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的诊断常识你了解吗
硬皮病的诊断常识你了解吗
硬皮病的鉴别诊断
1、系统性硬皮病还需与混合结缔组织病、皮肌炎鉴别。
2、内脏损害则需与神经性胃无力、原因不明性肺纤维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鉴别。
3、主要根据皮肤硬化不难诊断,应注意肢端硬化型和弥漫性硬皮病的鉴别。后者有时也应注意与泛发性硬斑病鉴别。
4、对有硬皮表现者需与硬斑病、条形硬皮病、嗜酸性筋膜炎、新生儿硬肿病、硬皮粘液水肿病、卟啉病、淀粉样变等鉴别。
5、对仅表现为雷诺现象的硬皮前期患者应与下述疾病的雷诺现象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皮肌炎、肌炎、冷球蛋白血症、大动脉炎、冻伤、药物性硬皮病样症状。
6、系统性硬皮病与成人硬肿病的鉴别:后者常发生于感染、发热性疾病后,多自颈后皮肤深层呈坚实性硬肿,渐延至面部、躯干及肩臂部,无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变化、萎缩和雷诺现象等。病程有自限性,可在1~2年消退,不留痕迹。
硬皮病的分类标准
1、主要标准:有近端硬皮病,即手指及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以上的任何部位皮肤有对称性的变厚、变紧和浸润。皮肤上述改变可累及全部肢体、脸、颈和躯干。
2、次要标准:包括:指端硬化,硬皮改变仅局限于手指;指端有肿胀性疤痕或指垫缺乏,指端由于缺血而有凹陷区或指垫组织的萎缩;双肺底有纤维化,在X 线片双侧肺底部有网状的纹理或结节性密度增高影,可以是弥漫性斑点影或蜂窝样改变,并已明确不是因原发于肺部的疾病引起。
这些健身常识你了解多少
一、明确健康四要素
古老的健康概念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而现代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21世纪的社会的健康四要素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
二、身体锻炼的必要知识
身体锻炼前要做准备活动,给机体一个适应的过程,运动后要做整理活动,让机体逐渐安静下来,以免造成对心脏的伤害。
身体的锻炼应均衡发展,还要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全面的锻炼身体,克服单一的运动对身体发展的局限性,保证自己身体的各器官机能都可以均衡发展。并且要持之以恒,张驰有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否则健康会离你很远。
怎么避免硬皮病的误诊
研究指出硬皮病的病因不明,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有关,硬皮病症状在早期表现不突出,许多患者没有及时发现硬皮病的存在,耽误的治疗工作。因此对硬皮病做出及时的诊断对治疗是十分有利的,一起看看小编的介绍。
【诊断要点】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化验无特殊异常。血沉可正常或轻度增快。贫血可由消化道溃疡、吸收不良、肾脏受累所致,一般情况下少见。可有轻度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2免疫学检测示血清ANA阳性率达90%以上,核型为斑点型和核仁型。以HEP-2细胞作底片,在CREST综合征CREST综合征【译】:是一种以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为特征的疾病患者,约50-90%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在弥漫性硬皮病中仅10%病例阳性。抗着丝点抗体阳性患者往往倾向于有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和皮下钙质沉积,比该抗体阴性者的限制性肺部疾患少,且它的滴度不随时间和病程而变化,有助于硬皮病的诊断和分类。约20-40%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抗Scl-70抗体阳性。约30%病例RF阳性,约50%病例有低滴度的冷球蛋白血症。
3病理及甲褶检查:硬变皮肤活检见网状真皮致密胶原纤维增多,表皮变薄,表皮突消失,皮肤附属器萎缩。真皮和皮下组织内也可在广泛纤维化部位可见T淋巴细胞大量聚集。甲褶毛细血管显微镜下显示毛细血管袢扩张与正常血管消失。
2、诊断标准
198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的系统性硬化硬皮病分类标准。在保证临床研究病例的一致性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不是所有系统性硬化都满足这个标准,另一方面,其它疾病也可有近端皮肤硬化,该标准不包括局限性硬皮病、嗜酸性筋膜炎及各种类型的假性硬皮病。
温馨提示:患者一定要关注这些硬皮病的诊断方法,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硬皮病。
硬皮病的生活调理方法
硬皮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长期以来忍受着硬皮病的折磨。了解硬皮病的常识,这样有助于硬皮病患者的康复,了解硬皮病的危害性,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早日摆脱硬皮病的烦恼。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特别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剧烈,及时增添保暖设施。
防止外伤,注意保护受损皮肤,即使较小的外伤,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戒烟。
患者应高蛋白、高纤维化饮食,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有吞咽困难时,应经予流质饮食,且注意慢咽。
注意生活规律性,保证睡眠时间。
防止精神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
硬皮病的物理治疗
硬皮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影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硬皮病要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皮病的物理治疗吧!
