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成人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衡量成人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 BMI ≥ 25 kg/㎡ 定义为超重,而 BMI ≥ 30 kg/㎡ 定义为肥胖,但此 BMI 的临界值是根据所测的指标与健康危险的相关程度以及由参照人群得到的统计数据所规定的,因此针对不同种族的参照人群有不同的标准。在我国指南中,BMI <18.5 kg/㎡ 定义为体重过低,BMI 界于 18.5~23.9 kg/㎡ 定义为体重正常,BMI 界于 24.0~27.9 kg/㎡ 定义为超重,BMI ≥ 28 kg/㎡ 定义为肥胖。
肥胖标准是什么
1、肥胖标准是什么
对于肥胖的判定标准,目前国际间皆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作为标准。所谓的“身体质量指数”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有利于健康与寿命的理想值为22,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都是符合理想的范围,但如果BMI指数大于25,就应该要注意是否必须开始减肥了。
不过BMI值是世界卫生组织抽样外国人所订定的参考标准,并不见得适用东方人的体型。严格来讲,肥胖的定义是指体内脂肪过量,如果以体重为基准,正常体脂肪含量男性应为12%~20%,女性为20%~30%,过高表示肥胖,但过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有可能会有停经的情形。
2、肥胖的计算式
BMI 法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 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40
肥胖指的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肥胖症病友康复指南过消耗量,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症状。目前认为,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体重指数,BMl)>25kg/m2 (国外以男性>27kg/m2、女性>25kg/m2为指标)时,就称为肥胖。
肥胖的标准
你家孩子是不是肥胖?这可不是简单称称体重,量量身高就能确认的。尽管一直以来,国际上都是采用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作为是否肥胖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实际上,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单单这一个指标还远远不够。作为家长,怎样才能知道孩子是不是肥胖呢?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
根据以上信息,对于孩子是否肥胖相信家长们也有所了解了吧!对着上面的肥胖标准,家长们赶紧为自己的孩子衡量一下吧!
身体肥胖标准是什么
对于肥胖的判定标准,目前国际间皆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作为标准。所谓的“身体质量指数”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有利于健康与寿命的理想值为22,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都是符合理想的范围,但如果BMI指数大于25,就应该要注意是否必须开始减肥了。
不过BMI值是世界卫生组织抽样外国人所订定的参考标准,并不见得适用东方人的体型。严格来讲,肥胖的定义是指体内脂肪过量,如果以体重为基准,正常体脂肪含量男性应为12%~20%,女性为20%~30%,过高表示肥胖,但过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有可能会有停经的情形。
根据最新的营养调查指出,台湾人代谢症候群的危险性在BMI值24以上时明显的增加。所谓的代谢症候群,指的就是“三高一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肥胖。
通常BMI值愈高,罹患肥胖相关疾病机率也愈高,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脂病症等。而在肥胖与不孕的情形,也显示出BMI值超过25的女性较不易怀孕,且有卵子质量不好、无法正常排卵的情形,男性则是精子活动力较差、精虫数量也较少。
身体肥胖指数怎么计算
BMI 法 体重指数 = 体重(公斤) 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
超重 : 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 : 体重指数 > 40
肥胖指的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肥胖症病友康复指南过消耗量,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疾病症状。目前认为,当一个人的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或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体重指数,BMl)>25kg/m2 (国外以男性>27kg/m2、女性>25kg/m2为指标)时,就称为肥胖。
肥胖标准是什么
对于肥胖的判定标准,目前国际间皆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作为标准。所谓的“身体质量指数”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有利于健康与寿命的理想值为22,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都是符合理想的范围,但如果BMI指数大于25,就应该要注意是否必须开始减肥了。
不过BMI值是世界卫生组织抽样外国人所订定的参考标准,并不见得适用东方人的体型。严格来讲,肥胖的定义是指体内脂肪过量,如果以体重为基准,正常体脂肪含量男性应为12%~20%,女性为20%~30%,过高表示肥胖,但过低也不利健康,女性有可能会有停经的情形。
70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70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是老年朋友应该关注的话题,因为血压高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衡量血压高低的标准是不分年龄的,高就是高,低就是低。老年人,晨起饭后心悸,考虑为生理性原因。正常成人血压值为(90-140)/(60-90)mmHg,饭后由于心脏做功增加,可有心悸等症状,建议避免饱食,如症状明显,可予相关检查。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什么是肥胖指数 肥胖指数的标准
体质指数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针对西方人的体质指数并不适合我们亚洲人,亚洲人制定了适合我们的新标准,将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
