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呛到了怎么办 催吐法
宝宝呛到了怎么办 催吐法
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并清除口腔的异物,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倒流物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宝宝经常呛奶怎么办
奶瓶排出空气防呛奶
专家表示,宝宝呛奶很有可能使奶水误入气管。呛奶量少的话,有可能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呛奶量多的话,有可能造成气管堵塞,甚至危及生命。而要防止宝宝呛奶,最重要的预防方法就是注意喂养方式。
防宝宝呛奶要注意喂养方式
刘先生将自己聘请的特级月嫂廉女士告上法庭,他认为廉女士护理未尽职导致自己儿子呛奶窒息,幸好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才挽回生命。这一事件给小婴儿的父母敲了警钟:正确的喂奶姿势是防止宝宝呛奶的最佳方式。
一些年轻的新妈妈听说躺着喂奶可以避免乳房下垂,给孩子喂奶时就采取躺着的姿势。专家说,很多婴儿呛奶的原因就是因为妈妈喂奶姿势不当,比如躺着喂奶,容易导致宝宝呛奶造成吸入性肺炎。所以妈妈不要躺着给孩子喂奶,同时也不要让孩子躺着吃奶。如果用奶瓶喂养孩子,要注意不要让奶瓶里留有空气,最好将奶瓶装满,使空气排出,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呛奶的概率。
对于吃奶性急的新生儿,母亲在哺喂时要注意让他先吃几口后,将奶头拔出,稍停片刻再喂。每次喂奶后应抱起拍背,最好打个嗝后再放下侧卧,这样既减少吐奶的机会,又可避免万一吐奶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的可能。
侧身拍背咳出乳汁
宝宝一旦出现呛奶,很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的悲剧。家长们如何把握分秒抢救自己呛奶的宝宝呢?
专家提醒,如果宝宝发生呛奶,要迅速将宝宝侧过身来,轻轻拍背。如果拍背后,宝宝仍然没有哭声,家长就要迅速拨打120送孩子去医院急救。因为婴儿呛奶后几分钟内就可引起窒息,所以一定要争分夺秒以免贻误时机。平时家长们也要掌握一些窒息复苏常识,当宝宝发生呛奶窒息时,首先要清理呼吸道,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须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急救。
首先应立即让宝宝侧过身卧在你的腿上,头的位置低于身体的位置,用手轻轻拍打其后背数次,让呛入的奶汁咳出来。
如果第一步无效,就用力刺激宝宝的足底(如果知道涌泉穴更好,在足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中点),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出声,这样宝宝就会自主呼吸了。检查宝宝的口腔及鼻孔中有无残留的奶汁或奶块,用干净的棉签或纱布拭去。
如果呛奶后宝宝的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观察宝宝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比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则要立即送往医院。如果宝宝哭声洪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出生婴儿呛奶怎么办
妈妈在喂奶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宝宝是否会出现呛奶的状况。引起宝宝呛奶的原因还是挺复杂的,不管怎么样,妈妈们要尽量不要让宝宝呛奶,因为呛奶严重的话,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呛奶的原因是什么?出生婴儿呛奶怎么办?
婴儿呛奶的原因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新生儿呛奶家庭紧急救护
1、就地出招:因为严重窒息,完全不能呼吸,婴儿几乎没有入院急救的机会,家长只能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2、体位引流:如果宝宝饱腹呕吐发生窒息,应将平躺宝宝脸侧向一边或侧卧,以免吐奶流入咽喉及气管;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引流出来。
3、清除口咽异物:如果妈妈有自动吸乳器,立即开动,只用其软管,插入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没有抽吸装置,妈妈可用手指缠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4、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
5、辅助呼气:重点是呼气,带有喷射力量。方法是抢救者用双手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使窒息缓解。
婴儿发生呛奶的时候,首先妈妈要镇定,冷静处理,利用以上的紧急措施去缓解宝宝呛奶的现象。
吃多了想吐吐不出来怎么办 催吐法
用压舌板或者勺柄,触压咽弓和咽后壁,也可以直接用手抠,可引起呕吐反应。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催吐方法。如果食物过于粘稠,不容易吐出,可喝点温开水,再进行催吐,直到吐出液体变清澈为止。
吃药催吐是直接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进而兴奋呕吐中枢,产生催吐作用。反射性催吐药应用较多的有吐根糖浆、中药瓜蒂等。不可用量过大,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使用。
