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6个防癌体检不能省 放射治疗科教授王绿化: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6个防癌体检不能省 放射治疗科教授王绿化: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自检能检查出来鼻咽癌吗

日前,武警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一名45岁的中年男患者。他因为反复鼻塞到医院就诊,本来以为只是因为长时间吹空调受凉而引起,最后通过纤维喉镜检查,发现鼻咽部有新生物,并进行了活检,结果竟是鼻咽癌。这名患者是一名客运司机,他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而反复问接诊医生、武警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董玉礼教授:“医生,我平时洗漱或上洗手间时,经常会对着镜子看一下鼻子和咽喉,没发现有任何异常,还会常常摸脖子,也没有摸到肿块之类,而鼻塞也就是这两个月跑长途车才频繁出现,怎么就患了鼻咽癌了呢?”

自查:难以发现早期鼻咽癌

“随着医学的进步,知识的普及,加上鼻咽癌在广东高发,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广东地区的人开始关注鼻咽健康,”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董玉礼教授介绍,人们不仅从报纸、电视、网络等了解更多关于鼻咽癌的相关知识,有的人还经常对鼻子、咽喉等部位进行自查,然而,光是鼻咽自查,而忽略了鼻咽癌筛查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自己经常关注这些部位,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就可以放心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由于鼻咽部的解剖位置较隐蔽,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且常与其他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病情况相类似,易发生误诊,即便是耳鼻喉专科医生还可能出现漏诊、误诊,更何况是没有医学背景的患者。

鼻咽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

“鼻咽部自查从侧面反应出人们对鼻咽疾病的重视,但由于鼻咽自查难以发现鼻咽癌。因此,进行鼻咽癌筛查是非常必要的。”董玉礼教授表示,筛查通常是EB病毒抽血检查,即采用血清学检查方法检测是否存在EB病毒抗体阳性,若查出EB病毒抗体阳性,且比值超过1:10以上,说明有患鼻咽癌的可能,则需进一步进行鼻咽纤维喉镜检查,或进行鼻咽部活检,以明确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放射及综合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彻底治愈,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人群: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目前,医学上以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EB病毒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鼻咽癌广东高发,尤以佛山、中山、东莞、顺德、四会、肇庆等珠三角和西江两岸地带人群为最,因此,董玉礼教授提醒,成年人,特别是30岁以上,有疑似症状,如回缩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时有时无,或者鼻塞逐渐加重;耳鸣、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或颈部淋巴结肿大者;或家族中有癌症史特别是鼻咽癌史的人,最好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鼻咽癌筛查。

当然,仅凭EB病毒抽血检查呈阳性,来判断是否是患了鼻咽癌是不正确的,只有在排除感冒或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EB检查阳性率达1:10以上,则考虑有患鼻咽癌的可能,这时,需进一步临床检查或病理检查。

EB病毒抗体检测筛查是防鼻咽癌最有效方法

遗传易感性的高发区人群EB病毒反复激活

多种因素共同促进鼻咽癌高发

在全球的其他地区,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和美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30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均下降了20%以上。而在我国南方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的腾飞,生活环境和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到目前为止鼻咽癌发病率一直很稳定,曹素梅教授表示,鼻咽癌的致病因素是稳定存在于高发地区的人群和环境中。到底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鼻咽癌呢?曹素梅教授解释,“鼻咽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一般认为,具有遗传易感性的高发区人群,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如腌制食物、烟草和EB病毒反复激活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肿瘤的发生。但到目前具体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因此,缺乏有效的病因预防措施。

鼻咽癌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到90%以上

“鼻咽癌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通过早筛早发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曹素梅教授表示,一般来说,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到到 90%以上,而晚期鼻咽癌却低于50%。曹教授解释,鼻咽癌到了晚期,由于在肿瘤临床检查出前3年以上就会出现,EB病毒的抗体升高,因此,检测EB病毒的血清抗体可以作为鼻咽癌的筛查指标,检出处于临床前期的早期鼻咽癌。从70年代起,传统的筛查方法是用免疫酶法来检测EBV的抗体,这一方法虽然敏感,但检测的假阳性率较高,在筛查阳性的人群中真正是鼻咽癌患者的比例只有1%,并且,传统的方法存在着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标准化困难的缺陷。

癌症可以通过自检及早发现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疾病,疾病负担沉重,防治难度大,是导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受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个人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持续影响,我国癌症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死亡率为144.3/10万,平均每分钟就有6人被查出癌症,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

