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鼻咽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
(三)纤维鼻咽镜检查
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四)颈部活检
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活检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
(五)细针穿刺抽吸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
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
(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
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作ct扫描,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
(八)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检查
由于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怎样预防鼻咽癌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避免病毒感染。
2.尽可能地避免接受污染较重的外界空气环境。因为鼻咽部是外界空气进入肺部的必经之路,有害的气体进入肺部之前首先侵害鼻中咽部。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人,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等,并积极戒烟、戒酒。
3、注意饮食的结构,不要偏食,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咸鱼、腌肉等。
4.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祛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对腺体重度炎症、鼻咽部溃疡的应积极治疗。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作详细的鼻咽部的检查。
5、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如少食或不食腌制的或霉变的食物,如咸鱼、咸菜、腌肉等,不要吸烟。
6、遇有下列情况者,应警惕鼻咽癌可能性,应及早看医生和做检查。回缩性血涕;出现耳鸣,耳闷、听力减退;头痛,特别是持续性偏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
7、对于反复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的鼻堵、鼻衄、流涕等症状不要轻视,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8、鼻咽癌高发地区和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应进行鼻咽癌普查,EB病毒检测可以作为普查的一项指标,约80%的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阳性。
如何诊断鼻咽癌
如何诊断鼻咽癌?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要想及时的发现鼻咽癌的存在,不仅掌握鼻咽癌常识非常重要,同时还需要科学的进行诊断,正确的诊断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使鼻咽癌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时还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那么鼻咽癌的诊断要点包括哪些呢?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如何诊断鼻咽癌?要想对鼻咽癌做出科学的诊断,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诊断的要点,首先,大家要多了解鼻咽癌的发病症状有哪些,日常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就要明确判断是鼻咽癌造成的,防止病情延误。鼻咽癌症状有鼻堵血涕、耳聋、耳鸣、头痛、面麻反复视。查体可发现鼻咽部肿物、颈部肿块和颅神经麻痹。
另外,鼻咽癌的诊断除了要对鼻咽癌的症状表现有一定的了解以外,还应该要借助一些医疗设备来实现。依靠一些临床常用的检查措施也是我们准确诊断鼻咽癌的要点。鼻咽镜检查包括间接鼻咽镜和纤维鼻咽镜可见到鼻咽顶后壁、侧壁、后鼻孔、鼻腔后部、咽鼓管及软腭的背面等。影像学鼻咽肿瘤的诊断,包括X线照片、CT及MRI检查。X线照片常用鼻咽侧位片和颅底片可以了解肿瘤的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CT检查除了显示鼻咽腔内肿瘤部位外还可以显示鼻咽腔外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MRI由于能清楚的显示头颅各层次,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确定肿瘤的界线较CT清楚和准确,并可了解脑损伤的情况。
如何诊断鼻咽癌?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鼻咽癌的诊断对于鼻咽癌的治疗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不仅能够抓住鼻咽癌的最佳治疗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给患者所带来的伤害,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鼻咽癌的诊断。