严重的肥胖一眼就看得出来,但多数人需要进行身高、体重的测定和体质指数的计算。知道标准体重和理想体重范围的确定方法后,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就没有困难了。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实际体重占理想体重的百分比来衡量:实际体重/理想体重比值(%)=实际体重(公斤)÷理想体重(公斤)′100%。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90~11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110~120%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120%,则可诊断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低重;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在确认肥胖后,仍可进一步进行分级:若在120~130%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130~150%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在150~200%之间,为Ⅲ度肥胖(重度肥胖);若大于200%,则属于病态肥胖。
2.根据体质指数来衡量:如前所述,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根据此公式,若结果在20~25公斤/米2之间为正常;若在25~27公斤/米2之间为超重;若在27~30公斤/米2之间为Ⅰ度肥胖(轻度肥胖);若在30~40公斤/米2之间为Ⅱ度肥胖(中度肥胖);若大于40公斤/米2,则属于Ⅲ度肥胖(重度肥胖)。关于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我们现再用下面的表格加以总结(见表)。
上述两种公式计算简单、实用,因而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有时仅靠体重一项指标来判定是否肥胖并不准确,例如一些运动员,因肌肉发达,其体重可能已达到上述肥胖标准,但一般并不将他们列入肥胖行列。为准确起见,有时需采用测定体脂来判定是否肥胖的方法。若男性体脂含量大于25%或女性大于30%,则可诊断为肥胖。
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正常男性的腰围/臀围之比应小于0.90,正常女性腰围/臀围之比应该小于0.85。超过上述指标的肥胖者,应考虑腹部型肥胖的诊断。
肥胖的标准
家长在考虑孩子是否肥胖时,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即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身高的比值,以及体内脂肪比例三项。
首先是每年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通常2—6岁孩子要小于18;6—9岁的小于19;10—12岁的小于21(如果是女孩可放宽到22);13—15岁小于23;16—18岁小于24。
其次要定期测量腰围,判断是不是腹型肥胖。对于6岁以上儿童,理想的腰围/体重值得小于0.46。
最后,如果有条件测量脂肪占总体重的比例,则应该知道,男孩和12岁以下女孩应该小于20%;12岁以上女孩小于25%。
根据以上信息,对于孩子是否肥胖相信家长们也有所了解了吧!对着上面的肥胖标准,家长们赶紧为自己的孩子衡量一下吧!
中国人的肥胖标准
在近日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人的肥胖标准有了重新定义:当体质指数(BMI)大于24时为超重,大于28时为肥胖。
体质指数(BMI)是判断肥胖最常用的标准,即将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本次对中国人肥胖的定义是在汇集了13个大型调查数据(覆盖了我国大陆21个省市和台湾的24万余人群)以及4个前瞻性调查数据(随访时间长达4.7年?15年,共约6.2万人)的基础上制定的。
研讨会上,专家们针对不同的体质指数、腰围切点与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以及肥胖与总死亡率和冠心病、脑卒中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做了主题报告。专家们特别指出,肥胖其实就是一种疾病,除给生活带来不便外,还能导致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
然而,目前公众对肥胖问题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肥胖不是病,是营养过剩,对肥胖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许多肥胖患者在选择减肥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在选择减肥药品时,不问成分和药理作用,也不向医生咨询。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2%的减肥者不知所用药物的作用方式,14.3%的减肥者仍然在使用国外早已禁用的芬氟拉明。对此,专家们一致呼吁,应提高全社会对肥胖病的认识,并树立“减肥安全第一”的观念,在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注意其药物机理,以确保减肥安全有效。
减肥饮食的两个基本原则
说起肥胖,“营养过剩”的概念深入人心。有些减肥者看着身上肥肉还多,就觉得装备了随身营养包,下死劲克扣日常饮食,这是非常错误的。对于肥胖者而言,其体内“过剩”的主要是脂肪和能量,而对于其他很多营养素,如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不仅谈不到“过剩”问题,还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
调查显示,肥胖者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水平仅为正常体重者的50~80%。这种低水平状态,造成部分肥胖者在肥胖的同时,存在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的表现,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在肥胖的儿童中尤为明显。
在肥胖者中往往并存“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两种状态,我们称之为营养失衡。如果减肥者一味减少饮食,会令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不仅减肥难以成功,更不能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减肥饮食原则一:膳食总能量适度降低
降低膳食总能量是减肥的王道。衡量“少吃”的标准是能量值,而不是食物体积大小。然而,膳食总能量也不能过低,否则可能发生危险,虽然减重快但容易反弹。中国成人肥胖指南推荐减重膳食的总能量:成年女性1000−1200千卡/天;成年男性1200−1600千卡/天;每天膳食能量不要低于800千卡/天。
提示:上网搜“卡路里计算器”,有各种电脑版、手机版软件供选择,轻松计算膳食能量,是减肥好帮手。
减肥饮食原则二:平衡膳食原则
在膳食能量适度降低的原则下,补充体内“缺乏”的元素,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全面、均衡、适度。“减”和“补”辩证地构成了减肥的动态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或尽量接近营养均衡状态。
【自助减肥简易操作】
·一日至少3餐,有饭有菜,有荤有素。菜场里各种食材挨个轮换着吃。
·参考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大约吃到标准的60%,瘦肉/鱼吃够标准的下限,多吃蔬菜。拿卡路里计算器算算,一天吃喝的总能量满足减肥膳食的要求。
·减肥期间每天补充1粒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片,例如善存、金施尔康。
·配合适当运动,每月减重2-4斤,不要多也不要少,坚持半年就大变样。没有头痛、头晕、脱发、口臭、乏力、精神不振、心慌等症状。否则要调整饮食,最好去医院营养科看看。