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检查
食管癌检查
对于食管癌的诊断,最常用的有X线钡餐造影、脱落细胞学、纤维光学内镜检查等三种。随着科技进展胸部CT扫描、食管内镜超声检查等在有条件的单位也已应用于临床。临床实践时应该由简入繁顺序进行,前3项检查则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纤维内镜检查。
1、X线钡造影
X线钡造影是诊断贲门癌的主要手段。早期表现为细微的粘膜改变,小的溃疡龛影以及不太明显而恒定存在的充盈缺损。在早期病例中必须行纤维胃镜检查合并涂刷细胞学及活检病理,始能确诊。晚期病例X线所见明确,包括软组织影、粘膜破坏、溃疡、龛影、充盈缺损、贲门通道扭曲狭窄、下段食管受侵、以及胃底大小弯胃体皆有浸润胃壁发僵胃体积缩小。
2、食管内镜超声检查
近年来食管超声内镜检查(EUS)逐渐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设备昂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不会被广泛采用。内镜超声其发生系统通过充水囊而工作,正常情况下第一层粘膜是回声发生的,第二层粘膜肌层是暗区,第三层粘膜下有回声。
3、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受检者痛苦小,假阳性率低,实践证明是在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总的阳性检出率90%左右(食管癌94.2%,贲癌82.1%),假阳性率小于1%,假阴性率10%±。有的作者采取分段多次拉网,藉以定位如距门齿25cm以上阳性时应行食管大部切除,颈部重建,25~35cm之间阳性者作大部切除弓上食管并重建,35cm以下时可在弓下切除重建。脱落细胞学检查在晚期病例中阳性率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狭窄重网套通不过肿瘤段而致,值得注意。脱落细胞学检查的禁忌证为高血压、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的心脏以及肺部疾病。
4、纤维食管镜检查
从70年代纤维学镜逐步取代金属硬管镜以来,由于其可弯曲病人可取自由体位,照明好,视角广(且略有放大),故极大地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和精确度。
纤维食管镜检查的适应证有:①早期病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X线无肯定发现而脱落细胞学阳性时。②X线所见与良性病变不易鉴别,如管壁对称、光滑的狭窄类似良性疤痕性狭窄或象平滑肌瘤的粘膜下壁病变。③已确诊的食管良性病变如憩室或贲门失弛症,症状有明显加重时。④已接受各种治疗的病人的随访,观察疗效。
5、胸部CT在诊治
胸部CT在诊治食管癌中的作用,各家的评价不同,有的认为CT对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断、预后的估计均有帮助。但也有认为此种检查没有什么作用,有作者报告、CT分期的准确率仅为60%。CT判断淋巴结转移,食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0%,对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略高为76%,其特异性为93%。CT判断肝转移的灵敏度为78%,特异性为100%。
客观地分析,CT所见不能鉴别正常体积的淋巴结有无转移,无法肯定肿大淋巴结是由于炎症或转移引起,更无法发现直径小于1cm的转移淋巴结。如上所述,对外侵及器官的判断准确性有限,因此不能单凭CT的“阳性发现”而放弃手术机会。
盘点食管癌的检查诊断方法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又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约15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率的近25%。那么食管癌有哪些检查方法呢?
食管癌的体检及辅助检查
(1)体格检查:早期病例,在体格检查上无特殊发现。在中、晚期病例中,常有不同程度的衰弱、消瘦、贫血及脱水现象。重点应检查双侧锁骨上窝深部有无淋巴结肿大,对贲门癌病例还要注意左上腹深部是否有肿块,必须作直肠指检以明确盆腔有无癌植种。
(2)一般实验室检查:病人因长期食物摄入不足,常有贫血、低蛋白及水电解质失调现象,反映在相应的化验检查上。
食管癌的检查