9月20日,一场以“为天下无癌而爱行天下”的癌症早期检测“筛查一号”产品发布会在长沙召开,对促进全民自检意识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为积极做好癌症防治工作,尽快遏制我国癌症上升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杭州欣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终于攻克早期癌症发现难的瓶颈,为人类带来了“筛查一号”对羟基苯丙氨酸(酪氨酸)尿液检测试剂。 “筛查一号”顺应了国际卫生组织的“三早”康复理念,能够检测出早期微灶癌症,提前预知癌症危险;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朱建华副所长告诉记者,“只需要将3ml尿液,仅需静置3min,就可以获得检测结果。“筛查一号”对羟基苯丙氨酸(酪氨酸)尿液检测试剂类似于市场上热度非常高的早早孕尿液检测试剂,是无痛无创的体外检测,非常安全;且经过数万次临床检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

据悉,欣叶“筛查一号”已获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地区癌症高危人群筛查的必要的产品项目;2015年8月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针对“筛查一号”新科技创新项目的大力支持;同年,CCTV奋斗栏目组也针对“筛查一号”发明人兼欣叶生物创始人进行了专访。

朱建华表示,目前“筛查一号”已通过大量临床验证,同时随着各个省份物价逐渐获批,筛查一号必将顺利进军各大医院。届时,对提高全民的健康教育意识、打开家庭快速预检之门、增加高危高发人群筛查比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老年人5个防癌体检不能省

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给父母送礼物并不是非要什么贵重的礼物,陪爸妈去体检这也是一种孝心的表现,而父母的健康更是给我们的一种贵重礼物,下面介绍中老年人体检不能省的5个防癌体检项目。

1、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6.8%,在一些沿海城市、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由于乳腺癌的疗效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通常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建议中老年女性要重视乳腺癌的筛查。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而且受X线照射的剂量也更低,副作用更小,是目前最成熟筛查早期乳腺癌的方法。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定期做此项检查。

2、宫颈癌筛查

我国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是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其中宫颈癌尤其需要引起女性的重视。建议结婚1年以上,或者有性生活史两三年以上的年轻女性,以及中老年女性,最好能定期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检查是筛查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最简单的办法,而且操作简单、无痛,只需要用一个小刷子把宫颈脱落的细胞刷下来即可。同时,还推荐女性定期做妇科检查,如盆腔B超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查等。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对几乎所有妇科肿瘤都能起到有效的筛查。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饮食,洁身自好。出现月经不正常、绝经后出血等异常信号都要警惕。

3、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4、结直肠癌筛查

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肥胖、习惯性便秘、有家族性息肉的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现在,显微结直肠镜检查非常方便,可以在无痛状态下进行。如果发现早期息肉样病变,就要及时地在镜下切除,防止癌变。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的发生跟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如果在筛查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

5、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老年人体检必须排除的5种肿瘤,无论多忙,抽点时间陪父母去体检吧。

抽血可初筛胃癌

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0%,主要原因是缺乏早期胃癌的筛查手段及机制。以往,我国主要通过胃镜发现胃癌,但胃镜检查患者耐受性较差、费用高,不适合于大面积的人群普查,很多患者都是出现了明显不适,不得已才去做胃镜,这时发现的胃癌95%已处于中晚期,病人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并且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血清学初筛结合内镜诊治发现早期胃癌已在不少国家广泛开展。据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兴祥介绍,该院消化科已引进了血清胃功能检测技术用于早期胃癌筛查。在做这项筛查时,受检人只要抽2ml的静脉血,通过检测就能“发现”胃黏膜病变风险。抽血检查微创、安全、经济、便捷,适用于人群普查,对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率很有意义。

哪些人应该进行胃癌初筛?何兴祥提醒说,胃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超过40岁,有胃癌家族史,来自胃癌高发区,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等胃癌前病变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他建议,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接受一次血清胃功能检查。

Step2:

初筛异常应做胃镜

何兴祥介绍说,早期胃癌患者大多数都没有特殊症状,但如果进行血清胃功能检查,指标往往提示异常。对于血清胃功能检查异常的患者建议进一步做精细胃镜检查,即对可疑部位进行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等更精细的检查,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查率。

Step3:

及早检查,同时可治疗

李兆申教授介绍说,对于早期胃癌,医生在胃镜检查发现时,甚至可以进行胃镜下早癌病灶的完整切除,而不需要外科开腹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大大节约了医疗费用,且5年生存率超过90%。

如果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则需要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且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中国人最容易得的14种癌