长期鼻塞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 鼻咽癌的症状有哪些
鼻塞是鼻咽癌较早期表现之一,容易误认为是感冒,鼻咽癌的鼻塞多为一侧鼻塞,并且通常会逐渐加重。对于久治不愈的鼻塞或者逐渐加重的鼻塞,特别是一侧的鼻塞,要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查以排除鼻咽癌的可能,特别是来自高发区的人群,比如两广海南等地区,还有湖南江西福建省的一些地区。
鼻咽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以中国华南地区和香港地区发病率最高,鼻咽癌有“广东癌”之称,因此对于来自这些地区的人,出现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表现也要提高警惕,注意鉴别。
由于鼻咽位置较隐蔽,检查起来不方便,不易引起注意,而且鼻咽癌的早期表现多数没有特异性,比如鼻塞,很多非癌症疾病也会有,所以很容易忽视,从而延误诊断,除了以上说的鼻塞,对出现的以下不适表现同样要提高警惕。
如果鼻部受伤的外伤史,出现鼻出血,而且是涕血,也就是鼻涕中带血,用力回吸鼻腔分泌物(鼻涕)到口腔中时会带有血丝,用专业术语也就是医生所说的回吸性涕血,就要高度警惕了。有近三分之一的鼻咽癌以此为首发表现,这种回吸性涕血常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的时间,容易被误认为是鼻炎或鼻窦炎,或一般的鼻粘膜损伤出血而疏忽。
耳鸣的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有过,多数是一过性的,很多人因此也不会太重视,其实耳鸣也是鼻咽癌的表现之一,而且通常伴有听力减退,也提示病情已经比较晚期,但也有少数病人早期就可能出现耳鸣或听力减退,只是程度较轻罢了,比如表现为是耳闷塞感,容易被误认为中耳炎或其他疾病,因此对这种情况也不要掉以轻心,要注意到医院检查,查明原因。
头痛的经历几乎人人都有过,睡眠休息不好会有头紧不适甚至头痛感,感冒也会伴有头痛,压力过大神经衰弱也可能会有头痛,一些脑部的疾病也会表现头痛,等等,如果是一过性的头痛,可以观察观察,但要注意,鼻咽癌早期也可能会有头痛,鼻咽癌的头痛多是偏向一侧的间歇性头痛,容易误认为是神经性偏头痛或睡觉不足或感冒引起的头痛,有时表现为面部轻度麻木感。
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表示鼻咽癌不算是太早期,但部分鼻咽癌没有其他表现,首先表现就是颈部无意中摸到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不免耽误到更晚期。因此,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多个淋巴结肿大,且质地很硬,不要想当然认为是一般的炎症引起,要查明原因。
癌症的多数表现是没有特异性的,也就是说,它的很多表现不是独有的,跟其他疾病(包括良性疾病)有共同的表现,但如果仔细鉴别,仍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同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提示你要重视,进一步做检查,而不是想当然,掉以轻心,错过癌症早期的一些提示。当然,也不是要你照着这些不适表现,就认为自己是得了癌症而吓个半死,哪有这么简单?不要走极端,要么掉以轻心,要么吓个半死,这都是由于缺乏知识惹的祸,而知识在于平时的学习积累。
鼻咽癌的十种检查方法
一、鼻咽镜检查: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2、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咽鼓管、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二、临床检查:鼻咽癌除检查鼻咽、鼻腔、口咽外,还须检查头面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全身各系统。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有无鼻咽癌向外扩展。2、眼部:常见有视力减退或消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3、脑神经:鼻咽癌局部扩展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从而引起头面部各种神经障碍。
三、X线检查:鼻咽癌病人采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
四、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是一种无损伤性和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通常认为骨扫描诊断骨转移阳性符合率比X线摄片高30%,且可以早3-6个月检出病灶。
五、CT检查:鼻咽癌应用CT检查,可以了解鼻咽腔内肿瘤的部位、管腔是否变形或不对称,咽隐窝是否变浅或闭塞。此外还可以显示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口咽、咽旁间隙、颏下窝、颈动脉鞘区、翼腭窝、上颌窦、筛窦、眼眶、颅内海绵窦以及咽后、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鼻咽镜检对腔内微小肿瘤的诊断有突出价值,而X线平片和CT往往不能发现这种微小肿瘤。然而后壁和侧壁肿瘤多数为粘膜下浸润性生长,难以被鼻咽镜检查发现,鼻咽侧位片和CT却能清楚显示。CT对侧壁肿瘤显示较X线平片更为清楚。
六、B型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七、磁共振成象检查:由于磁共振成象(MRI)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象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颔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由于MRI确定肿瘤界线比较清楚和准确,对放射治疗照射野定位十分有用,同时,MRI检查对了解放疗后脑损伤有很大的帮助。
