体温升高至40℃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

怀孕拉肚子怎么 及时就医

孕妇如果是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出现讳疾忌医的情况。因为害怕看医生之后要吃药会影响到腹中胎儿而拒绝就医的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出现严重的腹泻或者是孕妇拉肚子的同时还有肚子疼的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 另外及时就医还可以及时发现孕妇出现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道不适出现的拉肚子也好及时进行治疗。

小儿指甲脱落是什么病 可能是某些身体疾病引起

临床上有:小儿手足口病、甲状腺疾病、扁平苔癣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小孩手脚指甲出现脱落的现象,如常见的有手足口病,很多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后会在病愈后2—6周左右的时间,出现指甲分离脱落现象。 如家长怀疑小孩子是因上述疾病导致的指甲脱落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诊断病情,确诊具体病因后,对症治疗,尽快治愈疾病的同时,指甲脱落的症状也会及早恢复。如是因手足口病引起的指甲脱落,一般3个月左右会长出新的指甲,不用刻意治疗。

吃秋葵拉肚子怎么 及时就医

秋葵是寒性食物,有些人肠胃较弱,吃不了性寒的食物,一吃就严重腹泻,这种情况还是及时就医吧,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会比较好,也避免贻误病情。

孕妇得了手足口病怎么

暂时不予处理 孕妇在接触过手足口病的儿童后,如果没有感染手足口病,或者感染了肠道病毒没有发病,那么一般不需要处理。 物理降温 如果孕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出现了发热的症状,要随时观察体温变化,体温低于38.5℃时或者出现严重斌发证时,例如:心肌炎、脊髓炎等,可以考虑暂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当体温高于38.5℃时,要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