推荐阅读:专家谈食管癌
(3)CT、磁共振、食管腔内超声检查等现代方法对于食管癌的进一步分期和制订治疗方案有较大帮助。
(4)食管镜检查:当上述检查尚未能明确诊断时,可作食管镜检查,它往往可以进一步了解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对治疗后的病人可排除复发等。
(5)X线检查:此乃一项较简便而实用的方法,诊断率也较高,特别是在肿瘤定位上必不可少。不同肿瘤的生长方式和病理类型特点有不同的X线表现,
(6)细胞学诊断:近年来由于细胞取材方面的改进,所以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以高达90~95%,若与其他诊断方法配合应用,更能大大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1.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效障碍所致的疾病
2. 缺铁性假膜性食管炎:
妇科较多,除咽下艰苦外,尚可有小癌肿瘤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舌炎、胃酸缺乏和反甲等临床诊断表现。
3. “梅核气”:
多见于青年妇科,时有咽部球样异物感,进食时消散,常由精力原因引起。本病实际上并无器质性食管病理变化,亦不难与食管癌辩别检查可有粘膜炎症腐烂或溃疡,但无肿瘤证据找到。
4. 食管良性狭窄:
食管良性狭窄多为化学性灼伤的后遗症,可由误吞腐化剂、食管灼伤、异物损伤、食管胃肿瘤手术引起、也有可能是食管炎、慢发性溃疡等引起的瘢痕狭窄所致。
5. 平滑肌瘤为食管良性肿瘤:
平滑肌瘤为食管良性肿瘤可产生食管的任何部位,多见于下段食管,由于它是粘膜外肿瘤,发展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轻,咽下艰苦多为间歇性,有时可无自觉症状。
6. 食管炎及食管上皮癌肿瘤细胞重度增生:
食管上皮癌肿瘤细胞重度增生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理变化。这类肿瘤患者常有类似早期的食管癌的症状,X线临床诊断检查常无异常找到,可以通过食管拉网癌肿瘤细胞学临床诊断检查,内镜染色及内镜超声临床诊断检查履行辩别,但常需求定期复查。
7. 食管四周器官病理变化:
食管外压性变化食管附近的血管先本性异常、心脏增大、主动脉瘤、胸内甲状腺、纵隔肿瘤、纵隔淋巴结肿大、主动脉弓纡曲延伸等,患者虽有吞咽艰苦,但是X线钡餐临床诊断检查可显示食管有光滑的压迹,食管粘膜纹正常完好。仔细临床诊断检查不难与食管癌相辩别。
8. 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属于食管良性肿瘤,多发于颈段食管、环咽肌附近。息肉起源于食管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进性生长,常有一是非不一的蒂。通过食管镜临床诊断检查和组织临床诊断检查均可确定诊断。
9. 胃食管反流病:
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引起的病症 临床诊断表现为反胃、烧心、吞咽性痛疼及吞咽艰苦。反流物经常进进食管可导至粘膜性炎症。内镜临床诊断
贲门癌的检查
贲门癌检查
1、X线钡餐造影
是诊断贲门癌的主要手段。
(1)早期:
早期表现为细微的黏膜改变,小的溃疡龛影以及不太明显而恒定存在的充盈缺损。在早期病例中,必须行内镜检查及涂刷细胞学及活检病理,始能确诊。
(2)晚期:
晚期病例X线所见明确,包括软组织影、黏膜破坏、溃疡、龛影、充盈缺损。贲门通道扭曲狭窄,下段食管受侵,以及胃底、大小弯胃体皆有浸润,胃壁发僵,胃体积缩小等。
2.胃镜检查
可见贲门处肿物或糜烂,质地脆硬易出血。严重时管腔扭曲狭窄进镜困难。检查同时可多次活检行病理检查。
3.腹部CT
可以了解肿物与周围器官之关系,相对食管的CT所见,贲门癌的阳性发现往往不太肯定,CT有助于发现肝转移以及是否判断侵及胰和腹腔淋巴结。有利于贲门癌术前评估。
4.脱落细胞学诊断
贲门癌的阳性率比食管癌低,这也是贲门的圆锥形解剖特点造成球囊不易接触肿瘤所致,改用较大球囊后诊断率有所提高。
食道癌早期诊断项目
近几年,食道癌死亡率逐步攀升,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但是食道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是特别明显,一些症状与咽炎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自己根本无法判断,必须到医院去做全面的检查,那么怀疑食道癌,到医院应该做那些检查项目呢?