硬皮病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很重要的硬皮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音频电疗、按摩和热浴等。其中音频电疗对硬皮病有较好疗效,局限性硬皮病可完全恢复,对系统性硬皮病亦有软化肌肤、改善组织营养、愈合溃疡之效。开始时每日治疗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待病情好转后可隔日1次,硬皮病的治疗时间较久。这些都是常见的硬皮病的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硬皮病的物理治疗的介绍,大家在生活中也要留意硬皮病的治疗方法,希望这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硬皮病有哪些诊断标准
系统性硬皮病是硬皮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又可以分为肢端硬化病和弥漫性硬皮病这两种小类型。
硬皮病的诊断标准
系统性硬皮病次要诊断标准有三条,手指硬皮病是最常见的一条,第二条是缺血所致的指尖凹陷或指垫(趾肚)组织消失,第三条是双侧肺基底纤维化,标准胸片上显示双侧网状的线形或线形结节状阴影,以肺的基底部分明显,可呈弥散性斑点或"蜂窝肺"外观。这些改变不能归因于原发性肺部病变。
最重要的标准是系统性硬皮病的主要标准,其内容是近端硬皮病,手指和掌指关节以上皮肤对称性增厚、绷紧和硬化。这类变化可累及整个肢体、面部和颈及躯干(胸和腹部)。
以上就是关于硬皮病的诊断标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硬皮病的危害严重吗
(1)胃肠道损害:主要为胸骨后烧灼痛、反酸及吞咽食物后的哽噎感等。胃肠道的这些非特异性表现常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尤其是在疾病早期。当发展至晚期,硬皮病患者可出现全胃肠道功能减低的表现如腹胀、间歇性腹泻、便秘等。
(2)肺损害:硬皮病危害在肺部主要表现为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纤维化及限制性肺病等。患者常见咳嗽、气短、运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在疾病早期,这些表现并不明显,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及了解病情。
(3)心脏损害:硬皮病危害在心脏上比较常见,可以出现心包、心肌或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肺部损害造成的肺动脉高压也可加重心脏的病变,在疾病晚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常见临床表现有心包积液、心肌受损、心率失常等。其中心包积液较常见,但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较为缓慢,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
(4)肾脏损害:硬皮病危害在肾脏上表现的也很多,是硬皮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提示预后不佳,故应引起早期重视。早期的肾损害表现为轻度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逐渐发展可业引起肾功能不全。部分病人可出现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临床上称硬皮病肾危象),或急骤进展的恶性高血压,可有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表现。
通过以上的介绍,让我们很是吃惊,没想到硬皮病对人的危害这么大,因此,一旦患了这种病,患者一定要及时去检查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间,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硬皮病不会影响患者生育能力
硬皮病根据皮肤硬化的范围、是否有内脏损害等,硬皮病分为局限型和系统型两个类型。局限型硬皮病仅表现为皮肤局部或广泛硬化,一般不累计内脏器官,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硬皮病最大的后果是如果局限型硬皮病发生在面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美观问题。系统型硬皮病患者除了皮肤、皮下组织变硬外,还有不同程度的内脏损害。最常见及对人体危害最大甚至致命的系统损害为肺间质病变,也叫做肺纤维化。还有伴发的内脏疾病有因食道硬化而造成的饮食时下咽困难、胃酸甚至心脏及肾脏不同程度的损害。
目前,无论是局限型硬皮病还是系统型硬皮病,都还没有确切的发病原因。但无论是局限型还是系统型硬皮病,都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遗传的可能性也极小。有家族发病的不到0.1%。无论是局限型还是系统型硬皮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如果诊断治疗及时,有些患者可以治愈或改善症状。对于系统型硬皮病,患者要定期做全身检查,检测肺部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如果是发生在面部的局限型硬皮病,有时会伴有面部的偏侧萎缩,对患者外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在口服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填充整形治疗,能大大改善外观。
硬皮病的诊断标准介绍
硬皮病是皮肤病中较复杂的一种,患病后患者不仅皮肤受害,还会伤害到内脏系统,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才能确诊硬皮病呢?一起看看下文的介绍。
硬皮病诊断趋于“很早期” 目前采用的ACRACR【译】:自体细胞再生硬皮病诊断标准敏感性仅为34%,依据此标准确诊的多数患者已有明显内脏受累如肺纤维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早期诊断和治疗硬皮病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因此硬皮病试验研究组提出了“很早期硬皮病”的诊断思路和诊断标准,即“3面红旗”和“2种检查手段”,其诊断分为2个阶段。
1.疑似阶段如患者具备雷诺现象、手指肿胀和抗核抗体ANAANA【译】:抗核抗体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抗多种细胞核成份的自身抗体的总称阳性这3种表现,应高度怀疑很早期硬皮病。上述3种表现被称为“3面红旗”。
2.诊断阶段对上述患者进一步行毛细血管显微镜检查和硬皮病特异性抗体检测抗Scl-70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结果阳性者可诊断为很早期系统性硬皮病。上述检查被称为2种检查手段。
温馨提示:有符合上述原则的硬皮病患者,一定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使疾病的治疗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