中国人得的最多的癌:肺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根据中国现有的数据和情况曾作出报告,在未来的30年,中国因肺癌致死的人数将高达1800万,这意味着每分钟会有1人死于肺癌。“但其实,肺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中国癌症基金会烟草与肺癌防控部部长支修益教授说,远离烟草、在家常通风、出门戴口罩、少开车、少接触厨房油烟,使用环保的装修材料,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把肺癌拒之门外。之所以肺癌有这么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临床上近八成病人到了晚期才能确诊。

孩子最容易得的癌:白血病。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广超教授指出,近亲结婚、装修污染都是让孩子过早患上“白血病”的主要诱因,此外,“小胖墩”、父母抽烟、常开车的,也更容易陷入白血病的泥沼。不过,张广超也指出,白血病等儿童肿瘤绝对可防可治。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吴敏媛教授指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

最有男人特色的癌: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是名列前茅的。而在我国,这些年也颇有“直追欧美”的架势。“这主要是因为近20年来,人们生活改善,爱上了高脂饮食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造成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那彦群说。“不过,只要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治愈率能达到95%左右。因此建议,男人50岁后一定要定期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最有女人特色的癌:乳腺癌。“想要远离乳腺癌其实不难,只是从婴儿期就应该有个计划。”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徐光炜教授说,婴幼儿切忌过胖、儿童期不宜营养过剩、青少年时期增加户外体育活动、青春期适时婚嫁、中年时期定期检查、更年期慎用雌激素。

最能避免的癌:子宫癌。“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成效最明显的,就是可能会避免70%的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美国癌症学会营养和体育活动部主席科勒·道尔说。此外,食管癌和口腔癌在“最能避免的癌症中”,紧随其后。

最早可能被消灭的癌:宫颈癌。“癌症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其诱因。但宫颈癌在这方面却已取得了突破。”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说:“现在,我们都知道,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此癌的最直接原因。也正因为此,自从2006年第一种宫颈癌疫苗上市后,就让人们看到了攻克癌症的第一缕曙光。”

治疗效果最好的癌:乳腺癌。乳腺癌已成为治疗技术取得最多进展的疾病之一。“筛查是狙击乳腺癌的第一道关卡。手术、内科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的‘携手作战’,不仅让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0%以上,也让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照样能活得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癌科主任江泽飞说。

病情最温和的癌:甲状腺癌。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力军”的甲状腺癌近年出现了明显增加的趋势,但天津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认为,大部分甲状腺癌恶性度低,病情进展慢,治疗效果理想,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甲状腺癌和体内较高的雌激素水平、精神压力大、接触X线等放射性物质关系密切,如能避免这些致病因素,预防都不是难题。”

和饮食最相关的癌:消化道癌。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带来了大肠癌;维生素C缺乏、爱吃酸菜、吃得太烫,导致了食管癌的高发;吃得太咸、吃得太多,则是胃癌的“罪魁”。因此,天津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巴一教授建议,“吃饭七分饱”、食物多样化、多吃果蔬少吃肉永远都是防癌真理。

不会得癌的地方:指甲和头发。除此之外,人体其他各器官都会和癌症扯上关系。但还是有灾难鲜少波及的区域。比如扁桃腺癌、唇癌、肛门癌、间皮瘤、外阴癌、阴道癌、肾上腺癌等疾病,其发病率也都在0.1/10万以下。

最难治疗的癌:胰腺癌。“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的称号。”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胰腺癌疾病研究所所长倪泉兴教授说,胰腺癌部位特殊,很难发现早期症状,病人就诊时大多已进入晚期,手术切除难度高、风险大、费用也相对较贵。而且胰腺周围血管丰富,地处交通要道,影响器官多达五六个,的确非常棘手。

最复杂的癌:淋巴瘤。2009年,罗京、青年演员李钰等人的逝世,让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了淋巴瘤。事实上,虽然它是分型最多的癌症,但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般可怕。化疗让部分淋巴瘤从过去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变成了现在九成以上都能治愈。“另外,如果防范装修污染、缓解精神压力、保持体重,尽量避免呼吸道和口腔感染,就可以很好预防。”天津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华庆解释道。

最有中国特色的癌:肝癌。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的乙肝病人位居世界第一,当然也直接造成了我国肝癌病人高居全球榜首。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说。肝癌有四大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喝受污染的水以及酗酒吸烟。针对此,国家制定了肝癌的一级预防方针:第一,改水,不吃沟塘水,吃深井水,吃自来水;第二防霉,不吃霉变玉米;第三,接种疫苗。

6个防癌体检不能省 肿瘤内科教授石远凯推荐: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这些防癌体检别忽视