八、血清学诊断: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而可用作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1、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2、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3、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
九、病理学诊断:鼻咽癌最后确诊的依据是病理学诊断,虽然临床症状、体征、X线、CT和血清学诊断提示为鼻咽癌,仍须有病理学明确诊断。鼻咽癌活组织采取方法有以下几种:1、经口腔咬取活检法(最常用方法)。2、经鼻腔的鼻咽活检法。3、鼻咽部细针穿刺。
十、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早期诊断能提高治疗效果。鼻咽癌的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大力加强防癌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知道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一旦有症状就能及时就医。
鼻腔肿瘤的检查
1.询问病史和肿瘤家族史。这种方法是筛查鼻咽癌最为简便和有效的方法。筛查对象主诉的一些症状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临床医生加强询问病史和家族史的重要性。特别应注意一些临床表现为鼻咽癌的危险信号,包括:①。鼻塞、涕血;②听觉不灵、耳鸣;③头疼、面部麻痹或疼痛;④应视;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等。有上述临床表现的对象应怀疑鼻咽癌的可能性。鼻咽癌家族成员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特别是一级亲属间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更高。
2.鼻咽间接镜检查。鼻咽间接镜检查操作较简单,可以直接窥视鼻咽腔,对于诊断鼻咽癌和发现早期粘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对每个筛查对象都应争取做此检查。但此法要求检查者要有熟练操作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以免判断失误。
3.颈部淋巴结触诊。鼻咽癌晚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很高,通常高达60.3%-86.1%,且出现较早。并可发生在耳鼻症状出现以前,有11.05%的患者是以颈块为首发症状的。据统计,在鼻咽癌高发区,颈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约80%为肿瘤;其中约80%为恶性,在恶性肿瘤中又有约80%份为鼻咽癌。所以,筛查时应重视颈淋巴结的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论,方法简单l病人无明显不适,且对妨查鼻咽癌病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每个筛查对象都应进行此检查。
4.eb病毒抗体检测。多年来人们期望发现一种简便的方法,如取一点血或分泌物即可较准确地诊断或预测某一种癌的发生。当前虽未完全达到目的,但在鼻咽癌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即通过检测血清中的eb病毒抗体水平,来预测鼻咽癌的发生。eb病毒和鼻咽癌呈密切相关。其多种抗原抗体水平在正常人与鼻咽癌病人间差别甚大,且平均可早于鼻咽癌病理确诊前16~41个月出现阳性。因此,通过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和抗体变化趋势,对鼻咽癌的发生有预测作用,有可能发现非常早期的鼻咽癌,甚至发现一些无任何临床表现及在间接镜下也未见异常的病人。目前,常规应用于鼻咽癌筛查的指标有vca/iga(eb病毒壳抗原抗体iga)、 ea/iga(早期抗原抗体 iga)、edab(dna酶中和率)。鼻咽癌的检出率与抗体水平有关。
5.鼻咽纤维镜检查。由于鼻咽纤维镜镜身柔软,操作方便,有放大的作用,并可在直视下直接咬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因此,这一检查方法已广泛用于鼻咽癌的筛查,且逐渐成为诊查鼻咽部疾患的常用方法。但此项检查价格较间接鼻咽镜检查的价格昂贵,因此应掌握好适应症。鼻咽纤维镜检查适用于:(1)凡无法用间接镜检查鼻咽者,如张口困难,咽反射极敏感,腭垂过长,软腭和腭垂紧贴咽后壁(检查不合作),小儿,体弱者,颈标强直及卧床不起者;(2)ebv血清学检测符合高危人群(标准详后),间接镜检查阴性者;(3)预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未明者;(4)间接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新生物、但病灶细小或部位隐蔽,估计一般活检困难者;(5)临床上鼻咽癌与鼻咽纤维血管瘤难鉴别者。
颈部淋巴结肿大当心鼻咽癌
门诊鼻咽癌患者八成属于晚期
肿瘤治疗的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但现在到医院门诊就诊被查出鼻咽癌的患者,70%~80%是晚期,“鼻咽癌早期的治疗很简单,95%的病人只要使用放射化疗就可以治好。如果鼻咽癌到中晚期,治愈率分别下降到了70%和50%。”曾毅院士说,早期鼻咽癌或鼻咽部没有明显肿瘤,而肿瘤已向粘膜下发展,或早期癌已转移到淋巴结,鼻咽癌筛查是是早期发现的最有效途径。
据了解,只需用消毒针刺破手指头取出一滴血,经免疫酶法检测,即可判断结果。如果检出抗体,通过临床检查及病理检查,就可能查出早期鼻咽癌,若没有抗体一般在5年内也可以放心,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提前18年预测鼻咽癌的发生。
防范鼻咽癌莫轻信鼻咽炎药物