食管功能的检查
1、食管运动功能试验:食管压力测定,适用于疑有食管运动失常的那些患者;酸清除试验,用于测定食管体部排除酸的蠕动的效率。
2、胃食管返流测定:食管的酸灌注试验;24小时食管pH的监测;食管下括约肌的测压试验。
影象学诊断
1、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以及贲门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为研究早期食管癌提供可靠资料,结合细胞学和食管内镜检查,可以提高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哦。食管癌X线钡餐检查不但要确定病灶部位、长度及梗阻程度,还需判断食管病灶有无外侵及外侵范围。
2、CT检查: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但难以发现早期食管癌。将CT与X线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水平的提高。病灶及其外侵 食管癌的主要CT表现为腔内肿块或管壁的不规则增厚。
食管镜检查
食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和部位,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的依据,同时也可在病变部位作活检或镜刷检查。食管镜检查与脱落细胞学检查相结合,是食管癌理想的诊断方法。
以上是怀疑患上食道癌需做的必要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确诊是否患上食道癌。如已确诊患癌要积极配合医生认真治疗,很多早期食道癌治愈是有很大概率的。最后,提醒大家,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远离癌症的重点,愿各位都能远离癌症,健康幸福。
输卵管癌检查
输卵管肿瘤的检查方法常见的有:阴道细胞学检查、腹腔镜检查、B型超声检查及分段刮宫。目前对于输卵管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却对女性有严重的威害,由于病情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到了晚期发现,就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对于输卵管肿瘤的检查方法大家都有必要了解一下。
不孕不育专家介绍说,目前来看输卵管肿瘤的病因并不明确,但是它对女性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良性肿瘤有平滑肌瘤、乳头瘤、腺瘤、畸胎瘤和脂肪瘤。据专家介绍,输卵管肿瘤术前诊断率极低,因少见,输卵管肿瘤易被忽视。输卵管位于盆腔内不易扪及,检查不够准确,症状不明显,故常被误诊。若对输卵管肿瘤有一定认识,提高警惕,应用各种辅助检查,输卵管肿瘤术前诊断率将会提高。
输卵管肿瘤的检查方法:
1、阴道细胞学检查:涂片中见不典型腺上皮纤毛细胞,提示有输卵管癌可能。
2、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增粗,外观如输卵管积水呈茄子形态,有时可见到赘生物。
3、B型超声检查 :可确定肿块部位、大小、性状及有无腹水等。
4、分段刮宫 :排除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后,应高度怀疑为输卵管癌。
输卵管肿瘤的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多发生于月经中间期或绝经后,为不规则少量出血,刮宫常呈阴性。
2、阴道排液:约50%患者有阴道排液,为黄色水样液体,一般无臭味,量多少不一,常呈间歇性。这是本病最具特异性的症状。
3、腹痛:一般为患侧下腹钝痛,为输卵管膨大所致。有时呈阵发性绞痛,为卵管痉挛性收缩引起。不阴道排出大量液体后,痛苦悲伤随之缓解,少数泛起剧裂腹痛,则系并发症引起。
4、下腹肿块: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及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增粗或肿块。质实兼有囊性感,呈香肠样或外形不规则,有轻触痛,流动常爱限。排液后肿块缩小。液体蕴蓄后又复增大。
以上是对输卵管肿瘤的检查方法的介绍,不孕不育专家表示,输卵管肿瘤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作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如癌肿已扩散到盆腔或腹腔,仍应争取大块切除肿瘤。一般不主张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后辅以中医辨证综合治疗。
食管炎与食道癌的区别 检查方法不同
食管炎;食管炎的检查主要包括:食管压力测定检查、PH值测定、酸滴入试验、食管饮食检查、内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食管癌:食管癌的检查主要包括: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DNA倍体以及其它辅助检查。
食管癌与遗传有关吗
关于食管癌,很多人会问的是“食管癌与遗传有关吗?”尽管目前对食管癌癌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但临床发现食管癌与家族病史存在一定联系: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食管癌的,那么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如果某位直系家属(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不到50岁时患上食管癌,或者在父系家族或母系家族中有两人及以上者患食管癌,就算是有大肠食管癌家族史。大约1/4的新发患者有食管癌的家族史。
同时,也有专家对食管癌与遗传关系持不同观点。食管癌的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居民由高发区移向低发区后,食管癌仍然保持相对高发,但定居2~3代后,逐代发病率有下降趋势。至今,还没有人提出有力的证据,说明食管癌是由遗传引起的。遗传在食管癌的发生上不起决定作用,而遗传的倾向性,可能增加食管对环境致癌物的敏感性,在致癌物的作用下促进食管癌的发生。食管癌的家族性,可能与长期共同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接触相同的致癌因素关系更密切。
所以食管癌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也是由于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癌症之一:抽烟、酗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排放的尾气,甚至在家炒菜时吸人油烟雾气等,都存在致癌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关于食管癌与遗传关系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食管癌不是遗传病,但有遗传倾向,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加强癌症的预防。另外,应避免家族食管癌患者的不良饮食方式。从我国食管癌日益高发的趋势来说,食管癌高危人群除有食管癌遗传关系之外,更有以下几种:
1、50~70岁的老年男性;
2、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农村并有烟酒史、饮食习惯不良者,如喜过热、粗硬饮食和进食过快;