1、食管癌和胃癌筛查。

我国食管癌病例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因此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建议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如河南、河北、东北、广东等地),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食管镜、胃镜检查。早期食管癌90%都可以治愈。

2、肺癌筛查。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并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应警惕肺癌的发生。除常规体检外,对肺癌筛查极为有效的一个项目是低剂量螺旋CT薄层扫描,其比胸部X光片更容易发现小病灶。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长期吸烟,尤其是大于50岁的男性;直系亲属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环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复慢性损伤,如反复感染、肺结核等。

防癌体检真有用吗

“最重要的不是怎么查,而是谁给你查”

一滴血究竟能否查出癌症?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告诉记者,如果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确实表示健康出现一定的问题,但并不能确定是患了癌,需要再次做针对性的检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张青云也认为,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果有异常,可能有很多原因,不能光靠几项检查就说明一定患了癌症。“事实上,在临床上,通过血液检查肿瘤标志物大多用于对已经患有恶性肿瘤的人进行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而不是早期肿瘤的筛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明说。

防癌体检是一个由大到小筛查肿瘤的过程,和普通体检相比,它更具有针对性,发现问题后将范围一步步缩小。李明认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医生。在防癌体检中,专业的医生会仔细询问被检查者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等,针对具体情况做相应检查。进行防癌检查的医生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比如简单的肛门指诊,很多体检都会做。实际上一半以上的结直肠癌和前列腺异常都能通过手指摸出来。可惜,即使是在防癌体检中,也不是所有医生都具有‘摸出癌’的丰富经验。”

“可现在很多体检机构都走形式、走过场,以牟利为主。”何裕民说,上海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某银行老总在某私人体检机构检查完,结论是完全健康,但一个月后,他死于肝癌晚期。“这就是明显的体检医生不专业、不敬业的结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袁凤兰教授也强调,对于有家族肿瘤史的癌症高危人群,更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专业检查。

选适合自己的防癌检查

“90%的癌症早期没有症状,90%的早期癌症靠专业普查来发现,90%的癌症患者有了自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最佳时期。”因此,袁凤兰认为,进行定期专业的癌症检查,现在仍是人类抵御癌症的最佳方法,关键是要选择具有检查、诊断、治疗系列服务的体检中心或医院进行筛查。35岁—60岁的人,每年应做一次防癌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的特定高危人群则应每年做1—2次。

防癌检查并不是项目越多越好。关键要有针对性。袁凤兰指出,男性要特别注意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和胰腺癌的征兆;女性则要注意检查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张青云也提醒,女性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最好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坚持一年一次;月经异常、过晚婚育、有家族史、滥用雌激素、精神压力过大的女性,则应重点进行乳腺癌检查;中老年人、嗜烟者,则是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应每半年至一年查次胸部X线或CT。

相关推荐

食管癌的放疗

食道癌是可治愈性疾病,同其他癌症一样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放射治疗就是食道癌主要治疗方法的一种。食管癌要想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最主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肿瘤进行治疗,其目的在于对确定的肿瘤体积给予精确的辐射剂量,同时减少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损伤程度,在根治肿瘤的同时,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患者高质量的存活,对某些患者放疗则作为高姑息性治疗的重要手段,如缓解症状及减轻痛苦。 广东中医院放疗科高蕾 食管癌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两大类。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

女性妇科恶性肿瘤须警惕

注重生活细节 远离癌变威胁 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癌症的发病与不良环境及生活方式不当有关联,而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女性生殖系统癌症是有一定预防意义的。英国癌症研究会发布报告说,英国每年确诊的癌症患者中,超过4 成由吸烟、饮酒、缺乏蔬菜水果、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衣、食、住、行都可能会引发"生活方式癌"。 易患生殖系统癌症的危险年龄因癌症种类而异,一般为四十岁至六十五岁。最有可能患子宫颈癌的年龄是四十岁至四十九岁,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多是五十五岁至六十五岁的妇女,当然现在年轻的也不少。根据发病年龄段对不同

如何有效预防肿瘤发生

肿瘤疾病是对我们健康危害很大的一种病症,肿瘤疾病的类型有很多,而且危害还很大,肿瘤专家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效的治疗肿瘤疾病,缓解病情。 对于肿瘤疾病,我们除了早发现早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肿瘤疾病的预防也是很关键的。说道肿瘤预防,很多人就有疑问了,肿瘤类型那么多,怎样预防过来呢?在此针对肿瘤疾病的预防方法,我们介绍下肿瘤的三级预防措施,帮您很好的预防肿瘤疾病。 1、肿瘤的一级预防,也是就针对肿瘤发病因素的预防 这种肿瘤预防是指对一般人群消除或降低致癌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有效的以及