据专家介绍,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鼻咽癌早期发现,绝大部分可控可治。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按照疗程医治,难度并不大,关键还是要尽早发现。目前在广东四会设置了全国首家鼻咽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主要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市民了解和认识鼻咽癌。
建议,防范鼻咽癌,不要轻信药品广告宣传的鼻咽炎药物,其二,坚持定期体检,有条件的定期做血液EB病毒检查可早期发现癌变。其三,发现不明原因的鼻塞、流鼻血,偏头痛,耳鸣等症状在使用消炎3~5天无效后应考虑作专项检查。其四,原籍广东的患者,颈部出现肿块最好第一时间去专科医院检查。其五,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更要留意鼻咽疾病的变化,发现不适及时检查。
鼻咽癌诊断前有哪些常规检查
鼻咽癌的诊断
诊断方法一、临床检查: 鼻咽癌除检查鼻咽、鼻腔、口咽外,还须检查头面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全身各系统。1、脑神经:鼻咽癌局部扩展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从而引起头、面部各种神经障碍。2、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 有无鼻咽癌向外扩展。3、眼部:常见有视力减退或消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诊断方法二、超声检查: B 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诊断方法三、X 射线检查:鼻咽癌病人采用 X 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 这是常用的诊断鼻咽癌的方法之一。
诊断方法四、鼻咽镜检查: 1、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咽鼓管、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2、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诊断方法五、血清学诊断: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而可用作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 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
15岁男孩鼻咽癌晚期
癌症的发病对象,不再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甚至是少年幼儿,都有患上的几率。可是谁能想到,一名才15岁的少年,已经是鼻咽癌晚期。
明明(化名)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则是在外工作。由于平常在田里干农活,在三个月前,爷爷奶奶才发明明的脖子有一些异常,在脖子上面长了包,除了有点硬之外,明明的身体没有什么影响。爷爷奶奶以为没什么事,就没带明明去做检查。
但是,明明脖子上的包越长越大,到最后已经有拳头大小,爷爷奶奶这才告诉了明明的父母。明明父母带着他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并没有查出什么。后来明明父母带他到杭州大医院做检查,结果让父母差点奔溃,明明已经是鼻咽癌晚期。爷爷奶奶非常后悔没有早点带明明去做检查。
耳鼻咽喉科主任表示,鼻咽癌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有80%的几率能够治愈,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癌细胞已经转移,明明就算手术成功了,也只有5年的时间了。
鼻咽癌的发生,跟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饮食方面,如果吃过多的腌制食物,那么会提高患上鼻咽癌的患病率。鼻咽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跟病毒也有关系,家长最好不要嘴对嘴喂孩子食物。
脖子上长包是鼻咽癌的症状之一,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当心是否是鼻咽癌。
1.鼻涕中有血: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早上起床之后。鼻涕中带血,只是一小点的血量,经常会被患者忽视。到医院就诊时,容易与鼻炎混淆。
2.头痛: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有70%左右的患者会有头痛的症状。常见表现为颈部疼痛或是偏头痛,头痛长时间不好,记得去医院检查。
3.耳鸣以及听力下降:耳鸣以及听力下降,经常被诊断为是中耳炎,其实这也是鼻咽癌的一种症状。听力会降低,主要是因为鼻咽癌的恶化影响到了听力神经导致的。
如何才能够预防鼻咽癌?在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习惯方面,少吃刺激性食物以及腌制食物;避免疾病和病毒的侵袭,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加强口腔以及鼻腔的清洁,如果患有鼻部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症状,最好到医院就诊,不要一拖再拖,等到症状严重时,或许就会来不及。
怎么知道鼻咽癌
诊断方法一、临床检查: 鼻咽癌除检查鼻咽、鼻腔、口咽外,还须检查头面部,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全身各系统。1、脑神经:鼻咽癌局部扩展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从而引起头、面部各种神经障碍。2、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软腭 有无鼻咽癌向外扩展。3、眼部:常见有视力减退或消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诊断方法二、超声检查: B 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诊断方法三、X 射线检查:鼻咽癌病人采用 X 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 这是常用的诊断鼻咽癌的方法之一。