吃完东西后,想要吐掉的话,最好是弯着腰趴着,大概90度左右吧,让你吃进去的东西压迫在胃以上部位,这样食物不会容易掉进胃里,然后等一会,将手洗干净后,中指或食指沾一点盐伸进口腔深处,直接刺激扁桃体附近的地方,弯腰就能轻松吐出来了。
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将拌均匀,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再喝两次,直至呕吐为止。也可以喝了食盐水后,用手指扣喉咙,刺激呕吐。
宝宝咳嗽吐奶的处理方法
婴儿是用舌头调节奶速,有的母乳喂养奶阵时,或者奶瓶喂养,奶流量过大,婴儿舌头控制不住奶的速度,就会有少量奶射向气管,引起婴儿咳嗽,将奶排出。妈妈们可以剪刀手夹住乳房,控制奶速。
如果安静时,奶液反流,也会引起呛咳。吃完奶后,竖起宝宝拍嗝,再多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平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奶水呛到鼻子里,可能会出现宝宝窒息的情况,这样是很危险的。因此将宝宝平放在床上时,最好将浴巾折叠好垫在宝宝身体下面,使其上身太高一些。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要马上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被奶水呛到。
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一定要记得把宝宝抱在怀里,让宝宝的身体与水平线处于45°角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就会很自然地流入小肠,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吐奶的概率。
为了防止宝宝吐奶,妈妈们还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就是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般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适当增加。
在给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宝宝通过打嗝排出吃奶是吸进胃里的空气,一般轻拍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吐奶呛到了鼻子怎么办
新生儿由于由于胃上部贲门肌肉松弛,吃奶后常出现奶水倒流而吐奶,当奶水顺着食道逆流到咽部时如果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或肺部,会造成呛奶。少量的呛奶易导致支气管炎或吸入性肺炎的疾病,呛奶量大时会造成宝宝气管堵塞而不能呼吸,会出现窒息。少量的吐奶,家长一般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如果是出现有明显的憋气,不呼吸,或者脸色发绀的现象,可能发生了呛奶。
如果是宝宝出现了呛到鼻子里面,出现这种发绀的现象,这时候家里可以弯腰俯卧让他在成人的膝盖上面,然后稍稍的用力拍打其背部,将奶水咳出,另外还可以用力拍打宝宝的脚部,使其疼痛大哭,进而吸入大量的空气,利于奶水的咳出,缓解呼吸的状况。
如果是宝宝急救以后,呼吸恢复,照上面的办法让他大哭一次,以观察呼吸情况,看有无异常,如果是宝宝哭声洪亮,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则表示无大碍,如果宝宝出现哭声微弱,声音变调,吸气困难,严重的凹胸呼吸,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新妈妈产后母乳不足怎么办
昨天在孕妇吧看到一个宝妈的求助帖,她讲自己的奶水不够了自己很是发愁。然后下面一长溜的宝妈给她回复,当然也有很有同样遭遇的宝妈讲“自己对存母乳喂养已经不抱希望了”、、、、也许是那么多的乳汁稀少处于迷茫期的姐妹引起了我的共鸣,所以晓晓宝妈想要卖弄一下,下面是晓晓宝妈总结的宝妈乳汁稀少的各种事例,然后还有解决奶水不足的办法汇总。
事例一:宝宝树的一个宝妈讲我是是饭奶,生第一胎的时候奶水很足。现在二胎头十天奶也像以前一样多,每天乳房都涨得满满的,腋下两边有硬块涨得疼,我用热毛巾敷过用吸奶器吸两瓶出来好多了,不过从那之后奶就慢慢减少了,一天比一天少,每天都是软绵绵的,以前他吃饱 后都会用舌头把乳头吐出来,睡上5.6个小时,现在奶少他就一直吸直到睡着,睡不到两个小时要吃,用吸奶器还吸不到30毫升,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解决办法:晓晓宝妈认为她的奶水其实很足的,只不过这个宝妈处理多余奶水的时候方法不当引起乳汁稀少也就是回奶了。而他的小宝宝还没有满月,建议喝催乳汤或者找催乳师给重新的催出来。当然晓晓宝妈没有类似的经历,但是上网搜的时候看到一个严老师(本地一个很有名的催乳师)的一个微博,她讲这样的情况喝雷氏催乳汤最为有效。当然小宝宝多多吸允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宝妈每隔3到4个小时也要自己用手排空乳房,那样奶水才会慢慢的多起来。
小贴士:因为奶水比较足,宝宝喝奶水的时候很容易呛奶,所以宝宝喂小宝宝的时候可以用手夹住乳晕部,让奶水放缓,也可以在吃奶前先挤出一点,这样就避免引起宝宝呛奶了。
事例二:孕妇吧的网友讲:奶水不够怎么办?很发愁啊!她讲她家宝宝都都79天了,母乳不够吃呢,各种汤都喝了,一直加奶粉吃,母乳只能当零嘴。
解决办法:晓晓宝妈觉得她虽然各种汤一直喝,但是母乳没有刺激怎么可能会有呢。就算这些汤促使乳汁的分泌,但是她家小宝宝不多多的吸允,怎么可能有奶水啊。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事例三:有些宝妈刚开始奶水很多,一直乳房胀痛。她就觉的忍忍就过去,或者简单的用热毛巾敷一下,结果的因为乳房护理不当了急性乳腺炎。三天之后,急性乳腺炎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蔓延成化脓性乳腺炎。当然这个时候小宝宝估计要有半个月都不能吃母乳了,因为这个引起了乳汁稀少要怎么办?