社区医疗的发展对乳癌防治有哪些推动

社区医疗的推出和进一步的普及,对乳腺癌的预防肯定是有很大的好处。 首先就诊的方面不像现在这样要到大医院排队,很长时间才能看上病,就在社区。同时社区医生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重视,去普及,将会使得社区医生的专业水平逐步提高,这样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很重大的推动。 有一个国家十一五的支撑项目,题目叫《基于社区的乳腺癌不同筛查方法的比较》。主要是希望通过大量的社区筛查,并对社区筛查的方法进行比较,找到一个比较适合中国的乳腺癌普查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存活率,这个方法正在酝酿,正在实施。将来要给参与的社区医

同是肺癌抽烟者更难治

一、忧虑:七成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肺癌 起病隐匿, 早期没有典型症状,70%的患者在发现肿瘤时已是晚期,这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如果在早期即被诊断出来, 那么有一部分患者能够存活5 年以上,有部分甚至有治愈的希望。但不幸的是,大部分患者被诊断出患有肺癌时,已经到了晚期, 即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在这一阶段才接受治疗,只有不到5%的患者能够活过5 年。 夏廷毅教授指出,目前还没有既经济又容易推广的筛查办法来早期发现肺癌。现在很多单位每年会组织一次体检,大家都有做胸透检查,然而,单纯做胸透对肺癌的早期发

防癌症远离三大因素

我国癌症发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公共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许多科学研究及有效控制活动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1/3癌症可以预防。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剩余1/3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上周,由广东保健协会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康复乐园承办,日月养生泉协办的“岭南健康大讲堂”第140场《关爱生命 科学抗癌》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公益活动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办。主讲嘉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

乳腺增生一不小心变乳腺癌

“乳腺增生”一不小心变“乳腺癌” 来自开封的李女士,36岁,自述一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侧出现黄豆大小肿块,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因为平时并不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并不在意,一直没有进行进一步治疗,但近来发现肿块慢慢增大了。郑州华山医院乳腺大夫在详细了解李女士的病情后,初步怀疑是乳腺癌。李女士闻言难以置信,又要求来自上海的知名乳腺专家浦勇顺教授为其会诊,最后在浦教授的劝说下进一步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被确诊乳腺癌早期! 对此,郑州华山医院特邀专家浦教授指出,李女士被检查出乳腺癌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因为她

癌细胞容易看上哪些人

肝癌:嗜酒的人;有基础肝病的人 喝酒最损害肝脏,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细胞反复受损,导致肝硬化,而由肝硬化转化成肝癌的比例高达70%。肝癌还有两个重要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黄曲霉素,后者多出现在霉变食物中。 建议:接种肝炎疫苗,有肝炎者要特别重视限酒,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如不吃霉变食物等。 肠癌:吃肉过多的人;久坐不动的人 肠癌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有着近似的基因发病机制。反映到生活方式上,主要是常年吃肉过多、缺少膳食纤维摄入;久坐少动、不按时排便等。肥胖者更易中招。 建议:少吃多动。少吃油炸、煎炸、腌制食品,

男人腿疼可能是癌

教师,前段时间由于右髋关节疼痛而前往医院求医,检查结果一出来,张大伯和家人都吃了一惊,他的右髋关节疼痛竟然是前列腺癌骨转移。 黄健解释说,前列腺癌有不同的恶性程度和分期。常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肿瘤以局限生长为主,很少发生转移,这类肿瘤恶性度低,可能终生不危害患者生 命;第二种,肿瘤局部浸润性生长,肿瘤可以侵犯膀胱、精囊以及直肠等前列腺周围的组织器官;第三种,肿瘤虽然局限在前列腺内,但已经发生转移,严重危害患 者健康。 但是,患了前列腺癌,也不用过分紧张。黄健教授说,多数病人经过系统的规范的治疗,都可以获

肩痛久治不愈警惕是肺癌

女性增长趋势更快 “以往,我们认为肺癌往往是老年癌、香烟癌和男性癌,但如今,现代女性肺癌增加趋势反而比男性更快。”据廖美玲教授分析,女性肺癌增长趋势加快,这可能和现代女性吸烟人数增多、吸烟年龄低龄化、女性被动吸烟,以及女性接触厨房油烟较多等密切相关。据周彩存教授分析,目前大约87%的肺癌都与吸烟有关,其中还包括被动吸烟的风险。 肺癌是我国第一高发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死于肺癌。特别是近30年来,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近5倍。由于肺癌早期症状发病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大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