诊断方法四、鼻咽镜检查: 1、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咽鼓管、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2、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诊断方法五、血清学诊断:由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而可用作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 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
以上就是对“鼻咽癌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鼻咽癌患者应多饮水,喝淡饮料、果汁、牛奶等。主食应以半流食或软烂食物为好,副食方面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要多吃胡萝卜、荸荠、白萝卜、蕃茄、莲藕和白梨、柑桔、柠檬、山楂等果品。饮食口味要清淡甘润,又不宜过饮生冷,以免生寒伤胃,口含话梅、罗汉果、橄榄、青果等,可刺激唾液分泌,减轻干燥症状。
如何筛查鼻咽癌
鼻咽癌是常见的鼻咽黏膜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非常高,对人民的生命造成了很大威胁。在鼻咽癌高发地区进行鼻咽癌筛查对早期发现鼻咽癌有重要意义。鼻咽癌筛查的方法应简单、安全、费用低廉且易为群众所接受。目前常用的鼻咽癌筛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询问病史和肿瘤家族史。这种方法是筛查鼻咽癌最为简便和有效的方法。筛查对象主诉的一些症状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临床医生加强询问病史和家族史的重要性。特别应注意一些临床表现为鼻咽癌的危险信号,包括:①。鼻塞、涕血;②听觉不灵、耳鸣;③头疼、面部麻痹或疼痛;④应视;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等。有上述临床表现的对象应怀疑鼻咽癌的可能性。鼻咽癌家族成员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正常人。特别是一级亲属间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更高。
2.鼻咽间接镜检查。鼻咽间接镜检查操作较简单,可以直接窥视鼻咽腔,对于诊断鼻咽癌和发现早期粘膜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对每个筛查对象都应争取做此检查。但此法要求检查者要有熟练操作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以免判断失误。
3.颈部淋巴结触诊。鼻咽癌晚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几率很高,通常高达60.3%-86.1%,且出现较早。并可发生在耳鼻症状出现以前,有11.05%的患者是以颈块为首发症状的。据统计,在鼻咽癌高发区,颈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约80%为肿瘤;其中约80%为恶性,在恶性肿瘤中又有约80%份为鼻咽癌。所以,筛查时应重视颈淋巴结的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论,方法简单l病人无明显不适,且对妨查鼻咽癌病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每个筛查对象都应进行此检查。
4.鼻咽纤维镜检查。由于鼻咽纤维镜镜身柔软,操作方便,有放大的作用,并可在直视下直接咬取可疑组织进行活检。因此,这一检查方法已广泛用于鼻咽癌的筛查,且逐渐成为诊查鼻咽部疾患的常用方法。但此项检查价格较间接鼻咽镜检查的价格昂贵,因此应掌握好适应症。鼻咽纤维镜检查适用于:(1)凡无法用间接镜检查鼻咽者,如张口困难,咽反射极敏感,腭垂过长,软腭和腭垂紧贴咽后壁(检查不合作),小儿,体弱者,颈标强直及卧床不起者;(2)ebv血清学检测符合高危人群(标准详后),间接镜检查阴性者;(3)预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未明者;(4)间接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新生物、但病灶细小或部位隐蔽,估计一般活检困难者;(5)临床上鼻咽癌与鼻咽纤维血管瘤难鉴别者。
5.eb病毒抗体检测。多年来人们期望发现一种简便的方法,如取一点血或分泌物即可较准确地诊断或预测某一种癌的发生。当前虽未完全达到目的,但在鼻咽癌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即通过检测血清中的eb病毒抗体水平,来预测鼻咽癌的发生。eb病毒和鼻咽癌呈密切相关。其多种抗原抗体水平在正常人与鼻咽癌病人间差别甚大,且平均可早于鼻咽癌病理确诊前16~41个月出现阳性。因此,通过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和抗体变化趋势,对鼻咽癌的发生有预测作用,有可能发现非常早期的鼻咽癌,甚至发现一些无任何临床表现及在间接镜下也未见异常的病人。目前,常规应用于鼻咽癌筛查的指标有vca/iga(eb病毒壳抗原抗体iga)、 ea/iga(早期抗原抗体 iga)、edab(dna酶中和率)。鼻咽癌的检出率与抗体水平有关。
综上所述,以上是鼻咽癌筛查常用的五种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鼻咽癌的检查主要有两个项目