解决办法:在确定宝妈已经痊愈,身体的血液里面没有抗生素的残留。她可以再喝催乳汤,至于喝什么汤就看宝妈的选择了。现在市面上催乳汤种类很多,知名度高历史最为悠久的是雷氏催乳汤,当然选择哪种催乳汤就看宝妈自己的选择。还可以请催乳师。
小贴士:奶涨期间可以喝雷氏通乳汤,这个晓晓宝妈经历过,效果百分百。还有在急性乳腺炎期间还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但是在化脓后就坚决不要再进行母乳喂养了。
实例四:有些宝妈觉得自己每天都是奶子很胀,但是就是奶水很少。
解决办法;其实这种情况最为简单了。这样的宝妈奶水本身很足的,但是乳汁稀少只能说明他的乳腺管不通。这个时候你让她喝催乳汤,那也是白瞎。这个时候是应该喝通乳汤的,只有乳腺管疏通了,才能保证乳汁丰盈啊,宝妈可以上网搜一下通乳汤。
小贴士:宝妈晚上一定要让宝宝多多的吸允奶水,就是说不要嫌麻烦,晚上抱着自己的宝宝睡觉。宝宝醒了就要喂他,让他多多的吸允乳房。晚上乳房的泌乳素的是白天分泌的十倍啊。还有晚上宝妈千万不要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那样很容易让小宝宝咬到你。
其实引起产后新妈妈奶水不足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细节问题,比如说不小心吃了一个回奶的食物韭菜等,再比如说在哺乳期间为了更好的产后恢复,吃了山楂等,这些都是会影响宝妈乳汁分泌的。假如你这边喝着催乳汤,那边吃着山楂,那你所有的努力不是白瞎吗?所以建议宝妈在产后不要奶水不足就简单的喝催乳汤,也可以自己会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最近生气了,有没有让宝宝多吸允,或者有没有吃回奶的东西吧。
宝宝呛奶窒息急救方法
轻微状态
婴儿,特别是新生婴儿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呛奶。而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他们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对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窒息。同时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所以,呛奶很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的悲剧。家长们如何把握分秒抢救自己呛奶的宝宝呢?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严重状态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
在以上过程中,宝宝应同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洪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对常吐奶的婴儿,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婴儿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婴儿,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另外,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应防止奶头堵住婴儿的口、鼻,导致窒息。
宝宝吐奶怎么办 呛奶
呛奶是百天内婴儿的常见症状,人工喂养多于母乳喂养婴儿,好发于寒冷季节。通常表现母亲哺乳或奶瓶喂养后婴儿出现频繁剧烈的刺激性咳嗽。随之吐出大量奶汁,严重呛奶会将奶汁或奶块呛入气管,阻塞呼吸道,影响气体交换,造成严重缺氧导致窒息。此时患儿表现面色、口唇青紫,呼吸断断续续。心跳仍存在。若不及时抢救可在数分钟内因窒息而死亡。
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婴儿呛奶是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症状,约半数呛奶婴儿存在会厌功能不全,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患儿免疫受损,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容易反复感冒或是患上肺炎。
因此,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婴儿。从出生后两周起应补课维生素AD制剂,代表药是浓鱼肝油滴剂,按照生理需要量补充,这样做有利于补充维生素AD的不足,还可以间接起到预防婴儿呛奶的作用。
宝宝喝奶呛到后怎么办
宝宝吃奶呛到咳嗽多半是由于喂奶的姿势不正确,或者是宝宝饥饿过度,喂奶时应将宝宝横躺在怀里,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喂奶的时候可以用食指跟中指夹着奶头让奶水流的慢一点,最好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躺着喂奶很容易会造成宝宝会呛奶。还有不要让宝宝很饿的时候才喂奶,因为宝宝很饿的时候就会吃得很急容易呛到,宝宝呛奶的时候轻轻拉下宝宝的耳朵,然后竖着抱起,轻拍宝宝的背部,如果是喝奶粉的宝宝注意奶嘴的孔不要太大。
新生儿呛奶分类
轻微呛奶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
轻微呛奶
婴儿,特别是新生婴儿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呛奶。而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他们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对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窒息。同时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所以,呛奶很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的悲剧。家长们如何把握分秒抢救自己呛奶的宝宝呢?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严重呛奶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