3、长期食用酸菜、腌制、熏制和霉变食物者;
4、长期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者,原因不明的食道或者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5、慢性食道炎以及慢性食道炎伴有不典型增生者也是食道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时间通常一年一次,极高危人群应一年两次。有高危症状者应三个月一次。
定期检查手段包括:食道细胞学检查,食道X线检查,食道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癌胚抗原和鳞状细胞癌抗原等,其中食道镜检查最为重要。
同时对于食管癌高危人群,以及食管癌家族史担心有食管癌遗传关系的人群,除去定期检查之外,也可以服用人参皂苷Rh2。目前已经有的文献支持,人参皂苷Rh2能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阻滞于G0/G1期,诱导其分化的作用。不管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引起足够重视,一定不会与食管癌有“亲密接触。”
怎样及早发现食管癌
我们见到过许多患者,他们不是没感觉到身体不适,而是由于经济、工作或心理上的原因而不愿意就医,小病拖,大病挨,重病了才送往医院。例如一位食管癌高发区的肿瘤专家,尽管在感到进食不顺利时做了检查,但由于害怕面对现实而把检查结果放在办公桌里好几个月,到不得不治时才来医院诊治,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食管癌的诊治观念应该转变
其实,食管癌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 “十个癌症九个埋,剩下一个不是癌”。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救护车一响,一群猪白养”的窘境已经得到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就医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因此,一旦有了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
常用的食管癌检查和诊断办法
胃镜目前医院常用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有胃镜、食管造影、胸部CT等。以往的脱落细胞学检查已逐渐被较为实用的胃镜所取代。早期病灶在镜下主要表现为:与周围组织不一致,具体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突型。
碘染 由于食管癌是由不典型增生发展而来的,而它可以被碘染色,因此使用碘染的方法可以早期发现食管癌和癌前病灶。特别是配合食管超声内镜,有利于准确估计肿瘤病情、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食管造影 这是一种通过造影剂在下咽过程中,受到肿瘤阻挡而形成不连续而不顺畅的影像进行诊断的方法。对于早期食管癌一定要照出黏膜像。
CT成像 CT对观察肿瘤是否浸润周围组织及确定术前手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多数患者出于经济原因而很少在患病早期进行CT检查。
食管癌诊断鉴别
食管癌重在早期诊断。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可能象感冒发热一样突然冒出来。一般认为,食管的发生要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转移癌等阶段。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可以完全治愈。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重要癌前病变,由不典型增生到癌变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食管浸润癌又称进展期癌,约近半的患者可以治愈,但到了转移癌治愈的可能性较小,一般只能控制下病情,因此,食管癌重在早期诊断。
首选胃镜检查,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由于治愈食管癌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凡年龄在5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要及时做胃镜检查。一般来说胃镜检查食管癌很少漏诊,如果胃镜照片清楚,即使是在小医院做的胃镜,检查报告说食管没病变,一般就不会有事,并不需要去大医院反复做胃镜。但如果在小医院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病变而又不能证明是否是食管癌或癌前病变,则要找有经验的医生会诊。
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微小病变,同时可以方便地钳取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目前食管癌诊断的主要检查手段。内镜医生发现食管癌,一般不容易判断其是早期癌,抑或是晚期癌,因为癌肿的早晚期并不是看肿瘤的大小,并不是通常人所理解的那样肿瘤大就是晚期,而是看肿瘤在食管壁的浸润深度而定。肿瘤浸润超过了食管壁的一半时就是进展期了,如果做超声内镜应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浸润深度,因此,为了确定治疗方案,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再做次超声内镜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肿块或溃烂,并不能说明就是恶性肿瘤,因为一些良性病变,如食管结核、克罗恩病等也可出现类似的表现,因此,胃镜发现食管病变后钳取组织做病理化验是必须的,如果看不到明确的病理检查报告结果,外科医生一般出不会做外科手术治疗,内科医生也不敢贸然地化疗。由于内镜活检做病理检查,钳取的组织太少,临床上有时并不能明确报告为食管癌,导致反复胃镜检查,有经验的医生可减少变种情况的发生。
其他一些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如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最常用,主要用于那些不适合做胃镜检查的患者,但这些方法只能发现进展期或较大病变的食管癌,对早期癌或癌前病变检测效果有限,因此,并不作为常规检查推荐。CT检查也有类似的局限,并不能代替胃镜检查。但确诊为食管癌后,医生常推荐患者再作CT检查,目的主要是观察食管癌是否有食管外的转移或扩散,如果明确其他器官也有肿瘤,说明食管癌已届晚期,治疗方案不同,外科手术不做为主要的方法。
如果经验条件较好,食管癌的患者可推荐做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即PET-CT检查),这种方法对发现食管癌是否有全身转移较为简单方便,其原理是利用肿瘤细胞是高代谢的细胞,它比正常细胞吃得多,并且吃不饱的特性,检查时给患者注射一种特别标记好的糖(变种糖是假的,吃后不会消化),如果身体里面有癌细胞,见到糖大量的吃,而正常细胞吃一点就饱了不再吃。结果CT扫描时如果身体哪里堆积了大量标记的糖,哪里就可能是肿瘤,这些发现哪里有肿瘤,肿瘤转移到了什么地方就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