一、鼻咽癌的检查之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2)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咽鼓管、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二、X线检查:
鼻咽癌病人采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这是鼻咽癌的检查之一。
鼻咽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
(三)纤维鼻咽镜检查 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四)颈部活检 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活检,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
(五)细针穿刺抽吸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
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
(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 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作CT扫描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
(八)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检查 由于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鼻咽癌的检查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
(三)纤维鼻咽镜检查 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
(四)颈部活检 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活检,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
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有肿块处或怀疑有肿瘤区咬取组织,受累淋巴结也应取出进行病理学诊断,鳞状细胞癌胞体大,细胞间桥可见,故细胞边界清楚,胞质多,嗜酸性,部分角化;核明显,染色深,核异形性大,核分裂可见,在癌巢中心部分细胞角化,形成角化珠,根据角化程度或角化珠多少以及细胞间桥的数量可将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分化3类,鼻咽,口咽鳞状细胞癌的特殊类型为淋巴上皮瘤(lymphoepithelioma),分化差,甚至在原发灶以前可能已侵犯眼眶,发生淋巴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定位活检困难,多数盲目活检可能揭示原发灶,1/3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颅底破坏,多数脑神经受损,最先为展神经损害,以后其他神经瘫痪,淋巴上皮瘤又分为两个亚型:
(1)Regaud型:细胞大,分化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空泡状,核分裂多的癌细胞呈条索或小梁状分布在丰富的淋巴基质中。
(2)Schmincke型:类似于网状细胞退行性变的癌细胞,呈小巢或团状分散在淋巴基质中。
这两型缺乏角化,故诊断困难,但电子显微镜见细胞质内有张力原丝和细胞间桥粒连接,Keratin染色阳性可证实来自上皮。
(五)细针穿刺抽吸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
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
(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 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作CT扫描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鼻咽侧位片,见顶后壁软组织弥漫增厚或局部突出,颅底位片,若颅底骨质受侵犯,见边缘不规则的溶骨性缺损或孔道扩大,CT扫描 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软组织密度的肿块影及骨质破坏区,鼻咽旁各间隙病变的范围(图3),眼眶,各鼻窦,翼腭窝和海绵窦受累的情况(图4),CT检查对放射治疗的设计,手术方式选择和随访观察意义重大,应作为常规检查。
(八)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检查 由于磁共振成象(MRl)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进行EB病毒相关抗体的检查可以了解疾病发生及发展状况。
耳朵嗡嗡响警惕鼻咽癌
李先生,耳朵里面像装了一个水龙头,老是有滴滴答答的流水声,李先生被这种耳鸣声搞得心烦意乱。过了快一个月,他耳朵里的声音越来越响,变得像开火车了,听力也在下降,常常听不清同事和家人的说话。医生给李先生做检查时在他的鼻咽部发现了异样。经过病理活检,医生发现了造成患者耳鸣的真正元凶——鼻咽癌。
鼻咽癌和耳鸣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统计显示,鼻咽癌患者65%以上有耳鸣症状。患者的耳内声响因人而异,有的像蝉鸣、虫叫,有的像风声、机器轰鸣声等,轻重不一。
为什么鼻咽癌患者会出现耳鸣症状?人的鼻咽部与中耳腔之间有左右两根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鼻咽癌往往发生在咽鼓管开口附近,堵塞了在鼻咽部侧壁的咽鼓管开口。因此患者常常出现病侧耳鸣,且逐渐加重,并伴有听力下降。
鼻咽癌可以早期发现。抽血检测一下相关指标,如果检出EB病毒抗体,就有助于查出早期鼻咽癌。如果没有抗体,一般来说在5年内就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