严重呛奶
在以上过程中,宝宝应同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洪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对常吐奶的婴儿,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婴儿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婴儿,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另外,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应防止奶头堵住婴儿的口、鼻,导致窒息。
1粒瓜子夺走2岁男童生命
前几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12月22日,深圳福田一名2岁的男孩因吃瓜子不小心卡住了喉咙,家人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但经过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救治,孩子仍然面呈紫色,心电图一直为直线,最终孩子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孩子的生命如此脆弱,一颗小小的瓜子,竟然让他和自己的家人永别了!然而在我们身边,很多爹妈会随手把瓜子等零食放在桌面上,任由孩子抓来吃。在他们眼里,瓜子对孩子来说顶多是比较容易上火罢了,并没有那么可怕。但孩子吃瓜子发生呛喉的事件并不是个例,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因为吃瓜子而发生呛喉的意外:
1、2013年,重庆一位妈妈剥好瓜子喂给自己10个月的宝宝吃,孩子吃了一大把瓜子后发生呛咳,险些因此发生窒息,后经医生及时救治才脱险。
2、2014年2月,江苏一名13个月大的男宝宝因吃瓜子发生呛喉,送到医院时孩子面色死灰,有气无力,经过医生的一番救治,从孩子的声门下取出了瓜子壳,孩子才被救活过来。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对大人来说很安全的瓜子,对孩子来说却有可能是“危险的杀手”。
朵妈曾见过身边一些爸妈会给孩子吃瓜子,每当这时,我就会问他们一句:“孩子这么小能吃瓜子了吗?”这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可以吃了,之前就吃过了,没事……”
但数据研究表明,孩子3岁之前,最容易发生异物呛喉。不管孩子是第几次吃瓜子,只要他还小,随意进食这类零食都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危险。
孩子异物呛喉,千万不能这样做!
孩子不慎发生异物呛喉,很多家长会马上采取急救办法,企图帮助孩子咳出异物。但有些办法不仅无法帮助孩子咳出异物,还有可能增加窒息的风险。
▪ 拍背:孩子的气管被异物卡住后,顺着背拍,只会把异物拍进气管深处,使异物更难取出。
▪ 借助工具夹出来:如果施救者不是专业的医生,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把异物推向气管更深处,增加取出异物的难度。
▪ 催吐:催吐更适用于误吞有毒物质的情况,而不是异物呛喉。这种情况下催吐,可能会使孩子胃部的食物反流到气管,增加窒息的风险。
▪ 喝水:气管有异物时喝水,可能会加重孩子呛咳的情况,还可能会使某些卡在气管的异物发生膨胀(比如馒头),加重孩子呼吸困难的症状。
不慎发生异物呛喉,这个方法能救孩子一命!
◇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它的发明者是美国胸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前不久因心脏病逝世),自从这种急救方法问世以来,被称为“拯救最多生命的急救措施”,其施救步骤如下:
▪ 对于1岁内的孩子
1、大人一只手支撑着宝宝的身体及头颈部,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大人的手臂(或大腿)上,头部稍低于身体躯干;另一只手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5次。
2、让宝宝仰卧在大人的手臂(或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1-5次。
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此方法也适用于成人)
大人从背后抱住孩子,一手握拳顶住宝宝的上腹部,另一只手手掌按在拳头上,双手同时用力向上、向内紧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除了瓜子,这些“危险”的零食要提防
▪ 干果类零食:干果类零食属于小颗粒、有窒息风险的零食(如葡萄干、花生、开心果、巴旦木、杏仁等)。美国营养学会甚至建议,要等到孩子4岁以上时才能给他们吃葡萄干。
▪ 果冻:婴幼儿在进食果冻时,很容易把果冻误吸入气管或支气管内,形成气管异物;另外由于果冻质地较软、表面非常滑,万一卡在气管内,取出的难度也非常大。因此,不少品牌的果冻包装上会注明“3岁以下的婴幼儿谨慎食用”。
▪ 带核水果:某些水果的核(如荔枝、龙眼等),也有可能会意外呛入孩子的气管。
▪ 黏性较大的食物:一些黏性较大的食物,如糯米糕、花生酱等,在孩子吞咽的时候,可能会黏住食道,导致食道堵塞。
▪ 长面条:给孩子做面条时,最好提前将面条折断或掰碎,以免孩子进食时误吸到气管中。
▪ 纤维较丰富的食物: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更难嚼碎,如牛肉干、鱿鱼丝等,孩子往往没经过充分咀嚼就吞咽下去了,很可能会卡在食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